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系列戰鬥機

J系列戰鬥機

殲擊機用於在空中消滅敵機和其他飛航式空襲兵器的軍用飛機,又稱戰鬥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廣泛稱為驅逐機。殲擊機的主要任務是與敵方殲擊機進行空戰,奪取空中優勢(制空權)。其次是攔截敵方轟炸機、強擊機和巡航飛彈,還可攜帶一定數量的對地攻擊武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殲擊機具有火力強、速度快、機動性好等特點,是航空兵空中作戰的主要機種,也可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J系列戰鬥機
  • 分類:殲擊機
  • 所屬:中國
  • 性質:空中消滅敵機的軍用飛機
  • 型號:5 6 7 8 10 11 31 15 16 20 
中國戰機概況,殲-2,殲-5,殲-6,殲-7,殲-8,殲-8B,殲-9,殲-10,殲-10A,殲-10B,殲-11,殲-12,殲-13,殲-15,殲-16,殲-20,退役飛機出路,

中國戰機概況

中國殲系列真正存在的戰鬥機有殲-2殲-5殲-6殲-7殲-8、殲10、殲11殲15、殲16、殲20殲31外。其餘皆是外界猜測的。(殲9和殲13是半途因種種原因而停止研究)
系列

殲-2

米格15戰鬥機是由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飛機設計局設計的,北約給予的綽號是“柴捆(Fagot)”,是蘇聯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代表。
J系列戰鬥機
殲2即中國米格15
據統計,米格-15戰鬥機各型機總產量超過16500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大的噴氣式飛機。
中國曾在抗美援朝時期從蘇聯引進大批米格15戰機。
米格-15的中國仿製型被稱為殲-2。

殲-5

殲-5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製造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仿製前蘇聯米格-17φ),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 瀋陽飛機公司於1955年初開始試製殲-5。1956年7月19日,試製原型機首次試飛。殲-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 殲-5主要用於晝間截擊和空戰,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其改進型殲-5甲機頭裝有雷達,主要用於夜間截擊空戰。
J系列戰鬥機

殲-6

殲-6戰鬥機,是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工業公司製造的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執行一定的對地攻擊任務。
殲-6是中國根據前蘇聯米格-19仿製和發展的制空戰鬥機,1958年初開始研製,1960年投入批生產,1964年首批殲-6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使用,到1983年停產,共生產了5205架。
該機是中國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中國產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在各次實戰中,殲-6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
2010年6月12日殲-6戰鬥機正式退出中國空軍裝備序列。

殲-7

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鬥機之一。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性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在中國海、空軍戰鬥機裝備系統中一直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殲-7已於2006年停產。
J7J7

殲-8

殲-8戰鬥機,是中國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沈飛)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設計研製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殲擊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現正逐步退役,被殲-10殲-11所取代。
殲8戰鬥機殲8戰鬥機
殲-8設計上參考蘇聯米格-21戰鬥機,裝備兩台渦噴-7甲(WP-7A)發動機,加長了機頭,提高高空戰性能。殲-8原型機1969年7月5日首飛成功,1979年完成設計定型,1980年開始服役;由於早期殲-8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沈飛於70年代末開始研製殲-8的全天候型,改良火控雷達等電子設備;機艙蓋、座椅、氧氣系統和組合儀表重新設計,改裝武器系統等,成為殲-8Ⅰ;

殲-8B

沈飛公司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Ⅱ飛機。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
殲-8Ⅱ發展重點武器系統、火控系統、機載電子設備、動力裝置。為給大口徑雷達天線提供空間,採用兩側進氣方式,這也是該機與殲-8最大的外觀區別。這一改進為殲-8Ⅱ火控系統未來的改進留下了充足的空間。最終雷達採用了208型單脈衝火控雷達,208型是在殲-8使用的204型的基礎上研製的,是中國第一種具有攔射能力的雷達,採用單脈衝體制,平面搜尋距離為40千米,配備有連續波照射器,理論上可以導引超視距發射的雷達制導空空飛彈。

殲-9

殲-9型截擊機(殲-9戰鬥機(仿米格-23改))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制圖-22M“逆火”和美 B-1B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主要任務為國土防空以轟炸機為主要目標進行截擊。是我國繼殲-8自行研製生產之後又自行設計的戰鬥機,但因當時中國技術落後,耗資巨大及工程量大而被迫停留在設計圖紙上。該機從1964年提出構想,至1980年全面停止歷時16年。中間國民經濟轉向,研製工作停止。

殲-10

殲-10戰鬥機是我國第一架完全獨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戰鬥機,2005年正式裝備部隊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建制、系統地形成了戰鬥力,西方將殲-10劃分為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認為它是中國第一種裝備部隊的國產第三代戰機、第一種真正兼有空優及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國產戰機,殲-10的後繼改進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機身的一些局部細節上都作了改進,使得飛機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改進型暫定為殲-10B。韓國國防部長官金寬鎮2011年7月16日參觀訪問中國空軍滄州飛行試驗訓練基地,這是殲十基地首次對外公開。
J系列戰鬥機

殲-10A

殲-10A為單座量產機型,西方代號F-10A。

殲-10B

殲-10B是基於J-10A大幅度改進型,配備無附面層隔道進氣道,雷達罩被重新設計,取消了傳統圓錐型的雷達罩,更改為扁身錐型,駕駛艙前方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內藏紅外線搜尋及追蹤系統及雷射測距儀垂直尾翼襟翼亦相應地加大,垂尾切尖、腹鰭切尖,進一步改進氣動布局。該機可能有整合被動式相控陣雷達。2011年3月,殲-10B的照片出現在中文網路上,證實了殲-10B的存在,為殲-10正式曝光後首次有完全自主設計的國產新型戰鬥機亮相。
J系列戰鬥機

殲-11

J系列戰鬥機
殲-11系列戰機是中國在引進俄羅斯蘇-27SK後發展的第三代重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裝備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殲-11戰機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極佳的空中機動能力和強大的中遠距打擊能力,裝備性能先進的機載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能夠在極為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全天候作戰。在近年來的重大作戰演習任務中,處處飛翔著它獵鷹般矯捷的身影,是奪取制空權、實施遠程火力打擊的一柄“藍天鋼刀”。

殲-12

殲-12戰鬥機是中國大陸空軍擺脫蘇聯制式飛機系列設計格局以後,第一代從機體設計到部件製造完全有中國人自行完成的輕型噴氣戰鬥機。儘管半路夭折,但是卻為中國大陸實施全面獨立自主地開發其戰鬥機裝備的研製計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是中國大陸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塊重要里程碑”。

殲-13

殲-13飛機的設計思想醞釀於1971年底,當時根據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殲擊機方案。601所根據作為我國空軍殲擊機主力的殲-6已經落後的情況,認為應研製接替殲-6的空戰殲擊機,作為80年代的空軍主力戰鬥機。 但由於後來由於空軍隊裝備發展規劃的調整以及縮短新機研製戰線等原因,1981年3月以後,停止了研製,直接研製費1,221 萬元。

殲-15

殲-15”是中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也是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5是以T10K原型機為基礎研製的一代國產艦載戰鬥機,其氣動外形類似於蘇聯(俄羅斯)的蘇33艦載戰鬥機。殲15是雙發,雙垂尾的重型戰鬥機,帶鴨翼的三翼面氣動布局,帶有著艦攔阻鉤,採用電傳飛行控制系統,具有優異的機動性能。2009年8月31日上午,國產殲-15戰鬥機在瀋陽成功實現原型機首飛。
J系列戰鬥機

殲-16

殲-16(J-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三代半多用途雙座殲擊轟炸機。該機參考機型為俄式蘇-30MKK殲擊轟炸機。2013年國中國正式公開該戰機。
2011年10月17日已在瀋陽首飛,殲-16具有對空對地攻擊能力。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信息。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與殲轟-7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最大載彈量12噸,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飛彈。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殲16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殲-16不是一款隱身戰機,其氣動外形和蘇27基本一致。首批24架部署在空軍8師22團,其中16架已經交付使用。

殲-20

殲-20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製的中國第四代(歐美標準,俄標準為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機。其採用了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DSI鼓包式進氣道、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布局。殲-20的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起落架艙門採用鋸齒邊設計,機身深墨綠色塗裝,遠觀近似於黑色。
200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何為榮將軍曾預期殲-20將在2017到2019年間投入使用。該機於2010年10月14日完成組裝,2010年11月4日進行首次滑跑試驗。2011年1月11日12時50分,殲20在成都實現首飛,歷時18分鐘。
J20J20
J系列戰鬥機

退役飛機出路

2010年,國產殲-6戰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大家知道,殲-6戰機為我國自主生產第一代超音速戰機,從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產,曾是我國空軍裝備數量最多、共生產約5000餘架。也是服役時間最長、實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國產噴氣式超音速戰機。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同樣還有大量退役的殲-7戰鬥機更是戰功卓著。
這么多戰鬥機退役之後怎么辦?全部封存又涉及到定期維護保養的問題,就在這些戰鬥機退役之後,西方媒體卻發現怎么也找不到幾千飛機,他們到哪裡去了呢?據了解,中國這幾千架退役的戰鬥機已經被悄無聲息的改進為無人攻擊機。美國國家空軍研究室主任威爾表示,中國不會徹底捨棄殲-6戰鬥機,高調宣布殲-6退役可能暗藏該機其他戰略用戶。威爾列舉到,中國在上世界90年代已經有專家公開論文研究該機在作為巡航飛彈或自殺性攻擊飛機對付美國航母,但卻一直沒有引起美國的高度重視。
美國媒體認為,在中國西北的鼎盛空軍作戰實驗中心機場,中國將大量殲7和殲6戰鬥機進行了無人化改進,進入上世紀90年代之後,中國開始為殲6“超音速”無人作戰飛機安裝了GPS和北斗導航系統,以及飛行姿態自動駕駛控制系統,自動飛彈發射系統等等實現了真的無人制導能力。據悉,解放軍有勤儉持軍的傳統,中國軍人能將很多被外界看來無用的東西,打造成價格低廉的新式武器。殲6無人機既能夠進行投彈攻擊,也可以實“自殺式”攻擊,成本低廉,能有效減少飛行員傷亡。
更加厲害的是,中國改造的殲6殲7無人機可以進行集群攻擊,上百架戰鬥機同時向敵方目標攻擊,或者進行電子干擾,足以讓敵方膽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