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廠

上海船廠

上海船廠的前身是英商英聯船廠和招商局機器造船廠。1952年8月15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布徵用英聯船廠,改名“軍管英聯船廠”。1954年1月1日,軍管英聯船廠主廠(今浦西分廠)併入上海船舶修造廠。1982年6月,由交通部劃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領導。1985年3月,改名為上海船廠。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上海船廠
  • 總部地點上海
  • 成立時間:1952年
  • 經營範圍:船舶製造
歷史沿革,企業概況,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英聯船廠是由祥生船廠、耶松船廠、瑞鎔船廠、萬隆鐵工廠、和豐船塢、董家渡船塢等廠塢經過多次兼併和合併而成的。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商尼柯遜、包義德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開設祥生船廠,建廠初期製造軍火,後來修造船舶,曾為清政府建造過2艘浮江炮艇及其他船舶。19世紀70年代,祥生船廠兼併了虹口的新船塢及浦東煉鐵機器廠,並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耶松船廠是英商偉南於同治四年所建,位於虹口外虹橋,其規模比祥生船廠大,曾兼併過幾家小廠,光緒十八年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光緒二十六年又收購浦東陶家宅的和豐船塢和發昌機器廠。光緒二十七年祥生、耶松兩廠合併,組成耶松船廠公司。兩廠合併後實力大增,擁有6個大船塢,資本猛增至557萬兩白銀。光緒三十一年,公司整頓財務,重新註冊,改名耶松有限公司。
瑞鎔船廠系德商企業,建於光緒二十六年,光緒二十九年開挖船塢,專造淺水船、拖船、駁船和遊覽船。光緒三十年德商萬隆鐵工廠成立,從事造船及海船修理業務。民國元年(1912年)瑞鎔兼併了萬隆鐵工廠,統稱瑞鎔船廠。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瑞鎔廠主轉入英國籍,船廠也成了英商企業。英商企業為了避免自相傾軋,決定聯合起來,於民國25年正式簽約合併,成立英聯船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英聯船廠)。合併後共占地30萬平方米,職工近1000人,擁有4座大型船塢(楊樹浦1號、2號船塢,董家渡船塢及和豐船塢)。民國21~30年,英聯船廠及瑞鎔船廠共承修中外艦船2248艘,其中包括英國軍艦64艘、美國軍艦21艘、日本軍艦31艘、義大利軍艦1艘,營業狀況甚佳。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接管英聯船廠,其楊樹浦總廠改稱三菱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楊樹浦工場。民國31~34年8月共修理艦船382艘,幾乎全是日本的軍艦。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海軍部接管英聯船廠,民國34年9月16日歸還英商,並恢復原來的廠名。
上海船廠的另一個源頭是招商局機器造船廠,創建於民國3年。是年,招商局為擴大營業,把“招收民股”改為“官督商辦”,並撥款37600餘兩白銀,在浦東陸家嘴租地7畝,創辦了招商局內河機廠,當時約有職工100人。民國17年,改名招商局機器造船廠。民國25年,奉命將機器、設備、材料遷至招商局漢口分局四號倉庫裝置開業。抗日戰爭爆發後,幾經變遷,直至民國28年在重慶龍門浩設廠,改名國營招商局機器廠,有職工約200人。抗日戰爭勝利後,招商局遷回上海,工廠人員返滬,並接收閘北潘家灣內河造船廠、南市機廠街中央造船廠(前身為民辦合興機器製造廠)和浦東泰同棧黃浦造船所等3個小修理廠,分別改名國營招商局第一、第二、第三船舶修理所。民國36年10月,招商局將第一、第二兩個修理所合併遷至浦東泰同棧第三船舶修理所,並改名國營招商局機器造船廠。
1949年5月29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航運管理處接管招商局機器造船廠,改名為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修造廠。當時全廠有職工699人,工廠總面積7.6萬平方米,岸線413米,金屬切削工具機129台,鍛壓設備21台,焊接設備36台,廠房建築面積3300餘平方米。1951年11月,工廠改名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海運管理總局上海船舶修造廠。

企業概況

祥生船廠建於清同治元年,前身是英商和記洋行。至同治四年已有地18畝,臨江有一塊長167英尺的地段,建築機工場、鐵工場、木工場、鍋爐房各1間,翻砂鑄工場1間,堆疊2座。設備有:蒸汽鐵錘、熔鐵爐等。同治十三年收購了上海浦東煉鐵機器廠後,規模擴大。光緒六年(1880年)新建船塢1座,其尺度為:船塢長450英尺,塢門寬80英尺,滿潮時水深21英尺。
耶松船廠建於清同治四年,最初是美國企業,經營船塢、堤岸、倉庫的設計施工。同治十年,以最高的標價得到上海船塢公司“老船塢”的租賃權;次年,又獲得浦東船塢公司的租賃權,首先把浦東船塢由380英尺擴充到450英尺,以後又陸續添置了起重機、鍋爐和抽水機等設備,接著又兼併了一些設在上海的英國船廠。由於英國資本不斷增加,耶松船廠變成一個英國資本的企業。它比祥生船廠大,有工人2000餘人。其在虹口“老船塢”的工廠面積占地30餘畝,東為仁泰碼頭,兩側招商局,中棧前臨馬路,後沿黃浦江,地上有鐵路,能重車出入,設備比較先進。光緒二十~二十六年又先後兼併了董家渡船塢和東方船塢,規模進一步擴大。光緒二十七年,耶松、祥生兩廠合併,組成耶松船廠公司,資本額增至557萬銀兩,擁有祥生船廠船塢、老船塢、引翔港船塢、和豐船廠船塢、董家渡船塢、哥立爾船塢、東方船塢等7大船塢,以及較多的廠房、倉庫、碼頭等設備和設施,是當時“東方最大的修造船壟斷組織之一”。
上海船廠近景上海船廠近景
瑞鎔船廠初期資本額為218490銀兩,後增資10萬銀兩。廠址在楊樹浦路,有船塢1座,安裝了最新式的設備,其中包括水力絞釘機、蒸汽工具和電力鑽孔機的裝置等。民國元年兼併萬隆鐵工廠後,進一步擴充設備,在滑道上安裝1台50匹馬力的電動絞車,鐵工場安裝了2台手搖起重機。在萬隆工場修建了為木工儲存烘乾木材的天棚,1個新汽車棚,1個堅固的防火室。鑄銅工場加以翻修,增加設備有1台新的刨床和3台電力鑽孔機。
民國25年,耶松有限公司和瑞鎔船廠合併成立英聯船廠股份有限公司,全廠占地450畝,職工近1000人,擁有4座大型船塢。合併的第1年修船570餘艘,營業狀況甚佳。
解放後,1950~1952年的3年國民經濟恢復期間,工廠用於基本建設投資共72萬元,因陋就簡地進行零星建設和廠房修理。
1954年1月,軍管英聯船廠主廠併入交通部上海船舶修船廠後,工廠占地面積33.1萬平方米,其中廠房建築面積9.4萬平方米,擁有乾船塢2座,船排3座,滑道1座,碼頭岸線長780米,主要生產設備330餘台。
1953~1957年“一五”計畫期間,工廠用於基本建設投資為1202萬元,完成建築面積40416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14930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5486平方米。這是建國以來工廠較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的開始,完成的主要項目有:內燃機車間、車工車間連庫房、輪機車間、固定碼頭東部(浦東廠區)3號變電所、西部(浦西廠區)動力間、制氧站、鍋爐房等。
1958~1962年“二五”計畫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共2098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077萬元,技術改造投資21萬元。竣工建築面積50204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39012平方米。完成的主要項目有:船體、輪機、鍛工車間、鑄工車間、西部碼頭、煤氣站、中央倉庫等。其中3000噸船台(1號船台)是當時工廠為建造3000噸級沿海船舶“和平49”號而興建的,1958年7月開始,同年11月完工。1959年4~6月結合新制第一台40噸門式起重機對該船台進行擴建,共投資86萬元,其中建築工程17萬元、設備工程69萬元,通過對1號船台的改擴建,使該船台實際已具備建造5000噸級船舶的能力。(1969年4~11月,又投資7萬元,對該船台進行技術改造,採取接長加固,使其具備建造萬噸級船舶的能力)。1963~1965年,工廠固定資產投資大為減少,僅投資284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55萬元,技術改造投資29萬元,竣工建築面積9632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7975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1657平方米。完成主要項目有:船體放樣樓、檔案庫房和技工學校等。其中1號船塢大修(該船塢建於光緒二十九年,由於長期失修,塢壁鋼板樁腐蝕滲水、塢底高低不平,嚴重影響塢修作業),1964年4月開工進行大修,1965年3月完工,共投資120萬元,其中建築工程費88萬元,設備工程費32萬元。
1966~1970年的“三五”計畫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1275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258萬元。竣工建築面積12520平方米,其中生產性建築面積10285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235平方米,完成的主要項目有銅工車間、造機車間、船體下料場、乙炔站等。新建固定碼頭(8號碼頭,即造機碼頭)工程於1966年2月開工,1967年12月完工,投資117萬元。該碼頭全長210米,寬11.5米,碼頭標高4.5米,碼頭前沿水深6米。此外還投資8萬元用於改進除銹工作設施;投資32萬元新建1艘900馬力拖輪,投資117萬元新增1艘50噸浮吊等。
1971~1975年的“四五”計畫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5727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178萬元。竣工建築面積73327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52093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1224平方米,完成主要項目有:新建2萬噸船台(2號船台),總投資862萬元,建成後的船台長228米,寬27米,兩側設有100噸、40噸門座式起重機各1台,新建85×24米電焊平台1塊;船體車間改造工程共投資1282萬元,竣工建築面積20398平方米,車間內配備了起重能力100噸的橋式起重機、12米刨邊機、160噸和300噸油壓機等內場加工設備。造機車間二期工程共投資1250萬元,竣工建築面積9352平方米,車間內新添直徑3.5×15米大型車床1台、直徑3.4米立式車床1台、4.5×15米龍門刨床1台等大型工具機設備及12台橋式起重機,其中最大起重能力為100噸。還新建了噴丸房,對造船區域的舊建築進行拆遷改造。自製了長12米,寬5米,為可控矽無環流控制的大型龍門刨床,用於加工大型柴油機底座。1972年,投資424萬元,籌建張家港分廠,並於1974年5月竣工投產。
1976~1980年的“五五”計畫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總投資為5438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915萬元。竣工建築面積為115039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57747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57292平方米。主要工程項目有:船體車間改造、造機車間新建工程、張家港分廠遷並及4306廠遷建,此外還有車輛修理工場、綜合車間改造、機電外協倉庫、工廠東部碼頭填檔、大型退火爐、倉庫和露天跨、新建舾裝碼頭(銅工碼頭)等。主要技術改造項目有:自行風雨棚、高壓水除銹裝置、機修工場擴建等。還新增一批大型運輸車、汽車吊、數控繪圖機、光電跟蹤切割機等設備。
1981~1985年的“六五”計畫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5770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3463萬元。竣工建築面積為90470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33884平方米,職工住宅56586平方米。工廠的技術改造規劃被列入國家機電工業第一批550項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之一,並於1986年12月通過國家驗收。完成的主要技術改造項目有:1號和2號船台接長改造,使之能分別建造2萬噸級和3.5萬噸級的船舶。船體車間內場引進了先進的鋼板預處理生產線、型鋼預處理生產線、平面分段生產線、數控切削生產線等4條生產線以及新增關鍵加工設備。這一期間的主要建設項目有,船體外場場地改造及設備添置,造機加工設備添置和廠房改造,鑄鐵清理工場改造,螺旋槳工場擴建,計量室擴建等。工廠與聯邦德國兩家公司簽訂契約以補償貿易方式籌建貨櫃分廠。工廠投資710萬元,1981年1月開工,1982年3月基本完成並試生產,1984年12月全部完工。
1986~1990年的“七五”計畫期間,除繼續完成“六五”重點技術改造新建和擴建項目掃尾工程外,用於固定資產投資5587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3814萬元,竣工面積51497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24750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724平方米。完成技術改造項目有:中型計算機房改造、中心鍋爐房油改煤工程、呋喃樹脂砂回收再生裝置、新建簡易噴丸房和塗裝房等。此外,還引進一批塢修機械設備,高空作業平台5台,MPK150.8液壓搬運車等項目。
1991~1995年的“八五”計畫期間,工廠屬“八五”國家重點技術改造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也列為國家重點改造項目。工廠投資26446.4萬元,重點改造造船造機設施設備。主要項目是:重建1號船台,使之能建造3.5萬噸級船舶以及具有建造6萬噸級的能力,配備2台120噸門座式起重機;新建7975平方米裝焊平台,11900平方米舾裝場地和分段堆場等;新建194米長的舾裝碼頭、35千伏總降站;進口水下等離子切割機、數顯彎管機、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水力測功器等;添置機加工設備,改造造機配套設施和修船設施,使工廠主要設施設備具備了年造16.5萬噸船舶和11萬千瓦柴油機的能力。同時搬遷管子酸洗電鍍車間、電器製造車間、工具車間、煉鋼車間、中小件加工及熱處理車間等,建立起管件廠、坦直鑄鋼廠、康橋船用機械廠、周西附屬檔案廠、合慶造機焊接件廠——浦東設備廠等,新建分段製造車間——松江分廠,形成了共有35萬平方米廠區面積的13個配套廠,使總廠成為造船、造機總裝廠,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
經過歷年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工廠的規模和生產建設得到迅速發展。至1995年末,全廠占地面積58.9萬平方米;職工8500多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700人。固定資產原值3.78億元。擁有3.5萬噸級(具有6萬噸級能力)和2.5萬噸級船台各1座,2.5萬噸級(舉力1.15萬噸)浮船塢1艘。1萬噸級和5000噸級乾船塢各1座,碼頭岸線1500多米,以及電子計算機CAD/CAM系統網路和包括水下等離子切割機,數控切割機,鋼板和型鋼預處理流水線,TTS平面分段流水線,150噸平板車,120噸門型起重機,大型數控工具機在內的各類機械設備1712台。具有設計、建造6萬噸級各類船舶、海上石油鑽井平台;修理、改建10萬噸級各類船舶、海上石油鑽井平台;製造23000千瓦以及以下各類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機的能力和各種鋼結構、大型非標設備的製造、配套安裝的技術力量和綜合能力。造船、造機、修船、非船產品等已成為工廠主要生產經營項目。
1957年前,工廠主要任務是修船,1958年開始進入既修又造的發展新時期。1958年研製成國內第一台2000馬力船用柴油機。1959年建成3000噸級沿海貨船“和平49”號。從1970年在3000噸船台上建造“風雷”號萬噸遠洋貨船開始,即自行設計建造了30多艘大中型船舶,並自製了60多台大中型船用柴油機與之配套。造船造機已成為工廠生產主體。80年代起,修船以大型外輪為主,並改建特種船舶和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先後與外商合作建立了11個船舶專業技術維修服務站,修船能力居國內前茅。造機引進瑞士蘇爾壽和丹麥B&W專利,製造了多個系列的蘇爾壽船用柴油機。從1969年起,批量建造了自行設計或聯合設計的多用途貨船、貨櫃船、冷藏船等大型船舶,出口波蘭、德國、賽普勒斯、新加坡、古巴、伊朗等國。還與708研究所等合作設計並由該廠建成國內第一座半潛式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勘探3”號。
工廠還承擔了水利、冶金、城建等部門重點工程所需的大型機械設備、大型鋼結構、隧道盾構掘進機、吳淞路閘橋主橋和閘門等的製造。1985~1992年9月,26種青銅藝術鑄件和大型船用鑄件出口美國、日本、埃及、加拿大、菲律賓、印尼等國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1977~1995年,工廠共獲2項國家發明獎,103個科研項目114次、32種產品53次分獲國家、部(船舶總公司)、上海市科技成果獎或優質產品獎。其中6RND68M柴油機獲國家優秀新產品金龍獎,出口的1.23萬噸貨櫃船和“勘探3”號鑽井平台獲國家金質獎。

歷任領導

黨委書記
1954.1~1954.9
馬丕
黨委書記
1954.9~1958.3
黨委書記
1958.3~1959.4
汪伯民
黨委書記
1959.4~1966.7
臨時黨委書記
1966.11~
黨委書記
1970.7~1977.10
隋方千
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77.10~1978.4
黨委書記
1978.4~1983.12
朱錫金
代理黨委書記
1983.12~1985.4
中共上海船廠委員會
吳松木
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85.4~1987.10
黨委書記
1987.10~1995.10
黨委書記
1995.10~
上海船舶修造廠
劉代
廠長
1954.1~1954.1
汪伯民
廠長
1954.1~1959.4
廠長
1959.4~1962.1
廠長
1962.1~1963.11
隋方千
代理廠長
1963.11~1964.5
廠長
1964.5~1966
劉依勤
廠革會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廠革會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何家秀
廠革會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陳華鋒
廠革會主任
1970.7~1977.10
冷大章
廠革會副主任主持工作
1977.10~1978.4
廠長
1978.4~1984.6
上海船廠
高孔諒
廠長
1984.6~1988.10
陳為銓
廠長
1988.10~
說明:上海船廠的黨政主要領導人及任職時間自1954年1月1日軍管英聯船廠主廠併入上海船舶修造廠日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