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511

U-511

U-511是角川遊戲所開發的卡牌類網頁遊戲艦隊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基本介紹

簡介,U-511,Uボート(U-Boot),艦船歷史,潛水火箭發射實驗,隸屬德國海軍時,移交日本,

簡介

U-511

U-511是德國海軍U號 IXC型 潛水艦中的一艘。在德國漢堡Deutsche Werft公司的307號碼頭建造,恰好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二天(1941年12月8日)竣工。
1942年5月進行了在潛水中發射火箭的實驗。1943年5月,在晉升為大尉的Fritz Schneewind的指揮下,經由馬來西亞檳城軍港被移交到日本的吳港。 1943年8月7日到達吳港,9月入籍,改稱為呂500號潛水艦。

Uボート(U-Boot)

Uボート(U-Boot)這個詞,原來是從德語"Unterseeboot"變換而來,也就是英語"undersea boat"(潛艇)。在德國僅僅是指潛水艇,但是在德國以外,這個詞一般是指一戰和二戰期間德國的潛艇。

艦船歷史

U-511於1941年12月8日竣工。經過訓練以後,加入到第4U-Boot戰隊。

潛水火箭發射實驗

U-511於1942年5月進行了潛水中火箭發射的實驗。
當時U-511的艦長Friedrich Steinhoff大尉的哥哥Ernst Steinhoff博士是火箭技術研究員。兩人在談話時萌發出“能進行火箭對地攻擊的潛艇”的想法,於是U-511就被提供用作實驗。
U-511的甲板上被安裝上6個由陸軍用火箭Nebelwerfer改造而來的Wurfkörper 42 30cm火箭彈發射架,在潛行深度12米處進行發射。
結果,實驗非常漂亮地成功了。
但是,由於命中率底下,而且外置火箭彈發射架增加了在水中的阻力導致操作性、速度、航行距離受到影響,計畫被廢棄了。
然而“能進行火箭對地和對水上攻擊的潛艇”的概念本身得到了德國海軍上層的支持,戰後在美國和蘇聯的戰略核潛艇上取得了成果。

隸屬德國海軍時

潛水火箭發射實驗後被轉籍到第10U-Boot戰隊,在1942年7月至1943年3月實施了3次巡邏。
1942年12月,Fritz Schneewind中尉接替Friedrich Steinhoff大尉繼續指揮。
以法國洛里昂軍港為起點,一直到加勒比海為止進行巡邏航海,共擊沉兩艘油輪,一艘貨輪總計噸位27003噸,另外擊傷一艘油輪,噸位8773噸。

移交日本

1943年5月,U-511在晉升為大尉的Fritz Schneewind的指揮下,經由馬來西亞檳城軍港向日本的吳港出發。
其理由是“技術交流的一環”,直白點說就是“為了印度洋上日本海軍通商破壞作戰的要求,將U-511作為通商破壞用的潛水艦的模型提供。”
德國從很早以前開始就有在印度洋上破壞印度和英國通商網的考慮,在得到一直在印度洋附近維持著勢力圈的同盟國日本的援助的同時,使用佯裝巡洋艦等展開大規模的通商破壞作戰行動。
不過,希特勒向日本海軍提出的印度洋大規模通商破壞作戰的邀請進展得並不明朗。
日本發展潛艇的思路並不是通商破壞,而是大型的遠洋的潛艇,用於在艦隊決戰時封鎖戰鬥海域使敵軍的大型艦船無法駛入或將想要撤退的敵艦擊沉。由於是大型遠洋潛艇,所以每艘的建造價格都十分高昂。日本主要用於太平洋戰場的伊號潛水艇並不適合量產,所以德國便將IX C型潛水艇的量產型作為通商破壞用潛水艇的量產模型,無償提供給日本。(意在讓日本仿製這種小型潛艇在印度洋破壞英國艦隻通商支援德國的作戰)
搭乘U-511一起來的有日本海軍駐德武官野村直邦中將以及下任德駐日大使、德國科學家和潛水艇技術人員。
這便是她作為U-511的最後一次航海了。順帶一提,印度洋通商破壞,擊沉美國商船兩艘,總計噸位14370噸。
1943年7月15日,在馬六甲海峽的檳城港將野村中將和工程師們放下,載著日本返航人員的U-511以暫定的“さつき1號”為稱謂,一路向吳港航行。
發現與日本的潛水艇不同,未曾見過的塗裝和形狀的潛水艇,船隊領頭船御藏山丸號油輪將其判斷為敵艦,並開炮射擊。
被誤認作是敵軍,返航員長奧田増藏大佐反覆傳送旗語和發光信號,並大揮艦旗,終於解除了御藏山丸號的誤解。
隨後在負責現場搜查的択捉型海防艦上說明了情況,終於得到了船隊的理解。
1943年8月7日,U-511到達吳港。9月加入日本船籍,改稱為呂500號潛水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