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羅摩克里希納福音書)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羅摩克里希納福音書)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羅摩克里希納福音書)》是1985年由Ramakrishna-Vivekananda Center出版的圖書,作者是Swami Nikhilananda

基本介紹

  • 作者:Swami Nikhilananda
  • ISBN:9780911206012
  • 頁數:1062
  • 定價:$35.50
  • 出版社:Ramakrishna-Vivekananda Center
  • 出版時間:1985-6
  • 裝幀:Hardcover
  • 副標題:羅摩克里希納福音書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羅摩克里希那福音(阿難達)
感謝新加坡的唐先生贈送羅摩克里希那之福音一書。這部1000多頁的兩卷本的大著並不是羅摩克里希那本人所著,而是又他的一個學生記錄下來的。事實上,羅摩克里希那本人是個文盲。
從這位文盲的思想看,他是從生命的實證上精通吠檀多哲學並且真正進入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的。他是隨時會進入三摩地的人。他的最大弟子當然是斯瓦米·維帷卡南達(辨喜)。因為辨喜,使得西方對印度有了全新的認識。
羅摩克里希那福音的實質是:普世主義宗教,即所有宗教都是真的。但走向真的途中,又有多少人覺悟了?
基於此,許多明白的人留在世界上,幫助眾人,脫離痛苦和執著,獲得智慧、自由和喜悅。
在這本大著中,充滿了大量的非常哲學的對話,一個文盲卻是一個非凡的精神導師,他所說的話具有不可思議的魅力,就如佛陀、耶穌一樣,他成了許多人默觀的對象。他的學生辨喜於1893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宗教議會獲得巨大成功,印度的吠檀多思想也由此在美國、英國等國家開始大放異彩。
我感到吠檀多哲學對於當今宗教對話具有很大的意義。
他的思想是超然的,但行動都是具體的。他讓印度無數人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希望這個文盲的思想也可以讓我們中國人受益。
2006-4-28

作者介紹

羅摩克里希那
Rmakrishna Paramahsa (1836~1886)
近代印度教改革家。原名竭達陀爾·查特吉。生於孟加拉一個貧窮的婆羅門家庭,幼年喪父,與其兄在加爾各答附近達其內斯瓦爾時母廟出家為僧。17歲時擔任祭司職務,此後終身從事印度教的改革和宣傳活動。從未受過系統的教育,其宗教知識大都從印度民間學者的口授而得。他善於以民間寓言和幽默諺語闡述自已的宗教和哲學思想。
羅摩克里希那繼承印度傳統的吠檀多不二論(見吠檀多派)思想,認為世界的最高本質是無形式﹑無屬性的梵,即絕對存在,萬物皆為梵的顯現。但他的哲學思想經常搖擺於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之間。當強調信仰的對象時,他認為世界有一個全能的﹑無所不在的最高主宰﹔當強調信仰的對象必須通過人而成為主觀信仰時,他又提出“心即一切”﹑“萬物在於心”的思想。在宗教改革方面,他在印度教的基礎上提出“人類宗教”的思想,認為世界上各種宗教所信仰的神都是同一個實體,只不過名稱不同﹔各種宗教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要達到人與神的結合,實現普遍之愛和美好的生活。他主張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聯合起來。他死後,其弟子辨喜在加爾各答建立“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目前,這個傳教會不僅在印度各地,而且在東南亞和日本﹑英﹑美等國都有活動中心。羅摩克里希那的主要著作《羅摩克里希那福音》是其弟子瑪哈紮根據他的談話記錄而輯成。
Sri Ramakrishna Paramahamsa,他的早年,修行了很多的法門,並且被認為都達到了相應法門的最高成就。教他的一些老師說,別人修行幾十年的成就,他幾天就達到了。
在修習了很多各種法門之後,他的最後一個老師教他Vedanta(印度吠陀終極智慧“吠檀多”),也就是要證悟印度傳統中認為的最高真理。這個Vedanta的“法門”被描述為否定一切的法門。Ramakrishna發現所有其它東西都比較容易否定,唯有他心中的Devine Mother(即被認為是宇宙的主宰的神)的形象,無法去掉。但是在他的老師的催促下,最終下決心,用智慧之劍,斬斷了這個神聖的形象,進入了被認為是最高的境界。此後有幾個月的時間,他幾乎每天沉浸其中,幾乎無法自理生活。後來才慢慢恢復了正常生活能力。
他來自孟加拉偏僻的農村,是一個文盲、並且沒有從屬於任何派系、導師,但世人卻公認他是印度宗教傳統的代表。他從不在意自己是否得到尊敬,也不認為自己是偉大的導師。他的原則是:只要形成個性,獲得靈性,種種結果自然會出現。但你無法想像人們來看望這個印度偉大的導師所走的路;無法想像這些人怎樣聚集在他身邊,將他奉為神明。成千上萬的人僅僅是等著摸一下他的僧袍邊。
這位19世紀的偉大導師並沒有宣稱自己有任何獨創。他的思想和開示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這些人當中有幾個年輕的小伙子,他們放棄世俗生活,準備繼續他的事業。在這幾個被描述為毛躁的印度男孩中,有一個於1893年在芝加哥登上了第一次宗教議會的世界舞台上,他就是Vivekananda(中譯:維帷卡南達或辨喜)。現在,Ramakrishina的影響力已超出了印度,並在不斷的持續和擴展中。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羅摩克里希納福音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