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haemum aristatum

名稱狀態:被SP2000收錄,狀態為:Ischaemum aristatum為接受名
中文名:有芒鴨嘴草
分布:安徽,福建,廣東,貴州,海南,湖北,河南,湖南,江蘇,江西,台灣,雲南,浙江,廣西
形態描述: 多年生。稈高60-80厘米,節上無毛或被髯毛。葉片條狀披針形,長4-8毫米。總狀花序成對生於稈頂,互相緊貼呈柱狀;穗軸逐節斷落,節間與小穗柄粗厚,呈三棱形,外側均具白色纖毛,內側無毛或略有毛;無柄小穗披針形,長7-8毫米;第一穎下部革質,邊緣內折,上部脊上有翼;芒自第二外稃裂齒間伸出,長約10毫米,中部以下膝曲;有柄小穗多小於無柄小穗;第二外稃生一細短的直芒。 分布長江流域中、下游和台灣。生山坡、路邊。變種鴨嘴草 var glaucum(Honda) T Koyama 不同於正種在於無柄小穗無芒或有一短直芒;穗軸節間與小穗柄外側無毛。分布於華東。
(中文名:有芒鴨嘴草)(中文名:有芒鴨嘴草)
(中文名:有芒鴨嘴草)(中文名:有芒鴨嘴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