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知識地圖模型

V型知識地圖模型

V型知識地圖模型,是一種實用的知識管理工具。它以一種可視化的方式來揭示知識之間的聯繫,提供查找知識的線索,並通過抽象化的編碼語言來展開知識脈絡,使人們獲取知識更加方便快捷。在實踐中,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構建知識地圖的方法多種多樣,類型不一,設計思想也各不相同。然而,從目前知識地圖整體使用情況來看並不理想,普遍存在著知識體系整體架構開放性可擴展性差、知識創新不足、知識挖掘深度不夠、知識利用可理解性不強等問題。

提出過程,基本模型,以問題為中心,知識架構,架構依據和優點,功能模型,框架設計,知識組織,地圖擴展,優勢分析,探索發展,

提出過程

由於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實現知識共享,其核心是知識創造。因此,企業知識地圖設計應重點加強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激發使用者的思考,變傳統的被動知識查找為積極知識探索,變靜態的知識積累為動態的知識最佳化。而V型知識地圖作為一種面向問題解決的啟發式知識建構方式,提供了實現以上設計思想的解決方案。V型知識地圖最初由美國康奈爾大學教育心理學專家郭溫(D.B.Gowin)教授於1997年設計出來,作為圍繞某一主題探索理論與方法之間聯繫的一種簡單的啟發式工具,其主要功能是以形象化方式對知識進行結構化的組織和揭示。此後,J.Novak對V型知識地圖進行了後續研究,使V型知識地圖的設計不斷得以擴充和完善。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和知識管理工具,V型知識地圖在探究式學習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在教學中被廣泛採用 。近幾年,在面向組織的知識管理實踐中,一些企業開始引入郭溫和J.Novak設計的V型知識地圖模板構建知識地圖,促使組織成員圍繞某一問題結合系統知識進行思考,從而提出解決方案,做出科學決策,推動知識創造活動的開展。
郭溫提出的V型層級圖郭溫提出的V型層級圖

基本模型

以問題為中心

V型知識地圖模型是以問題為中心來構建知識體系的。如圖所示,V型知識地圖由左右兩條不同方向的軸線交叉形成V字。“概念” 和“理論”等已組織好的靜態知識設定在左軸,按照知識的深度由下至上,分為基本概念(Concept)、結構(Constructs)、理論(Theory)、哲理(Philosophy)4個層次。“方法” 等動態知識設定在右軸,按照方法在實際中的套用及其效果評價由下至上分為數據或信息(Dada/Information)、信息轉化(Transformations)、知識評價(Knowledge Claims)、價值判斷(Value Claims)4個層次。有待解決及需探究的問題放置在漏斗狀的軸線交叉中心。

知識架構

V型知識地圖底端事務(Events/Objects)即表示圍繞“焦點問題”需要對那些事務或對象進行研究,作為V型知識地圖知識導航的起點。評論或建議(Commentary/Suggestions)是沿著V型知識地圖由左至右完成一個認知過程後得出的結論。圖中左右軸以V字連線形成所關注問題相關的知識網路。知識點之間、知識點與人員之間以及知識點與實踐之間以空間結構關係(相近關係、相關關係和包含關係)或邏輯關係(順序關係、層級關係、並列關係、因果關係、演化關係等)來建立關聯。

架構依據和優點

從V型知識地圖知識架構可以看出,整個模型是基於用戶的認知規律,即問題式探究一學習一合作一獲取新知識一實踐一驗證一評估一新舊知識貫通一知識最佳化增值來構建整體框架的。首先,明確圍繞問題需要解決的核心事務和研究對象。其次,在左軸搜尋已有的相關概念和理論知識,提出解決方案。再次,在右軸通過實踐,收集欠缺的數據信息,結合原有知識反覆驗證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評估。最後,在底部節點上綜合理論、方法和實踐,分析思考得出結論並提交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隨著問題的解決用戶將新的概念、思想方法加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並可以看到新舊知識是如何融合起來的,先前的概念、理論、方法是如何得到擴展、加深或檢驗的,形成了左右軸知識的相互激發和互動,實現知識的遷移、有利於使用者進行知識創造活動。

功能模型

V型知識地圖在知識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實現4個功能:
V型知識地圖功能模型V型知識地圖功能模型
①揭示知識在空間和概念上的關係,幫助查檢和導航
②通過啟發式的學習促進知識之間的交流和知識重構。
③激發用戶或用戶群積極思考後結合實際套用進行知識拓展
④將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比較分析後反思和評價。
這4個功能模組之間相互作用,構成網路狀的整體式管理,不僅能使用戶獲取已有的知識、相關的專家和其他成員的觀點傾向,而且能通過成員間的協作與交流,引導用戶提出新理論,通過實踐驗證進行價值判斷,擴充原有的知識體系,並對已擁有的知識進行最佳化。

框架設計

V型知識地圖框架設計以V型圖基本模型和功能模組為基礎,針對企業要達成的目標或要解決的問題動態地協調知識與創新,以及知識與成員之間的關係,並以可視化的形式將認知歷程和整體知識結構反映出來,幫助用戶準確定位企業當前狀態,並以協作的方式尋找改善的方法和策略,使組織或個人完成預期目標。
如圖所示,V型知識地圖左右軸反映企業資源分布的整體狀況。左軸標識企業的當前狀態,分為價值評價、已有知識、最優方法、需要保留知識4個類別,主要反映企業的顯性知識,存儲在企業知識庫(Knowledge Base)中。右軸標識組織的理想狀態,分為需要達到的價值目標、所欠缺的知識、更好的方法、需要最佳化的知識4個類別,其主要目標是以策略庫(Plan Base)為支撐激發思考,通過內部促動機制挖掘隱性知識。
知識地圖圍繞成員所要解決的問題,從左軸開始,在知識庫里查找以前最佳及失敗的實踐,學習已有理論和方法結合其在套用中的評價進行綜合分析,理性判斷,再以右軸為指導,基於策略庫進行思考:針對問題尚欠缺哪些知識?對比原有解決方案有無更優方法?需要做那些改變?實踐中效果如何?實用價值如何?左右軸知識呈對稱分布既相互對應,又互相形成對比。以問題為中心,組織中原來狀態的知識體系與理想狀態目標的差距,通過兩軸顯示為在資源、實踐、方法、評價上的“落差” (Gap),V型知識地圖右軸以左軸知識為基礎進行差距分析。在此過程中藉助V型知識地圖的分類與導航、構建與交流、驗證與拓展,反思與評價功能,以協作技術為支撐,促進組織成員的溝通,挖掘隱性知識並獲取新的知識資源來補充原有知識的不足,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然後通過實踐檢驗新方法、新理論實際套用的效果,反過來再與左軸對比進行分析評價。
如果結果表明問題得到了解決,那么在V型知識地圖的底部就會給出結論。如果實踐失敗,則需繼續思考和探索新的解決辦法。在實踐中右軸的新知識(包括對外獲取的和在實踐中產生的知識)按照與左軸對應的關係,加入左軸相應知識庫,與此同時對原有知識進行篩選剔除更新最佳化,完成一個認知過程。由此看出,V型知識地圖每通過一次具體問題的解決或者決策的制定,就自然地完成知識的創新並對已擁有的相關知識資源進行檢驗,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知識資源的質量,擴充原有的知識,使知識不斷積累和最佳化,實現螺旋式的上升。

知識組織

企業知識管理涉及到知識與人的多重聯繫,不僅要重視管理企業內部的知識資源及業務流程,更應該關注企業各合作者、競爭者的最新動態,並將相關的知識資源整合到企業知識資源系統中,為企業業務操作及其管理決策提供知識支持。現代企業知識管理突出供應鏈管理及其合作化發展,因此V型知識地圖要反映供應鏈上各知識節點之間的關係,以便全方位、多視角組織客戶、合作者競爭者、企業自身的知識,並揭示相互之間的關係。
V型知識地圖圍繞客戶、合作者、競爭者、企業進行知識組織時,需以各種問題來構建各主體之間的網路聯繫,促進知識之間的流通、碰撞、激發和創造。通過抽取現實中供應鏈各知識節點之間合作和競爭的基本關係,V型知識地圖設計了主體之間的關係模式:主體A (四大主體中的任何一個)需要什麼知識以及他們發展的動力何在?哪些是主體A擁有的知識而主體B (除去主體A以外的任何主體)沒有或者也需擁有的?哪些會對主體A發展造成損害?哪些是主體A擁有卻可以幫助主體B增強競爭力的?哪些是主體A能做而主體B做得更好的?哪些是主體A能做或者能做得更好,而主體B不能的?主體A如何推動自身的發展以及如何對主體B進行遏制?如何改變主體問的關係?如何從各主體那裡獲取知識?如何通過掌握技術來提高主體的知識水平,改變知識結構,等等。

地圖擴展

V型知識地圖的擴展:以問題為導向的V型知識地圖技術架構
知識地圖的技術架構是為企業知識管理提供支撐平台,並協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應該結合企業整體知識體系和知識組織方式,綜合考慮進行設計。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3個方面的問題:
①要實現資源的集成,通過企業內外網,實現廣泛的知識互聯,完成知識資產的知識化以及知識資源建設的集成化兩大知識管理目標。
② 為企業成員解決所面臨的任務,提供協同工作的平台,促進員工、管理者、專家、企業合作者、客戶之間的協作、交流和互動。
③在知識管理的過程中還需對整體資源狀況進行總體調整、調度和監控。
針對以上3個問題的解決,對知識地圖做技術架構。其中企業知識管理的核心知識創新,主要通過實踐套用模組和套用創新模組來實現。以分析子模組、互動創新子模組、互動實踐子模組和知識庫、策略庫形成雙向互動、反饋、融合的關係,來完成知識創新過程。

優勢分析

V型知識地圖在企業知識管理套用中的優勢分析
基於以上對V型知識地圖模型的分析及其知識框架、技術框架設計,V型知識地圖在企業管理中顯示出了突出的優勢。
①有利於增強知識框架的兼容性,開放性
有利於增強知識框架的兼容性,開放性,適應企業多變的內外環境。新的知識可以隨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隨時補充,已有的知識則能迅速得到更新,不斷豐富和完善,整體知識架構能對企業內外信息需求做出快速反應。
②有利於促進知識的創新
有利於促進知識的創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V型知識地圖的導航設計面向實際問題的解決,能以啟發式的知識組織方式和導航方式,有效挖掘組織中的隱性知識和智力資源。地圖設計中所體現的差距分析、危機分析、需求分析等有利於幫助組織正確定位並進行前瞻性思考,促使用戶積極尋找最佳的發展策略和解決方案,提高組織競爭實力。
③ 有利於推進知識的學習和利用
V型知識地圖從認知學的角度,遵循知識建構的規律,重視知識的可理解性,能幫助用戶把握知識之間的多維聯繫,把知識和實踐貫通起來。
④ 有利於最佳化知識資源
V型知識地圖關注知識的整體性和複雜性,在展示可利用資源的同時能發現需要填補的知識空缺並及時補遺,並對已有的理論、方法等進行評價,使知識在套用的過程中通過實踐檢驗改善質量,不斷最佳化。
基於以上優點,V型知識地圖對組織決策、產品開發、服務創新、技術更替、研究維度擴展有著極大實用價值。在實際套用中,企業可以藉助V型知識地圖的開放式框架,互動的協作機制,培養成員解決實務的能力,提高決策效率,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競爭力。

探索發展

目前, 關於V型知識地圖在企業知識管理中的套用研究較少,主要偏重於企業決策管理領域。由於企業知識管理是一個複雜系統工程,涉及到多重關係,有許多技術性和非技術性的難題需要解決。 因此,V型知識地圖的套用範圍要有所拓展需從技術實現到資源管理作進一步探索。
①自動構建技術研究有待深入
V型知識地圖的自動構建技術研究有待深入。V型知識地圖的構建是動態的、連續的過程,目前知識模板的設計主要是藉助於協作式的工具,使組織成員對知識地圖進行瀏覽、創建、編輯、修改和使用[7]。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知識地圖的開放性、兼容性但也容易使整個設計陷入混亂。因此對自動構建技術需要進一步研究, 實現知識模板的動態演化和自動生成。
②性能有待提高
知識地圖的集成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和高性能有待提高。知識地圖管理的是組織內外的各種信息, 而且將各主體也納入到資源建設中來,因此如何加強操作接口的易用性, 如何設計安全許可權進行有效控管也需在技術、規範上進一步完善。
③知識創新的評估方法有待細化
V型知識地圖引導的知識創新評價,僅對是否產生了新知識及是否具有套用價值進行了大致判定,不能以定量方法正確反映知識創新的程度、範圍、密度、強度、大小等,不利於企業依據成員的創新行為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如何建立一個科學的評估體系有待研究。
④揭示多重關係的地圖集有待設計
企業中各類知識的組成比較複雜,單一的知識地圖難以全面揭示知識之間的網路關係。在套用中,可以以V型知識地圖為主,以其他形式的地圖形成地圖集,來擴展V型知識地圖的功能,擴大適用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