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 Wildfire 4中文版模具設計入門視頻教程

Pro/E Wildfire 4中文版模具設計入門視頻教程

《Pro/E Wildfire 4中文版模具設計入門視頻教程》是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衛兵工作室、王金生。

基本介紹

  • 書名:Pro/E Wildfire 4中文版模具設計入門視頻教程
  • 作者:衛兵工作室、王金生
  • ISBN:9787302190639
  • 定價:39.8元
  • 裝幀:平裝
  • 印刷日期:2008-12-26
  • 印次:1-1
圖書簡介,圖書前言,圖書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內容覆蓋了Pro/ENGINEER模具設計中的常用功能,包括模具設計基礎、分型面設計、流道設計、冷卻水道設計、模流分析設計等全方位內容,並且以多個套用實例講解Pro/ENGINEER Wildfire 4在模具設計中的不同套用。
本書以單元講解形式安排章節。每一講中,首先以STEP by STEP方式詳細地講解與單元主題相關的一個典型案例的操作步驟,並在步驟中有針對性地突出相關技術要點,再針對性地介紹相關知識點。
本書附帶精心開發的多媒體視頻教程和相關練習題,可以起到類似現場培訓的效果,保證讀者能夠輕鬆上手、快速入門。 本書可作為Pro/ENGINEER軟體初學者和設計人員的自學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作為Pro/ENGINEER技術的各級培訓教材以及高職高專相關專業的教材。

圖書前言

產品的設計技術已經普遍由2D向3D轉變,由傳統製造向先進制造轉變。使用CAD軟體進行產品設計、模具設計,利用CAM進行數控編程加工,利用CAE軟體進行輔助分析越來越普遍,並且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CAD/CAM/CAE是 一項熱門實用技術,相關專業技術人才也成為最緊缺的人才,掌握CAD/CAM/CAE軟體套用的人才無論在工作機會以及薪酬方面都占有很大的優勢,而對於機械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而言,學習並掌握CAD/CAM/CAE工具將成為尋求理想工作的一條捷徑。
市場上已有一定數量模具設計的相關教材,但多數教材只是對軟體選單的介紹,甚至是軟體檔案的漢化,缺少可操作性,並與實際套用嚴重脫節,學習掌握難度較大。另外,有一些實例教程以實例套用導向進行講解,但實例普遍簡單,而且知識點的覆蓋範圍狹窄,系統性很差,很難全面掌握軟體的套用。
本書採用一種全新的寫作與學習指導方法,按知識點進行實例的選擇,每一講所選的實例與這一講所講解的知識點緊密相關,並有比較全面的套用,從而使讀者可以真正在案例引導之下領會相關知識點的套用,並全面、系統地掌握軟體的套用。
本書以Pro/ENGINEER Wildfire 4中文版為藍本進行講解,同時適用於Pro/ENGINEER Wildfire的其他更低版本。全書突出以套用為主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解Pro/ENGINEER Wildfire模具設計的常用功能,內容覆蓋了模具設計基礎、分型面設計、流道設計、冷卻水道設計、模流分析設計等全方位內容。通過本書的學習,可以全面掌握Pro/ENGINEER Wildfire在模具設計上的套用。具體的安排如下:
第1講~第3講為Pro/ENGINEER模具設計的套用基礎。
第4講~第10講為分型面設計。
第11講~第14講分別為流道設計、冷卻水道設計與檢測工具套用。
第15講~第17講為塑膠顧問的流動分析套用。
第18講~第20講為模具設計中的幾個典型套用。
本書每一講先以一個典型的案例,通過STEP by STEP方式進行詳盡的講解開始引導,再分析相關的知識點。而在實例講解過程中突出一些操作的關鍵知識點,同時配有多媒體視頻教程進行操作示範。讀者只要按光碟中的視頻及書中的步驟做成、做會、做熟,再結合知識點的介紹進行領會提高,就能扎紮實實地掌握Pro/ENGINEER模具設計模組的套用。

圖書目錄

第1講 Pro/ENGINEER Wildfire 模具設計基礎 1
1.1 模具設計基礎套用示例 2
1.2 操作界面介紹 11
複習與練習 14
第2講 模具設計基本操作 15
2.1 基本操作套用示例 16
2.2 遮蔽與取消遮蔽 25
2.3 編輯零件顏色 26
複習與練習 27
第3講 模具布局與工件的創建 28
3.1 模具零件布局套用示例 29
3.2 布局參數設定 34
3.3 工件的創建 36
複習與練習 39
第4講 零件收縮率設定與分型面基礎 40
4.1 收縮率設定與分型面套用示例 41
4.2 收縮率參數設定 48
4.3 分型面環境簡介 50
4.4 體積塊的分割與抽取 51
複習與練習 52
第5講 陰影分型面的創建 53
5.1 陰影分型面套用示例 54
5.2 陰影曲面參數設定 60
複習與練習 63
第6講 陰影分型面套用示例 64
6.1 操作要求 65
6.2 初始操作 65
6.3 分型面的創建 69
6.4 分割、抽取體積塊 71
複習與練習 72
第7講 裙邊分型面的創建 73
7.1 裙邊分型面套用示例 74
7.2 側面影像曲線參數設定 78
7.3 裙邊曲面參數設定 79
複習與練習 82
第8講 其他分型面的創建 83
8.1 其他分型面套用示例 84
8.2 複製曲面 91
8.3 合併曲面 94
8.4 延伸曲面 95
8.5 特徵曲面 97
複習與練習 97
第9講 分型面創建示例 98
9.1 操作要求 99
9.2 初始操作 99
9.3 主分型面的創建 100
9.4 側向分型面的創建 105
9.5 分割體積塊 107
9.6 抽取體積塊 109
複習與練習 109
第10講 體積塊的創建 110
10.1 創建體積塊套用示例 111
10.2 收集體積塊 124
10.3 滑塊 126
10.4 特徵體積塊 127
複習與練習 127
第11講 流道設計 128
11.1 流道設計套用示例 129
11.2 流道參數設定 136
11.3 去除材料創建流道 137
複習與練習 138
第12講 冷卻水道設計 139
12.1 冷卻水道設計套用示例 140
12.2 等高線參數設定 145
複習與練習 146
第13講 檢測工具的套用 147
13.1 檢測工具套用示例 148
13.2 拔模角度檢測參數設定 157
13.3 等高線檢測參數設定 159
13.4 分型面檢測參數設定 160
複習與練習 161
第14講 模具設計基礎套用示例 162
14.1 操作要求 163
14.2 拔模角檢測 163
14.3 初始操作 165
14.4 創建分型面 167
14.5 創建體積塊 168
14.6 分割體積塊 171
14.7 抽取體積塊 173
14.8 流道設計 173
14.9 冷卻水道設計 176
複習與練習 178
第15講 模流分析基礎 179
15.1 流動分析基礎套用示例 180
15.2 流動分析操作界面 183
15.3 分析類型參數設定 184
15.4 選擇材料參數設定 185
15.5 成型條件參數設定 186
複習與練習 186
第16講 模流分析結果 187
16.1 流動分析套用示例 188
16.2 分析結果說明 195
複習與練習 199
第17講 模流分析套用示例 200
17.1 操作要求 201
17.2 澆口位置分析 201
17.3 成型條件分析 203
17.4 塑膠流體、冷卻質量、縮痕分析 206
複習與練習 208
第18講 肥皂盒模具設計 209
18.1 設計要求 210
18.2 拔模角檢測 210
18.3 澆口位置分析 211
18.4 模具設計初始操作 213
18.5 創建模具型芯、型腔 215
18.6 動模板結構設計 216
18.7 定模板結構設計 219
18.8 導柱、導套設計 220
18.9 定模底板和澆注系統設計 223
18.10 冷卻水道設計 225
18.11 動模墊板、墊塊、動模底板設計 228
18.12 頂出結構設計 230
複習與練習 240
第19講 線圈骨架模具設計 241
19.1 設計要求 242
19.2 初始操作 242
19.3 拔模角檢測 244
19.4 模具的型芯、型腔的創建 246
19.5 創建型芯鑲塊結構 251
19.6 創建斜導柱、導柱 252
19.7 創建澆口套及定模底板 255
19.8 流道設計 256
19.9 滑塊結構設計 257
19.10 鎖緊塊設計 258
19.11 冷卻水道設計 260
19.12 定模板結構修改 261
19.13 導套設計 263
19.14 動模底板設計 264
複習與練習 265
第20講 攝像頭塑膠夾模具設計 266
20.1 設計要求 267
20.2 初始操作 267
20.3 型芯、型腔鑲塊設計 269
20.4 動模板結構設計 273
20.5 定模板設計 275
20.6 滑塊設計 277
20.7 鎖緊塊設計 279
20.8 斜導柱設計 282
20.9 導柱、導套設計 284
20.10 動模墊板、墊塊、動模底板設計 286
20.11 頂出結構設計 288
20.12 定模底板和澆注系統設計 295
20.13 冷卻水道設計 299
複習與練習 3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