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衣一缽

三衣一缽

印度佛教出家人的基本衣食用具。比丘隨身所用的衣物是三衣︰安陀會(antarva^sa)、郁多羅僧(uttara^san%ga)、僧伽梨(sam!-□ghat!I)。三衣加上缽,即謂‘三衣一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衣一缽
  • 外文名:sam!-□ghat!I
  • 類別:物體
  • 國家:中國
三衣一缽,故事記載,

三衣一缽

依佛制,初期的出家者須過質樸的僧團生活,因此在個人物品方面,僅獲準持有三衣一缽、座具及漉水囊,其中,尤以三衣一缽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下雲(大正1·211b)︰‘謂一類人起正信心,修出家法。(中略)但持三衣一缽,余無所有。’並且對其形式、大小、顏色、縫製法、穿法等皆有所規定。

故事記載

關於比丘常應隨身攜帶三衣一缽之事,《摩訶僧祇律》卷八雲(大正22·293c)︰‘出家離第一樂,而隨所住處,常三衣俱,持缽乞食,譬如鳥之兩翼,恆與身俱。’《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之一亦說三衣是賢聖沙門的標幟,缽為出家者的用具,非俗人可用,應執持三衣瓦缽,即是少欲少事。或略稱衣缽。至後世,比丘臨入滅時,常將此衣缽傳與門人,作為傳法的信物。也因此,才有稱呼主要弟子為‘衣缽傳人’的稱謂。
在三衣一缽及生病時之藥物以外,不合律制而擅自蓄積的物品,謂之‘長物’。在印度佛制中,有所謂‘三長物’者,指衣長物、缽長物、藥長物三者。略稱長衣、長缽、長藥。依佛制,僧尼所蓄衣缽,以三衣一缽為限;所蓄藥物,不得超過七日。若越此限,則所私自貯存者,分別稱為衣長物、缽長物、藥長物。私蓄三長物,是犯戒的。比丘戒三十捨墮中的第一蓄長衣過限戒,第二十一蓄長缽過限戒,第二十六蓄七日藥過限戒,即指私蓄三長物而言。
依經律所載,六群比丘等,蓄有多種衣物,以莊嚴自身,此不契少欲知足之制,故佛乃立制,規定十日內須將多餘長物施與他人,不許持為己有。如欲保有此長物,可於僧前行說淨;行說淨已,其長物則成清淨物,蓄之無犯。
◎附︰渡邊梅雄〈釋尊及其教團〉(摘錄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
以受在家者布施為原則的出家佛教徒的衣食住中,首先,關於衣物(ci^vara),根據傳說,規定只能持有三件,這是出自釋尊自身的經驗,以為這樣大體上對印度的氣候就能適應。這就是所謂的三衣(te或ti-ci^vara^ni)制度。三衣是︰
(1)下衣(antarava^saka,安陀衣)︰規定用五塊布縫成,掩蓋腰部以下。如人所知,由於它的作法,下衣也稱為五條,這種詞語傳到今日的日本佛教間。
(2)上衣(uttara^san%ga,郁多羅僧衣)︰與前述的下衣相反,是專為掩蓋上半身而做的,規定可用七塊布縫成,因此準於上述,也稱為七條,這種詞語也傳到現在的日本佛教各宗派之間。
(3)大衣(sam!gha^t!I,僧伽梨衣)︰據說有一次,釋尊覺得很冷,因此有大衣的制定。如人所知,大衣是由九塊布縫成的,因此準於以上二衣,也稱為九條,這種詞語也一樣傳於日本佛教徒之間。
可是,藉以上那種五條以及九條的詞語,大致可以想像它的情形,本來三衣在佛教都稱為袈裟。即︰袈裟(kasa^ya)本來的意思是指壞色衣。教主釋尊本來穿白色衣服,但釋尊長年累月風塵僕僕,忙於修行,久而久之,他本來的衣服變成袈裟,即‘壞色衣’。因此,漸漸地穿壞色衣,反而變成佛教的制度,不但規定如上述的三衣,而且越發提倡穿這種衣服的精神,專從垃圾堆撿破布回來做成三衣,取名為糞掃衣(pam%suku^la-ci^vara),平常穿用。
出家佛教徒的食物,原則上,都是在家人布施的;自然可想像那些食物同於在家人的食物。在這種意義下,後說的戒律之間只規定,允許自由選擇時,應避免口中覺得美味的魚肉,或其他類似的東西。
還有二個與飲食有關的問題,即︰飲食的‘時間’及用具。為什麼?因為,先就第一個飲食的‘時間’而言,出家佛教徒按規定只能午前吃一次固體的食物,午後只能喝飲料,其他應全部避免。這種午前一次正當的用餐,稱為正食,此詞語迄今尚為日本佛教所使用。其次談另一個有關食具的問題。食具譯為應量器,梵語為patra(缽多羅),看漢語字典可知︰現在日本一般社會還使用的‘缽’字,是中國六朝時候才開始製作的文字。這種缽似乎有陶製、木製等種。出家佛教徒以這種缽,早上進入城裡或村內乞食,然後帶回精舍,在同道之間互相分配食用。有時,釋尊及其弟子們也常受到信徒的招待,到他家去接受施食;這種事實也見於佛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