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由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教育部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14個部門於2007年6月聯合發布。《專項行動》包括五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形勢及其對科技工作的迫切需求;二是我國氣候變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三是《專項行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四是重點任務;五是推動《專項行動》實施的保障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
  • 類別:專項行動
  • 國家:中國
  • 內容:應對氣候變化
內容說明,基本信息,目錄,歷史,迫切需求,我國取得成就,指導思想,重點任務,保障措施,

內容說明

科技部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依靠科技進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2007年6月14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正式發布。未來十幾年內,我國將積極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的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依靠科技進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面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為了有效落實《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任務,同時也為《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實施提供科技支撐,統籌協調我國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全面提高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能力,科技部組織編制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是繼《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之後,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日益增強的影響而制定的重要科技行動綱領。這一由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委聯合制定的專項行動,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氣候變化科技工作要實現的六大目標,以及“十一五”期間的階段性目標,明確了4個方面的重點研究任務:一是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二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三是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和措施,四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與政策。
《專項行動》的編制工作於2007年3月初正式啟動,科技部組織召開了一系列研討會和座談會,與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財政部等20多個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討論,先後五易其稿,並向國務院領導同志作了匯報,得到了大力支持,最終定稿。《專項行動》包括五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形勢及其對科技工作的迫切需求;二是我國氣候變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三是《專項行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四是重點任務;五是推動《專項行動》實施的保障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歸根到底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依靠更加緊密的國際科技合作。萬鋼認為,中國是一個煤消耗大國,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方面的空間和潛力巨大。在強調不斷提高自主創新水平的同時,萬鋼呼籲已開發國家支持本國企業將環境、能源方面的新技術轉讓給開發中國家,使開發中國家買得起、用得起。
全面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很大的投入,要創造一個新的投入機制。科技部“十五”期間在氣候變化領域的投入超過25億元,“十一五”剛剛啟動的第一批項目就投入了46億元。發改委、中科院、環保總局相應的科技投入也相當大。今後的投入不光是政府的投入,還應該包括全社會尤其是企業的投入,企業在開發和套用節能環保、降低排放、減少排放等先進技術方面的投入,一定會有回報。

基本信息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
科學技術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外交部 教育部 財政部
水利部 農業部 國家環保總局 國家林業局
聯合發布
二〇〇七年六月

目錄

一、氣候變化形勢及其對科技工作的迫切需求
(一)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正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二)妥善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三)應對氣候變化對科技工作提出迫切需求
二、我氣候變化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二)科研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培養和科技機構建設
三、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原則
(三)目標
四、重點任務
(一)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
(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
(三)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和措施
(四)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與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與協調,共同推動氣候變化科技工作
(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資金支持
(三)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的學科建設
(四)加強科技基礎設施與條件平台建設,為氣候變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撐條件
(五)加強科學普及,提高公眾的氣候變化科學意識
(六)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促進國際技術轉讓

歷史

當前,氣候變化正對世界各國產生日益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我國是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開發中國家,國家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把能源和環境確定為科學技術發展的優先領域,把全球環境變化監測與對策明確列為環境領域的優先主題之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明確提出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應對氣候變化,把科技工作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舉措。為有效落實《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任務,為《國家方案》的實施提供科技支撐,統籌協調我國氣候變化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全面提高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能力,特制訂《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

迫切需求

(一)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正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
產生深刻影響科學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導致了近50 年來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溫將達1.1-6.4℃。這種變化已經並將繼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產生重大影響,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國的氣候近年來也發生了顯著變化。1986-2006 年,我國連續出現了21 個全國性暖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大、損失增加,水資源短缺和區域不平衡加劇、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生產損失巨大、糧食安全壓力增加,海平面持續上升、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威脅。
(二)妥善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未來十五到二十年,我國經濟仍將保持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和消費將持續上升。我國政府積極履行所承擔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義務,頒布了《國家方案》,並提出了2010 年單位GDP 能耗比2005 年降低20%的目標。儘管我國單位GDP 的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呈總體下降趨勢,但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持續增加的趨勢短期內難以扭轉。氣候變化及其國際制度已經成為我國和平發展進程中的特殊外部環境和需要妥善應對的重大戰略課題。
(三)應對氣候變化對科技工作提出迫切需求
應對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歸根到底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認識氣候變化規律、識彆氣候變化的影響、開發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制定妥善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等,無不需要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撐。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氣候變化成為重要的學科前沿,主要已開發國家相繼投入巨額資金開展研究,占據了氣候變化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我國已完成的氣候變化相關科技項目,為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內政和外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但我國的氣候變化科技工作還缺乏中長期的戰略規劃和充足的資金投入,難以適應氣候變化迅速發展的形勢,也難以滿足制定和執行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政策和行動、參與外
交談判和開展國際合作的需要。大力加強我國氣候變化科技工作已迫在眉睫。

我國取得成就

(一)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八五”以來,我國通過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國家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畫(863 計畫)、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等先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科技項目,重點研究了全球氣候變化預測與影響、中國未來生存環境變化趨勢、全球環境變化對策與支撐技術、中國重大氣候和天氣災害形成機理與預測理論,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節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
等。同時,我國還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變化的國際科技合作,如地球科學系統聯盟(ESSP)框架下的世界氣候研究計畫(WCRP)、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IGBP)、國際全球變化人文因素計畫(IHDP)和生物多樣性計畫(DIVERSITAS)等四大國際科研計畫,以及全球對地觀測政府間協調組織(GEO)和全球氣候系統觀測計畫(GCOS)等,開展了具有中國特色又兼具全球意義的全球變化基礎研究。
通過上述國家科技計畫的支持和國際科技合作,我國的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主要取得了以下四個方面成果:
1.氣候變化的基礎科學研究
建立了大氣本底觀測站,在溫室氣體觀測特別是二氧化碳濃度觀測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獲得了中國水稻田甲烷排放的科學數據;利用黃土、石筍、冰芯、湖芯和歷史文獻等開展的中國古氣候研究與世界保持同步;建立了反映中國近100 年氣候變化特徵的溫度變化曲線;開發了具有自主產權的全球和區域氣候模式並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且已套用於氣候預測業務,全球氣候模式對氣候變化
的模擬結果寫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對亞洲季風活動和變異及其與中國旱澇關係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國際影響的重要成果;初步構建了中國未來的區域氣候變化情景。
2.氣候變化的影響與對策
獲得了中國農田為含碳溫室氣體的“弱匯”的重要結論;研製了中國隨機天氣模型—逐日天氣發生器,發展了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農業區域影響評價模型”;建立了支持氣候變化影響研究的資料庫系統;編制了“農林水三部門回響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政策和行動計畫知識庫”軟體;開展了對海平面上升最敏感的脆弱區防護對策的成本—效益分析;開發了具國際可比性的氣候變化危險水平研究方法。
3.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和套用在燃煤高效發電技術和熱電聯產技術、潔淨煤發電技術、油田火炬資源利用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提高能效和節能技術在建材、鋼鐵、化工、建築、交通運輸(電動汽車)、礦山開發等領域得到比較廣泛的套用;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水電、地熱、燃料電池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技術研發取得許多重要進展。
4.氣候變化的社會經濟影響分析及減緩對策 初步分析了中國溫室氣體源排放和匯吸收的現狀和未來趨勢;研究了中國能源、工業、交通等部門減緩二氧化碳排放的潛力及其成本;比較分析了不同溫室氣體排放指標對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分析了已開發國家減排溫室氣體政策措施對中國可能產生的影響; 編制完成了《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二)科研基礎設施建設
基本建成了國家氣候監測網、國家天氣觀測網、國家專業氣象觀測網、國家生態系統網路和中國二氧化碳通量觀測網等大型觀測網路體系;陸續組建了一批可供全球變化研究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部門重點開放實驗室;自主研發和通過國際合作引進了一批氣候變化研究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
(三)人才培養和科技機構建設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在氣候變化領域初步形成了一支包括經濟、社會、能源、氣象、氣候、生態、環境等跨領域、跨學科的核心專家團隊,培養了上千人的開展氣候變化領域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的科技隊伍。
通過長期參與《氣候公約》談判活動及相關國際科技合作,培養和鍛鍊了一批既熟悉相關國際規則與談判進程又具有豐富科學知識的複合型人才隊伍。
同時,陸續建立了若干國家級的氣候變化專業研究機構;一批大專院校設立了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專業及課程;各地方也建立了一批省級清潔發展機制技術服務機構。

指導思想

(一)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和《國家方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基礎和先導作用,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的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依靠科技進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我國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權益和履行國際義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原則
1.政府主導與企業參與相結合
立足國家需求,著力解決重大科技問題,充分發揮政府在氣候變化科技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同時,通過政策和制度創新,運用市場機制充分鼓勵企業參與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套用,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和進步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技術突破與對策研究相結合
立足自主創新,瞄準未來科學技術發展方向,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努力實現氣候變化領域的技術跨越;同時,要緊緊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和平發展戰略,結合國際政治、經濟、貿易和外交形勢,提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政策與外交談判策略。
3.近期需求與長遠目標相結合
立足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針對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和國家節能減排等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及時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對策建議;同時,要面向國家中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系統建立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支撐體系。
4.整體布局與分工實施相結合立足現有的科技支持渠道和分工,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對我國氣候變化領域的科技工作進行整體布局;同時,按照目前國家各類科技計畫的定位,分別落實《專項行動》的任務。
(三)目標
2020 年的目標是:氣候變化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並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廣泛套用;重點行業和典型脆弱區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明顯增強;參與氣候變化合作和制定重大戰略與政策的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高;氣候變化的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科研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科技人才隊伍的水平顯著提高;公眾的氣候變化科學意識顯著增強。
“十一五”期間的階段性目標是:
1.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政策框架和協調機制基本形成,整合科技資源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2.若干氣候變化關鍵科學問題的研究取得有國際影響的成果;
3.開發完善若干氣候變化領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預測、分析、評價和決策模型工具;
4.減緩氣候變化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並開展地方和行業減緩氣候變化的試點示範;
5.有關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海岸帶、林業、漁業、生物多樣性、荒漠化及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影響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並在典型脆弱區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的試點示範;
6.編制形成中國的適應氣候變化國家戰略;
7.提出中國對未來氣候變化國際制度的設計方案;
8.形成若干具有較高水平的氣候變化重點研究開發隊伍和基地。

重點任務

(一)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
新一代氣候系統模式。開發新一代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包含碳循環過程、地球生物化學過程、陸面、冰蓋和生態模式以及高解析度的海洋和大氣環流數值模式的氣候系統模式。
氣候變化的檢測與歸因。重建過去兩千年以來中國高解析度氣候變化序列,利用氣候模式進行氣候變化自然和人為因子影響的敏感性試驗,確定不同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子。
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開發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技術,監測氣候變化的過程和要素,模擬預測各種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未來全球氣候變化情景,預測人類活動影響下全球主要地區未來氣候變化,預警極端天氣/氣候和災害事件及其風險評估
亞洲季風系統與氣候變化。研究亞洲季風系統的變化規律及其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地位,分析人類活動對亞洲季風系統及氣候變化的影響,研究海-陸-氣相互作用及其在全球氣候異常產生中的作用。
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的形成機理。研究全球變暖背景下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發生頻率、強度和空間分布特徵的變化規律和趨勢,認識氣候變暖背景下亞洲和中國區域能量和水循環的變化特徵及其與旱澇的關係,研究氣候變暖背景下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規律。
冰凍圈變化過程與趨勢。研究冰凍圈的氣候、水文、生態、環境效應,青藏高原積雪變化對長江中、下游氣候影響的機理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回響,研究南北兩極、歐亞大陸積雪對中國氣候變化的影響。
生態系統能量轉化物質循環氣候變化的回響。研究氣候變化背景下生態系統的碳、氮和水循環過程及其耦合機制,以及生態系統結構和過程對氣候變化的回響。
(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
節能和提高能效技術。重點研究開發電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交通運輸、建築等各主要高耗能領域的節能和提高能效技術與裝備,機電產品節能和提高能效技術,商業和民用節能技術和設備,能源梯級綜合利用技術等。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重點研究低成本規模化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開發大型風力發電設備,高性價比太陽光伏電池及利用技術、太陽能發電技術和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技術,燃料電池技術,水電、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沼氣等的開發利用技術。
煤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重點研究開發煤炭高效開採技術及配套設備、重型燃氣輪機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高參數超(超)臨界機組、超臨界大型循環流化床等高效發電技術與裝備,開發和套用液化及多聯產技術,開發煤液化以及煤氣化、煤化工等轉化技術、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系統技術等。
油氣資源和煤層氣勘探和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重點開發複雜斷塊與岩性地層以及深海油氣藏勘探技術,深層油氣資源勘探技術,稠油油藏和低品位油氣資源提高採收率綜合技術,油氣資源和煤層氣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
先進核能技術。研究並掌握快堆設計及核心技術,相關核燃料和結構材料技術,突破鈉循環等關鍵技術,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的建設與研究。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研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關鍵技術和措施;制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路線圖,開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能力建設、工程技術示範。
生物固碳技術和固碳工程技術。研究林業等生物固碳技術和各類固碳工程技術。
農業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研究通過調控農業生產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
(三)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和措施
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模型。在現有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模型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區域影響評估的特點和需求,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影響評估工具和綜合評估模型。
氣候變化對中國主要脆弱領域的影響及適應技術和措施。研究氣候變化對中國農牧業、水資源海岸帶、森林、草原、濕地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特有生態系統和瀕危物種等方面的影響,開發相應的適應技術並提出應對措施。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的影響及適應技術和措施。研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災害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減災的技術措施,建立相應的預測預警和適應技術、對策與回響機制。
氣候變化影響的敏感脆弱區及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通過影響評估劃分中國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脆弱區,評估氣候變化對各類敏感脆弱區影響的風險水平,研究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影響的風險管理體系。
氣候變化對重大工程的影響及應對措施。評估氣候變化對中國重大工程建設和運行的影響及相互作用,提出應對措施。
氣候變化與其他全球環境問題的互動作用及應對措施。研究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荒漠化、環境污染等其他全球環境問題的互動作用、回響機制及其適應技術和措施。
氣候變化影響的危險水平及適應能力。研究氣候變化影響的危險水平,科學地評估不同部門和地區的適應氣候變化危險水平的能力。
適應氣候變化案例研究。選擇典型部門/區域進行適應氣候變化案例研究,提出具可操作性的適應政策和措施,分析適應措施的成本有效性。
(四)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與政策
應對氣候變化與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分析中國中長期能源需求趨勢,研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與中國能源供給和需求的關係,科學評估能源供給多元化和節能減排政策的經濟技術潛力。
未來氣候變化國際制度。研究不同時期國際氣候變化制度的發展態勢,分析其各種可能方案對中國的潛在影響,研究提出中國自己的未來氣候變化國際制度方案。
中國未來能源發展與溫室氣體排放情景。研究中國未來能源需求情景和溫室氣體排放情景,研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穩定溫室氣體濃度水平和氣候變化的關係,研究中國各行業、各地方節能減排潛力及其巨觀經濟成本。
清潔發展機制碳交易制度。研究氣候變化國際制度對全球碳市場的影響,研究與清潔發展機制相適應的國內政策與機制,研究以清潔發展機制為核心的中國碳交易制度的發展方向及其內容。
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發展。研究已開發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和制度體系,分析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可能途徑與潛力,研究促進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
國際產品貿易與溫室氣體排放。研究隱含能源進出口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關係,綜合評價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對製造業國際轉移和分工的影響。
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技術戰略。研究氣候變化科技發展態勢,建立自主創新、引進吸收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相互關係的新機制,形成中國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相結合的氣候變化科技發展戰略。

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與協調,共同推動氣候變化科技工作
深刻認識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重要意義,大力加強我國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巨觀管理和政策引導,充分發揮跨部門的全球環境科技協調領導小組領導、統籌和協調我國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作用,不斷完善領導和協調機制;最佳化我國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整體布局,密切協調973 計畫、863 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計畫、國際科技
合作計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科技計畫、基金和專項,以及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相關的科技資源,充分調動和整合地方、部門和行業的科技資源,共同推進我國的氣候變化科技工作。
完善全球環境科技協調領導小組下專家委員會和專家工作組建設,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對氣候變化重大科技問題的決策諮詢作用和專家工作組對具體科研工作的學術帶頭作用,建立和完善專家委員會和專家工作組的跨學科型的長效工作機制,鼓勵和引導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綜合交叉研究。完善全球環境科技領導小組辦公室建設,強化辦公室的信息溝通和議事協調職能
(二)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資金支持
發揮政府作為氣候變化科技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加強國家各科技計畫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同時引導各部門、行業和地方加大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投入。
多渠道、多層次籌集社會資金,增加對氣候變化科技的投入。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引導企業加大對氣候變化相關技術研發的投入;積極利用金融及資本市場,將科技風險投資引入氣候變化領域;積極鼓勵國內社會各界為氣候變化科技工作提供資金支持;積極拓展國際資金渠道,充分利用國際條約的資金機制。
(三)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的學科建設
大力加強氣候變化領域各類科技人才的培養,特別重視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夠引領學科發展的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人才,建立人才激勵與競爭的有效機制,擴大地方、行業科技隊伍的參與,著力培育和建設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專業特長突出、有國際影響力的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團隊,形成一支水平先進、實力雄厚、後備強大的氣候變化科技人才隊伍。
加大氣候變化領域海外優秀人才和智力的引進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完善人才、智力、項目相結合的柔性引進機制,鼓勵採取諮詢、講學、技術合作等靈活方式引進海外優秀人才。
加強氣候變化的學科建設,提倡學科交叉和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推動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相關專業和課程的最佳化設定,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氣候變化學科體系。
(四)加強科技基礎設施與條件平台建設,為氣候變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撐條件
完善、整合和新建一批學科交叉、綜合集成、機制創新的國家級氣候變化研究開發基地,形成布局合理的國家氣候變化研究網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大力加強氣候觀測系統,以及農業、水資源海平面生態系統觀測網路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氣候變化領域科學數據平台建設,並把共享和整合作為重點,推進網路化氣候變化科技資源共享體系和機制建設,加強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台與機制建設。推進地方和行業應對氣候變化技術服務網路建設,構築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支撐平台,形成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服務體系。
(五)加強科學普及,提高公眾的氣候變化科學意識
建立政府、媒體、企業與公眾相結合的宣傳機制,通過報紙、電視台、電台、網路等途徑廣泛傳播氣候變化的科學知識和中國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的措施、進展和成果,使媒體宣傳成為加強政府引導、推進企業行動、提高公眾意識的有效途徑。
組織開發和編寫系列氣候變化科普讀物和宣傳材料。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中小學生氣候變化科普活動和相關教育。推動高等院校建立氣候變化相關學生社團,設立氣候變化大學生論壇,加強高校氣候變化學科建設與科普活動的整合。
把氣候變化作為全國各種科普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活動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氣候變化的集中培訓、宣傳和示範引導。在大城市、中小城市與鄉村因地制宜開展氣候變化宣傳和科普活動。
(六)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促進國際技術轉讓
將氣候變化相關科技合作納入雙邊、多邊政府間科技協定,提升氣候變化國際科技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形成布局合理、重點突出、目標明確的氣候變化國際科技合作格局。
進一步擴大國家科技計畫和地方、部門、行業科技計畫的對外開放程度,按照“以我為主、互利共贏、促進自主創新”的原則,適時牽頭髮起氣候變化特定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計畫,提高我國氣候變化研究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
大力推動和參與國際社會建立有效的技術轉讓機制,力爭獲得大量買得起、用得上的先進的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和環境友好技術,鼓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鼓勵和支持我國科學家、科研機構和企業發起和參與氣候變化領域國際和區域科學研究計畫與技術開發計畫,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分享國際前沿科技成果;鼓勵和支持我國科學家和科技管理人員到重要國際組織任職並競爭高級職位;鼓勵在華舉辦重要的氣候變化國際學術會議和專題研討會,爭取重要國際科學組織在華建立總部或分部;發起舉辦“氣候變化與科技國際論壇”,促進國際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對話與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