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癌細胞

媒體從“餓死癌細胞”的歡呼雀躍中冷靜下來,刊登了一系列澄清事實的文章。《中國青年報》發表了《餓死癌細胞?那還只是個傳說!》。該報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顏寧團隊成員鄧東,報導稱,鄧東並不認為自己參與的這項研究重點是治病,重要的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生物探索》網站乾脆直接發問:《“餓死”癌細胞:記者錯了,還是顏寧錯了?》,努力還原真相。

反思此次科研成果被誤讀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其基本原因在於兩個方面:一是科學工作者開展科普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新聞工作者進行科技新聞報導時沒有很好地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餓死”癌細胞
  • 類型:社會事件
  • 時間:2014年
  • 相關:清華大學顏寧團隊、中國青年報
誤讀從何來,靠不靠譜,反思,連結,

誤讀從何來

清華科研成果報導引爭議
清華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該校醫學院教授顏寧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線上發表的論文,並稱顏寧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初步揭示其工作機制以及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在人類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對此項科研成果,媒體紛紛以“餓死”癌細胞為關鍵字,或者直接以《清華團隊找到餓死癌細胞良方》為標題,進行密集報導,一時間引起了公眾的極大關注和熱烈討論。
不過,就在這時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清華教授顏寧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流露出令人費解的忐忑不安:
“天知道,我洋洋灑灑說了50分鐘,完全與疾病無關;只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說了因為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的區別,是否可以在提供其他營養物質維持正常細胞代謝的同時,阻斷葡萄糖運輸特異,餓死癌細胞。”她說,“餓死癌細胞”這5個字可能是記者朋友們唯一聽懂的,就鋪天蓋地成了新聞了,嚇得我都不太敢看新聞。”
當事人為何對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帶來的影響如此擔憂?是媒體扭曲了她的本意,還是如某位專家所言“解個蛋白質晶體結構是技術活,和癌症有個五毛錢關係”才是實情?實際上,這位專家之前就在微博上發出了質疑與不屑:“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是本科生,說明也就本科水平。”在他看來,該成果不僅名不副實,而且如此虛張聲勢將會產生不可避免的後遺症:“可憐有好學生要被誤導去當測結構的工匠。”
當然,也有不同聲音。“答顏寧:‘餓死’癌細胞的想法並不離譜!”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人類腫瘤生物學博士曾慶平這句話,一方面在安慰心緒不寧的顏寧,另一方面又流露出他看似模稜兩可的評價。“不離譜”是什麼意思?是“肯定”還是“否定”?面對追問,曾慶平解釋說:“餓死”癌細胞的想法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了,哈佛大學佛克曼教授提出了這一構想,但離實際套用還很遙遠。

靠不靠譜

本是基礎科研的突破,為何引發有望“餓死癌細胞”一說呢?原來,癌變時葡萄糖是腫瘤細胞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葡萄糖在缺乏氧氣的腫瘤細胞中進行的是無氧代謝。在腫瘤細胞中,同質量葡萄糖所提供的能量不到正常細胞的10%,因此對葡萄糖的需求劇增。在很多種類的腫瘤細胞中,都觀測到GLUT1的超量表達,以攝入大量葡萄糖維持腫瘤細胞的生長擴增。如此一來,GLUT1的表達量可能作為檢測癌變的一個指標。清華大學新聞網的稿件中如此表述:“如能研究清楚GLUT1的組成、結構和工作機理,就有可能通過調控它來實現葡萄糖轉運的人工干預,既可以增加正常細胞內葡萄糖供應,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又可以通過阻斷對癌細胞的葡萄糖供應從而“餓死癌細胞”。
假使研究清楚了GLUT1的組合、結構和工作機理,真的能如想像中一樣將癌細胞“餓死”嗎?就此筆者採訪了結構生物學專業人士。
“如何根據這一結構設計出只餓死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性的藥物,目前沒有明確的理論和實驗途徑。這部分宣傳,我個人認為,有較多的想像成分。從晶體結構到新藥研發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晶體結構以外的許多研究工作。此外,葡萄糖轉運蛋白是一個潛在的、但不是唯一的相關藥物靶點。”
另外,有中科院專家也表示:“餓死癌細胞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這涉及到體內複雜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即使開發出可以關閉葡萄糖運輸通道的藥物,如果施藥不精準,也會把健康細胞餓死;擴散的癌細胞更是難以搜尋。此外,按國外的經驗,從研發一個全新藥物,通常需要10億美元和10年的時間,而且還有一個成功率的問題。”
研究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功能的意義是值得肯定的,畢竟該蛋白的功能異常與許多人類重大疾病有關係。在已知的人類遺傳疾病中,導致GLUT1功能異常的突變會影響葡萄糖的正常吸收,導致大腦萎縮、智力低下、發育遲緩、癲癇等一系列疾病。曾慶平指出,雖然GLUT1蛋白質的結構已被解析出來,但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研發、臨床前及臨床試驗等尚未開始,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解決上述特異性及誘導性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就一味憧憬它美好的抗腫瘤臨床套用前景,為時過早。

反思

媒體從“餓死癌細胞”的歡呼雀躍中冷靜下來,刊登了一系列澄清事實的文章。《中國青年報》發表了《餓死癌細胞?那還只是個傳說!》。該報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顏寧團隊成員鄧東,報導稱,鄧東並不認為自己參與的這項研究重點是治病,重要的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生物探索》網站乾脆直接發問:《“餓死”癌細胞:記者錯了,還是顏寧錯了?》,努力還原真相。
反思此次科研成果被誤讀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其基本原因在於兩個方面:一是科學工作者開展科普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新聞工作者進行科技新聞報導時沒有很好地堅持求真務實的作風。
科普是科研人員履行社會職責的重要方面,但做好這項工作的必要前提是進行相關訓練和學習,否則就會講得艱澀難懂、不知所云,而且極易誤導聽眾。而一旦產生誤導、誤解,相關科研人員有義務進行澄清、糾正,不能任由其發展。須知,科普傳播的不但是信息,而且是科學精神。實際上,顏寧通過此次事件就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她說,自己“這種不太會科普的人”很可能誤導大眾的理解。她已通過個人微博主動澄清事實,力求挽回影響。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線。媒體遇上科研,如何締結一段美好姻緣呢?記者只有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努力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多角度深入細緻的紮實採訪,決不人云亦云,決不做“傳聲筒”,才能有效避免失實性報導的產生。以此次報導為例,一些記者如果努力學習結構生物學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求證於多方專家,就能有效避免“餓死癌細胞”這樣極具噱頭的字眼和對社會公眾的誤導。在產生誤導性之後,媒體第一時間修正,也是一種專業素養。
“餓死”癌細胞的熱議論逐漸冷卻,我們的冷思考卻不能停止。

連結

關於葡萄糖跨膜轉運研究
葡萄糖是生物最基本的能量來源,但其自身無法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發揮作用,它需要依靠鑲嵌於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蛋白來進入細胞。GLUTs廣泛地存在於大腦、神經系統、肌肉、紅細胞等組織器官中,是最重要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是最早被發現的一種。人類對葡萄糖跨膜轉運的研究已有約100年的歷史。1977年第一次從紅細胞里分離出了轉運葡萄糖的蛋白GLUT1,1985年鑑定出GLUT1的基因序列。在此之後,獲取GLUT1的三維結構從而真正認識其轉運機理就成為該領域最前沿、也最困難的研究熱點。此次顏寧團隊捕獲的就是GLUT1的晶體結構。
“清華大學顏寧實驗室最近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的三維晶體結構。這是該研究領域的一個備受期待的重大成果。首先,真核膜蛋白的晶體結構測定具有很大的挑戰性,目前轉運蛋白的結構信息主要來源於原核膜蛋白結構。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的晶體結構測定,在我國是膜蛋白結構測定方面的一個突破。第二,該晶體結構的發表為理解葡萄糖轉運蛋白相關的功能研究結果以及相關的遺傳疾病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結構詮釋。第三,該晶體結構為設計可用於調控葡萄糖轉運蛋白功能的藥物提供了必要的結構基礎。”一位結構生物學專家充分肯定了此次基礎科研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