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

上海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

上海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太平天國烈士墓之一。位於上海市川沙縣高橋鎮西北1.5公里處。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二月慕王譚紹光、天軍主將吉慶元統領萬餘將兵駐紮高橋,英、法侵略者及華爾“常勝軍”攜帶輕重武器進攻高橋,兩軍鏖戰四日,太平軍敗北,犧牲150餘人,後葬於一塊無主墳地,當地人稱為“長毛墳”。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墓立碑,1983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重修此墓又立新碑,碑文是:“太平天國烈士碑”。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
  • 時期:同治元年
  • 定義:太平天國烈士墓
  • 地點:川沙縣高橋鎮西北屯糧巷
簡介,沿革,歷史,地址,

簡介

太平天國烈士墓在川沙縣高橋鎮西北屯糧巷。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國起義軍第三次攻打上海,在占領金山、南匯、奉賢、川沙等地區後,又攻下上海咽喉要道高橋。清軍勾結帝國主義列強,成立洋槍隊,僱傭美國流氓華爾任隊長。華爾率洋槍隊與英法聯軍乘炮艦撲向高橋,太平軍頑強抵抗,侵略軍縱火焚燒高橋鎮,太平軍被迫轉移,在高橋之戰中犧牲的太平軍將士就埋葬於此。為紀念太平軍陣亡將士,1954年整理墓地時,豎立了“太平天國烈士墓”墓碑。
上海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

沿革

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位於浦東新區高橋鎮西北三里屯糧巷。為紀念1882年在高橋與清軍和洋槍隊英勇戰鬥而犧牲的150名太平軍戰士,先築“長墳”,1954年重建。墓台四周植松柏和常綠樹種,周圍環以石欄,營造出肅穆莊嚴的氣氛。 1862年1月太平軍第二次進軍上海,占領了奉賢、金山、南匯、川沙後,又攻克高橋。高橋是上海的咽喉,中外反動派感到不安。於是華爾的洋槍隊和英法侵略軍乘炮艦撲向高橋。太平軍建立堡壘、炮台約五六十處,猛烈抗擊侵略軍和清軍。侵略軍竟縱火焚燒高橋鎮,包圍太平軍,太平軍迫於形勢遂向南轉移。在高橋之役中,太平軍犧牲戰士很多,後都葬在屯糧巷。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勘查,整理墓地,並立有“太平天國烈士墓”碑。1988年進行過重修。
上海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

歷史

太平天國烈士墓,六百平方米的花崗石平台上,周圍環以石欄,中央矗立著黑石墓碑,碑之兩旁立石柱,上置蓋頂(石制屋頂),頗似古代墓葬前的石闕。碑上刻"太平天國烈土墓",碑陰有記:"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歷史條件下,太平天國除了擔負起反對封建勢力的任務外,更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的任務。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為了完成歷史所賦予他的革命任務,曾作了英勇的鬥爭。他們的戰績是輝煌的。1862年忠王李秀成勝利進軍上海,在這裡有力地打擊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犧牲在這一次反侵略戰爭中的太平天國英雄們永垂不朽!"這是一九五四年修建時所撰。
碑後是墓台,呈橢圓狀。墓地上種著松柏和常綠樹木,充滿了莊嚴、靜穆的氣氛。
一百多年前的高橋之戰,壯烈犧牲的太平軍戰士的屍體都移到屯糧巷,來不及埋葬,後來農民們用土掩蓋,堆成一座狹長的墳,當地人都喚作"長墳"。清兵和外國侵略軍在高橋殘酷燒殺,使這一帶人民十分痛恨,從而益發增加對太平軍的懷念。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每到清明節,總有人帶了酒菜來供祭,還要燒錫箔。直到光緒十六年(1890),來的人太多了,受到官府注意,才下令禁止。此後,土墳有損壞,也沒人敢修,以致雜草叢生,成為荒冢。
解放後,為紀念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一百周年,上海市文管會於1954年修復太平天國烈士墓,並建立石碑。1959年,將此墓列為上海市甲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大革命"中,墓碑遭到破壞。至1985年又進行重建,墓地亦擴大一倍,東西41米、南北11米,保護範圍為墓地周圍50米。

地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