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力

不給力

“不給力”用來形容當現實情況和自己預想的目標相差甚遠。有“不怎么樣啊”的意思。原本屬於網路語言,最早出現於日本搞笑動畫《西遊記:旅程的終點》的中文配音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給力
  • 外文名:無
  • 詞性:名詞
  • 拼音:bu gei li
詞語尋根,發展演化,使用舉例,英文演變造詞,來源出處,

詞語尋根

這個詞的“給”的漳州讀音與“激”、“革”、“戟”本地讀音一樣,人贊“真給力”;再如:頭家激力,要發筆記本了。
閩南話的“激力”,該詞在漳州、台灣等地常見。新詞“給力”其義及讀音參見教育部台灣閩南常用詞辭典中的“激力”,見下面擴展連結。
閩南話的“莫”讀為[bo̍
閩南話在大陸不是官方語言,雖然它的通行範圍極其廣泛。在大陸城市裡,都推廣國語。所以,江蘇給力“文化強省”一出現,十之八九的語文教師說不出“給力”的出處及含義是正常的,即使在漳州,也是這樣的。原來的中原古話已消失,現保留在閩南的閩南話未來又如何呢?
有意聽“莫”、“激力”的讀音,可到下面“教育部台灣閩南常用詞辭典”連結聽。
“不給力”一詞源於方言,意為沒勁,沒啥意思,很乏味,沒有衝擊力或不能給人震撼的力量。
“給力”一詞適用於,網路上習慣在口語中使用一些書面語來調節談話氛圍。

發展演化

搞笑動漫日和——《西遊記:旅程的終點》的中文配音中出現了“不給力”一詞。
在由“cucn201”配音組配的六集《搞笑漫畫日和》中。 在《西遊記——旅程終點》一集中,畫面一開始,師徒三人(動畫設定為八戒仙去了)歷經磨難到達天竺後,卻發現所謂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書“終點”二字。

使用舉例

例如:“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這裡的“不給力”就是說天竺不怎么樣啊,與預想的目標相差很遠的意思。
相對應的,就有給力一說,意思是:很有幫助,很有作用或是很給面子。例如:A:別拖我後腿啊!B:放心吧,哥很給力的。這裡的意思就是B表示自己會對A很有幫助,自己能發揮很大作用。
在動漫中往往有一個辭彙:“無力”,表示某個事件或某個人物帶給自己一種很失望很震驚菊花一緊的感覺。“無力”是“無語”的加強版,2.0版。相比較“無語”讓人感到不可理喻,失語;“無力”帶給人的是一種畫面的蒼白感,讓人深深感到虎軀一震之後的疲軟,深深的沒有力氣。
“不給力”就是表達某個事件或某個人物帶給自己的一種無力感。
與“不是吧”意思相近,語氣詞,表示驚嘆。

英文演變造詞

ungelivable[,ʌnge'livəbl]
網民造新詞,這個詞,雖然看上去是英語,卻體現了中西合璧的造詞邏輯。前綴“un-”在英語中表示否定,可翻譯為“不”;後綴“-able”在英語中表示單詞為形容詞;而中間的“geli”卻是直接音譯自中文的“給力(geili)”省略了“gei”的“i”。與其他英文單詞相比,這一“中式英語”單詞基本上符合了英語造詞規則,唯一不同之處則在於——老外絕對看不懂。 雖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v-able在中國網友中卻大受歡迎。“昂給力圍脖!”網友們不僅第一時間就弄懂了它的發音,而且舉一反三,“不給力是ungelivable,給力就是gelivable。”“哈哈,這單詞實在太gelivable了!”昨日,各知名微博對此進行紛紛轉載,轉發量很快破萬。網友戲稱,un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來傳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單詞。流行源於網路動畫
如果gelivable真被收錄進英語詞典,那首先要歸功於中文原詞“不給力”。據介紹,“給力”一詞可能源自東北或閩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現多用來形容事物“夠勁”、“使人振奮”、“感到力量”等。
流行源於網路遊戲
在一些網路遊戲中,尤其是魔獸爭霸,dota,以及一些平台如,vs對戰平台,YY語音對戰等,這個詞使用的非常廣泛,主要形容在遊戲過程中,沒有發揮出他的真實能力,沒有給團體以很有力的幫助。

來源出處

在實際使用中也可加一個否定前綴,如“不給力”,表示某個事件或某個人帶給自己一種很失望的感覺。另一種說法是,“給力”一詞是從閩南話演變過來的,意思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給力”一詞流行起來,並在世界盃期間被網友廣泛使用,
世界盃期間,網友們說的最多的詞是什麼?不是越位,不是進了進了,而是給力。“西班牙太給力了。”“不給力啊,德國。”……類似於這樣的感嘆聲不絕於耳。但是追根溯源,一些網友卻又納悶了,這“給力”一詞究竟從哪來的呢?其實,秘密就在由“cucn201”配音組配的六集《搞笑漫畫日和》中。 在《西遊記——旅程的終點》一集中,畫面一開始,師徒三人(動畫設定為八戒先去了)歷經磨難到達天竺後,卻發現所謂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書“天竺”二字。弄得師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無抱怨地說:“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悟空的這番話也成為後來“給力”一詞的淵源。所謂“不給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預想的目標相差甚遠。而“給力”自然就是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的意思了。後來眾多網友便常常引用“給力”一詞,如說“這個人太給力了”,“說某件東西給力”“給力精品”等等。
以上出處不全面,其實“給力”一詞是從閩南話演變過來的。會說潮汕話(潮州汕頭地區與閩南話接近的方言)直接用“夠力”來解釋“給力”就便一目了然!!而潮汕話“夠力”,大意為足夠的力度,達到預期的目的。
閩南話、海南話中,給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茅台話裡面,“給力”可以用“得力”來表達。
閩南漳州話夠力”與官報上的“給力”一詞的意思並不很相稱,用閩南漳州話里的“激力”一詞更恰當,見下段的解釋。可查“閩南話漳腔辭典”,或見“台灣教育部閩南常用詞辭典”中的“激力”。
“給力”一詞解釋:給力不是外來詞,它是閩南漳州話,來原於古中原的閩南話。這個詞的“給”的漳州讀音和讀“自給自足”里的“給”讀音,與“激”、“革”、“戟”本地讀音一樣為[kik] ,不是讀為國語的“gěi ”,“力”也不是讀為“lì”,原讀音 [kik-làt] 。“給力”是動詞,也可做形容詞。表示凝神、用勁、發力。例:在漳州,嬰兒學上台階,抬腿邁上時,大人會說“給力”;又如:某人盡其十分力氣幹完某事,人家會稱讚“真給力”。江蘇給力“文化強省”一文,以漳州話而言十分貼切。
“給力”的閩南話是“激力”,讀為 [kik-làt] 。使力、使勁。憋氣而使盡力氣。例:伊激力激甲規個面紅記記。I kik-làt kik kah kui-ê bīn âng-kì-kì. (他使力使得整個臉紅咚咚的。) “新詞”“給力”其義其音參見台灣教育部閩南常用詞辭典中的“激力”,見下面擴展閱讀連結。
閩南話漳腔辭典(見下面連結)中解釋【激力】 gik7-1lat8
①憋足勁:伊~共門踢開(他用力將門踢開)。②使自己的肌肉緊張:汝(手)~,我甲會好拍針打針。(你的手用力握緊,我才好打針)③〈和〉力氣不肯全部使出來:汝即箇囡仔做功課定定做,做則久猶未完成。(你這個小孩子一直憋著勁做作業,做這么久還沒完成。此句中,~後帶“仔[a]”,與不帶仔意思正好相反)
再如:恁佫伓激力,仙也無法。(你們還不努力,仙人也沒有辦法幫你)
閩南話漳腔辭典(見下面連結)中解釋【夠力】 gao5-3lat8
①力氣足夠;力度足夠:我家己一箇講猶無~,恁大家攏去佫講。(我自己一個人講還不夠,你們都去再說一下)②=【夠節】-zat7達到很嚴重的程度或地步:寒甲~(冷得厲害)︱去互伊罵甲真~(讓他罵得很厲害)︱伊在山頂跋一下有~。(他在山頂上摔了一跤很嚴重)
閩南話的“莫”讀為[bo?k],表示否定的意思。其義及讀音參見教育部台灣閩南常用詞辭典中的“莫”。閩南漳州話“莫激力”意思為沒有使勁。
此外,漳州話中的“無要(合音為[bvue3-1])”、“伓愛[m6-5ai5]”“無”、“免”、“正”、“真”等詞可以和“激力”一起用,其義分別為:不肯用力、不願用力、沒有用力、不必用力、真的用力、很用力。
“不給力”即由“激力”、“莫激力”轉變而來的,來自於閩南話,說更早點則是來自古中原的河洛話,非新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