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蘇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的高等科研教育機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努力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多元化合作發展道路,2003年正式設立運作,是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教育科研機構。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規模2500人左右,開設軟體工程、材料工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機械工程、MBA、項目管理等專業,設立了中科大-香港城大聯合高等研究中心、蘇州市下一代Web服務計算重點實驗室、蘇州市水環境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蘇州市城市公共安全重點實驗室、蘇州市嵌入式系統重點實驗室、蘇州市通信軟體新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科研載體,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科技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
  • 年份:2003
  • 功能: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孵化
  • 實質:教育科研機構
  • 規模:2500人
  • 學院:軟體學院、納米學院
  •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仁愛路166號
  • 郵編:215123 
簡介,特色,優勢,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學研,組織機構,實驗室,

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Su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的高等科研教育機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努力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多元化合作發展道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任校長侯建國院士兼任蘇州研究院法人代表。
研究院坐落在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風光秀美、景致典雅的獨墅湖高等教育區內,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4.4萬平方米,基建總投資2.1億元。研究院整體採用開放型建築風格,校園環境優雅,教學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突出,是一個集現代科研、人才培養、成果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高等科研教育機構。
中科大蘇州研究院中科大蘇州研究院

特色

研究院充分發揮區位、經濟、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平台優勢,抓住蘇州經濟持續發展的機遇,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建立科研項目的合作,努力把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科學研究基地。包括中國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聯合高等研究中心的“蘇州地區水環境生態修復中持久性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和控制”項目以及“多媒體計算與通信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蘇州分中心”等多個重大合作項目或實驗室已經落戶我院。
研究院借鑑了國際著名高校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同時藉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條件,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聯合培養與合作,努力使研究院成為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教育機構和國內外高層次、複合型人才交流中心。2003年9月,首批碩士研究生已進入研究院深造,2003年以來院在校生規模將超過1000人。現設定的專業主要有:MBA(工商管理碩士)、 MPA(公共管理碩士)、軟體工程碩士等。研究院已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盛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所國際著名高校簽署了人才聯合培養的計畫。針對蘇州工業園區產業分布的特點,研究院還將積極創造條件設定信息科技、物流工程、環保工程精密儀器等與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結合的套用性專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
產學研合作孵化器
研究院正努力為提高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科研開發質量、促使區域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現研究院已與包括中國聯通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明基逐鹿軟體(蘇州)有限公司、安德魯電信器材(中國)有限公司在內的數十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係。

優勢

建院以來,研究院始終堅持追求卓越和定位高端的理念,要將蘇州研究院辦成國際知名的研究院。辦院宗旨是打造三個一流:
組建一流的科研隊伍。依靠中國科大的品牌優勢和學科優勢,蘇州市的政策優勢、經濟優勢和區位優勢,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
中科大蘇州研究院中科大蘇州研究院
打造一流的研究基地。開展高水平研究、創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為提高蘇州市的自主創新能力服務;
培養一流人才。依靠一流的科研隊伍和一流的研究基地,為提高蘇州城市綜合競爭力輸送高質量的各類人才。
作為第一個入駐獨墅湖高教區的研究院,中科大蘇州研究院為高教園區的迅速崛起和初具規模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科學研究

在科學研究方面,我們始終堅持“頂天立地”的目標,堅持以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為主體,重點開展基礎、套用基礎和關鍵技術的研究,形成集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成果轉化為一體的上、中、下游產學研相結合的價值鏈。以此理念,我們建立了4個實驗室、2個研究中心。現這6個研究單位的科研人員均已基本到位。3個蘇州市重點實驗室現承擔的國家、省部及蘇州市的科研項目經費總數達到5000餘萬元。
現有的研究單位是:
1、 蘇州市水環境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
嵌入式系統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統研究中心
4、 蘇州市硒與人體健康重點實驗室
5、嵌入式系統實驗室
6、 軟體安全與移動計算實驗室
7、 中國科大-香港城大環境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已有的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已獲得37個高水平的研究項目,下一步目標是將現有的重點實驗室做大做強,爭取在3年後使研究院科研契約總量達到8000萬元。並根據研究院整體發展情況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需求新建3-5個新興學科實驗室,在3-5年內通過整合組建1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始終將辦學質量放在首位,所培養的學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我們的辦學思路首先是保證質量,創造品牌,然後擴大規模。為了培養市場急需的人才,我們注重學科交叉和融合,注重創造一個有利於培養各類不同層次高質量人才的校園文化氛圍。蘇州研究院在招收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同時,開展了科學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園區唯一一個培養博士研究生的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自2003年9月首批專業學位研究生入駐研究院以來,我們共招收各類研究生1215名,其中科學學位研究生175人,專業學位研究生1040人。現已畢業科學學位博士碩士33人,專業學位研究生279人,其中留在蘇州工作的有100餘人;在校研究生總計903人,其中科學學位研究生142人,專業學位研究生761人。
中科大蘇州研究院中科大蘇州研究院
在科學學位方面,我們通過海外合作辦學,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培養高水平的博士,探索了研究生培養的新模式,新理念。藉助香港城大的投入,我們吸引了校本部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管理學院、工程科學學院參與聯合培養。雙方共投入導師150餘人,並投入運行經費2000餘萬元。
專業學位方面,現主要包括軟體工程碩士MBA兩類研究生。在軟體工程碩士的培養上,我們注重校企合作,在微軟、HP等5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並與著名的IT企業和教育集團安博公司進行了直接合作的研究生培養,以提高學生適應市場的能力;在國際合作辦學方面,我們通過聘請海外高水平師資授課,與英國的伯明罕大學等多所國際著名的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與富士施樂等3家企業合作在日本建立了軟體實習基地,使培養的軟體人才符合國際化要求。在MBA培養上,我們通過MBA/MPA百場報告會,聘請了眾多的國內外著名學者舉辦講座,以及MBA質量萬里行等多種活動方式創造了科大特色的MBA人才培養品牌。
2007年10月,蘇州市政府領導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領導共同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學院蘇州校區的揭牌儀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學院主體在蘇州辦學,雙方在蘇州共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學院蘇州校區,這將為蘇州地區乃至長三角的軟體企業的發展,進一步輸送優秀人才。

產學研

研究院正努力為提高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科研開發質量、促使區域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中科大蘇州研究院中科大蘇州研究院
現研究院產學研項目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立,我院與蘇州科大恆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關於共建電信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協定書已經簽訂。學院將促進本院和中國科大的成果在蘇州的成果轉化,擬建的成果轉化中心還有: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蘇州套用中心;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蘇州阻燃與功能材料中心;計算機軟體工程研發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在蘇州市人民政府和蘇州工業園區的支持和幫助下,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和師資力量,大膽創新、銳意進取,正在為全面打造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基地和高層次的人才培養中心,建設一流的研究院而努力奮鬥。

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

實驗室

蘇州下一代WEB服務計算重點實驗室
一、平台簡介
蘇州下一代WEB服務計算重點實驗室的無線自組網平台位於獨墅湖高教區內,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負責建設。平台從無線自組網相關領域研究需求出發,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建設。
平台於2007年初步建成並投入研究,主要研究服務項目包括無線自組織網路研究、技術攻關和合作開發內容。後期平台將根據無線自組網研究未來發展趨勢,不斷增加服務內容,擴大平台規模,為蘇州地區無線自組網研究以及後期產業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 平台功能
1. 無線自組織網路自組織通信研究
實驗床由250個節點組成,實驗室開發了可適用於大規模網路的能量有效的節點路由算法和MAC層協定,可為各類大規模無線自組織網路研究和系統開發提供可靠路由和節能MAC層協定設計和開發服務。
2. 定位研究
現實驗室已經在基於RSSI的無線自組網定位研究上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並已經開發完成煤礦井下人員定位平台系統,系統已經通過煤安認證,獲得多級領導的讚揚,並被中央電視台報導。實驗室可為各類無線自組織定位的研究和套用提供定位技術的支持、設計和開發相關的行業定位套用系統。
3. 監測系統
實驗室開發了基於無線自組網的精準農業監測系統、戰地監測系統等,還將後續開發基於無線自組網的視頻採集和監測系統,為客戶提供相關業務系統的技術服務和設計開發等多項服務,也可與客戶合作開發新的業務系統。
第三、研究案例
1)無線感測網路套用示範系統,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部;
2)基於IPv6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環境監測系統,CNGI專項,國家發改委;
3)基於CNGI和WSN的礦山井下定位與應急聯動系統, CNGI專項,國家發改委;
4)具有高可靠信息收集能力的WSN體系結構研究,國家863項目,總裝備部
5)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自定位算法研究,國家知識創新重要方向項目,中國科學院;
蘇州市硒與人體健康重點實驗室 該實驗室是在中科大蘇州研究院硒與人體健康重點實驗室基礎上,於2009年經蘇州市科技局認定的蘇州市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位於中科大蘇州研究院至善樓一樓116-119室,占地300 余平方米,現階段以硒營養強化技術及相關基礎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專注於改善人體硒營養健康狀況。實驗室擁有以尹雪斌博士為主任的高級研究人員5人,本科和研究生15人,研究團隊主要來自於中國名校,富於活力和創造力。實驗室名譽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分別由硒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林治慶博士和我國農學界泰斗之一趙其國院士擔任。蘇州市硒與人體健康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高校第一個專門開展硒營養強化技術研究的實驗室,也是系統開展生物營養強化技術研究的國際知名機構。選擇生物營養強化技術這一新興學科作為實驗室的立基之本,是因為其擁有廣闊的套用空間和發展前景。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高效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拮抗重金屬等生物學功能,因為在人體防癌抗癌、預防血腦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等各個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實驗室的成立旨在推進解決現階段中國居民平均硒營養水平偏低的問題(中國約72%的地區土壤缺硒,因而導致將近10億人群面臨硒缺乏的分險),因此實驗室致力於開展以硒為主的微量營養強化技術研究,為保障人體健康和降低環境污染危害作出實際貢獻。實驗室的發展契合國家正在推動的農產品、食品的營養化、功能化發展趨勢,並希望成長為衛生部《營養改善工作》有力的科技支撐機構之一。
中國科大-香港城大環境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環境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ALERT)是中國科大和香港城大針對蘇州市的重大需求,發揮兩校交叉學科的優勢,由蘇州市政府、中國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三方共同出資,於2005年10月在中科大蘇州研究院搭建的一個綜合性的水環境科學技術研究平台。現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1800萬元的大中型環境檢測分析儀器60餘台套,擁有一支以中青年研究人員為主的優秀科研團隊,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13名,博士後3名,分析研究人員2名,博士研究生24名。
環境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環境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
ALERT實驗室以“植根學術,立足高端,面向企業,服務社會”為宗旨,主要針對長三角地區的水污染特點開展水環境科學技術的套用基礎和技術研發,為推動我國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的發展,解決長三角地區日趨嚴重的水環境污染問題作出實際貢獻。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廢水生物處理及資源化技術、區域水體污染物系統分析以及環境污染演化規律等方面,2003年以來關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好氧顆粒廢水處理技術研發和污水處理廠模擬、最佳化技術、污染物在水環境中介質和界面的轉移分配與形態轉化規律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已引起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現實驗室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荷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地區在相關領域建立了廣泛的合作研究和交流關係,並於2009年舉辦了第一屆水污染與管理國際會議。
實驗室2003年以來了多項國家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等資助的科研課題,並取得了豐碩成果。幾位主要實驗室帶頭人在國際水環境領域均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環境評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是一個以環境污染物分析檢測為主的專業分析檢測與科研機構。中心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蘇州市水環境重點實驗室,在分析檢測和環境技術研發方面具有很強實力。中心占地面積2000平米,擁有2000餘萬元的大中型環境檢測分析儀器60餘台套,以及一支以中青年研究人員為主的優秀科研團隊,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6名,博士後3名,專業分析研究人員5名,博士研究生30名。配備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凝膠滲透色譜儀離子色譜儀ICP-AES光譜儀元素分析儀總有機碳分析儀PCR儀毛細管電泳儀原子螢光分光光度計螢光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駐流分光光度計,原子螢光形態分析儀,傅立葉中紅外、近紅外儀,石英晶體微天平,螢光生物顯微鏡,凝膠成像及電泳系統等大型精密儀器,具有較完備的檢測設備和人力資源,能承擔各類環境污染物的檢測業務。
環境評測中心環境評測中心
中心將進一步加強自身能力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在法定管理機構和認可機構的監督下,獨立開展檢測工作,科學、公正、準確、及時地進行相關檢測任務,並不斷擴大檢測範圍,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檢測服務。中心堅持分析測試與方法研究並重,傳承與創新結合,基礎與套用協調,知識與能力統一,依靠高水平高素質的檢測和管理團隊,採用先進的測試技術和手段,面向全社會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分析測試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