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50

IC50

IC50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是指被測量的拮抗劑的半抑制濃度。它能指示某一藥物或者物質(抑制劑)在抑制某些生物程式(或者是包含在此程式中的某些物質,比如酶,細胞受體或是微生物)的半量。在凋亡方面,可以理解為一定濃度的某種藥物誘導腫瘤細胞凋亡50%,該濃度稱為50%抑制濃度,即凋亡細胞與全部細胞數之比等於50%時所對應的濃度,IC50可以用來衡量藥物誘導凋亡的能力,即誘導能力越強,該數值越低,當然也可以反向說明某種細胞對藥物的耐受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抑制濃度
  • 外文名:IC50
  • 英文全稱: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類別:濃度
  • 反應:酶催化反應
IC50,簡介,計算方法,半抑制率,定義,濃度,

IC50

簡介

計算方法

IC50和EC50的計算一般需要測定5個以上的點,再通過曲線擬合得到函式計算而得,或者假設IC50(EC50)附近的點連成直線計算而得等,但這都存在較大的誤差。因為擬合的函式曲線並不能保證都通過所測定的點,其次IC50(EC50)附近的點並不都連成直線,所以計算誤差較大。IC50(EC50)計算軟體解決了以上問題。本軟體輸入可以為多組試驗數據,軟體將自動取最靠近IC50(EC50)處的三個點進行二次曲線擬合,所建立的函式能完全通過IC50(EC50)附近的3個點,決定係數R2=1.00,並自動生成曲線圖、曲線方程和IC50(EC50)值。支持曲線圖的複製、貼上及圖上上文字的編輯。在保證試驗數據精度的前提下可以確保在IC50(EC50)周圍的曲線的高精度,由此算得的IC50(EC50)可以保證是高精度的,使用效果很好。

半抑制率

半抑制濃度(或稱半抑制率),即IC50。在間接競爭ELISA標準曲線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標準曲線是一個S型曲線。
ICELISA中,不添加抑制物質的對照孔的OD值為B0, 添加了抑制物質的孔的OD值為B
B/B0% 就叫做結合率, 在結合率為50%時所對應的抑制物質的濃度就叫做IC50。
一般IC50的數值越小,說明你的抗體的特異性能越強!
最小檢測限為試劑盒標準曲線的最小的濃度,小於最小濃度或大於最大濃度,即不在曲線範圍內的都不準確,大於最大濃度可以稀釋後測。
IC50為50%抑制濃度即B/B0=50%時所對應的濃度,半數抑制是用來衡量抗體靈敏度,半數抑制越低,說明抗體的靈敏度越高。
通常來說,試劑最大和最小量程應該是該抗體用來檢測標準品的檢測限,檢測限分最大和最小檢測限。
檢測下限一般為理論值,是根據標準曲線算出來的理論上可以檢測到的最小的值;
定量限為實際檢測時可以定量的最低的值;
而最大檢測限就是實際操作中抑制率達到100%時的藥物濃度。
檢測下限(LOD)對應的OD值:OD(LOD) =B0-3SD
定量限(LOQ)對應的OD值:OD(LOQ) = B0-10SD

定義

IC50, 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represents the concentration of an inhibitor that is required for 50% inhibition of things like an enzyme, a cell, a cell receptor or a microorganism.
It's commonly used as a measure of drug effectiveness. Another measure of drug efficacy is EC50 which represents the concentration of a compound that is required to obtain 50% of the maximum effect. (Ex. EC100 would be 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 of a compound to obtain 100% of its effect).

濃度

如果只是IC50,一個底物濃度就夠了。但是IC50會隨底物濃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你要指定一個底物的濃度,發表IC50的時候要註明你底物的濃度。這個濃度如果沒有任何依據的隨意指定一個,感覺上就會不專業。如果你已經有其它人關於這個酶和其它抑制劑的資料(並且上面詳細註明了所用的酶和底物的濃度,還有對底物的Km),你當然可以省事的在其它人的底物濃度下測你的IC50。不過如果你沒有詳細的相關資料或者不很肯定查到的相關數據,最好是先自己做一下這個酶的動力學曲線。具體怎么做動力學找本書上就有了。簡單的就是根據相關資料(新的酶就要看自己的感覺了)設計幾個底物濃度,然後調整加的酶的濃度使得所有速度曲線在引發後的幾分鐘都是線性的,而且前幾分鐘消耗的底物量一定不要超過底物總濃度的10%。底物的濃度你要高高低低地試幾次,然後估算出Km的大致值(加許多底物讓酶飽和,這個時候測出的速度應該是Vmax, Km就是使得速度為Vmax一半的時候的底物濃度)。然後你設計10~15個底物濃度點上及5倍Km,下及1/5Km,注意Km附近點要密集些因為正是曲線的拐彎處。情況好的話你就會拿到那個酶的Michaelis-Menten曲線(X軸底物濃度Y軸速度),處理後得到Km和Kcat。我覺得最後指定的測IC50的底物濃度要么是Km,要么是3xKm或5xKm(飽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