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東局勢與“一帶一路”學術論壇

中東局勢與“一帶一路”學術論壇2017年12月17日在此間舉行。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郭長剛教授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致辭,並主持了主旨演講。來自外交部、高校、科研機構、媒體,以及土耳其等國的30多位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出席了論壇。
前中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大使、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2017年的中東再次處於新的十字路口,其中特朗普執政以來的中東政策成為中東變局的重要因素,這加劇了地區大國之間的競爭,但同時中東地區在敘利亞危機、伊斯蘭國等熱點問題上也出現了緩和,許多國家也開始圖謀變革和轉型。
論壇由由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辦,共分中國與中東國家、中東地區大國關係、土耳其問題、外方學者發言四個專場進行,圍繞中東局勢、中國與中東國家關係、中東地區大國關係等進行了研討。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學者主任郭長剛、教授王三義、學者陳浩和土耳其學者Tugrul Keskin分別主持了專場研討。
在論壇研討階段,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健表示,中國與中東面臨良好的合作機遇,如中東地區主要經濟體增長勢頭較好,中東國家處於產業調整期,中東地區基礎設施落後,中東地區人口增長較快,中東地區市場在擴大開放等。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劉中民從大國關係層面、地區格局層面、沿線國家國內政治層面,著重探討了中國在中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治和安全風險,並就如何解決這些風險提出了若干建議。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毅宏認為,雖然中國在中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眾多突出的成果,但與歐美、俄羅斯等國相比,在傳播勢力、軟實力、話語權等方面仍有明顯差距,因此應重視對國際話語體系的構建。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建認為,目前中東格局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應該對未來沙特和伊朗之間關係的走向進行研判,同時也不宜誇大兩國之間的衝突。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余建華剖析了中國中東外交的新篇章,提出要將“一帶一路”倡議看作為建設美好未來的行動願景。浙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吳彥對沙特內部的什葉派問題進行了探討,並且提出一個問題,即沙特內部的什葉派問題的實質究竟是國內教派之爭還是公民權利之爭,是地區教派之爭還是沙特王室派系權力之爭?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義以2015—2016年土耳其和歐洲的暴恐事件為對象,分析了中東地區局勢與恐怖主義的關聯性,對英國、法國和德國的移民政策進行了反思,並指出中國今後也應在移民問題上加以重視。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良祥指出,由於美國單級體系崩潰留下的權力真空被地區大國填補,引發了地區秩序的失序,而當前中東地區國家的政治合法性正處於重新建構的階段。上海師範大學的王建平教授就中東地區熱點問題與宗教問題作了專題發言。中方學者李艷枝、李秉忠、魏敏、鄒強和楊晨就居倫運動、庫爾德問題、土耳其經濟現狀、中土經貿合作以及中土關係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外方學者Semih Koray、Adnan Akfirat、Emmanuel Karagiannis、H. Elvida Unal也發表了自己對相關問題的見解。
論壇舉行的背景是,2017年以來,中東地區仍然熱點不斷,熱度不減,從年初特朗普的“限穆令”(1月)、沙特國王的“亞洲行”(3月)和土耳其修憲公投(4月),年中的伊朗總統選舉(5月)、卡達斷交風波(6月)和伊拉克庫德人獨立公投(9月),到年末的沙特反腐行動(11月)、黎巴嫩總理辭職事件(11月)、埃及恐襲事件(11月)等等,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東局勢的前景愈加撲朔迷離。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中東地區都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通道,一個和平穩定的中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推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基於中國是中東局勢的利益相關者,是以“中國方式”解決中東問題的實踐者,是中東發展“新思維”的提供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