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是國家辦有研究生院的大學之一;是一所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人事部授權可自行審批增列博士生導師、自行審定教授任職資格的大學;是一所以地球科學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教、哲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系(科)合併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70年遷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漢,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育學院
  • 所屬:中國地質大學
  • 地點:武漢
  • 對象:遠程與繼續教
學院概況,院系介紹,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套用系,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現任領導,教學設施,

學院概況

院系介紹

計算機科學系

由計算機軟體教研室和計算機系統結構教研室組成。是一支業務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的、充滿活力的教學科研隊伍。
我系現有教師28人:教授2人(含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10人,講師15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7人,博士後2人,在讀博士13人,其他教師均具有碩士學位。現有“計算機軟體及理論”和“計算機套用技術”兩個碩士點。
我係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20多門課程,如:離散數學、組合數學、作業系統原理、編譯原理、人工智慧原理、資料庫原理、數據結構、軟體工程、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圖形學面向對象技術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接口與通訊、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等。正式出版教材3部,校內教材2部,實習教材2部。
我系目前的研究領域有:智慧型計算(包括分散式計算、遺傳算法、演化算法等)、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演化硬體、以及人工智慧及專家系統開發、電子商務、多媒體技術等。近年來承擔20餘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高新技術項目、國防科工委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湖北省科技攻關項目、原地礦部科技攻關項目等。在計算機類權威和核心期刊以及重要的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檢索文章12篇,EI檢索文章20餘篇

計算機套用系

成立於2006年9月,重組於2009年9月,由原計算機套用系和信息系統研究所組成,主要負責計算機套用專業碩士點建設,空間信息與數字工程本科專業建設,以及《C語言程式設計》和《VC++程式設計》省級精品課程建設,《資料庫原理》課程建設。
現有師資力量2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5人,講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7人。
目前的套用系以吳沖龍教授、戴光明朱莉教授為核心的教學科研團隊已經形成,全系教師正以飽滿的激情和嶄新的意志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中。

人才培養

2001年6月,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國地質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從此揭開了中國地質大學辦學史上新的一頁。現代遠程教育充分利用和整合中國地質大學和校外學習中心的教學資源,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計算機網路技術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網路通訊等現代先進技術,將學校的優秀的教學資源傳送到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學習中心和教學終端,使單向的教和學的模式變為實時或非實時、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模式,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2007年7月,學校根據教育部有關檔案精神和要求,結合學校事業發展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實際需要,經學校黨委常委會、全委會審議通過,決定組建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統籌管理網路、成人高等學歷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非學歷教育。
中國地質大學網路教育開辦以來,認真貫徹執行“積極發展、規範管理、強化服務、提高質量”十六字方針,學校就網路教育的發展規劃、辦學目標、政策法規、基礎設施建設、教學計畫、教學大綱、教學質量、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制定了管理規章制度,整合、最佳化工作流程,積極做好遠程教育服務體系、遠程教育硬體、網上教學資源、教學課件等支持網上教學需要的基礎建設工作。為遠程與繼續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和環境。

師資隊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技實力雄厚,人才濟濟,現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22個院(課部),62個本科專業,現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38個,一級學科授權點5個,六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119個,一級學科授權點18個,以上學科涵蓋授權學科門類8個。此外還有工程碩士學科領域15個;高校教師專業13個;現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具有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
建校以來,先後有60多名院士在校任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現有教職員工2950人,其中教授349人,副教授586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4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2人,外聘院士1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6個,自2003年進入“楚天學者計畫”以來,我校共有9位教授入選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9個學科為“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設崗學科。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06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名。博士生導師124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現有各類在校生45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20856人。

現任領導

余心根: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黨總支部書記
呂國斌: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兼任網路與教育技術中心主任
趙祖輝: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
戴庭勇: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
成中梅: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
張 峰:網路與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

教學設施

目前,學校投入近4000萬元,建成了覆蓋所有辦公、教學、實驗、學生、教工宿舍等樓群的千兆校園網路;新建成的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網路與教育技術中心大樓,辦公面積近4000平方米,搭建了支持網上教學和教務管理的網路教育平台;自主開發並引進了400餘門網路課件。
中國地質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根據國家教育部關於設立校外學習中心的管理辦法,在全國各地已設立或正在建立近40個校外學習中心。
學院依據教育部有關檔案精神開辦專科、本科、選修課程等辦學層次。學院依託學校各院系辦學,將名師名課程有機地整合到網路教育平台上,並採取面授、網上學習、課下輔導、網上實時與非實時輔導答疑、實驗實習等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目的和目標。2007年底,正式註冊的學生已達到20000餘名,學生通過這些教學形式達到了規定的教學要求,可取得中國地質大學網路教育專科、本科文憑或單科課程學分(成績),國家實行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制度,並承認其學歷。符合國家學位授予條例規定的,可獲得相應的學位。
中國地質大學網路教育的辦學宗旨是,依託大學的辦學優勢,整合校內外優秀教學資源,為學習者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學習服務。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多層次的、高素質的人才服務。
學校1956年開始舉辦成人高等教育。在學歷層次上,既有高中起點本科、專科,也有專科起點本科。學習形式有函授、夜大學等,現在校生近6000名。在校外設有函授站、教學站,現開設了適應社會需求的本專科專業近40個。學校堅持以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為重點,堅持面向社會經濟的辦學方向,與國土資源部系統以及大型廠礦、企業、事業單位及大中專院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已培養培訓各類社會急需人才4萬多名。
中國地質大學成人教育按照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及要求,重新對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學計畫進行了修訂,同時在日常教學運行、學生學籍、學生管理、校外函授站、教學站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規章制度,使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趨於科學化、規範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成人教育充分依託學校的學科和資源優勢,銳意改革,開拓進取,主動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變革的需求,不斷地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運行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和用人單位的好評。在辦學實踐中,成人教育學院發揚學校的優良學風和嚴格管理傳統,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方針,積極深化教學改革,加大教學質量監控力度,注重教學實踐性環節,大力開展二課活動,加強學生套用技能和業務素質的培養,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取得了可喜成果。
面臨新世紀的歷史機遇和知識經濟的挑戰,在實現“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中,作為國家重點大學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須肩負重託,再創輝煌。未來十年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創建一套更富活力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教育產業化運作機制為主導的辦學體制;建立一個教學手段先進,育人環境優良的辦學園區;建設一個團結、創新、規範、高效的學習型管理組織;在此基礎上,逐步地建立一套以大學後繼續教育為核心,高中後學歷教育適度發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並舉的高層次、高質量的終身教育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