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城

中京城

中京城遼代中期建立的陪都,是遼聖宗耶布隆緒與北宋真宗趙恆訂立“澶淵之盟”後,在原來男王設定牙帳地方興 建的,城址在今寧城縣大明城。這座在我國歷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的歷史名城,自興築遼中京城起,一直沿用到明代永樂元年,大約延續了四百年之久。昔日的繁榮昌盛已不復存在,但城垣遺蹟依然聳立地表,可供人們觀光遊覽。城內遺存的遼代佛塔,至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大名勝,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佛誕日)在大塔下舉行的廟會是當地傳統的盛會,屆時各族民眾數十萬人聚集,成為經濟文化交流的大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京城
  • 簡介:遼代中期建立的陪都
  • 建立時間:1007年(統和二十五年)春正月
  • 內城地址:外城內的正中偏北
遼朝時期,時代背景,“擅淵之盟”,奚族,中京城的大體構造,內城,宮城,具體構造,建設過程,元朝時期,明朝時期,

遼朝時期

時代背景

契丹族建立遼國後,先後征服渤海國,吞併燕雲十六 州,成為稱雄於中國北方的大國。中原地區趙匡胤奪取後周 政權,建立了北宋王朝,逐漸統一了中原及南方廣大地區,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宋王朝欲圖奪取燕雲十六州,曾發動兩次大戰役奪取遼南京,都以失敗告終,於是形成了遼宋兩大國長期對峙的局面。982年,遼景宗耶律賢去世,長子耶律隆緒即皇帝位,廟號聖宗。這時耶律隆緒年僅十二歲,由其母睿智皇后蕭綽攝政,983年改年號為統和,上尊號為承天皇太后。蕭太后在韓德讓、耶律斜軫輔佐下處理朝政,由耶律休哥率大軍駐守南京,對付宋軍的進攻。宋王朝乘遼聖宗新即帝位之機,派兵大舉攻入遼境。遼王朝在蕭太后親自統領大軍迎戰下,擊退了宋軍,從此兩國之間爭戰不止。1004年(遼統和二十二年,宋景德元年)在蕭太后統領下,遼聖宗率大軍攻入宋境,兵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統軍順國王蕭撻覽中弩身死;這時宋真宗御駕親徵到達澶州, 兩軍對峙不下。宋遣曹利用與遼議和,蕭太后也正有收兵北撤的意圖,於是派遣韓相與宋王朝議定條件,雙方經過一再討論,確定互換正式誓書,這就是有名的“澶淵之盟”。遼宋雙方議定的主要條件是:宋每年向遼交付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兩國從此休兵,各自依舊保守原來邊界,兩國為兄弟之邦,遼聖宗年小,尊宋真宗為兄,宋真宗尊稱蕭後為叔母。從此以後,宋遼兩國和平交往一百一十多年。

“擅淵之盟”

是遼王朝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著政權的穩定和國家的富強,宋朝每年定期向遼朝交付的大量財物,增強了遼朝的國力。宋遼結盟後,兩國間每年互派正旦使去祝賀新年,派生辰使去慶賀太后及皇帝的生日,雙方
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往日趨頻繁。遼王朝為了在接待宋使時顯示國富民強,又便於皇帝的“四時捺缽”,不到南邊比較濕熱的地方去,於是決定在上京與南京之間的原奚王府所在地方建立中京城。

奚族

奚族又稱庫莫奚,本是東胡一支的後裔,世居燕山東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上游地帶。契丹族崛起後,吞併了奚族聚居的平川沃土,莫族避居燕山山地中。遼聖宗時,奚族分為遺里部、伯德部、楚里部、奧里南克部、北克部等小部族,統屬於男王府,奚王則從奚族奴隸主中選任。男王府為遼王朝統領的四大部族之一,所屬部族軍為北府統領二十八部中的主力軍,為遼王朝的征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當遼聖宗選擇奚王牙帳地方興建中京城時,奚王府便在1006年(統和工十四年)奉獻出七金山下的土河川地。土河今名老哈河,七金山是老哈河北面的一座東西橫亘的山樑,遠望山峰呈山字形,現今將其主峰叫做草帽子山。這裡位於上京與南京的當中,氣溫較上京地區略高,而又低於南京地區。老哈河發源燕山東北部的七老圖山系的東部,在高山深谷中匯集東流,流經草帽子山南部一帶時,便進入開闊地帶。河北岸為平坦的沖積平川,水草豐美,宜農宜牧,因此適宜於建立大城市。

中京城的大體構造

遼聖宗於1007年(統和二十五年)春正月開始興築中京城,次年五月便初具規模。興建中京城時,從南京地區挑選出最優秀的工匠,並確定全城的整體規劃、街道布局和建築結構,都按照宋朝汴京開封府的營建制度,儘量採取中原地區的營造法式,但有結合了契丹族的一些傳統習尚,創造性地發展了遼代都城的營造制度。中京城垣由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重城組成,與宋汴京開封府城垣的三重城相同。外城平面為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寬約4200米,南北長約3500米,周圍共長15400米,約合三十唐里。現今東、北兩牆殘高約一米,西、南、兩牆經金元明代沿用和補築後殘高約8米。外城牆上沒有馬面,東北角和西北角上殘存有角台痕跡。南牆正中開設朱夏門,並加築有瓮城。在東南角上開設有中和門,由於歷代改築和河水沖毀了東南角.城牆,也就無法證實中和門的位置,也難於查找出其它門址。
中京城

內城

內城就是皇城,位於外城內的正中偏北,兩城組成回字形。城牆東西寬2000米,南北長1500米,周圍共長7000米,約合十四唐里。現存西牆仍是遼代興築的,僅露出地表約2至3米,牆上加築有馬面,兩個馬面間距離約為95米;其餘三面城牆都經過後來改築和修繕過。南牆正中開設城門,名叫陽德門,門址已被明代包築在城牆中,現今地表還可看到一處馬鞍形的兩個突起的土包。

宮城

宮城就是大內,位於內城正中偏北,築有東、南、西三面城牆,每面長1000米,殘高3至3米,北牆也就是利用內城的北牆,牆上沒有加築馬面,東南角和西南角築有角樓,角樓址殘高約15米。南牆正中開設有閶闔門,門上建有城樓,樓上有五風,完全照搬宋汴京大內的宣德樓的形制,現已蕩然無存,經鑽探證實了城門的位置,且得知門洞有3道。在閶闔門的東西各180米處,還發現了東掖門和西掖門的門址。

具體構造

中京城的總體布局基本上採用了中原地區的都城制度,城牆和建築物都採取南北向,城內建築物布局對稱,形成中軸線。中軸線是自外城南牆正中的朱夏門向北直至宮城南牆正中的閶闔門之間的大道為一直線,大道兩側對稱布置街道、坊區、市廊、宮殿等。外城的南部城區,為漢人聚居區域,自朱夏門至陽德門之間,為一條寬達64米的中央大道,長約1500米,約合3唐里,大道中央路面略凸,在生黃土上鋪一層砂礫形成道路。中央大道兩側挖有排水溝,用不規則的條石壘砌溝壁,溝上覆蓋木板。排水溝的南端從南城牆下通過,用整齊石條壘砌溝壁和覆蓋,形成排污涵洞,城內污水和雨水匯集流入排水溝,經南牆下送入城外護城壕,再流至城東南方排入河床內。這是仿效宋汴京城內御街的形制,在夯築城牆時就預先砌成排污涵洞,說明中京城在建築前就曾有周密的設計規劃。外城南部靠近南牆部分為居民的坊區。在中央大道兩側各有4個坊,總計8個坊,鑽探出坊區內有東西向的街道5條,大道東西兩側各有南北向的街道3條,街道整齊布置,每個坊區的大小相近,築有坊牆圍繞,在臨近中央大道的坊牆正中開設坊門。《大元一統志》記載大寧路有7個坊名,這些坊的分布情況是:東北隅有豐實坊,東南隅有寵臣坊和致用坊,西南隅有世思坊和勸善坊,西北隅有貨遷坊和利通坊。此外在城址南面發現的遼李知順墓誌上記裁有貴德坊,應為東北隅缺載的坊名。在坊區築有天方、天 衢、通寰、望闕等4座市樓,現今米夏門址北約250米處,地表突起呈馬鞍形的建築址,就是一座市樓的遺蹟,其餘3座市樓,由於後代改建拆除,早已無蹤影可考。在靠近皇城南牆的漢城北部,即坊區北面地區,分布著供應市民買賣日用物品的廊舍,東廊和西廊面而相對,形制相同,各長約250米。長廊每排各有4校,構成進深3間、寬約12米的長廊。東長廊以東地區有一處規模宏大的佛寺遺址,傳為感聖寺,現今遺址內巍然屹立著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磚塔,通稱做大明塔或大塔,通高81.12米,是目前國內現存第二座高塔,僅次於河南嵩山嵩岳寺塔,近年修繕時曾在塔上發現有“壽昌四年(1098年)四月”等字樣的墨書題記,證明大塔始建於道宗年間。西廊以西地帶分布有驛館,有接待宋朝使臣的大同驛,接待高麗使臣的朝天驛,接待西夏使臣的來賓館等。驛館西南方有一座佛寺遺址,現存有一座小磚塔,也是八角十三層密據式,高約25米,通稱做小塔。外城西南隅是一座小山崗,通稱做土山城,有一條大道自坊區北部直通至小山東坡下。在這座小山上建有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名叫鎮國寺,將這座小山崗的東半部辟成階級台地,每層台階上都建有大小不等的建築物。在小山頂部曾發掘一座大佛殿的基址,面闊與進深各37米,出土有佛、菩薩等造像。
中京城
皇城內沒有興築大型土木建築物,只發現自南牆正中的陽德門址直通至宮城南牆正中的閶闔門址間,為一條寬約40米的大道,大道兩側為空曠的草地,作為契丹皇帝、臣僚和戍衛官兵搭氈帳區,道旁只築有矮牆,將這些空地遮擋起來,防止外人了解氈帳布置情況和人員居住狀況。在外城的 北半部東西兩旁有一兩處大型建築址,這些地帶是為了衛戍宮廷的士卒居住地方,既不是朝廷機構分布區域,更不是百姓居住出入場所。
宮城是皇帝及太后居住的宮殿區。自皇城南牆正中的閶闔門址向北有一條直道,直通至中央宮殿址前。中央宮殿址址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50米,已完全塌毀,深埋在4米以下地層中。宮城南牆東側的東掖門內,有兩座宮殿址,靠南的一處面積較小,可能是一座過殿門址;靠北的—處面積較大,應是一座主要的宮殿。這兩處宮殿當是武功門和武功殿,是皇帝居住和接見使節的場所。在宮城南牆兩側的西掖門內,也有兩座宮殿址,情況與東掖門內分布的相同,應是文化門和文化殿,是太后居住和接見使臣的場所。

建設過程

中京城的興建,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便基本建成。後來陸續興築過一些宮殿和廟宇,並擴建了坊區,但總體布局未有大變化,直到遼王朝滅亡。
中京城基本建坡的第二年,宋使臣路振一行便在這裡覲見了遼聖宗和蕭太后。從此以後,宋王朝派遣的賀正旦使和生辰使基本上都在中京勤了遼王朝皇帝;專為某事出使的國信使,便在南京、西京或行帳中覲見,以致宋人誤認為遼王朝的首都已從上京遷至中京。宋王朝派遣的使臣,返回後必須將沿途見聞及覲見情況向朝廷匯報,一般叫做《行程錄》現今有兩種流傳下來。其中路振所著的《乘招錄》,是記載中京城情況較為詳細的一部,雖是建城初期的情況,但經考古發掘證實其記載得比較準確。路振記載的除城垣和坊市分布情況外,還記述了在城南的園圍中射箭遊樂和飲宴情況,這處有台榭的皇家園林,現今還可從地表辨認出來。宋使王曾也記載了這座園林,並說城內西南隅山崗上有座大型佛寺,這就是著名的鎮國寺。宋著名文學家集賢院學士蘇頌於1077年(宋熙寧十年,遼太康三年)為賀遼皇帝生辰使,亦曾遊覽了鎮國寺,他的《魏公集》中載有“游中京鎮國寺”詩一首,詩云:“塔廟奚山麓,乘招偶共登。青松如拱揖,棟宇欲騫騰。夷禮多依佛,居人亦貴僧。縱觀無限意,記述恨無能。”中京城內外的風光景色,以使宋朝使臣們大飽眼福,南園和鎮國寺的觀光活動也因之而載入史冊。上面列舉宋王朝使臣的文字記載,足以說明遼王朝建立中京城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就是為了便於與宋王朝交往,在上京與南京之間新築一座陪都,以顯示國富民強的太平盛世。遼聖宗和蕭太后每年歲末和新正期間,才到中京城暫住,在接待了宋
朝正旦使和生辰使之後,依然按照“四時捺缽”的傳統習尚,出居野外的行帳之中。扈從皇帝的重要臣僚,在中京時也是暫住在氈帳之內,沒有在中京城內建築龐大的朝廷機構;經過考古鑽探發掘,也沒有在皇城內找到官署建築址。認為遼王朝首都已遷到中京的說法,也就根本上不能成立。
中京城初建時,曾仿唐代的坊市制度,將居民區的坊與市肆所在的廊舍分開建築。路振出使中京時,不曾見到坊內居住的漢人,不許出坊門迎接宋王朝使臣:漢族居民被手持挺杖的契丹官兵打退回坊中,說明當時的坊為全封閉式的,只要把守住坊門,便不能自由出入坊區。遼王朝和平時期的長期延續,契丹社會封建化的日益加深,社會生活也隨著有了很大的變化。生活在中京城內的漢人,大多數已不是或原來不曾是奴隸身份,而是從事手工業、商業、文娛和宗教職業者,迫切要求發展城市經濟,於是衝破坊與市分離的限制,在坊內和臨街的坊牆上開設店鋪門面,從事手工業和商業活動。坊區內也不僅有居民住宅,而且有了作坊、店鋪和底字;進而將建城初期的16個坊擴展為8個坊。
1122年(遼保大二年、金天輔六年)金軍攻克遼中京城。金王朝初期仍稱做中京大定府。1153年(貞元元年)改稱為北京路,設定有留守司、都轉運司、警巡院等宮署。金軍攻入遼中京城時,將宮城內宮殿全部毀滅,夷為一片平地,金王朝設定北京路時,在原遼中京外城南部改築了一座新的城市,以原有皇城的南牆為北京路城垣的北牆,以原外城南牆當中的一段為南牆,自皇城東南角和西南角直對南牆築起新的東牆和西牆。金北京路的城垣就成為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約1500米的橫長方形。在新築的東牆正中開設一座城門,名叫長樂門;南牆正中的城門是沿用遼代的朱夏門;北牆和西牆上沒有發現門址,還不能確定原來是否築有城門。城內正中的南北大道已不再是遼代的寬廣大道,而是在原有大道兩邊上興築了臨街的店鋪,街道縮小為寬15米;城內保留了中心市樓,將遼代興築的其餘3座市樓拆除。坊區仍保留了遼代的坊名,但各坊的坊牆基本上已被推倒,改
建為布局整齊的銜巷,街巷內有了作坊和店鋪。城內西部為官署所在區域,北京路大定府設在城內西南隅。金代還曾在遼代宮城的廢墟上興築了一座於城,長寬各約250米,只局部利用遼代舊城牆,並加土增築,作為屯兵用的軍營,因此在於城內沒有發現大型建築基址。

元朝時期

蒙古滅金後,仍稱為北京路大定府。1260年(中統元年)元王朝在這裡設定了北京路宣撫司,後又曾在這裡設宣慰司、行中書省(行尚書省)等機構,管領著興中府及義;瑞、興、高、錦、利、惠、川、建、和等十州,約為今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以南地帶及東北三省部分地區。1262年(中統三年)將興州和松山縣劃歸為上都路管轄,直屬於中書省。1268年(至元五年)興中府降為州,改北京路為大寧路。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改稱武平路,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又恢復大寧路名稱。1318年(延祐五年)將大寧路劃歸遼陽行中書省管領,只領有七縣二州。元代基本上是沿用金代城垣,城內居民較金代增多,更為繁榮昌盛,南北大街兩旁店肆林立,街道變得更為狹窄,僅寬8米許。官署位置沒有變化,仍在城內西南隅,只是下屬機構增多後,已分散到各個街坊中。

明朝時期

元王朝滅亡後,大寧路境內的漢人流入內地。1380年(洪武十三年)明王朝軍隊進駐大寧路,改稱為大寧府,不久後便撤退。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王朝派馮勝率大軍進駐大寧,設定了大寧衛,後又分為大寧左、中、右、前、後等五衛。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在此設定了大寧都指揮使司,後改稱北平行都指揮使司。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封第十七子朱權為寧王,派遣他負責鎮守大寧。—1403年(永樂元年)寧王封地改在江西南昌,大寧都指揮使司及所屬大寧衛等衛所都遷入內地,從此以後,這座歷史名城便成為一片廢墟。
明王朝管領下的大寧城,主要是屯兵據守,城內居民為寧王府所屬官吏差役、軍人及其家屬等,城郭已變成一座軍事性質的邊防城。因此,明王朝軍隊加強了城郭的防禦設施,在原遼代皇城的西南方,即遼代外城南部的西則,新築了一座小城,南北長約620米,東西寬約500米,南牆正中開設城門,並在四周開掘城壕,作為寧王府所在地,今訛稱做“紫金城”。並在原遼中京城內西南隅的小山崗上加築一道城牆,東連金元城垣的西牆當中,西接遼代外城的西南角,作為駐守的制高點,以保衛寧王府的安全。這座小城今名做“土山城”,現今在南北兩牆上還殘存有南北兩門,並加築有瓮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