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飲料

世界三大飲料

可可咖啡並稱當今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刺激興奮的可可,浪漫濃郁的咖啡,自然清新的茶香,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在飲品選擇方面有著各具特色的偏好。

非洲是世界的最大的可可生產區,多銷往西歐和美國。開發中國家占世界咖啡栽培面積的99.9%和產量的99.4%,其中,拉丁美洲的總栽培面積和產量最高。消費則集中在已開發國家,以美國、西歐各國和日本為多。亞洲是世界著名茶葉產區,亞洲茶文化源於中國,現以中國和日本最為發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三大飲料
  • 三大飲料:可可、咖啡、茶
  • 可可:刺激興奮
  • :自然清新 茶苦而寒 可解酒食之毒
  • 咖啡:浪漫濃郁
可可,相關介紹,歷史,生長環境,咖啡,咖啡大全,提取植物,發現歷史,飲用功效,咖啡種類,茶信息,茶介紹,歷史,名茶介紹,市場人群,

可可

相關介紹

可可從南美洲外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的過程是曲折而漫長的。16世紀前可可還沒有被生活在亞馬遜平原以外的人所知,那時它還不是可可飲料的原料。因為種子十分稀少珍貴,所以當地人把可可的種子(可可豆)作為貨幣使用,名叫“可可呼脫力”。

歷史

16世紀上半葉,可可通過中美地峽傳到墨西哥,接著又傳入印加帝國在今巴西南部的領土,很快為當地人所喜愛。他們採集野生的可可,把種仁搗碎,加工成一種名為“巧克脫里”(意為“苦水”)的飲料。16世紀中葉,歐洲人來到美洲,發現了可可並認識到這是一種寶貴的經濟作物,他們在“巧克脫里”的基礎上研發了可可飲料和朱古力。16世紀末,世界上第一家朱古力工廠由當時的西班牙政府建立起來,可是一開始一些貴族並不願意接受可可作成的食物和飲料,甚至到18世紀,英國的一位貴族還把可可看作是“從南美洲來的痞子”。可可定名很晚,直到18世紀瑞典的博學家林奈才為它命名,種加詞是“可可樹”。後來,由於朱古力可可粉在運動場上成為最重要的能量補充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人們便把可可樹譽為“神糧樹”,把可可飲料譽為“神仙飲料”。

生長環境

可可豆的產地主要是分布於赤道南、北緯約20度以內的區域。因為氣候炎熱、多雨的環境,是最適合可可豆生長的環境。可可樹需要年平均溫度18-28℃之間,需要高濕度,年降水量不少於1000毫米,海拔在30-300米之間。可可樹喜富鉀鹽的厚層重壤土或輕粘土,特別是火山土以及花崗岩、閃長岩、頁岩和片麻岩的破壞產物上形成的土壤。現今可可豆主要的產地主要有中南美洲、西非及東南亞等三地。主產國為加納、巴西、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厄瓜多、多米尼加和馬來西亞。可可豆在各地都有不同的風味,有的會帶點果香、有的則是有煙燻的風味。

咖啡

咖啡大全

知名:貓屎咖啡|Cubita|藍山咖

提取植物

世界三大飲料
茜草科咖啡屬。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世界三大飲料(咖啡茶葉、可可)之一。中國產于海南島和雲南。果實為鮮紅色的咖啡豆,經焙炒後研細即為咖啡粉,是一種良好的飲料。它含有大量的咖啡鹼、蛋白質等,味道芳香,有興奮神經,驅除疲勞,可作麻醉劑、興奮劑、利尿劑和強心劑,也可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

發現歷史

4000年前,非洲的衣索比亞咖法地區的牧民發現,羊群吃了一種熱帶小喬木後躁動不安、興奮不已,趕回羊圈後羊群通宵達旦歡騰跳舞,於是大膽嘗試,發覺這種植物可以提神解乏,甚至也會手舞足蹈。咖啡的名稱就取之於“咖法”的近似音。
關於咖啡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傳說。其中,最普遍且為大眾所樂道的是牧羊人的故事。傳說有一位牧羊人,在牧羊的時候,偶然發現他的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仔細一看,原來羊是吃了一種紅色的果子才導致舉止滑稽怪異。他試著采了一些這種紅果子回去熬煮,沒想到滿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後更是精神振奮,神清氣爽,從此,這種果實就被作為一種提神醒腦的飲料,且頗受好評。古時候的阿拉伯人最早把咖啡豆曬乾熬煮後,把汁液當作胃藥來喝,認為有助於消化。後來發現咖啡還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同時由於回教嚴禁教徒飲酒,於是就用咖啡取代酒精飲料,作為提神的飲料而時常飲用。十五世紀以後,到聖地麥加朝聖的回教徒陸續將咖啡帶回居住地,使咖啡漸漸流傳到埃及、敘利亞、伊朗和土耳其等國。咖啡進入歐陸當歸因於土耳其當時的鄂圖曼帝國,由於嗜飲咖啡的鄂圖曼大軍西征歐陸且在當地駐紮數年之久,在大軍最後撤離時,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內的大批補給品,維也納和巴黎的人們得以憑著這些咖啡豆,和從土耳其人那裡得到的烹製經驗,而發展出歐洲的咖啡文化。戰爭原是攻占和毀滅,卻意外地帶來了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這可是統治者們所始料未及的了。西方人都熟知咖啡有三百年的歷史,然而在東方,咖啡在更久遠前的年代已作為一種飲料在社會各階層普及。咖啡出現的最早且最確切的時間是公元前8世紀,但是早在荷馬的作品(希臘詩人,生卒年有爭論,一較權威說法是生於公元前744年---譯者注)和許多古老的阿拉伯傳奇里,就已記述了一種神奇的,色黑,味苦澀,且具有強烈刺激力量的飲料。公元10世紀前後,阿維森納(Avicenna, 980-1037,古代伊斯蘭世界最傑出的集大成者之一,是哲學家,醫生,理論家等---譯者注)則用咖啡當作藥物治療疾病。還有一個源自15世紀的奇特故事,傳說一個葉門牧羊人看見一群山羊從一叢灌木上銜落色澤微紅的漿果,很快這些山羊變得焦躁不安,興奮不已,這個牧羊人把這件事報告給了一位修道士(在中東和西方古時修道士是掌握知識的上層階級---譯者注), 這位修道士將一些漿果煮熟,然後提煉出一種味苦,勁足的,能驅趕睏倦和睡意的飲料。  雖然咖啡是在中東發現的,但是咖啡樹最早源於非洲一個現屬衣索比亞的地區,叫Kaffa , 從這裡咖啡傳向葉門,阿拉伯半島和埃及,正是在埃及,咖啡的發展異常迅猛,並很快流行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到16世紀時,早期的商人已在歐洲販賣咖啡,由此將咖啡作為一種新型飲料引進西方的風俗和生活當中。絕大部分出口到歐洲市場的咖啡來自亞歷山大港和士麥那(土耳其西部港市---譯者注),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進出口港口強加的高額關稅,以及人們對咖啡樹種植領域知識的增強,使得經銷商和科學家開始試驗把咖啡移植到其他國家。荷蘭人在他們的海外殖民地(巴達維亞和爪哇,〈巴達維亞即現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舊稱---譯者注〉),法國人1723年在馬提尼克島(位於拉丁美洲),以及隨後又在安的列斯群島(位於西印度群島---譯者注)都移植了咖啡樹;後來英國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開始侵占亞洲和美洲熱帶咖啡種植區。  1727年巴西北部開始了咖啡種植,然而糟糕的氣候條件使得這種作物種植逐漸轉移到了其他區域,最初是里約熱內盧,最後到了聖保羅和米納斯洲(大約1800-1850期間),在這裡咖啡找到了它最理想的生長環境。咖啡種植在這裡發展壯大,直到成為巴西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正是在1740到1850期間,咖啡種植在中南美洲達到了它的普及之最。雖然咖啡誕生於非洲,但是種植和家庭消費卻相對來說是近代才引進的。實際上,正是歐洲人讓咖啡重返故地,將其引進他們的殖民地,在那裡,由於有利的土地和氣候條件,咖啡才得以興旺繁榮。
CubitaCubita

飲用功效

現代醫學認為,咖啡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延續衰老過程,興奮神經,驅除疲勞。咖啡分為大、中、小粒種,小粒種咖啡因含量低,但香味濃;中粒、大粒咖啡咖啡因含量高,但香味差。通常的商品咖啡是以上配製而成,一般為三、七分。葉門的國花、國樹,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的國樹。

咖啡種類

咖啡的種類多種多樣,其中列舉幾種:Espresso(single shot) 傳統的Espresso咖啡,味道香濃的同時也奇苦無比,不過許多人正是因為這雙重味道迷倒而愛上它。喝的時候,將一小口咖啡含在口中,讓它的香氣盡情散發,再細細品味。Espresso(double shot) 與上一種咖啡做法一樣,但咖啡豆用量加倍,味道自然更濃郁也更苦,神經敏感者慎喝。
Cappuccino(卡布奇諾): 用1/3的Espresso咖啡加1/3的淡奶,再將1/3鮮牛奶用機器打成泡沫,最後在杯口灑上一層肉桂粉,高手通常可將肉桂粉做成各種形狀。
Americano: 一份或雙份的高級Espresso,加入大量熱水稀釋成綜合咖啡。
CubitaCoffee:像一個優雅的公主,擁有高貴、柔情、優雅的特性。喝起就味道沒有那么的極端,苦味與酸味很好的配合,在品嘗時會有細緻順滑,清爽淡雅的感覺。
Latte(拿鐵):在一份或雙份Espresso中加入熱牛奶,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不同分量的糖漿,是最受人歡迎的咖啡,類似於雀巢的1+2。
Breve: 做法與Latte基本相同,只不過用熱鮮奶油代替鮮牛奶。
Mocha(摩卡): 在Espresso中加入熱牛奶和朱古力粉,攪拌均勻後在咖啡上擠上一層奶油,在淋上朱古力醬,是一種外觀上最賞心悅目的咖啡。
Granita: 這是夏天最受歡迎的飲品,在Espresso中加入鮮牛奶、可可、糖,再與雪泥結合,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上果汁。

茶信息

茶介紹

:茶為世界三大飲料之首,從營養成分等各方面上說綠茶都為最多。茶是茶樹或茶樹新梢芽葉加工品的統稱。茶樹為山茶科,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茶的古稱其多。如荼、詫、檟、苦荼、茗等在古代有的指茶樹,有的指不同的成品茶。至唐代開元用間(公元8世紀),始由“荼”字逐漸簡化而成“茶”字,統一了茶的名稱。世界各國“茶”字的讀音大多由“茶”、“檟”、“詫”以及“荼”等的音韻轉變而來。中國自古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雖無可稽考,但可說明知茶百用為時甚早。唐代陸羽在其所作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稱:“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不但描述了茶樹的形態,而且指出茶產於中國南方。並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傍時浸俗,盛於周朝。”,茶葉作為藥用,記載最早是《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矍爽,不昏不睡。”《吃茶養生記》中記載有:“茶也,養生之仙藥,延年之妙術也……”。東漢《桐君錄》中:“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上層社會把茶作為飲料是從周武王以茶代酒開始。在《封氏聞見記》中:“開元太山有僧大興禪教,人人煮茶驅睡,致使人人相仿效,逐成風俗。”到了漢代茶已成商品漢代王褒的《僮約》中:“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等記載了我國最早的茶葉市場。到了唐宋時期飲茶已經普及到平民百姓,宋王安石云:茶之為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無。
世界三大飲料
茶葉開始作為飲料是摘鮮葉煮飲,到南北朝時開始把鮮葉加工成茶餅。後來唐代又創製了蒸青團茶;宋代創製了蒸青散茶;明代創製了炒青綠茶、黃茶,黑茶、紅茶、花茶等;清代創製了白茶、烏龍茶等。
茶葉由我國的雲、貴、川高原向全國傳播,古有“蜀地茶稱聖,蒙頂第一家”的說法。秦統一中國後,茶葉順長江而下傳遍半箇中國,現我國有17省,900餘縣產茶。又我國沿海傳向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茶葉作為商品於1610年輸入歐洲,先是荷蘭、葡萄牙,1638年輸入英國。1664年輸入沙俄。17世紀輸入美洲,1674年輸入紐約。美國威廉.烏克斯著《茶葉全書》中說:“飲茶代酒之習慣,東西方同樣重視,唯東方飲茶之風盛行數世紀之後歐洲人才始習飲之。”作為茶葉引種傳到世界各地,當然是在唐宋以後的事,公元729引日本,828年傳朝鮮;1618年到俄國;1780到印度;1828年傳印尼,1834年斯里蘭卡;1914年馬來西亞,作為商品傳到這些國家當然更早許多。

歷史

根據找到的大量實物證據和文史資料顯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飲茶的習慣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人們普遍認同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在歐洲,可笑的英國人說飲茶的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有人指出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栽種的,而且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在印度從未發現過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制茶,怎么這么巧,侵略東南亞的英國人一來就有野生茶樹了。而且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說哪裡有茶樹,哪裡就是制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制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根據可靠地考古發現,中國才是飲茶的真正發源地。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樹,按照英國人的邏輯,浙江的發源地身份就更加可信了。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名茶介紹

1.六安瓜片,居中國名茶之冠,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以單片嫩葉炒制而成的產品,堪稱一絕。產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六安瓜片”,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
2.杭州西湖龍井,位居中國十大名茶第二。 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3.江蘇蘇州洞庭碧螺春,位居第三。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蘇州吳縣太湖洞庭山。當地人稱“嚇煞人香”。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在提毫,即搓團焙乾工序。
4.武夷岩茶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為烏龍茶類,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乃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岩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是武夷岩茶(大紅袍茶)
武夷岩茶主要藥理功能:明目益思,輕身(減肥)耐老(延緩衰老),提神醒腦,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輻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等等。國際友人曾讚嘆武夷岩茶為“萬物之甘露,神奇之藥物”。武夷岩茶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長在岩壁溝壑爛石礫壤中,而經風化的礫壤具有豐富的礦物質供茶樹吸收,不僅滋養茶樹,而且岩茶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更豐富,如鉀、鋅、硒的含量較多。武夷岩茶由於生長於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湛的製作工藝,早在十九世紀中葉,歐美茶葉專家學者經化學分析,就從武夷岩茶中分離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物質。如1847年羅萊特在茶葉中發現“單寧”(兒茶素)並從武夷岩茶中分離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證實武夷酸乃是沒食子酸、草酸、單寧和槲皮黃質等的混合物。由此可見,武夷岩茶所含的化學成分,具有藥理功能和營養價值的物質,優於其它茶類是確實無疑的。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民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5.黃山毛峰,黃山毛峰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毛峰茶園就分布在雲谷寺、松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黃山茶的採制相當精細,從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溫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溫要先高后低,逐漸下降,葉片著溫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制茶季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峰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6.北苑御茶,屬青茶類,是我國名茶之極品,為古代帝王御用茶王。建安(建甌)北苑御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設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歷經四個朝代,二十六位皇帝,進貢朝廷持續達458年。
7.安溪鐵觀音,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乾清雍正年間(1725~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曬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艷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
8.岳陽君山銀針,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乾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著淡黃色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採,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9.普洱茶,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乾、再揉、烘乾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銳持久,帶有雲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布。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
10.廬山雲霧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11.都勻毛尖都勻毛尖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雀舌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區。都勻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南東山屹立,西面蟒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哨腳、大槽一帶,這裡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峽谷溪流,林木蒼鬱,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6℃,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獎,後人譽為“北有仁懷茅台酒,南有都勻毛尖茶”。
12.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震雷山、黑龍潭和白龍潭等群山峰頂上,以車雲山天霧塔峰為最。人云:“溮河中心水,車雲頂上茶。”成品條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高,滋味鮮醇;葉底芽壯、嫩綠勻整。  鑑別方法: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卷形,葉片發黃。
13.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祁紅在紅遍全球的紅茶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稱。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祁紅向以高香著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苹困香,並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

市場人群

茶、咖啡、可可並稱當今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消費趨勢卻顯示出咖啡和可可正在不斷地向茶的主流地位發起挑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在飲品選擇方面有著各具特色的偏好,自然清新的茶香,浪漫濃郁的咖啡,刺激興奮的可可,究竟誰更受青睞?
英國:“茶老大”遭遇挑戰
英國人有著350多年的飲茶歷史,據《泰晤士報》報導,近80%的英國人都喝茶,65歲以上人中喝茶者比例更高達85%。因此,在英國,茶的人均消費量占全球首位,平均每天喝掉1.65億杯茶。英國本土不產茶,茶葉進口量長期高居世界第一,每年高達14萬噸。
然而,根據消費者研究機構的調查,在過去兩年中,英國的茶葉市場卻出現了萎縮的跡象,茶包的銷售量下降了16%,而散裝茶則下降了9%。茶葉消費從1999年的7.07億英鎊縮水到了6.23億英鎊,下降了12%。
相反,香奶咖啡、熱牛奶咖啡和各種水果茶的銷售量卻在增長,不含咖啡因的飲料更是增長了50%,這意味著很多年輕人漸漸對喝茶失去了興趣。雖然在15歲到24歲的人中,有72%的人喝茶,但他們的消費量遠不及年長的人,每天喝茶超過兩杯的人只有38%,而在65歲以上的人中,這個比例是70%。同時,人們對喝茶治百病的傳統看法也產生了懷疑,這也是導致茶葉銷售量下降的一個原因。
法國:咖啡香濃依舊
在法國,生活如果沒有咖啡簡直可以說是世界的末日到了。法國的咖啡像英國的下午茶一樣飄蕩著歐洲文明經典的醇香。1644年咖啡被帶到法國,之後便大行其道,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咖啡文化。
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不是味道,而是環境和情調,是散淡的態度和做派:路邊的小咖啡桌旁看書、寫作,高談闊論,談情說愛……本世紀以來,咖啡館漸漸成了社會活動中心,被視為法國社會和文化的一個典型標誌。
土耳其:國粹咖啡遭冷落
據說,世界上第一杯咖啡是由阿拉伯人熬煮出來的,而土耳其則是歐洲人的咖啡啟蒙老師,是他們把咖啡豆帶到了歐洲。土耳其人煮咖啡的方法非常獨特,他們將咖啡磨成細粉放入金屬器皿中加水熬煮,經過幾次沸騰,煮成香氣四溢的濃稠狀,才算大功告成。咖啡粉所要求的細度和咖啡入口的稠度均居各式煮法之冠。與土式沸煮咖啡大不相同的是,義大利的濃縮咖啡靠高壓機器泡煮,只需20秒就能完成,在許多土耳其人眼中,這種速食法很不入流。
然而濃縮咖啡卻成了土耳其咖啡館和許多年輕人的寵兒,倒是土式咖啡受到了冷落。為此,土耳其國內還發生了一場圍繞土式咖啡“國飲”地位的爭論。
美國:茶、咖啡和可樂各有所愛
美國人飲茶的習慣是由歐洲移民帶去的,但美國人飲茶沒有歐洲人多,而且飲茶方式沒有英國和東方人那么講究。美國人生活的快節奏使他們更青睞於冰茶、速溶茶等。隨著綠茶保健功能逐步揭示,美國又掀起了一股“中國綠茶熱”。
美國是世界上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國家,美國人喝掉了世界咖啡產量的1/3。根據美國的一項民意調查,除了空氣和水之外,咖啡位列美國人生活必需品的第三位。美國人喝咖啡同樣是隨性而為,美國咖啡館像美國流行的快餐文化一樣,大多體現了一種美國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方式。
茶飲和咖啡都是美國的舶來品,而可樂則是美國的地道土產。可口可樂起源於1886年,它在二戰中曾極大地激發了美國士兵的士氣,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經過百多年的苦心經營,可樂更奇蹟般地成為風靡世界的“球飲”,與牛仔褲和好萊塢一起成為美國的三大時尚標誌。
日本:茶道文化空前繁榮
眾所周知,日本的茶和飲茶習慣是唐朝時由中國傳入的。“茶道”一詞,也最早見諸於中國唐代史籍中,其含義為通過飲茶對人們進行禮儀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煉。日本人又結合本民族的特點,孕育出了具有本國特色的茶道。
今天,有500年歷史的日本茶道迎來了空前繁榮。茶室、茶庭遍及日本各地,茶會充斥在各種文化活動中,千姿百態的茶道已成為日本美的象徵,有關茶道文化的電影、電視片、美術展、著述比比皆是。據統計,參加茶道活動的日本人有500萬之多。除了傳統的茶室,日本還流行綠茶連鎖店,它們的外表很像星巴克咖啡店,非常吸引年輕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