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總原氏

下總原氏

下總原氏起源於千葉介滿胤的四男高胤(四郎)獲得下總國香取郡原鄉的領地,以地名“原”作為苗字。從千葉介兼胤的後見人起一直作為千葉宗家的筆頭家老支持著宗家。從小田原北條氏時代起也作為“他國眾”成為了獨立的勢力得到了認可,在千葉氏滅亡的同時,原氏也滅亡了。 但是,原四郎高胤的領地下總國千田莊、八幡莊、臼井莊原先是九州千葉氏的領地,事實上原氏是發源於九州千葉氏流。相馬郡手賀城主,即手賀原氏的家紋——由第十代當主原胤輝開始使用的“鶴丸”被認為是從“真上向き月星紋”(九州千葉氏的家紋)變化得來的。

基本介紹

  • 本名:下總原氏
  • 別稱:真上向き月星紋
  • 出生地:總國千田莊
原上總介胤貞,原十郎式部大輔胤榮,原久胤,原十郎刑部大輔胤義,原胤信,

原上總介胤貞

原上總介胤貞(????-????)
原式部少輔胤清之子,官至上總介,法名震岳院,法號稱為“道岳”(《手賀原氏系圖》)。父親胤清是侍奉千葉介勝胤、昌胤、胤富三代的重臣,生實城主,從千葉介勝胤處受封相馬郡手賀600貫的知行地。胤貞與次男胤親(筑前守)一同前往手賀治理。胤貞自己也住進與手賀鄰接的柳戶的弘誓院相對的仁王門,獲得了大檀那的名聲。
臼井景胤在足利高基(古河公方)和足利義明(小弓御所)之爭中,採取了與千葉宗家不同的行動,加入了小弓公方一邊。但由於義明最後的失敗,景胤處於千葉介昌胤(佐倉城)與原胤清(臼井城)之間被夾擊的形式,只得降伏,臼井氏在原氏的指揮下被安置。臼井氏也是平安時代後期開始擁有400年歷史,代代在臼井莊紮根的大豪族。為了更容易地支配臼井氏,胤貞將女兒(原上總介胤定親女)嫁給了景胤,利用戚緣來支配。
弘治3(1557)年10月15日、臼井景胤病死,死前對嫡男久胤留下了“把小弓城的原胤貞請來守護土地‘的遺言。久胤遵照遺言,請來了胤貞並當眾將臼井城的本丸讓給他,胤貞也為久胤在城中築館居住。
由於胤貞在臼井城的善政,使得本來的領主久胤在當地的威望日益下降,家臣們也對此極為不滿,久胤對此是也反覆考慮了很久。永祿4(1561)年1月,上總里見義堯的家老正木時茂的軍勢對臼井城展開攻擊並落城。久胤趁機離開了千葉氏向結城晴朝臣從。另一方面,從生實城逃出的胤貞在與千葉介胤富的軍勢合併後向臼井城猛攻,從正木時茂手中奪回了城。
天文24(1555)年6月23日,原氏以胤貞的名義取得了八幡莊的中山法華經寺的寺領,之後胤清將家督之位讓給了胤貞。同年10月10日,長年的宿敵正木時茂在千葉領製造混亂,導致千葉介親胤的元服儀式也推遲,實際到12月23日才進行。
從那以後,上總與下總的原氏與正木氏之爭一直持續著,永祿3(1560)年12月24日長尾景虎與太田資正(岩槻城主)交戰,原與正木之爭也因此加劇,景虎依靠主筋的上衫憲政,攻擊北條氏康而出陣,在上野國廊橋城屯駐。
長尾景虎向正木氏傳達了“雖遠境候、年來別而申通之間”、“原方邇可存替覚悟毛頭無之候”之類的話。一直企求關東局面平靜的長尾景虎是勸解原氏與正木氏達成和睦的一方。
永祿4(1561)年2月,長尾景虎向小田原城出陣,北條方任命原氏守備下總,以壓制上總的正木時茂北上的勢頭。同時里見義堯_義弘任命正木左近大夫時忠為總大將指揮水軍渡過武藏國的六浦,擔任長尾景虎的小田原包圍網的一翼。
正木時茂從上總侵入下總,由於千葉氏離開了本處地作戰,被時茂攻落了佐倉城,在臼井城與胤貞激戰。胤貞的嫡子胤榮從被圍的生實城脫出,落城後,胤貞與胤榮與和佐竹義昭對陣的千葉介胤富一起逃出,被正木時茂_時忠一直追到鎌倉。
但是,小田原包圍線由於兵糧的不足而開始向鎌倉退卻,閏3月16日,在鶴岡八幡宮,長尾景虎接受了上杉憲政的“關東管領”及“上杉家督”、“家紋”、“系圖”,改名“上杉政虎政虎擁立足利晴氏(被北條氏抓住後病死在相模國波多野)的遺子、嫡男足利藤氏(以將軍足利義藤的偏諱元服)為新的古河公方,以關宿城的簗田中務大輔晴助為後見人。之後,上杉憲政(前關東管領)、近衛前久(前關白)進入古河城,自己退回了越後。
翌年,北條氏康發動攻勢,對古河城展開猛攻,古河公方的足利藤氏兄弟依靠里見氏逃亡上總,上衫憲政、近衛前久也逃到越後依靠上衫政虎。從古河逃出的足利義氏(藤氏的弟弟)被北條氏擁立,“移座”到上總國佐貫城。同時,原胤貞也猛攻奪回了生實城。
里見義弘由於上杉政虎退回越後,只得忍耐北條氏的攻擊,放棄下總、上總退入安房國岡本城。但是,北條氏繼續對義弘進行攻擊,派遣水軍從相模國三崎進攻,北條氏擁有強大的水軍,里見方龍崎縫殿頭兄弟3人等20人討死。
永祿6(1563)年,上杉輝虎(政虎改名)關東出陣,古河城攻落,在里見氏庇護下的足利藤氏重回古河城。但是,輝虎本領在越後,並沒有在關東常駐。後來古河城又被北條氏攻落,連足利藤氏也被小田原方拉攏。聽到這個訊息的上杉輝虎再次關東出陣,12月27日對里見氏發出出陣要求,為了回應,永祿7(1564)年1月,里見義弘從國府台出陣,之後在北條氏康的猛攻下里見勢大敗,里見氏在上總、下總的據點消失了。
原胤貞於1月11日從正木時茂手中攻落臼井城奪回了舊領。第二次國府台合戰中千葉介胤富、原胤貞、高城胤辰加入北條氏康方攻擊了里見勢。
永祿8(1565)年2月,胤貞率領酒井胤敏(東金城主)攻擊上杉輝虎的內應土氣城主酒井胤治。原氏一戰將對方“原彌太郎、渡邊孫八郎、大畑半九郎、大廄藤太郎、鈴木某”等50人討取。同時,酒井胤治之子_酒井左衛門二郎攻擊了宗家的酒井胤敏,將“河嶋新左衛門尉?市藤(市東?)彌八郎”等100人討取。同時,根據酒井胤治的邀請,上杉輝虎再次關東出陣,包圍了胤貞的居城臼井城。北條氏感到了原氏的危機,派遣松田肥後守(憲秀?)大軍救援,千葉介胤富也派遣500兵救援。胤貞堅守臼井城,上杉勢沒有得到便宜,最後接受將軍足利義秋的命令退回越後。
同年5月15日,原胤貞獲得了上總國八劍神社司_八劍左門的祈禱書的請取狀。到永祿9(1566)年6月12日,獲得了上總國真里谷妙泉寺的寺領。從上總國真里谷到八劍神社周邊的地區成為原氏的領地,標誌著第二次國府台合戰中敗北的里見氏的勢力從上總撤退。

原十郎式部大輔胤榮

原十郎式部大輔胤榮(????-1590)
原胤貞的嫡男,母親是高城氏的女兒,通稱十郎,官至從五位下式部大輔。繼承胤貞成為臼井城主,作為千葉介利胤、親胤的執權人就任。
天正7(1579)年4月3日,攻擊弟弟原胤親的所領手賀城,受到相馬郡武士的反擊壞滅,逃回臼井。
天正13(1585)年,千葉氏加入北條氏麾下,胤榮也加入了北條氏政的指揮,擔任臼井眾的筆頭。
天正18(1590)年6月6日沒。法名龍雲院殿弘岳大宗大居士。
原筑前守胤親(????-1578?)
臼井城主,原上總介胤貞的二男,通稱筑前守。
手賀城是宮內大輔胤隆、式部少輔胤清、上總介胤貞所領的一部分,後來由繼承者胤親擔任城主開始成為原氏直接支配的領地。《小金城主高城家之由來》中對於永祿7(1564)年的第二次國府台合戰中手賀眾出陣的記載中,有胤親率手賀城兵參戰的記錄。
然而,父親胤貞死後,胤親的行為遭到了臼井城主兄長式部大輔胤榮的不滿,天正7(1579)年4月6日,千葉介邦胤命令原胤榮在手賀鄉近邊作戰擴展領地。但根據我孫子市都部的《正泉寺過去帳》記載的胤親的死亡年是“天正六寅年九月廿六日”,也就是說胤親死於手賀合戰的前一年。法名天叟源清居士。原氏所信仰的神據說是放置在手賀興福院的“妙見菩薩像”,那是一座高24英寸(約12米)的彩色木像,被製作成騎著玄武右手持寶劍的典型的形象。同時,妙見神是與十一面觀音一同置於寺中的,據傳原因是原氏將妙見神與十一面觀音一同信仰的緣故。在手賀城落城後興福寺也被殃及而遭燒毀,胤親自身的幕所由於也在興福院內,2018年也遺失了,僅留下子胤次於元和7(1621)年建立的供養塔“御墓場”。

原久胤

原久胤(1562-1592)
最後的手賀城主。原筑前守胤親的嫡男,母親是布川城主豐島三郎兵衛尉賴繼的女兒妙桂。
天正18(1590)年5月、由於小田原合戰的餘波的波及,在迎擊德川家的軍勢後不敵,開城降伏。之後出仕了德川家,不久與弟弟胤次和妹妹一起隱居於手賀村,文祿元(1592)年31歲病亡。
原兵右衛門尉胤次(????-1640)
初代町奉行組與力原家當主。原筑前守胤親的次男,母親是布川城主豐島三郎兵衛尉賴繼的女兒妙桂,通稱兵右衛門尉。
天正18(1590)年5月手賀落城之後與兄長和姐姐一起到手賀村隱居。文祿元(1592)年兄長久胤亡故後繼承了家業,後來也成為了手賀村的名士,受到板倉四郎右衛門尉勝重的邀請出仕。元和3(1617)年在勝重的推舉下被提拔為江戶北町奉行島田次兵衛尉正利的組與力。
成為組與力後,胤次與原氏及手賀村斷絕了聯繫,元和7(1621)年在興福院的末寺十一寺中的千手院建立了一對供養塔,右塔上銘刻“右志者為慈父(源清)是立”、左塔上銘刻“右志者為悲女妙桂是立”。“源清”是其父原胤親的法名,這是胤次為父母建立的供養塔(《沼南風土記》)。
後來胤次在手賀沼的對岸我孫子氏的曹洞宗寺院正泉寺(我孫子市都部)重建了原氏的菩提所。寛永17(1640)年9月26日胤次也被葬在寺中,法名大正院耕安本秀居士。

原十郎刑部大輔胤義

原十郎刑部大輔胤義(????-1600)
原胤榮的嫡男,通稱十郎,官至從五位下_刑部大輔。慶長5(1600)年10月1日沒,法名大賢院殿震岳道雄大居士。

原胤信

原胤信(1587-1623)
原刑部大輔胤義的嫡男。幼名吉丸,通稱左五右衛門,主水助。
小田原合戰臼井城陷落之後,與父親一起成為浪人,後來被板倉勝重推舉到土井利勝手下成為旗本,並被提拔為鐵炮組頭。於慶長5(1600)年不顧豐臣政權的御法度秘密加入了基督教,受了洗禮,取教名ジョアン(john)。同年父親胤義亡故,胤義沒有入基督教。
之後,德川政權發布了禁止信仰基督教的禁教令,作為旗本中的基督徒,胤信辭去了役職從江戶城出奔,逃往武藏國岩槻村。但是,搜捕基督徒的手還是伸到了岩槻村。胤信於慶長15(1615)年被捕並被送往江戶城,並被殘忍地在額頭上燙上一個十字的烙英兩手的拇指、兩足的腳筋都被切斷,然後被追放。但是胤信仍然沒有放棄基督教的宣教活動,並因此於元和9(1623)年10月13日再次被捕,與芝高輪等50名基督徒一起受火刑而死,享年37歲,被稱為“元和殉教”。
受到胤信行動感召的幕末江戶南町奉行所組與力原胤昭(手賀原氏的末裔、原胤信的子孫)於明治6(1873)年基督教解禁後也加入了基督教,並於翌年接受了洗禮。之後擔任了日本最初的監獄教誨師,與監獄中的犯人談話,為犯人勞動條件的改善和出獄後的生活四處奔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