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級,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

3-4年級,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

3~4年級是孩子由低年級升向高年級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會產生一些變化,他們已經不再是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的聽話孩子了。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這樣的孩子讓很多父母都覺得不適應,也覺得難以溝通。本書重點分析了這一時期孩子的身心特點,以此為基礎,引導父母更好去了解孩子,學會和孩子溝通,全書8章涉及心理呵護、學習能力培養、思維訓練、情商培養、親子溝通、獨立意識和能力培養等全方位指導,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融洽,陪伴孩子順利度過國小中年級階段。

基本介紹

  • 書名:3-4年級,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184頁
  • 開本:16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
  • 作者:陶紅亮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219557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本書,陪伴孩子順利走過國小中年級

作者簡介

陶紅亮,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先後從事教育、出版行業多年。長期關注國內外教育,對親職教育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入研究,倡導“平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已出版多部親職教育、青少年教育、早期教育著作。其主要作品有《媽媽的早教決定孩子的人生》《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卡爾威特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好的性格成功的開始》等。

唐文俊,國小高級教師。16年來,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本人愛好習作,文章多次獲國際省市級不同獎項,並發表於各類刊物上。所帶班級獲得各種優秀稱號,曾帶班級獲得全國“特色小隊”稱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為什麼說3 ~ 4年級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
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 /2
孩子情感和情緒的波動時期 /5
孩子學習成績的定型時期 /8
孩子道德觀培養的關鍵時期 /11
孩子培養思維方式的黃金時期 /15
絕對不能錯過的關鍵時期 /18
第二章 心理波動,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
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 /23
正確對待孩子的厭學心理 /26
孩子喜歡打架頂嘴的原因 /28
告別溺愛,讓孩子健康成長 /31
給孩子他們需要的榮譽感 /34
如何應對孩子說謊的問題 /38
教會孩子自信面對一切 /41
培養孩子必不可少的細心和恆心 /44
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易犯的錯誤 /47
第三章 學習能力,讓孩子一生擁有好成績
學習興趣的培養 /51
揚長避短,發現孩子的長處 /54
激發好奇心,學習帶著問號 /57
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60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63
孩子淘氣很正常,家長不用太擔心 /66
一起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 /69
幫助孩子找到記憶的鑰匙 /72
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辦法 /76
第四章 思維訓練,讓3 ~ 4年級的孩子更聰明
孩子右腦的潛能有待開發 /81
保護孩子的淨土,想像力的培養 /84
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87
幫孩子告別單向的思維模式 /90
智力資源中必不可少的創造力 /93
第五章 情商培養,3 ~ 4年級孩子的定型期
讓孩子遠離孤獨,樂觀開朗成長 /97
讓孩子學會分享 /100
教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103
讓孩子告別軟弱,健康成長 /106
面對失敗,讓孩子屢敗屢戰 /109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失誤負責 /112
培養孩子不屈不撓的毅力 /115
第六章 平等溝通,給3 ~ 4年級孩子足夠的尊重和愛
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120
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裡話 /123
跨越代溝和孩子交朋友 /126
告別老套的說教溝通方式 /129
適時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 /132
參考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建議 /135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和學校的配合 /138
第七章 獨立意識,3 ~ 4年級孩子不可缺少的成功砝碼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142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45
注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147
孩子的動手能力必不可少 /150
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153
讓孩子有時間自由學習 /155
讓孩子懂得整理自己的學習筆記 /158
第八章 人際交往,受歡迎的孩子更容易受好運青睞
培養孩子的交友能力 /163
接受並認可孩子的性格 /166
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冷落 /169
擴大孩子交友類型 /172
教導孩子不要歧視問題學生 /175
改變孩子的暴力傾向 /178
扮演孩子間的調停角色 /181

序言

孩子到了上3~4年級的年齡,便開始產生自我意識。此時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感覺頭疼了。因為孩子不再是家長說什麼就做什麼的乖孩子了。除此之外,孩子的心理也發生了各種變化,家長越發感到與孩子溝通交流很吃力,也越發不知要如何教育孩子了。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材,因此也都在孩子的教育上下足了功夫。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平時接觸最多的人,教育責任更是非常重大。沒有人能夠代替父母的親職教育,也沒有一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天才,都需要父母的培養。但是,往往有很多父母意識不到自己的作用,即使意識到了,在方法的選擇上還是感覺很茫然。雖然知道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但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很多家長依然會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或是謹小慎微,生怕選錯教育方式,從而影響孩子的一生。本書系統地對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表現進行剖析、講解,然後為家長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以供參考。
從孩子的特點出發,先找到問題的根源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是有原因和理由的。孩子的表現自然也是如此,很多問題都是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解決。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出現的新型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自閉等各種心理問題。這些也都是近年來教育盲點下出現的產物。另外,孩子之所以出現自閉的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肯定經歷了很長的過程。這個時候就要徹底地分析原因才能找到解決方法。僅僅憑藉理論是不能適用於所有情況的,所以分析原因才是關鍵中的關鍵。要分析原因就要先了解孩子的表現,此時就離不開父母對孩子的了解了。這個階段的孩子有著屬於當下階段的特點,只有抓住了特點,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注重實際問題,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
很多時候,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幾乎是千篇一律的,但這並不能適用於所有的孩子。所謂“特殊情況特殊解決”,就是強調要注重實際情況。而隨著孩子的不斷成熟,社會的不斷進步,很多沒有見過的情況也隨之出現。這個時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也許陳舊的方法就不適用於新的情況了。另外,僅用抽象的語言闡述方法,對思維模式不盡相同的人來說理解也會出現偏差。所以,簡單實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受到家長的追捧。
推陳出新,選擇更好的教育方式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已經不能夠用老套的說教和打罵來教育了。因為在不斷地發展之中人們注意到,對孩子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這個孩子開始產生自我意識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接受範圍內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而陳舊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起作用,還會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問題愈演愈烈。現如今,孩子的教育也從單方面向多方面發展了。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對孩子的教育不再是狹義上的學校教育了,教育囊括了更多的內容,而社會也要求孩子能夠全方面的健康成長。只有孩子順應了趨勢,才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孩子的一生是由父母來塑造的,雖然孩子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但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父母的引導和指點是必不可少的。若父母能夠找準適合孩子的方向,那么孩子的成長自然能夠順風順水,反之,如果家長沒能為孩子選擇一個適合的方向,那么孩子前進路上的艱難險阻不難預見。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之前,自己首先要接受教育。
為了儘可能減少家長認識上的偏差,本書採用了真實事例、深入分析以及相應解決方法的模式,為家長答疑解惑。本書有針對性地篩選了這個階段孩子的典型特徵,更加切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在找到問題後,本書分成不同的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歸納總結,更加有條理性,便於家長進行學習。

主 編
2014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