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蘇莊

上蘇莊

蘇莊,位於河北省蔚縣宋家莊鎮東南山腳下,現有戶數600多戶,總人口2000餘人,耕地面積約6700多畝。她是宋家莊鎮轄區中最為古老,且民風淳樸、民俗獨特的一個較大村堡。

基本介紹

鏞鑼堡 響堂街,廟宇全 藝人多,民風朴 民俗特,

鏞鑼堡 響堂街

據有關專家考察,遠在新石器時代上蘇莊村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後根據村民建房挖窖時出土的石磨、灶台、盆碗、錢幣等物進一步證實,北魏時期上蘇莊村已經是蔚縣境內一個人丁興旺、生活富庶的村莊了。但是之前村址不在現在的莊堡之上,而在村西的西窪之處,村名也不叫上蘇莊,則叫“底村”。那時候的“底村”,在東南山巒草本茂密、鳥獸成群的原始森林的掩映下,仰承北口峪和水峪兩大峪口的兩股山泉溪流的滋潤,人們每年都能豐衣足食,樂享太平。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草木疏了,山泉渾了。山洪的屢屢爆發,時時威脅著“底村”從們的居住安全。於是,他們請來風水先生在村東高處選了新的村址,於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建起莊堡,取名“上蘇莊”,“上”與原來的“底”相對,取“上走”之意,“蘇”取萬物復甦之意,希望新的莊堡能為全村人再造輝煌。
上蘇莊上蘇莊
上蘇莊的建立,至今已有450多年,堡牆、堡門和堡內建築大部分保存完好,俯視上蘇莊古堡其形狀恰似打擊樂器的鏞鑼模樣(用木框做架,界成若干方格,方格內掛有小銅鑼)。東西南北交錯的街道是鏞鑼的框架,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好象一隻只鏞鑼掛於框架之上。所能,上蘇莊堡也叫“鏞鑼堡”。堡內明代四合院建有44所,清代四合院建有22所。這些四合院除了都有明清兩代民居建築風格處,獨特的是每個四合院又有所不同,各具特色:有的是連環院,有的是里外院,有的設有過廳,有的建有前廊,有的青磚灰瓦樸實無華,有的雕樑畫棟雄宏豪大……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趙家院落的二門內還建有“儀門”(迎接貴賓的門,平時不開,來人繞行兩邊。女眷更不能從此門經過)。這在明清時代普通居民建築中是很少見的設定,很有保護價值。
雖然歷經了四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但上蘇莊古堡中這些“鏞鑼”般布局的四合院大部分還保存較好,而今仍有人家在裡面安居生息。
大概是受“底村”時水患的啟迪,上蘇莊堡內的地形東高西低,落差很大,條條街巷又用山石鋪就,泄洪十分方便。無論是大雨小雨只要一落地,很快僦順勢流出堡外。每逢雨天,街巷中的流水通過一塊塊山石鋪就的台階式路面,總會發出嘩嘩啦啦悅耳動聽的響聲。因此,人們又反上蘇莊堡內街道叫作“響堂街”。“響堂”是這一帶百姓對演奏音樂的廳堂的方言俗稱。也就是說,雨天落下的流水在上蘇莊堡內街道上有聲有色的流淌,宛如是在演奏一曲動人心弦的樂章,故曰“響堂街”。
這“鏞鑼”堡的設計,“響堂”街的形容,為上蘇莊村堡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色彩,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暇想。

廟宇全 藝人多

上蘇莊村的廟宇全、藝人多,這兩大特點在蔚縣遠近聞名。
上蘇莊村到底都有哪些廟宇,而今能夠看到的和能夠回憶起來的就有:財神廟、福神廟、風神廟、龍王廟、觀音廟、五穀廟、奶奶廟、五道廟、三義廟、井神廟、關帝廟、三元宮、閻王殿、釋迦寺等。這些廟宇除財神廟、井神廟、龍王廟、奶奶廟和福神廟已成殘垣敗瓦之外,其它仍然保存完好。特別是三義廟、關帝廟、三元宮、釋迦寺中的壁畫還栩栩如生,清晰可見。一個獨立村堡,建有如此多而全的廟宇,這在蔚縣境內是不多見的。
舊時代廟宇文化雖然是泛神論的產物,但它又是地方文化繁榮的見證,也是這個地方民風民谷的縮影。且不談發明這些神鬼殿堂者最初的用心何在,但由那些廟宇引發出的一個個棄惡揚善、賜福添祿的神話和傳說,倒是影響了一代代上蘇莊村民,為該村淳樸民風的形成起到了“善勸”引民的作用。
在上蘇莊眾多廟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三義廟。一般的村堡北端建造的都是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廟門的楹聯是:寶劍輝煌驅逐千邪歸海外,旌旗閃爍招來百福賜人間。藉此祈求平安。而上蘇莊堡牆北端建造的卻是三義廟,供奉齊備、關羽、張飛。廟門的楹聯是:三人三姓三結義,一君一臣一聖人。這又是祈求什麼呢?有人說:相傳,齊備是壓火水星,三義廟是為了與堡牆南端祭火神用的燈山樓遙相呼應,取水火平衡之寓意而建造的,但從建堡時張、田、柳、孟、王等姓氏人家都能在這裡紮根生活來看,三義廟的建造,最大的寓意在於一個“義”字。人們祈求的是劉、關、張那種同生死、共患難的俠風義骨能在上蘇莊村發揚光大。這一點,將在下文有關民風的敘述中更能得到印證。
上蘇莊上蘇莊
上蘇莊建堡時,在堡門處左右用石頭和黃土壘砌了毛筆頭和硯台模樣的建築物,而今仍然能看出其形狀。據說這是希望村里多出些文人。歷朝歷代上蘇莊村出了多少文人舉子?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人知曉。傳說明末清初該村有一劉姓子弟曾考取了功名在他鄉為官,但無法找到史料記載,亦說不清來龍去脈。可要說起上蘇莊的戲曲藝人和武術藝人,倒是聞名遐邇,有口皆碑。
上蘇莊的戲曲演唱活動歷史悠久。初建堡時就在堡內十字街口設有“樂善亭”,專供藝人們吹拉彈唱,一來為敬神,二來為自娛。明朝末年,弦子腔、道情戲等最初的戲曲表現形式在上蘇莊就十分流行。到了清朝乾隆年間,蔚縣秧歌已經發展成戲曲雛形,學唱秧歌戲又成了上蘇莊村人閒暇時最主要的娛樂活動,鹹豐、同治時期,上蘇莊村已經有了自己的秧歌戲班。光緒以後,他們培養出大批聞名四鄉的秧歌戲藝人。其中最為出類拔萃的要數武生袁守千,他扮相英俊,唱腔圓潤,武功極高。唱戲時他使用的是真槍真刀,耍得異常精彩,傾倒了無數觀眾。
從帝王將相的明清兩世到連年戰亂的中華民國,上蘇莊村唱戲學戲的民間活動從未間斷。1948年蔚縣解放,我人民政府司法機關暫住上蘇莊時,見村裡的老百姓如此愛戲,就將村內用於念經攤派的糧食集中起來,從淶源縣請來晉劇名角李化宣(藝名眼子旦)教唱晉劇。從此,上蘇莊的戲班又從蔚縣秧歌演變成了晉劇。這也是蔚縣境內當時為數不多的一個晉劇戲班,也叫大戲班。
上蘇莊晉劇戲班得益於村人深厚的戲曲文化底蘊,很快發展起來,兩年後唱紅了蔚縣四鄉,一大批晉劇新秀脫穎而出,象鬚生康德成,花臉趙桂印、李福財,生角袁國、袁文堂,旦角田作、郭為香,安全、郭翠蓮等,不但在蔚縣唱得紅、叫得響,就是在山西雁北、張家口壩上、內蒙古一帶也同樣小有名氣。1951年蔚縣就是以這些藝人為基礎成立的新生劇團。蔚陽合縣後,他們有的進了陽原劇團,有的分配到崇禮劇團,有的則受聘于山西、內蒙古等地的市、縣劇團。無論在哪裡,這些出生於上蘇莊古堡的藝人們都是戲中的主角,團里的台柱。
有人說上蘇莊是“戲窩子”,這話不假。只要你到上蘇莊,隨便找個人就會喊幾嗓子唱幾句。四百多年來,上蘇莊的戲曲藝術和戲曲藝人們不但豐富了本村堡人的文化生活,而且還為蔚縣、及至蔚縣周邊地區的戲曲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除了戲曲藝術以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上蘇莊的武術藝人。清朝光緒年間,一名叫王青的耍武賣藝人,據說是因打劫皇綱而逃難來到上蘇莊。上蘇莊人以其博大的胸懷接納了他,在堡內三義廟西側為其建了武場,讓他教授村裡的青少年演練拳腳、習武刀槍。這位王青只在上蘇莊住了近三年,但他為上蘇莊營造了習武的氛圍,並培養出不少武術人才。象袁逢、袁學父子和馬高等人,都是源於王青師傅的武功真傳,刀、槍、鞭、鏢玩得十分精湛,名震十里八鄉。1899年後,曾在上蘇莊武場習練武藝的青年男女,大部分參加過義和團和紅燈照的反帝愛國運動。
上蘇莊古堡以她獨特的人文環境造就了這些讓後人讚嘆的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反過來,這些藝人們又以他們的才智和勤奮,使古堡的文化得到繼承、發展和繁榮。

民風朴 民俗特

上蘇莊初建堡時就有張、田、孟、王氏,他們都是同時從“底村”進入新的莊堡的,齊心協力共同創建了“上蘇莊”這個新家園。上蘇莊堡的建立,改善了人們的居住條件,擴大了生產生活面積,特別是這裡團結和睦的民風,吸引了更多姓氏人家陸續遷居上蘇莊。其中有袁、郭、劉、趙、康、馬、陳、安等姓。這些人家,有的是從本縣別村遷來,有的是從淶源、唐縣等外地逃荒落難而來。不管是來於何方,姓什名誰,他們都可以在上蘇莊墾得土地,建造房舍,繁衍後代,安居樂業。在上蘇莊,從來就沒有姓氏遠近之別,家族親疏之分。一村人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家有難大家支援,一家有喜全村皆歡,象這樣和睦的民風,從村人辦喪事中就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在農村死人辦喪事,抬材(出殯抬棺)、打墓只能是本家近親幫忙或花錢僱人,而上蘇莊卻不同,無論是誰家死了人,抬材打墓的事情找村里誰都會幫忙,更不要工錢。如果被找的人確有急事不能去,也要先應下來不得拒絕,然後自行為喪主家找人幫忙。象喪葬這種在鄉村有很多忌諱的事他們都能如此仗義,那村人之間其他需要幫助的事就更不在話下了。
行善事、主正義、愛祖國、愛家鄉,更是上蘇莊村人引以為榮的傳統民風。大概得益於廟宇文化的“善勸”和戲曲文化的“花勸”,自古以來,上蘇莊人就以歷史上的忠臣良將為楷模,以孔孟之道為行為準則,歷朝歷代沒有出現過強盜、刁民、漢奸之流,一方淨土養育了一方良民。但對那些危害國家安全和村民安寧的惡勢力,他們會同仇敵愾,群起而攻之。清光緒末年,外國勢力不斷侵入中國,洋教遍布蔚縣,洋人橫行鄉里。上蘇莊青壯年擎義旗、持刀槍,毅然參加了聲勢浩大的仇教反洋運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上蘇莊地處我游擊區和敵占區之間,他們目睹了日寇的野蠻行徑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醜惡嘴臉,同時也感受到我八路軍和共產黨人救國救民的浩然正氣。於是,村民們白天敷衍敵人,晚上為我游擊區送柴送糧,通風報信。當時,上蘇莊被我軍政人士譽為:“斗敵的前哨,革命的糧窖”,為了支持革命,這村的民眾還把大批青年送到我游擊區,讓他們參軍參戰,保家衛國。象解放後曾任南寧日報社黨委書記的郭耀(史常窮),張家口市蔚縣老虎頭煤礦原黨委書記袁蔚,在蔚縣多年擔任區長或區委書記的王建國、劉皋等,都是當年上蘇莊古堡走出來參加革命的熱血青年。他們帶著家鄉父老的希望與重託,為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
上蘇莊淳樸的民風培養了一代代善良、正直、勇敢的子孫,同時也開創了很多獨特的民俗活動。
除夕午夜祭冰災。相傳,這一民俗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流傳至今從未間斷。目的是祈求天公賜村民以甘霖,免百姓於雹災。每年的除夕午夜十二點,由村長、村副(由村委書記、主任)攜村里辦事人員等,洗手後,帶上祭品、祭文,排隊從三元宮出發到村西北角處,一路上不能說話。到達目的地後,先擺供品燒香磕頭,然後點旺火(用柴禾、柏枝點起的篝火)、鳴炮,再將供品、祭文扔到旺火里燒掉,祭祀結束。據說,該村自祭冰災以來,沒有遭受過毀滅性雹災。
正月初八拜人子。這天,村里為正月十五的社火活動要組成領導班子,叫“元宵班”。他們要用紅紙做成請貼,上面寫個“拜”字,沿街巷挨門挨戶送到每家主人的手裡,就叫拜人子。這一民俗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給正月十五期間的社火隊伍和戲班演員募捐。凡接到紅貼的人家都要蒸上二斤白面的饃饃,於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送到戲台上。做好的饃饃還要在戲台前的八仙桌上展覽,以示眾人效仿。元宵班收到的饃饃就是正月十五期間社火隊伍和戲班演員充飢的“乾糧”和報酬。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好轉,送饃饃漸漸被煙茶錢物所替代。
上蘇莊上蘇莊
家家戶戶豎燈桿。春節期間,蔚縣各地都有在門前掛燈的習俗。而上蘇莊每年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家家戶戶都要在院當中豎起十米左右高的木桿,將各式各樣的燈籠掛於木桿頂端,一直掛到正月十六,所以叫燈桿。這一民俗是配合該村元宵節期間的拜燈山、敬火神而形成的,每逢春節的夜晚,上蘇莊的天空就變成了燈的世界,西瓜燈、福字燈、龍鳳燈、花鳥燈、五星燈……五彩繽紛,遙相輝映,在點點繁星的陪襯下美不可言。
春節兩次貼春聯。貼春聯,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民俗。但各地春節只貼一次春聯,取辭舊迎新之意。上蘇莊的人們春節卻要貼兩次春聯。一次是年三十,一次是正月十五,他們說年三十貼春聯是為了換新顏,正月十五貼春聯是為了敬神仙。難怪兩次春聯的內容各有不同,三十貼的是: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點點迎新春;十五卻換成了:碧落星辰臨法會,霞發瑞彩廣無邊。
元宵三天拜燈山。在上蘇莊眾多民俗中,拜燈山的民俗是最隆重、也是最引人入勝的活動。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當夜幕降臨後,堡內南端的燈山數處熱鬧非凡。人們爭相觀看由數百隻陶瓷燈盞擺成並點燃的吉祥字樣燈火圖案,並頻頻拜祭祈求平安。配合還要唱大戲,耍社火。
二月二吃麵茶。農曆的二月初二,老百姓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天,上蘇莊村由村里主事的會首(的村主任)組織人到縣城買回熟莜麵和大餅,將熟莜麵熬成糊糊,稱為麵茶。村民每家都要拿上碗、盆來領麵茶和大餅。大餅上有一黃貼,寫上什麼廟在什麼時間需要上供,領了麵茶的人家就要按黃貼上的安排,到時間主動去上供拜祭。前面不是說該村的廟宇多而全嗎?這一風俗的巧思妙想,省去了村里主事人對廟宇祭祀活動安排的諸多麻煩。
上蘇莊這一古老的村堡,留給後人諸多古老而燦爛的文化和淳樸而獨特的民俗,電視劇《敵後武工隊》、《亮劍》、《飛》、《狼毒花》等就是看上了上蘇莊古堡的古文化氛圍,在這裡拍攝了大量鏡頭,使這原生態古村堡形象展現在了全國的螢屏之上。而今的上蘇莊,是縣級文明村和十佳黨支部,他們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同,以新的風貌,創造著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