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歷史

中國崛起: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歷史

《中國崛起: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歷史》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自成。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崛起: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歷史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464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葉自成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48.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對公元前721—前221年的華夏體系500年進行歷史和理論總結的研究成果。《中國崛起》研究了華夏體系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作者以華夏體系500年中齊國、楚國、吳國、越國、魏國、趙國、秦國等大國的興衰為主要線索,描述了這些華夏體系內的大國間的爭霸及華夏體系秩序和觀念的變遷,以宏闊的歷史場卷為背景,深入分析了華夏體系500年間出現的小國外交、超限制外交、結盟觀念、連橫合縱等現象,分析了秦國統一華夏和六國失敗的原因。中國崛起在世界的東方,是華夏體系500年歷史演變的最後結局。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歷史對理解當下國際體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中國崛起: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歷史》旨在探討和研究華夏體系500年(前721—前221年)的產生、發展、興衰的歷史

作者簡介

葉自成,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社會科學分部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外交系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起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本科、碩士研究生學習,1985年起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學,1994年起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主要著述有:
《中國大戰略》inside china's grand strategy,Kentueky,2011年版
《中國大外交》,葉自成等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分析》,葉自成等著,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陸權發展與大國興衰》,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中國大戰略》韓文版,2005年版
《中國大戰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香港社會科學出版公司2003年版
《新中國外交思想》,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俄羅斯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1998年版
《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葉自成等著,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對外開放與中國的現代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大過渡時期的國際社會》,葉自成等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爾欽》,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圖書目錄

前言華夏體系與當今國際體系
一、多元與一元:當今國際體系與華夏體系根本不同點
二、多元同根與多元多根
三、地緣政治環境不同
四、無政府狀態的相似性
五、大國政治和格局轉換:體系主要特徵相同
六、世界上最早的干涉主義:孟子的仁義干涉思想
七、最早的人道主義救援:秦國援助晉國的泛舟之役
八、華夏一體化是最早的區域一體化
九、墨家是最早的非政府組織、最早的志願軍
十、最早的和平演變和非傳統安全:吳越之戰
十一、《管子》最早提出了貨幣戰爭的思想
十二、學習西方與發掘中國歷史文化
第一章華夏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一、“華夏”的由來與華夏國家的產生
二、周王朝的建立和周朝的性質
三、周王室從天下共主衰落成普通國家的表現
四、周王室的特殊作用和特殊影響
五、春秋初期的諸侯國大多不是獨立國家
六、鄭莊公箭射周桓王與華夏體系的初步形成
七、齊、晉等諸侯國性質的變化和華夏體系的發展
八、楚國、秦國、吳國、越國從蠻夷之邦變成新興獨立國家
九、春秋中後期的國家具有近代國家的基本性質
十、華夏體系的五種主體及活動特點
十一、華夏體系中的國家與外交觀念
第二章大國崛起與春秋時期的華夏體系格局
一、齊國崛起與華夏體系首霸
二、齊國霸權的衰落與晉國和楚國的崛起
三、格局的轉換與晉國的超級霸權
四、宋國弭兵與晉楚爭霸的兩極格局
五、吳越爭霸與多極化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華夏體系的霸權秩序
一、霸權國家的特點
二、霸權國家的責任和作用
三、霸權國維護霸權體系的主要方式
四、華夏體系的霸權秩序
五、華夏體系中的盟會與多邊外交
第四章華夏體系中的外交思潮
一、軍事威懾觀念的產生
二、均衡觀念的出現
三、範文子:國內政治與國家間政治的關係
四、華夏體系中的國家利益觀
第五章子產——小國外交、弱國外交的先驅
一、小國的大外交家
二、國家主權觀
三、小國善事大國與大國尊重小國
四、不許大國干涉小國內政
第六章吳越之爭:華夏體系的轉折點
一、伍子胥的現實主義外交思想
二、越國文種、范蠡的超限制外交哲學
第七章七國爭雄與多極格局
一、戰國時期國家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二、小國與大國的關係:小事大與中立觀念
三、國家的軍事同盟與不結盟
四、大國間的不平等關係與干涉主義
五、愛國主義觀念的發展
六、國與民、國與家、“國家”概念的出現
七、戰國時期的利益觀
八、為了利益不顧一切
九、戰國時的強國運動——改革、變法與開放
第八章戰國時期的外交形式與外交觀念
一、伐交:孫子的戰爭與和平的智慧
二、戰國時期的外交形式
三、孫子的諜交理論與蘇秦的諜交實踐
第九章縱橫家的外交謀略學派
一、張儀的外交思想和連橫戰略
二、蘇秦的外交思想與合縱戰略
三、陳軫、朱已的外交謀略思想
四、蘇代的“尊上交,務正利”的外交思想
五、司馬錯的實力外交思想
六、范雎的遠交近攻戰略
第十章大國崛起之魏國興亡
一、魏文侯的變法與改革
二、魏國的崛起與霸權
三、魏國霸權的頂峰
四、齊秦的挑戰與魏國霸權的維持
五、魏國霸權的衰落
六、魏國霸權衰亡的原因
第十一章大國崛起之齊國復興
一、齊威王與齊國的崛起
二、齊國的稷下學宮
三、為何齊國霸業未成?
第十二章大國崛起之楚國夢霾
一、華夏體系霸權的老牌挑戰國
二、戰國時期楚國爭霸的進程
三、楚國未霸原因解析
第十三章大國崛起之趙國爭霸
一、趙氏五子開國
二、戰國中期趙武靈王的改革與趙國的崛起
三、長平之戰:趙國興亡的轉折點
四、趙國爭霸失敗的原因解析
第十四章大國崛起之秦國統一
一、秦統一中國的進程
二、領導者和人才因素
三、秦始皇:千秋功罪誰評說?
四、明確和清晰的戰略
五、農業和經濟在秦國崛起中的支撐作用
六、地緣政治優勢與秦國的勝利
七、司馬遷:天助大秦
第十五章華夏體系的消亡:六國為何不能勝一國?
一、合縱連橫的不同類型
二、華夏體系的十次抗秦聯盟
三、六國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強大的動力
四、六國內部矛盾深刻和複雜
五、六國的合作缺少強有力的中堅力量
六、道義和制度原因
七、六國反秦合作中的排他性收益壓倒共同收益
八、華夏體系中的非華夏國家:中山國、西戎一義渠國
結束語一個偉大國家的誕生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從2003年出版《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一書,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個年頭。
筆者在這些年中,在思考如何繼續進行中國外交思想的研究的過程中,經歷了長久的猶豫、彷徨、徘徊,不知該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但有一點我是明白的,就是自己在古文和國史方面的知識遠遠不夠,《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寫作中的閱讀只是初步。除了繼續學習之外別無他途。
孔子說,“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君子不可以不學”,因此,這十年中,我經常沉浸在經典著作的閱讀和思考中,在書店裡,在飛機旅行途中,在網上,在工作之餘,在生活間隙,只要有空,我就順手拿起能找到的經典著作翻閱起來。
穿過時光的隧道,我經常想像2000多年前的老子、孔子、顏子、商子們,在那個物質生活極為貧乏的年代,在那個精神產品並不豐裕的時代,他們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創作……在這些日子裡,我體會到一個讀書人和思想者的艱辛,更體會到作為一個思想者是多么快樂。如孔子所說,君子讀書在於樂道,“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
不管讀者們對本書如何評價,但我自己可以肯定的是,和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一書相比,作者在本書里有更多的發現,對經典著作有更多更準確的理解,有更多的心得體會。
期待著讀者們通過本書的閱讀,能對中國的華夏體系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對本書提出的華夏主義的觀點能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以期能為中華民族正在進行的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有所裨益。期待讀者們對本書的缺點和錯誤提出批評,也期待更多有興趣者共同和繼續進行相關的研究。
當然,華夏體系500年產生了中國最為豐富、最為激動人心的史學著作,對這些著作的研究成果浩如煙海,可能人們窮其一生精力也未必能完全直接和仔細閱讀完所有這些成果,所以,本書的寫作參考和借鑑了大量的研究者們的相關成果,在此對本書所引用的所有文章著作的著者們表示感謝。
感謝我的學生們,他們的觀點、想法和課堂上的意見討論直接和間接地幫助我對這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其中胡波博士所寫的博士論文中有關從相對收益角度解釋六國為何不能勝秦的內容,直接成為本書“六國反秦合作中的排他性收益壓倒共同收益”部分。
謹以本書獻給我的父母親。2011年是父親的30周年忌年,也是他的百年誕辰。我的母親在本書寫成後的2012年辭世。謹以此拙作為酒為花,告慰我的雙親的在天之靈。
感謝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領導和同事們,我能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諧的團隊和環境中進行工作和研究,是我莫大的榮幸和光榮。
感謝我的導師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原系主任張漢清教授及曹長盛教授、黃宗良教授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梁守德教授、常務副院長潘國華教授在我上學、留校工作期間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給予我的支持、幫助、鼓勵、關心。
北京大學是值得懷念的精神家園。我有幸在這個精神家園中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感謝北京大學對我的培養和支持。
感謝我的親朋好友、我的家人、學院的同事們在我的生活和本書寫作過程中,給予我的真誠和親切的支持、幫助、鼓勵、關心。
感謝王和仲、楊潤東、黃偉鏢、陳才明、龍泉霖等先生對本書寫作和出版的支持。
感謝人民出版社的領導和本書責任編輯劉敬文為出版本書的支持和辛勤工作。
謝謝我的家人對我的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當我開始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外交思想》時,我還是隻身一人……一轉眼,我的女兒來到世上並長成一個聰明伶俐的少女,還能不時從網上幫助我購買一些圖書資料,給我精神上莫大的慰藉和支持。
願中國崛起和華夏主義的精神能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葉自成
2011年8月10日初稿
2012年11月10日終稿
於北京郊區悠然居

序言

本書旨在探討和研究華夏體系500年(前721—前221年)的產生、發展、興衰的歷史。
公元前721—公元前221年在中國大地上存在過的華夏體系,是中國長期主導的、與西方體系長期並存的東亞體系的起源。
國際關係始於伯羅奔尼撒戰爭,近代國際關係源於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一個典型的歐洲中心論的說法。
英國學派領軍人物布贊和利特爾在其著作中批判這一觀點時說,西方的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無論是理想主義、現實主義、行為主義、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儘管他們的方法不同,但都未能擺脫威斯特伐利亞“情結”的影響,這一情結遮蓋了他們的視野,造成了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停滯,造成了現代主義、非歷史主義、歐洲中心主義、無政府偏好、國家中心主義五大弊端①。
兩千多年前的華夏體系,它所產生的歷史文化和國際環境,都與當今的國際體系有重大的不同,但其主要的本質和特徵,卻與當今的國際體系有許多驚人的相同之處。因此,無論是華夏體系中的大國興衰的歷史,還是華夏體系中影響這些大國興衰的理論範式,對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有重大和極強的現實借鑑和理論指導意義。
一、多元與一元:當今國際體系與華夏體系根本不同點
第一個重大的不同,在於華夏體系的演進,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是單向地從一到多、又從多到一的進程,都是從一元到多元、又從多元到一元的歷史進程,而當今的國際體系的演進和變化,是多元化與一元化長期並存的局面,根本不可能重複華夏體系的進程。
華夏體系始於周朝的衰落,周朝的衰落加速了分封的諸侯國向獨立國家發展的進程,也加速了非華夏政治實體向國家方向的發展進程。隨著周朝的衰落,逐漸產生了齊、晉、秦、吳、越、楚、中山、鄭、宋等國,這是從一到多的進程,原來表面上的周一統天下的局面,變為春秋中後期的諸侯國獨立、非華夏民族部落與華夏文化結合的國家實體興起,出現了近百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到春秋末期,春秋初期的政治實體,逐步減少,晉國一分為韓趙魏三國的一到多的局部趨勢,也未能阻擋多到一的歷史大潮流,戰國初期的政治實體逐步減少為十四五個,戰國中後期基本變成七八個,最後到華夏體系終結時變成了一個,完成了從多到一的歷史進程。
在文化上,春秋時期的周文化是主體,周文化成為華夏體系的共同意識形態,周文化後來演變為華夏文化的核心,多個不同的國家實際是以周朝禮制典章為基本文化價值的,秦、楚、吳、越等新興國家也基本上是以接受華夏文化為基本趨勢的。這是文化思想一體化的進程,但在春秋中期到戰國中期,又開始了從一體化到多元化的進程,就是在以周文化為基礎的華夏文化的基礎上,開始與各國的國情結合,產生了齊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高潮時期出現了文化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繁榮,到華夏體系終結時,又歸於高度集中的文化一元化。
秦帝國的統一很容易被誤解為恢復了周朝的統一,實際上周與秦有本質的差別,周的統一是表面的、鬆散的,主要是文化上的體系,外加一個更鬆散的五服體系,既不是聯邦,也不是邦聯,更不是一個高度集權的政治實體;而秦是真正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和文化的統一,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體系。
而當今的國際體系,卻有完全不同的演進過程。
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冷戰後的國際體系的確出現了全球化加劇的趨勢,尤其是在經濟上,今天的經濟一體化程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高,通訊、網路、交通、信息等新技術的出現使世界各國的經濟緊密聯繫,同步變化。
在政治文化上,人們對基本人權、自由和民主的認同也空前提高。在歐洲,出現了歐洲聯盟,它由過去的歐洲共同體的幾個國家演變成為今天包括27個成員國的緊密的政治經濟聯盟,歐盟憲法、歐洲貨幣、歐洲法院、歐洲議會、歐洲委員會等的產生,與當年華夏體系的一元化進程有相似之處,只不過華夏體系的政治進程是通過戰爭而不是通過和平的方式進行的。
但是,所有這些都無法改變世界多元化長期存在的大趨勢,冷戰後的國際體系的變化趨勢與華夏體系的演進有根本的不同。
在政治上,今天的國際體系是一個多元體系,世界上有大大小小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合國有190多個會員國,更有數萬個大小不等的非政府組織等國際體系的實體存在並產生不同的影響;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相反的是,蘇聯從過去的一個國家變成了15個獨立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從一個變成了兩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從一個變成了七個。
在經濟上,今天的國際體系中有歐洲、北美、東亞三個強大的區域,有東南亞、中亞、拉美、東非、西非、南亞等相對獨立的區域一體化進程,全球化與區域化兩個進程同時存在。
在文化上,雖然有西方的強勢文化的影響,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教育、生活方式,越來越具有全球的影響,也有些成為人類的普世價值,但與此同時,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生活方式仍然是普遍存在的,承認不同文明的多元化的存在和發展,也是一種普世價值。即使在西方,馬克思主義不同於當代西方的資本主義;即使是馬克思主義,傳統的馬克思主義不同於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即使是西方的資本主義,歐洲不同於美國;即使是歐洲資本主義,德國不同於法國……更何況中國與西方的巨大的文化歷史差異,中國與印度的巨大差異,中國與日本的巨大差異……
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未來的國際體系的變化趨勢將是複雜的,難以預測的,但只有多元化的長期存在是確信無疑的。
美國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和霸權國家,它的經濟總量曾達到世界GDP的30%,它的軍事力量強大無比,其軍事費用曾長期超過世界上所有大國軍費的總和,它的文化影響力遍及世界,它的教育體系培養了全世界許多國家的精英,它的科技發明獨步全球,它在其中起作用的國際組織控制了這個世界的主要政治經濟進程,它發動多次戰爭,顛覆他國政權,它魅力超凡,全世界的有錢人(也包括現在中國的有錢人)都以成為美國人而自豪……但就是這樣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這個世界上最強最大最牛最霸的國家,這個冷戰後20年中唯一一個打了五場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而且還在不斷尋找發動戰爭機會的國家,也無法像當年華夏體系中的秦國一樣一統天下,它發動的那些戰爭,軍事上都取得了輝煌勝利,但在政治上都是有得有失的。 這個世界的範圍太大,這個世界的文明太多元,這個世界的人口太多,這個世界上的問題太複雜,所以,即使是美國那樣的強權和霸權,也無法完全控制阿富汗、伊拉克,更何況控制中國、俄羅斯、印度!所以,華夏體系一統天下是可以實現的,但今天的世界是絕不可能由多到一的!更何況,今天的美國已經今非昔比,金融危機已經吹響了美國歷史性衰落的號角,而且這一進程比人們預想的要快得多,正如中國的崛起比人們預想的要快很多一樣。所謂一個強大的國家可以通過其強力(政治經濟文化網路和軍事的強制力)建立世界政府的想法是絕對不可能的。
二、多元同根與多元多根
三、地緣政治環境不同
四、無政府狀態的相似性
五、大國政治和格局轉換:體系主要特徵相同
六、世界上最早的干涉主義:孟子的仁義干涉思想
……
十二、學習西方與發掘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作為一個世界歷史的文明大國,或遲或早會成為當今國際體系的大國和強國,她不僅要融人西方為中心的國際體系,也要成為這個國際體系的後來者和新的中心,不僅是西方制定的國際秩序的遵守者,也必將成為更加公正和合理的國際秩序和規則的制定者。中國的國際關係學者們既要自覺地學習和借鑑西方國家的國際關係理論,也需要吸取華夏體系500年的歷史經驗教訓,提出和發展中國自己的國際關係理論。
所以,中國人有必要了解和借鑑西方的外交思想,但實在沒有必要鄙視中國的外交思想。人們沒有必要一談起理想主義外交就只知道德國人康德和美國人威爾遜,而不知道中國孔孟的仁義觀和老子的小國寡民其實也包括古代中國人對國家間關係的理想;也沒有必要一談現實主義就只想起義大利人馬基雅維利或美國人摩根索,而不知道苟子、蘇秦、韓非子關於國家權力與國家利益的論述;中國的學者談起地緣政治,需要知道德國人拉澤爾、英國人麥金德和美國人馬漢,但不能不知道管子、孫子著作中包含的地緣政治思想的精華。
中國國際政治學、外交學理論在學術理論研究方面的落後,一方面可以說對西方的研究成果借鑑不夠,另一方面也在於對中國外交思想史總結不夠甚至很不夠,可以說是一個空白。西方的國際政治學正是在研究古羅馬、古希臘的歷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至於一些學者認為,古希臘的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影響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的三部書之一。還有人認為,西方的現實主義思想可以追溯到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
當然,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西方歷史名著,但就其思想性理論性而言,不見得就一定比中國的《管子》或《春秋左傳》更加宏偉、更加深刻。馬漢的《海權論》,實際上也是對古羅馬和古迦太基戰爭史的總結而得出的結論。而實際上,《管子》一書中包含的有關國際政治學的思想是很豐富的,《春秋左傳》也可以視為一部偉大的古典國際關係的著作,一點也不會比《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書遜色;要談權謀和對權力的追求,《韓非子》一書中包含的思想也不比馬基雅維利差,至於談到《老子》、《孫子兵法》中的深刻的戰略思想,就更沒有什麼西方古典的著作可以與之相比。所以,中國的國際政治學理論的研究者們沒有理由妄自尊大,的確有必要系統地學習西方的研究成果,但更沒有理由妄自菲薄,以為中國沒有創建國際政治學的中國學派的基礎。
比如,我們通常都認為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前沒有主權國家和民族國家的概念,認為古代中國存在過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家根本不是國家,但我們應當想一想為什麼這么說。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君主不等於國家的思想,可見國家是高於君主的,而且當時的國家已經具有獨立主權國家的意義,國家包括統治權、社稷、領土、人口、軍隊,且各諸侯國之間相互承認,組成了一個國際社會。西方的一些漢學家也認為,中國的儒家思想關於大一統的理論體系,實際上反映了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務實的政治思想家和政治家關於“主權的概念”的思考。
華夏體系500年的歷史,預演了當今國際體系中的眾多現象,而且還可以肯定,這段歷史中還有許多內容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當今的國際體系還會有許多的現象可能會在這段歷史中看到它們的前奏和影子。因此,研究華夏體系500年的歷史,對了解我們今天面臨和生活其中的國際社會,有重大的借鑑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