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樂譜

世界最早的樂譜發源於東方,它是由字母加符號的形式記錄音樂的。

樂譜與棋譜、菜譜、拳譜、書譜、舞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是記錄,二是為了傳承。於是,用樂譜來記錄人們的樂思,是人類文明的結晶,而我們通常熟悉的只是簡譜或五線譜。在清朝末年,由法國人羅梭發明的簡譜後由日本傳入我國並沿用至今。簡譜較為直觀易學,被廣大民眾所接受。但簡譜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轉調或是音高等方面。五線譜在這方面卻優於簡譜,所以我國音樂工作者普遍使用五線譜。
示意圖
示意圖示意圖
說起樂譜,真是五花八門,不勝枚數。據史書記載,早在周秦時期就有了記譜方法,到了秦朝統一六國後,當時的音樂藝術相當繁榮。如《漢書·藝文志》中有“河南周歌聲曲折七篇”的記載,據專家認定,“聲曲折”就是一種當時用文字記載的樂譜。如今保存下來的我國最早樂譜可算是唐代卷子本《碣石調幽蘭譜》了。它是古琴演奏家用於演奏的文字譜。由於有了這一文字譜,我們才能有幸聆聽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音樂。從敦煌發現的敦煌曲譜,也屬於文字譜。文字譜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以宮、商、角、徵、羽五字記錄的五音譜了,也曾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至唐代經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在我國民間音樂的飛速發展,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工尺譜。我國許多珍貴的民間音樂和戲劇音樂,都是以工尺譜記錄而流傳至今的,成為我國極其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除了工尺譜外,我國還有律呂譜、方格譜和減字譜等記譜方法。
世界最早的樂譜發源於東方,它是經字母加符號的形式記錄音樂的。這種字母樂譜最早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的巴勒斯坦、敘利亞等中東地區一帶。而西方最早的樂譜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是由古希臘學者畢達哥拉斯制定的以五度循環產生的音律體系後而隨即產生的字母記譜法,流傳了很長一段時期。到了公元十世紀,法國人胡無巴爾首創運用幾根橫線來記錄音的高低。後來又經過四、五百年的演變,才形成產生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五線譜。在此期間還出現過九線譜和十五線譜。前不久,在我國報章上曾刊載過一些音樂工作者經過數年的努力,分別首創了雙三線譜和六線譜,為更好地記錄美妙的音樂而進行不懈的努力,然而它的普及性顯然不如五線譜了。
由於樂譜是一種很特殊的文化現象,有其極深的文化內涵,所以受到了收藏家的青睞,一頁莫扎特或是貝多芬的樂譜手稿,將以重金爭相購獲。但也有人以收藏總譜而自娛,奧芬巴赫被視為古典輕歌劇的創始人,一生曾為巴黎各劇院寫過102部舞台音樂作品,大多數為輕歌劇。其作品節奏活潑,配器典雅,尤其是《康康舞》最具代表性。人們讚譽他“具有取之不盡的旋律才賦”。當收藏者一邊聆聽著美妙的音樂旋律,一邊翻翻樂譜,也是一件十分多么愜意的事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