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聯盟

辛亥革命之後,曾有很長一段時期呈現軍閥混戰局面。奉、皖兩系都想聯孫作為外援,皆曾派員來粵,洽談討直。孫中山銳意進行北伐,召開國民會議。為集中力量打擊當時的主要敵人---吳佩孚直系軍閥,三方進行了多次醞釀與接觸。
1922年10月,孫中山電召盛白沙來滬,委為全權代表,與皖系代表蘆筱嘉(盧永祥之子)、奉系代表張學良在滬會談,盛白沙並徇盧、張之請,三人義結金蘭。訂立了孫中山、段祺瑞、張作霖三角聯盟。會商聯合出兵討直事宜。
1923年秋,汪精衛等人又到奉天與奉系張作霖本人會談具體行動方案,並得到張作霖支援廣州革命政府軍費50萬元。
“三角聯盟”從此打破了直系軍閥獨霸中原的局面,加劇了北洋軍閥分崩離析,促進了1924年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的局面出現;也為日後北伐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孫中山搞“統一戰線”的成功一例。李大釗予以高度評價。他認為“孫中山聯段、聯張,並不是放棄主義,屈服於軍閥的壓力,而是一種策略。
我們的先輩盛白沙烈士,曾榮幸地參與和經歷了民國早期的這段孫中山的“統一戰線”史實,作為後人我們至今仍倍感親切和激勵。讓我們為中華統一、民族復興,繼往開來,作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