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國際創新管理公司

ICM國際創新管理公司(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Inc.)與業界的一個龐然大物CAA同創立於1975年,這兩家公司加上老牌巨無霸,是好萊塢僅有的三家百分之十經紀公司,意思是敢於從客戶的收入中收取百分之十的佣金,其強橫其地位之高從中可見一斑。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ICM國際創新管理公司
  • 外文名稱: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Inc.
  • 成立時間:1975
  • 員工數:約170個經紀人
基本信息,發展歷程,

基本信息

英文全名: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Inc.
創建時間:1975
員工總數:約170個經紀人
總部所在地:洛杉磯星座大道
重要客戶:碧昂絲、哈莉·貝瑞、克里斯·洛克
主營業務:電影、電視、音樂、出版、新媒體
ICM與業界的一個龐然大物CAA同創立於1975年,這兩家公司加上老牌巨無霸,是好萊塢僅有的三家百分之十經紀公司,意思是敢於從客戶的收入中收取百分之十的佣金,其強橫其地位之高從中可見一斑。ICM還是好萊塢經紀業五大家族中唯一一家公司名稱上有國際這個詞的,而且這個詞也並非只是裝裝門面,ICM很擅長經營國際業務,在倫敦、巴黎、馬德里和羅馬都設有辦事處,幫助旗下明星開拓國際市場。上世紀90年代中期是ICM的最輝煌時期,公司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擁有梅爾·吉勃遜、阿諾德·施瓦辛格這些超級巨星。

發展歷程

1975年,馬文·約瑟夫森把創新管理協會(Creative Management Associates)和國際著名經紀公司(the International Famous Agency)兩家經紀公司合二為一,這家新公司就是ICM。成立之初,ICM是上市公司約瑟夫森國際公司的子公司。馬文·約瑟夫森並非經紀業的圈內人,他此舉不過是看到經紀業很有賺頭,想進來大撈一把。然而,新公司的多數精力都花在了人事紛爭上,同年創立的CAA則趁機崛起。
直到1980年,畢業於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經紀人傑弗里·伯格當了總裁,ICM才算回到正確的軌道上。1986年,ICM趁著威廉·莫里斯在掌門人斯坦·卡門逝世後群龍無首的機會,搶下成堆的明星,大發其財。1987到1988財政年度,ICM的收入高達5600萬美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對一家經紀公司來說,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1988年,馬文·約瑟夫森把公司私有化,他和公司的幾位高級管理者以7000萬美元買下了60%的股份,幾年後,他把自己的股份又賣給了合伙人。
1990年代,ICM已是好萊塢的頂級玩家。CAA的兩位合伙人麥可·奧維茨和朗·梅耶接連跳槽,分別掌管迪士尼和環球,ICM趁亂打劫,得到了好幾個大牌明星。此外,他們還開發了公司客戶,說服美國運通公司擔任保羅·麥卡特尼的美國巡迴演唱會的贊助商。
ICM的一大業績是,為客戶阿諾德·施瓦辛格、埃迪·墨菲和梅爾·吉勃遜爭取到2000萬美元的片酬,並把業務擴展到了歐洲幾個大國的出版、劇院和電視新聞業上。當時就有業內人士斷言,ICM因為規模過於巨大,到頭來反而會不知所措。而ICM的應對之策就是繼續擴張,一連買下好幾家音樂經紀公司,得到了U2等音樂巨星。雖然有意進軍製片業務,但受制於反壟斷法,ICM還是留在了經紀業。在與CAA的挖角大戰中,ICM得到了導演雷尼·哈林和女明星高迪·霍恩,但也失去了喜劇明星比利·克里斯托和埃迪·墨菲。
1998年,南希·約瑟夫森成為ICM的聯合總裁,這也是女性第一次攀到好萊塢頂級經紀公司的金字塔塔尖。南希·約瑟夫森是ICM的創始人馬文·約瑟夫森的女兒,前娛樂業律師,1986年進入這家公司。她最了不起的業績的是把《六人行》打包賣給了NBC。
近年來,ICM失去了好幾個重要客戶,包括朱莉婭·羅伯茨和卡梅隆·迪亞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