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性腦缺血

一過性腦缺血

一過性腦缺血,醫學病理名稱,發作症狀與腦血栓形成相似,可在早期發現並採取積極防治措施,將是防止由小中風發展為大中風的有效方法。

原因,
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症狀與腦血栓形成相似,卻不嚴重,一般不超過24小時就能完全恢復,也不留有後遺症,有人把它稱為小中風。它的真正含義為,腦的某一區域暫時性血液循環障礙(血液供應暫時中斷或顯著減少)致使發生一種歷時短暫、反覆出現的腦缺血神經症狀,具有發作快、時間短、恢復快等特徵,因此又稱為短暫腦缺血發作或一時性局灶性腦缺血。

原因

引起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原因很多,但一般公認,腦內及腦外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的病因。它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和腦血管痙攣,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漬破,以及血管壁上的血栓碎塊脫落,引起腦動脈阻塞有關。因栓子小或很易破碎成更小的塊片向前移至更細的動脈,甚至完全消失,於是腦組織的血流重新建立,腦缺血的症狀很快消失。其他如血壓突然下降等血流動力學改變以及頸椎骨質增生壓迫血管,病人轉頭時,可引起椎-基底動脈高位缺血,發生眩暈等缺血症狀,當頭頸的位置轉正,血流循環又恢復,眩暈症狀就消失。上述種種說法都有一定的依據,但在不同條件下,發病的機理也有所不同,如血壓高時以腦血管痙攣為主,血壓低時以血流動力學因素為主,微栓塞多為頸內動脈系統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為主要原因等等。一過性腦缺血往往與腦血管側支循環的重建和代償作用有關,倘若側支循環較差則可發展為完全性中風。
症狀
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症狀很多,與缺血的部位有關,通常分為頸動脈系統和椎—基底動脈系統。頸動脈系統的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多見一側肢體或單肢的輕癱,無力,或手腳麻木,針刺感,運動不靈,說話困難或完全不能說話,視力模糊或單眼失明,頭暈,頭痛及意識障礙等。椎-基底動脈系統的一過性腦缺血發作表現為突然眩暈、噁心、嘔吐、視物旋轉、視力障礙、聽力下降等,有點象美尼爾氏綜合徵;有的表現為聲音嘶啞、吞咽困難或喝水時發嗆;嚴重時可以突然意識喪失而淬然跌倒,這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最重要的表現之一,跌倒前既沒有先兆,而且又很快恢復,故對猝然跌倒者應加強防治,以防再度發作帶來的危險。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有時也可出現偏癱和面歪,不過程度比中風輕,而且僅持續幾分鐘、幾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即可自行恢復;如超過24小時後仍不能完全恢復,那么就不屬於一過性腦缺血發作。而應該考慮是“微卒中”了。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另一特點是可以反覆發作,每次症狀基本相同,故有人描寫為刻板式的神經表現。有的人發作2—3次就發生了中風,有的人發作數十次才發生中風,有的人也可自行不發作了。一般認為發作次數越多,再發作時離前一次發作的距離越近則發生完全性中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發作的形式為癱瘓、視力障礙或吞咽困難,則發生中風的可能性大,有人統計,約3O%的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病人在3年內可發生完全性中風,其主要死亡原因和危險是發生完全性中風和心肌梗塞。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多見於50-69歲的中老年人,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它的病理基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是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病人發生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既然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是發生完全性中風的重要信號,那么對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的早期發現並採取積極防治措施;將是防止由小中風發展為大中風的有效方法。
[2]全民健康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