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一(姓氏))

一姓(姓氏)

一(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一[弌、壹,讀音作yī(ㄧ)]。據史籍《魏書》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乙弗氏。北魏政權入主中原後,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乙弗氏,多改為婁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漢字諧音改為一氏、乙氏。一姓全國人數1424人,主要分布山西、四川、安徽,起源商王朝的締造者湯,字“天乙”,後代將“乙”改為“一”作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姓(乙姓)
  • 外文名:First name
  • 提及:《魏書》《百家姓》《五代史
  • 簡介:後代將“乙”改為“一”作姓
  • 讀音:yī(ㄧ)
歷史發展,遷徙分布,文字變更,傳統文化,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郡望,堂號,當代名人,一君豪,一鳴,一丁,一勝民,一壺,

歷史發展

一

遷徙分布

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未在《百家姓》中,且在第11版《新華字典》中並未標出“一(乙)”作為姓的解釋。
在台灣省擇沒有,以譙郡、東陽、襄陽、平原、河南、黎陽、平陽為郡望。
今山東省的德州市,江蘇省的崑山市玉山鎮,河南省的南陽市,安徽省的淮南市,山西省的晉城市沁水縣等地區,均有一氏族人分布。

文字變更

後代將“乙”改為“一”作姓
一姓

傳統文化

姓氏淵源

一(yī)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的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古老的商王朝締造者子履,號成湯,字天乙,其後代子孫便取其字為姓氏,稱乙氏。在成湯的支庶子孫冢,有按齒序排行者,取壹為姓氏,稱壹氏,後簡文為弌氏、乙氏、一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該支弌氏、乙氏、一氏同宗同源,皆尊奉成湯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乙弗氏部,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有乙弗氏。北魏政權入主中原後,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乙弗氏多改為漢姓婁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漢字諧音改為一氏、乙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匈奴族,出自西域古匈奴奚王,屬於帝王賜姓後改姓為氏。 據史籍《五代史》記載,在後唐時期,後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公元926~933年在位)曾賜當時庫莫奚王的副使格斯齊宜為漢姓“乙”,其後代因而世稱乙氏。
在該支乙氏族人冢,後有人因避難而改姓為諧音漢字“一”,後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一那婁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中有個一那婁氏部落(壹那婁氏、乙那婁氏)。在北魏王朝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在北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一那婁氏大多被改為漢姓婁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諧音漢字改為弌氏、或乙氏。弌氏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名人輩出。據記載,弌氏家族中最為顯赫的人物名叫弌瑰,亦稱乙瑰。北魏世宗太武帝拓跋·燾執政時期的北魏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弌瑰出任鎮南將軍駙馬都尉,賜爵西平公,後又出任侍中、征東將軍定州刺史,進爵為王,後又為西道都將。弌瑰逝世後,得贈太尉公,諡號為“恭”。
在古代,“弌”就是“一”的古體漢字,因此,後有弌氏、乙氏族人乾脆簡筆為一氏,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子履(湯天乙、成湯、武湯、成唐)、格斯齊宜、弌瑰(乙瑰)。
子履子履

郡望

譙國郡:亦稱譙國、譙郡。東漢朝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定了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亳州),仍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一帶地區。三國時期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的靈璧縣蒙城縣太和縣鹿邑縣、永城縣間一帶地區。
東陽郡:即古縉州,後稱婺州。西漢時期置郡,三國時期孫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會稽郡置東陽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華分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金華市一帶。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東、長山之陽得名。金華設立郡府建置自此始。東陽郡屬揚州,領長山(今浙江金華婺城、金東、蘭溪)、烏傷(今浙江義烏)、永康、吳寧(今浙江東陽)、豐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龍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縣)、定陽(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縣,治設長山。南朝梁紹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縉州,陳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東陽郡改名金華郡,郡名金華自此始。隋朝開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區有婺城之稱,後歷為州、路、府治和專署駐地。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東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東陽郡置婺州,並於信安縣(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為東陽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婺州,一直沿續到宋、元時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寧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為金華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華府領金華、蘭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八縣,故有“八婺”之稱。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晉朝時期入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淵平定王世充後,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台,統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酇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於。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罷行台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於。唐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廢都督府。唐朝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二縣來屬於。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襄陽郡。唐朝天寶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禦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復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節度使,領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轄領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諸縣。以後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曾以山東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黎陽郡:西漢高祖年間設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這是濬縣設縣之始,治所在大伾山東北。王莽時改名黎蒸,東漢恢復黎陽縣名。東晉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晉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屬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北魏孝昌年間(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北齊廢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陽郡並廢,黎陽縣屬衛州。隋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黎州,黎陽縣屬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總管府,轄殷、衛、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唐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軍,治所在今大伾山紫金山之間,轄黎陽縣。宋天聖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軍,治所遷至浮丘山西。宋熙寧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廢軍,黎陽縣屬衛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復置通利軍,轄黎陽縣。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軍升為濬州,治所在浮丘山巔,轄黎陽縣。金國皇統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濬州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復名濬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農曆4月,降州為縣,始稱濬縣,治所遷至浮丘山東北平坡。清朝順治元年(甲申,)濬縣屬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屬衛輝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廢府設道,濬縣屬河北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改行署。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屬第十三行署。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濬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國濬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濬縣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濬縣民主政府改為濬縣人民政府,屬平原省安陽專區。1952年11月15日撤銷平原省。12月1日,濬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1958年4月18日,撤銷安陽專區,濬縣劃歸新鄉專區。1961年12月19日,恢復安陽專屬,濬縣歸安陽專署。1970年安陽專區改為安陽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安陽地區,改設安陽、濮陽兩個市,濬縣屬安陽市。1986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濬縣劃歸鶴壁市。1986年,濬縣轄10鄉1鎮,即城關鄉、善堂鄉、王莊鄉、屯子鄉、白寺鄉鉅橋鄉、大賚店鄉、衛賢鄉、小河鄉新鎮鄉城關鎮。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廳批覆,撤銷善堂鄉、大賚店鄉,設立善堂鎮大賚店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撤銷新鎮鄉、小河鄉,設立新鎮鎮、小河鎮。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將濬縣大賚店鎮劃入鶴壁市郊區。1997年12月29日,屯子鄉撤鄉建鎮。1998年10月8日,鉅橋鄉撤鄉建鎮。2000年末,濬縣轄六鎮四鄉,即城關鎮、善堂鎮、屯子鎮鉅橋鎮、新鎮鎮、小河鎮和城關鄉、王莊鄉、白寺鄉、衛賢鄉。
平陽郡:亦稱臨汾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堂號

譙國堂:以望立堂,亦稱譙郡堂。
東陽堂:以望立堂。
襄陽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陽堂:以望立堂。
平陽堂:以望立堂。

當代名人

一君豪

(公元1928~ ),原名一夫蔡察,藝名蔡察草堂,別號蘭亭;上海人。著名當代書畫家、詩人。
1946年3月起參加革命工作。大學畢業後留學越南,並拜巴金、臧克家劉海粟等為師。系北京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學會等正式成員,世界詩畫家協會主席兼上海市書畫家協會主席,世界儒文化與華夏文人研究會會長。為國為民已獻獨根苗蔡示,猶在瀘義開九所藝術總稱:“全球一夫蔡察義開新敦煌詩書畫印學院”任總院長、總教授。
1998年起被聘為與席哈克同任:世界書畫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藝術學院名譽院長、世界名人協會(原天下名人館)名譽顧問。《中外名師錄》名譽主編。國家領導陳沂孫濱等會同國際授予“新世紀儒王”及博士獎於瀘“海島”。發表詩詞海內外逾萬首;《文人自有三生幸》赴北京筆會得全國頭名獎。《面呈劉海粟我師之詩》,入選《當代詩詞三百家》轉載各大辭書。義造世界性:“儒教蔡察草堂公園”,內分德高望重、德藝共存的十個公園:①釋迦公園、②耶穌公園、③李商隱公園、④包公公園、⑤海瑞公園、⑥彭德懷公園、⑦諾貝爾公園、⑧黃文歡公園、⑨郭農公園、⑩詩後公園;十公園總稱蔡察公園——永久免費開放,供人研究儒教,而多家報刊、電視台及辭書報導刊登詳載《當代民間名人大辭典》等。詩詞入選:《中華詩魂》、《現代詩詞300首》、《中華當代詩詞家大辭典》等八十多本書刊中。書畫印入選《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世界書畫家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九十多本辭書中。著作有:《義務之父蔡察集》、《新世儒王蔡察集》及《蔡察夫婦詩詞18拍》等九十餘部集子。

一鳴

(公元1932~ ),字苦軍,號墨痴;河南南陽人。著名當代書法家。中國和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鐵流美術書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1984年創辦《北京一鳴書法學校》(今一鳴文化藝術學校),任校長兼書法講師,是著名書法家,世界藝術名人,成績顯著,被授予“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和全國“先進軍隊離休幹部”光榮稱號,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和廣播電台、《解放軍報》、《北京日報》和《晚報》等幾十家新聞單位進行報導播放。一鳴酷愛書法藝術,擅長楷行草。作品獲鐵流杯中國書畫大賽大獎,多次參加在中國美術館等處舉辦的全國性展覽,在北京玉淵潭、廣東四國摩崖和開封翰園碑林刻樹,被十幾家報刊雜誌和電視台發表播放;他的生平和作品被收入《中國現代書法人物電腦資料庫》、《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等巨著。一鳴的藝術成就,為人類藝術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世界藝術名人評審委員會等特授予他“書畫名人”榮譽稱號,並頒發了“世界藝術名人”證書。一鳴自費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港台同胞共二百多名書法家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當代書家龍虎字書法篆刻展覽,供稿出版了《龍虎字書法》,編輯出版了《鐵流杯中國書畫大賽作品選集》。
一鳴編寫的《怎樣為子女起名字》受到有關戶籍部門的好評。

一丁

(公元1935~ ),山西沁水人。著名當代作家。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地方縣政府專家醫院、文藝刊物、新聞單位任幹事、科員、秘書、副主任、編輯、記者。
1957年被誣陷為“右派”,不服上訪,反誣為反革命,判刑二十年入獄勞改。1970年釋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徹底平反覆職。系中國趙樹理研究會理事、長治市趙樹理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趙樹理研究》雜誌主編,長治市政協七八屆委員,長治日報主任記者,作協會員。離休後被聘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教授,山西老區報長治站站長、《東方潮》特約記者。
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冬夜》、《笑》,中篇小說《歷山與舜的傳說》,長篇小說《趙樹理外傳》,紀實文學集《星光燦爛》、《瀝向大地的愛》、雜文集《啊》。
專著有《趙樹理趣聞80談》、《關於趙樹理》、《趙樹理資料索引》、《且說山藝蛋派》、詩集《枯木朽株》等十七部。在三十多種報刊上發表各類文章八百餘篇,約五百萬字,多篇文章在前蘇聯、日本、朝鮮報刊發表。曾獲省及全國地報好新聞一、二、三等獎七次,省級以上文藝創作獎六次,《電話號碼》獲全國百字笑話大賽一等獎,《男子漢風采》獲1997年中國作協文藝報文化創作一等獎,《聖潔的一吻》獲重慶香港回歸文學藝術創作銀獎。八次評為市級先進工作者,連續五年評為模範政協委員,先後十多次向山區、災區損款五千餘元,捐贈圖書兩千餘本。
其創作生活已收入《中國當代著名編輯記者傳集》、《當代民間名人大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十多辭書。

一勝民

(公元1944~ ),1944年1月出生,山西榆次人。著名當代教育家。
1969年畢業於北京化纖工學院化纖系。曾任職於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現任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長期工作在教育戰線,從事學生思想政治、黨務和行政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管理經驗,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改革、開拓精神。
1986年調北京農業大學工作,先後對人事管理、辦公室工作、財務管理、經濟工作、保衛工作、後勤管理基建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開創了工作的新局面。
1991年以來,參與學院改革的重要決策,制定學院改革政策,起草改革檔案,為學院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積極推動後勤改革,調動了後勤職工的積極性,解決了一些過去難於解決的“老大難”問題,促進了後勤工作的發展。
1997年調北京教育學院工作,在該院的基建工作和後勤改革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加快了基建工作的進程,促進了後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轉變,使學院後勤在社會化的道路上跨出了較大的步伐。

一壺

(公元1947~ ),江蘇崑山人。著名當代書法家。早年曾從烏龍寺遍能大和尚和嘉州李農李先生學書。而立之後,又往江蘇裔敬亭老翁和西昌江濟時先生學詩書和古文。宗漢魏六朝,工篆隸、善真行;書向野逸,主性情,師本心追求不雕而文,得逸致於意外,寓請於莊,寄至味於淡然之境界。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三屆、四屆書展,第三、五屆中青年書展,新加坡第一屆國際書展,第三回中日友好書展,1995年漢城國際書藝聯展等。
有作品收入《中國當代書法百人精品集》、歷屆全國書展獲獎作者《翰墨精英集》,並出版有《一壺天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