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5裝甲車

1945年9月,美軍要求研製T43運貨車底盤並利用該底盤製造12人的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1946年4月,研製T43運貨車結束稱T43E1。1946年9月美軍又批准利用該車底盤研製、設計T18多用途裝甲車並由萬國收割機公司製造了4輛樣車,分別稱T18和T18E1。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武器安裝方式不同,T18型車開始未裝武器,但後來在車長位置兩側安裝了12.7mm遙控機槍;T18E1型車原在車長位置兩側安裝12.7mm遙控機槍,而後來又改裝成1挺帶環形架的12.7mm遙控機槍;T18E1型車原在車長位置兩側安裝12.7mm遙控機槍,而後來又改裝成1挺帶環形架的12.7mm機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75裝甲車
  • 類別:裝甲車
  • 國家:美國
  • 型號:M-75
配備狀況,結構性能,

配備狀況

1951年1月,T18和T18E1多用途裝甲車改名為履帶式步兵裝甲車。1952年12月,美國陸軍決定裝備T18E1車,並定名為M75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M-75裝甲車
1951~1954年2月,萬國收割機公司共製造該車1729輛。50年代末,該車被M59型車取代,其中大多數轉交比利時陸軍裝備。目前,該車在比利時也逐漸被裝甲步兵戰車和M113A2裝甲人員輸送車取代。

結構性能

該車車體是全封閉的焊接和鑄鋼結構。駕駛員位於車前左側,動力艙在其右側,他的單扇艙蓋能向右旋轉打開,蓋的前邊裝有4個M17潛望鏡。
該車許多部件,如發動機(沒有M41型坦克上的增壓器)和履帶等均與M41輕型坦克相同。
整體式動力裝置安裝在車體支架上。維修和更換時可由車體前上裝甲板中間的大視窗吊出。排氣管出口位於該視窗頂上,其走向與車體前端平行。
車長指揮塔上裝有6個觀察鏡,指揮塔上部轉動部分可手動旋轉360-,並有向後開的單扇艙蓋。M2HB式12.7mm機槍樞軸式安裝在艙口,俯仰範圍為-25-~+45。
10名步兵坐在車體後部的載員艙內,出入車輛通過車尾的兩扇門,門樞在中央,艙的頂部也有艙口。
該車採用扭桿懸掛,有5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居後,3個托帶輪。T91E3型履帶裝有可更換的橡膠襯墊,每條履帶有70塊履帶板。
該車的生產型車也略有不同,如部分車的頂裝甲厚9.5mm,第一和第五負重輪裝有減振器,頂部有2個艙口,每個艙口的艙蓋有3個開啟位置;而另一部分車的頂裝甲厚12.7mm,第一、四和五負重輪處裝有減振器,頂部有2個艙口,每個艙口有1個可打開的艙蓋。
該車不是水陸兩用車輛,無三防裝置,多數車上裝有主動紅外駕駛儀。
性能數據
型號M75
乘員+載員2+10人
戰鬥全重18828kg
淨重16632kg
單位功率11.52kW/t
單位壓力55.9kPa
車長5.193m
車寬2.844m
車高
包括機槍3.041m
至指揮塔頂2.775m
車底距地高0.457m
履帶著地長3.048m
履帶中心距2.209m
履頻寬533mm
公路最大速度71km/h
燃料儲備568L
最大行程185km
涉水深
無準備1.219m
有準備2.032m
爬坡度60%
攀垂直牆高0.457m
越壕寬1.676m
最小轉向半徑原位
發動機
生產公司大陸(Continental)公司
型號AO-895-4
類型6缸風冷汽油機
功率/轉速2;W/2600r/min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通用汽車公司阿里遜分部
(GeneralMotorsCorporation,
AllisonDivision)
型號CD-500-4
類型十字傳動
前進檔數2
懸掛裝置類型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12.7mm/機槍
煙幕彈發射器無
機槍彈基數1800
裝甲結構類型/厚度/水平傾角
車體前上部均質/12.7mm/17-
車體前下部均質/15.9mm/58-
側部均質/15.9mm
頂部均質/9.5mm或12.7mm
底部均質/25.4mm
尾部均質/12.7mm
電氣系統電壓24V
蓄電池數量/電壓/型號2個/12V/6T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