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花都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花都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花都區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全面回顧,“十二五”期間我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巨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區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建設“經濟強區、花園城市、幸福花都”三大任務,著力實施綠色發展、集群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四大戰略,主動適應新常態,凝心聚力,紮實工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跨越式提升。
(一)產業結構最佳化,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經濟實力大步跨越。“十二五”末,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1084.83億元,年均增長9.7%;工業總產值創歷史新高,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2161.61億元,年均增長10.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2.15億元,年均增長8.0%。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成長,五年間,固定資產投資從2010年的169.87億元增至2015年的276.2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25.54億元增至391.44億元,分別增長62.6%、73.6%;出口總額從22.68億美元增至53.9億美元,增長1.4倍。農業平穩發展,年均增長2.2%,2015年實現產值56.62億元。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0.5%。主要經濟指標圓滿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
  產業轉型步伐加快。三次產業比由2010年的5.9:65.5:28.6調整為2015年的2.8:55.6:41.6,第三產業比重突破40%,產業結構由以工業經濟為主向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並重轉變。千億級汽車產業向縱深挺進,提前2年完成“十百千”計畫1,整車產銷量突破百萬輛,純電動汽車實現量產,推廣運營走在全市前列。臨空產業集聚發展,依託廣州空港綜合保稅區、機場高新科技產業基地等平台,飛機維修、跨境電商、現代物流等發展迅猛。大功率機車檢修基地年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時尚產業、聲光電產業在轉型中提升,產值均超200億元,榮獲“中國音響之都”、“中國化妝品之都”稱號。文化旅遊、電商微商等新業態加速發展,投資超500億元的萬達文旅城龍頭項目落戶建設,新增國家級4A旅遊景區2個,累計3個;3A級景區3個,累計4個,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堅決淘汰漂染、鑄造、電鍍、石灰廠等落後產能和污染企業177家,發展質效提升。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自主創新成果豐碩,“十二五”末,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50.65%,全社會R&D投入占GDP比重2.7%,均超全市平均值。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3家,累計達117家,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高速增長,分別達6528件、3989件,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3.8%、31.3%,市科技小巨人企業2累計96家,創歷史新高。創新平台建設加快,累計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156萬平方米,中山大學國光電子與通信研究院被認定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增省級工程中心2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家,累計分別達31家、20家、22家。新增博士後科研工作站6家,累計8家。專家引進實現零的突破,引進院士2名,引進培育高級科研人才超過2000名。質量強區工作深入開展,現有中國馳名商標13件、省級名牌產品69件、省著名商標34個、市著名商標100件,唱響花都品牌。國家皮革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省質量監督珠寶玉石貴金屬檢驗站(花都)建成運營,全國首個皮革皮具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落地,連續2次再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號,成為廣州唯一被列入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的行政區,創新引領發展作用更加明顯。
發展後勁持續增強。高標準規劃汽車及新能源、生物醫藥健康、電商微商及高新技術、時尚產業創新等產業園區(基地),微商企業思埠集團等一批優質大項目落戶。五年來,市場主體淨增3.91萬戶,增幅65.8%;新增註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企業770個,世界500強企業11個;引進或認定總部企業16個,新增上市企業7家,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大力培育發展新型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金融機構累計44家;進一步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共解決85宗6015畝歷史留用地落地指標,完成儲備土地4731畝、出讓土地8684畝,為增強發展後勁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基礎設施升級,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城市擴容提質有效推進。城區規模和輻射範圍向北、向南進一步拓展,成功打造8平方公里主城區CBD區域,23平方公里花都湖周邊地區、10平方公里的廣州北站建設有序推進,產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60平方公里納入市空港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主城區CBD安置區、路、水、電、氣、通訊等加快建設,成功實現汽車城朱村整體拆遷集中安置。
  大交通網路逐步成型。我區範圍內建成通車肇花高速、樂廣高速,區內高速公路里程達130.8公里,比2010年增加59.6公里,設14個出入口,街鎮全部通高速,“三縱兩橫”3高速公路路格線局基本成形。京廣高鐵全線通車,廣州北站高鐵8小時直達北京,廣州北站空鐵樞紐建設得到省市認可支持;白雲國際機場第三跑道投入使用,國際航線覆蓋五大洲共128條,通達全球近200個通航點。新建或改造新赤公路、芙蓉大道、獅嶺大道等81.2公里區內主幹道,平步大橋、紅棉立交建成通車。捷運9號線工程進度完成74%,預計2017年底通車,沿線城市道路交通最佳化工程順利推進,成功爭取捷運8號線北延至我區。花都港通航能力達1000噸。公共運輸供給能力提升,中心區新增公交線路20條、運營里程381.9公里。連通區內外的交通網路日益完善,大交通格局逐步拉開。
公共設施配套日趨完善。接入西江淨水(16萬噸/日),啟動北江引水工程(首期60萬噸/日、遠期100萬噸/日);完成124條行政村的農村自來水改造工程任務,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水質達標率均達100%;完成5個自來水廠的達標改造,飲用水安全質量有效提升,順利完成居民階梯水價調整工作。建設污水處理主幹管網60公里,完成新華污水處理廠(一、二期)的提標改造,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2.5%;完成30條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完成11座變電站建設,新增用電量18.03億千瓦時。管道天然氣接入4.88萬戶家庭,實現同城同價,讓居民用上更優質、更低價的天然氣。光纖覆蓋用戶超過10萬戶、入戶率42%。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實施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收運模式,廣州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正式動工,城市水、電、氣等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綜合承載力進一步提高。
  美麗鄉村建設卓有成效。完善124條村莊規劃編制,創建13條市級美麗鄉村,完成首批11個智慧鄉村試點。獲評“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區”,梯面鎮獲評國家級生態鄉鎮,紅山村獲評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和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炭步鎮獲評廣東省文明鎮,朗頭村獲評國家第六批歷史文化名村,港頭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完成村道硬底化738公里,農村路燈約2.3萬盞、巷燈約11.3萬盞,農田和魚塘標準化改造12.53萬畝、農村“五小”水利工程91宗、村委會危舊辦公用房改造近4萬平方米。新建農村小廣場、小公園197個,農村和社區文化室250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自然村垃圾標準化、密閉化清運率達100%。分類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穩步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資產交易監管平台建設,交易2780宗,資產平均增值率15.55%。
(三)辦好惠民實事,民生福祉持續增強。
  民生實事紮實推進。成功創建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率先普及戶籍人口國小到高中階段十二年教育全免費。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秀全中學新校區一期主體工程完工,黃岡學校、耀華學校、廣大附中等一批優質學校投入使用,五年新增幼稚園到高中學位9000個,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三級醫療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全面完成。以農村衛生站“一元錢看病”為亮點的農村分級診療工作得到國家、省、市的肯定,紮實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成功創建“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區人民醫院新院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區養老院項目順利動工,10個街鎮日間托老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完成保障性公共租賃住房1728套、政府新建保障性重點項目2個,全區住房貨幣分配工作重新啟動,完成農村低收入困難家庭危舊房改造3104戶。花都湖公園、兒童公園、飛鵝嶺公園、天獅嶺公園等免費開放,中心城區4個街道都有大型公園;新建209.2公里綠道,持續開展綠化提升工程,種樹368萬餘棵,城區內新增綠地330公頃,綠化率比2010年提高0.7個百分點。解決了一批事關民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困擾多年的中心城區“水浸街”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機場噪音安置區建設加快推進,實施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區內公車,分步解決10750名原鄉鎮企業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參保問題等,努力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花都的千家萬戶。
社會治理成效顯著。深入開展精細化管理,金菊社區獲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駿威等32個社區先後被評為省“六好”平安和諧社區、宜居社區、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社區,20個社區創建廣州市幸福社區。完成6個社區格線化管理試點建設,構建了“區-街道-社區”三級指揮調度體系和格線化服務管理平台。2015年全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我區名列第二。花都法院獲“全國模範法院”稱號。平安花都建設紮實有效,持續強化勞資糾紛、交通安全等專項治理,新增道路和出租屋視頻4405支,完成15條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任務。嚴查嚴控“兩違”,有序規範農村建房。花山鎮、赤坭鎮被授予“全國安全社區”稱號。案件類警情、治安警情、各類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市民對社會治安滿意度不斷提升。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2015年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0412元、19017元,年均增長10.2%、12.6%,高於我區GDP增速,城鄉收入比拉近為2.13:1。五年來,共投入281.31億元用於民生事業,財政民生投入占區財政一般預算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68.61%提升至2015年的85.09%。社保制度體系覆蓋城鄉,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率、繳費率均超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獲評“廣東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示範區”。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獲批為全省第一個省市共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獲評全國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區和省楹聯文化之鄉,獅嶺鎮獲評中國盤古王文化之鄉,花東鎮獲評省東南亞僑文化藝術之鄉。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圖書館、文化館通過國家一級館複評,10個文化站全部達到省一級以上標準,洪秀全故居紀念館、全市首家區級少兒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投入使用,區合唱團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六屆合唱節“群星獎”。民眾體育蓬勃發展,獲評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區籍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中獲金牌57塊、全國賽金牌72塊。先後被評為省“雙擁模範城”、市“雙擁標兵區”。扶貧雙到、對口幫扶、產業援疆等工作順利完成任務。婦女兒童、青年、民族宗教、食品藥品監管、應急管理、信訪、司法行政、僑務、外事、對台、口岸、氣象、地震、統計、檔案、工會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四)服務效能提升,政府建設成效顯著。
認真貫徹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定期向區人大、政協報告、通報工作,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民主監督。五年來,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1571件,辦復率100%。最佳化行政區劃設定,新設3個街道。先後2次完成政府機構改革,精簡政府工作部門4個、參公事業單位5個。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決策、依法行政,規範執法不斷加強。制定行政規範性檔案38件,取消行政審批備案事項101項,調整審批主體、實施內容、分類、合併等68項。對70多個區黨政機關入口網站、1600個客戶端開展保密實時監管。實現全區各村(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完成區級網上辦事大廳和“一窗式”行政審批系統建設,區級部門事項可網辦率93.8%,基層服務可網辦率100%。“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深入推進,健全了“一窗受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大力精簡檔案、會議,機關作風明顯轉變,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加強政府反腐倡廉建設,紮實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小金庫”問題等治理,完成公務用車改革、規範機關辦公用房等工作。222家國有(集體)企業實現“三重一大”決策電子監察系統全覆蓋,幹部廉政勤政意識明顯增強,政府公信力不斷提升。
各位代表,成績來之不易。“十二五”期間,面對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進入換擋期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凝心聚力,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創造了新的業績。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花都人民是花都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花都精神風貌的締造者,是花都改革開放的決定力量,也是政府工作的無限動力來源和堅強保障。只有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我們才能夠攻堅克難、乘風破浪,迎來花都經濟社會的嶄新局面。在此,我代表花都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向駐區部隊官兵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我區改革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總結過去,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尚未穩固,汽車產業一枝獨秀局面仍未徹底改變,新興產業亟須加快發展;二是創新發展短板突出,缺乏創新型領軍企業和高端人才,促進經濟創新發展相關政策不足;三是交通網路、公共配套水平、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有待提升,民生社會事業還存在薄弱環節,與花都城鄉一體化和產業現代化需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四是環境硬約束進一步收緊,建設用地緊張和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並存、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承載力面臨較大壓力;五是政府服務效能有待提升,政務服務便民、便企力度與民眾期望和企業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對此,我們將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有針對性拿出解決措施,努力在“十三五”期間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成為廣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二、繼往開來,創新謀劃“十三五”花都發展宏偉藍圖
根據《中共廣州市花都區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們編制了《廣州市花都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議。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區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明確我區“十三五”發展的總體定位,就是要構建以先進制造業、交通樞紐型經濟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持續改善民生,統籌城鄉發展,最佳化生態環境,建設“國際空鐵樞紐、高端產業基地、休閒旅遊綠港、幸福美麗花都”,努力把花都打造成為“一帶一路”4中國南部樞紐和廣州先進制造業基地,成為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的先行區,成為創新、開放、綠色、和諧的廣州航空都會區。
展望未來五年,我們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將迎來偉大祖國70周年華誕、建黨100周年和花都正式建區20周年等重要節點,花都人民充滿期待,時代在召喚著我們奮發有為。
前進路上面臨著許多挑戰: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甦,國際市場特別是傳統的歐美市場需求不足;我國經濟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經濟成長進入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廣東省和珠三角區域發展的政策紅利呈現邊際遞減效應,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生態環保壓力增大,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境,我區面臨的區域競爭壓力陡增。
機遇與挑戰並存。國際形勢總體平穩,世界經濟長期依然向好;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重大戰略,商機無限;廣東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我區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指明了方向;廣州市全面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及“三中心一體系”5建設,構建國際航運、航空、科技創新三大戰略樞紐,為我區發揮空鐵聯運樞紐、打造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供了有利時機。因此,只要我們順應時代特點,找準自身問題和不足,努力在新形勢下把握新機遇、精準新定位、強化新動力、創造新條件、營造新氛圍,就一定能繼往開來,實現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
今後五年,區政府的總體工作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和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四個全面”戰略6布局,廣州市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三大戰略樞紐、構建“三中心一體系”的決策部署,緊密圍繞區委中心工作,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注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充分利用白雲機場和廣州北站兩大交通樞紐,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創新驅動、雙輪驅動,堅持交通基礎優先、生態環境優先,強化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營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和市場化國際化法制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社會民生,全面加強依法治區,加快建成“國際空鐵樞紐、高端產業基地、休閒旅遊綠港、幸福美麗花都”。
對應總體工作要求,今後五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建設山清水秀田園花香城市,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確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地方生產總值達到1600億元,年均增長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3.9億元,年均增長8%;工業總產值2850億元,年均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435億元,年均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47:51,文化體育旅遊產業上升為我區重要支柱產業。
  ——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實施科技創新倍增計畫,實現區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市企業數量、專利申請量、企業研發機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孵化器面積、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創新基地)、高端人才數量和貢獻率、名牌產品數量、馳名(著名)商標等重要指標實現倍增。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3.2%。科技進步貢獻率、技術自給率、研發經費支出占比等指標走在全市前列。
  ——城鄉建設邁上新台階。形成“一軸四帶多組團”城市空間布局,產城融合有序發展。內外部交通網路更加暢通,空鐵聯運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建成,成為廣州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節點。深入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綠化美化工程,打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目標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城鄉發展更加協調,獅嶺、花東、炭步中心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城鄉資源和公共服務配置更加合理,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生態文明實現新進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明顯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消除劣Ⅴ類,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農村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空氣品質達到二級標準以上天數占全年86%以上,森林覆蓋率達37.5%。
  ——社會事業取得新突破。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5萬元,年均增長7.2%,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大眾就業充分,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新增幼稚園和中國小公辦教育學位約2萬個,2020年總體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公共安全體系不斷完善,社會整體穩定發展。
  ——文明法治邁出新步伐。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科學民主決策制度更加健全,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顯著進展,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社會公平正義得到有效保障。創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市民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明顯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
  我們相信,只要全區上下團結一致,奮發有為,共同營造“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的發展氛圍,就一定能圓滿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和區委下達的任務,順利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
三、狠抓落實,全面實現2016年工作布好局、開好頭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當前,花都正處於工業化7中期向後工業化時期轉變的重要節點。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工業總產值增長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商品出口總值增長6%,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創新驅動,促進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深刻認識新常態下創新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區域創新高地,真正建立和形成創新型經濟格局。
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畫,鼓勵和支持汽車、機車等先進制造企業發揮創新骨幹作用,建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推動大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機構。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進與培養、高科技創業投資、企業孵化等產學研合作,形成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在我區集聚。建設科技創新重大平台,發揮產業優勢,積極推動汽車、新能源、聲光電等領域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創新平台等高水平創新平台。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和新一輪技術改造,加快廣東省知名品牌示範區創建工作。推動中國廣州花都(皮革皮具)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投入運營,嚴厲打擊專利侵權假冒行為。
構建區域創新發展格局。落實“一軸四帶多組團”空間布局,推動創新要素高度集聚和創新資源最佳化配置。加快花都經濟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配合申報國家級航空經濟示範區,力爭成為廣州打造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先行區,努力成為創新發展龍頭。重點建設東部空港經濟創新產業帶,整合政策、人才、資本等要素,打造集聚創新資源、開展創新活動的重大平台。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強化西部巴江河流域先進制造產業帶,推動汽車、智慧型製造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上實現突破。利用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的輻射功能,打造中部廣州北站商務產業帶,結合獅嶺傳統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培育更多擁有自主品牌和技術的民營企業。發揮生態環境優勢,建設北部農業生態休閒保護帶,加快形成都市型現代農業和度假旅遊、健康療養等生態休閒產業集聚。
改革創新發展體制機制。深化科技、金融、產業創新融合,依託汽車、空港、新能源、生物健康等重點產業,全力打造國家級綠色金融綜合試驗區8,爭取將南沙自貿區可複製、可推廣的金融創新政策在我區先行先試。支持“實體+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模式,在做好風險管控前提下,積極探索中國式眾籌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設立花都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企業孵化器天使投資9引導基金,擴大“助保貸”10、“政銀保”11政策惠及面。加大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實施財政獎補等普惠性優惠政策,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支持國光智慧型電子、鴻利天安、電商微商等孵化園區,建設國家級孵化器,新增孵化器5家、孵化面積15萬平方米,新增畢業企業1240家。加快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搭建創新創業項目與廣花金投、金融機構對接平台,促進創意儘早轉化為新項目新業態,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
大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大力推進行政審批“集成服務”改革,實現“三集中”、“三到位”13,創新重大項目協調機制和審批綠色通道,努力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市民服務中心規劃建設,積極搭建全方位便民服務平台。加大在財政資金、市場準入、融資、用地等方面支持力度,積極推動PPP模式14在產業投資、基礎設施領域的推廣運用,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扶持廣花金投、萬穗、稠州村鎮銀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全面完成30個農村金融服務站建設任務。大力支持區內有實力、有意向的高成長性企業上市,引進一批有實力的上市企業。高度重視政府性債務化解和科學理財工作。落實重點企業高層次人才貢獻獎勵辦法、企業註冊落戶優惠辦法等招商政策,以優質服務贏得口碑、樹立形象。
(二)加快雙輪驅動,構建高端現代產業體系。
突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強化汽車產業、臨空產業兩大引擎的支撐作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全力構建高端產業基地。
推動先進制造業高端化發展。以珠江經濟帶建設為指引,落實《廣州製造2025戰略》和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畫,進一步強化我區製造業優勢。加速汽車產業集群高端化升級,加快東風日產五大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汽車金融、檢驗檢測、車聯網等汽車服務業,豐富產業鏈,搶占價值鏈高端。重點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面向全球引進新能源汽車項目及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企業,搶占發展先機。支持廣州電力機車做強做實軌道交通裝備業。發展壯大聲光電產業,推動音響、電子電器龍頭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套用大數據開展生產、管理和進行智慧型化改造;完善從晶片製造、封裝到產品的LED全產業鏈,打造華南地區LED光電子產業製造中心。
加快臨空產業集聚發展。緊抓廣州市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機遇,重點發展飛機維修製造、跨境電商、航材、融資租賃、現代物流、商務總部等臨空產業,加快2.5產業15總部企業集聚發展。支持GAMECO、新科宇航等發展壯大。推進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二期圍網建設,加快規劃建設空港物流園。以菜鳥、中遠項目為帶動,發展對區域貢獻度高的高端物流業。大力發展旅遊購物、保稅物流等外貿新業態。加強與市空港委對接,統籌協調土地收儲、安置區建設等工作,促進我區臨空產業與市空港經濟區協同發展。
促進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機遇,引導皮具、珠寶、服裝、化妝品等時尚企業向研發設計、文化創意、高端定製、智慧財產權服務、管理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轉型發展。利用捷運、迎賓大道“兩線”等優勢,打造“黃金三角”16商務圈。CBD片區結合花都文化旅遊城的建設,打造以文旅為主題、以跨境電商購物為特色的都市文化娛樂片區、金融和行政總部;花都湖地區加強集聚空港服務、臨港商務功能,重點建設時尚產業創新園區;北站商務區積極發展商務辦公、物流、會展等現代服務業。順應市場規律發展房地產業,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以花都文旅城、萬達體育總部落地為契機,加快發展文化體育旅遊業,支持中國民間工藝博覽園等項目發展,積極打造我區“吃喝玩樂購”一體化旅遊品牌,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瞄準國際產業變革方向和競爭制高點,以綠色產業為主攻方向,加快謀劃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推動新興產業成為優勢產業。以重大平台為載體,集中發展新能源汽車、生物與健康、新材料與節能環保、時尚創意、電商微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光伏、風能等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技術專利轉化和技術交易,推動循環經濟做大產業規模。
(三)堅持交通基礎優先,打造便捷開放高地。
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以大開放構建花都發展大格局,努力把交通樞紐轉化成為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的區域經濟樞紐。
建設“一帶一路”中國南部樞紐。依託白雲機場和廣州北站,打造空鐵聯運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對外貿易融通平台。以廣河、廣湛、貴廣客專接入廣州北站為契機,高標準、大力度推進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北站-機場快速通道建設,打造10分鐘互聯互通空鐵聯運體系。發揮空港門戶和機場綜合保稅區優勢,集聚資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大力發展中韓、中澳、中新等雙邊多邊貿易,利用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打造珠三角對外貿易集聚區。升級花都港軟硬設施,力爭建成海關A類監管場所17。創新最佳化海關監管與服務模式,建設廣州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先行示範區。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構建對外快速通達、對內循環暢通的城市路格線局。積極推動廣花公路快速化改造,建設我區到廣州中心城區的快速公交系統。啟動建設花都外環快速路,加快花都大道(機場北進場路口至紅棉大道)擴建改造、紅棉大道、新106國道建設和107國道修復,實現與廣樂、肇花、廣清等過境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實施主城區到各街鎮交通要道的提升工程,推進物流大道、北站-機場快速通道(雅瑤中路)東延線、機場北進場路、機場北延線東湖北向出入口等重要通道建設,健全產業園區、文旅城等重大項目周邊道路體系。全力加快捷運9號線建設,積極配合做好廣清城際、廣佛環線、新塘經白雲機場至廣州北站、機場第二高速、佛清從等省市重要交通項目的征拆建設工作。
穩步推進城市擴容提質。高標準推進主城區CBD區域開發建設,加快安置區以及配套設施建設步伐;深化完善廣州北站新城、花都湖周邊地區開發建設方案,推動連片改造。實施土地精細管理利用,統籌財力,利用資本市場加強土地整理和統一收儲力度。嚴肅查處閒置土地,統籌農民留用地開發和集中安置,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落實市城市更新“1+3”政策,重點推進完善歷史用地手續和舊廠房、舊村莊等改造工作。加快人民醫院新院動工,推進中山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建設,積極引進省口腔醫院,打造一批三甲醫院和專科醫院。秀全中學新校區投入使用,引進優質民辦學校,加快廣外外校等學校規劃建設,打造一批品牌學校,爭取教育水平明顯提升。進一步完善產業園區周邊生活配套設施、文體娛樂設施,提升民眾生活便利化水平。
大力建設開放發展高地。廣泛參與區域協同發展,強化在廣佛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廣佛肇清雲韶經濟圈建設中的節點作用,積極推動與佛山三水區共建廣佛同城示範區,加強與廣州中心城區、佛山、清遠等地區在產業配套、金融投資、交通基礎等方面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拓展經濟腹地。加大引資引技引智工作力度,推進以商招商、產業集群招商、中介機構招商,重點引進“地少、稅多、高端、法人”的高新科技、品牌龍頭企業和央企、省市大型國企來花都註冊投資,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銷售總部。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出台優秀產業人才和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獎勵、激勵政策,在辦公場所、金融對接服務、住房、入戶、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激勵優秀人才在我區創新創業。加強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吸引更多資金、技術、人才向我區聚集。
(四)堅持生態環境優先,建設山清水秀田園花香城市。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發揮我區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都市休閒旅遊業,建設美麗花都。
積極改善生態環境。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完成永久基本農田
劃定。制定實施污染企業分類整治三年行動計畫,全面清理淘汰無牌無證、產能落後的污染企業和低端產業。完善大氣污染源清單,實施機動車國V排放標準,加強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防治,保持PM2.5年均濃度達到國家標準。全面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淘汰關閉流溪河、巴江河、天馬河等流域污染企業,完成11條河涌整治任務,加快新華污水處理廠三期和獅嶺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推進北江引水工程建設,最佳化提升水資源配置,促進水質明顯改善。大力推進廣州第五資源熱力電廠建設,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建設休閒旅遊綠港。尊重保護城市肌理,維育我區山、水、林、田、花的城市生態格局。整合王子山、芙蓉嶂、高百丈、天獅嶺、飛鵝嶺、盤古嶺、清石嶺等山嶺資源,打造四季常青的山體景觀。著力提升流溪河、巴江河、天馬河、田美河、九曲河等河涌休閒觀光帶的綠化景觀,重點保護福源水庫、秀全水庫等生態資源,打造濱水生態景觀帶。整合赤坭、炭步、梯面、獅嶺北部等地的農業生態資源,建設生態農業示範園,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點面結合打造我區美麗田園風光。啟動三年園林綠化景觀提升工程(2016-2018),大力推進迎賓大道、山前旅遊大道、花都廣場、人民公園等主要道路及廣場公園的綠化美化工程,豐富城市景觀花卉的種類和色彩,營造常年有花開的城市環境。完成全區旅遊提升規劃,推動旅遊資源及服務配套設施全面升級,加快推進珠寶小鎮和九龍湖創5A、芙蓉嶂和花都湖創4A工作,打造珠三角休閒觀光旅遊目的地。
持續建設美麗鄉村。制定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加強獅嶺、花東、炭步3箇中心鎮建設,加快推進藏書院、水口營、新揚等第四批8個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繼續推進農田基本水利設施、農村環衛、村委會危舊房改造工作,落實美麗鄉村建設“五個一”工程,加大空心村改造力度。實施農村排水防澇工程,著力解決東邊村等“水浸村”問題。以紅山村、朗頭村、洛場村、藍田村、鯉塘村等為重點,科學規劃建設一批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村落。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確保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推進17400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3059畝魚塘的標準化整治任務。培育農業龍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和農村電商,在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促進農民增收。
(五)做實民生事業,增進民眾幸福感獲得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和共享水平,讓人民民眾生活得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更幸福。
切實辦好民生實事。一是治理交通擁堵;二是實施新一輪農村道路亮燈工程;三是全面規範整治農貿市場;四是實施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工程;五是免費為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六是加大對困難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七是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八是完成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任務;九是全面實施學校基礎教育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十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全面開展城區交通順暢大會戰。實施暢通工程,打通城區斷頭路,推進茶園路、寶華路、濱湖路等重要道路暢通改造,推進城區南北交通路網的規劃和升級改造,加快天馬河橋建設。加強城區交通管理,科學規劃布局停車場,在繁華商圈、市場等車流聚集地新建立體停車場,規範停車秩序。完善公共運輸體系,最佳化改造公交線路,科學設定交通信號燈和道路指示牌,健全道路管養長效機制,引導施工路段科學圍蔽、文明施工,為民眾出行創造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教師招聘和管理模式,著力培養、引進一批名教師、名校長,推進公辦幼稚園增容擴優、中等職業教育集群化發展。完成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全國詩詞之鄉創建工作,辦好中國(獅嶺)皮革皮具節、盤古王民俗文化節、第四屆文化歡樂節等節慶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完善全民健身網路,提升體育惠民服務水平。繼續推進三級醫療衛生體系和醫療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加大高層次醫療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宣傳落實全面二孩生育政策。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標準,健全社會救助標準增長和調整機制。全面推動充分就業,制定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加快推進區養老院、居家養老中心和新殯儀館建設,推動醫養結合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全面推進居民一戶一表用電改造,實施民生電網建設工程,重點加快車城站、雅寶站、三東站、學府站等變電站建設。落實管道燃氣三年計畫,新增覆蓋3.05萬戶。加快智慧花都建設,加速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實現光纖入戶率達80%,新增光纖接入行政村160條。實施精準救助和精準扶貧,深入推進對口幫扶貴州甕安縣、清遠市清新區、陽山縣和產業援疆工作。持續做好“雙擁”工作,推進軍地融合發展。加快氣象現代化,繼續做好僑務、統計、對台、地震、民防、檔案、保密、修志、慈善等工作。
創建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全面推廣新華街太子商業步行街、獅嶺鎮合成市場(含周邊區域)試點工作經驗,對容易反彈的“六亂”黑點、頑點地區進行重點集中整治。認真總結新華市場和昌華市場規範整治試點經驗,全面開展我區農貿市場規範整治工作。落實機場周邊、轄區高速公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加快建立常態化管控機制。持續鐵腕打擊“兩違”,加快農村土地“三亂”治理進度。紮實開展出租屋專項整治行動,繼續推行出租屋電子門禁系統。全面鋪開城市社區格線化服務管理,逐步向農村延伸。繼續做好第三批8個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實現50%社區(28個)建成幸福社區。推進區長專線、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整合與格線化管理工作融合。持續深化老城區物業管理工作,力求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平安花都建設,加快建立全方位、立體化城市公共安全體系,堅決嚴厲防範打擊暴力恐怖活動,深入開展“黃賭毒”專項整治。推進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確保社會穩定風險在可控範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加強危化品、建築工地、交通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重視防火防汛,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管理“零容忍”機制,防範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紮實推進省市共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試行建築行業工程款和工資分賬管理制度。全力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實行區領導包案化解重大不穩定問題和信訪積案。
(六)推進職能轉變,建設廉潔開放高效奮進政府。
深入推進依法治區,加強廉潔政府建設,以幹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以強有力的執行力推動我區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上水平。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職能,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和決定,切實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規範性檔案制定程式,加大備案審查力度。加強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健全依法化解糾紛機制。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嚴格自律廉潔從政。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政府機關作風,堅持暗訪、查處、追責、曝光“四管齊下”,重點整治為官不為等慵懶怠政問題,嚴防“四風”反彈。加強行政監察,發揮審計監督作用,試點重點投資項目同步跟蹤審計。加大問責力度,對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國有資產嚴加監管。突出抓好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採購、財政評審、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的廉政風險防控,對苗頭性的問題及時約談、函詢、誡勉。堅決遏制腐敗現象滋生,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牢固樹立擔當意識。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真抓實幹的精神,建立“容錯機制”和“激勵機制”,全面提高執行力,以實幹促實效。根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要舉措,細化分解任務,嚴格落實責任,完善績效考核制度,確保各項部署落實到位。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強化責任擔當,勇於攻堅克難,下決心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短板問題,以優良的作風保障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各位代表,“十二五”已經完美收官,“十三五”正待揚帆起航。區委全會已經繪就“十三五”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的號角。我們要不負使命擔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團結全區幹部民眾開拓創新,奮發進取,全力做好今年政府各項工作,為花都未來譜寫嶄新而美好的篇章!
名詞解釋
1.“十百千”計畫:力爭用10年的時間實現全區年產汽車100萬輛,年產值超1000億元。
2.廣州市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業績良好、極具發展潛力、處於成長初期的科技創新中小企業,經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審定後,進入廣州市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庫,享受市、區政府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
3.三縱兩橫:三縱指廣清高速公路、廣樂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北延段(南北向路段)、京珠高速公路,兩橫指肇花高速-機場高速北延段(東西向路段)、西二環高速公路。
4.“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5.三中心一體系: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6.“四個全面”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7.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在工業化中期,自然形成以重工業為主導的“重型”產業結構。工業化進入後期,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型”產業結構。
8.綠色金融綜合試驗區:利用金融手段來實現節能環保和生態多樣化。通過建立系列框架體系,利用綠色金融制度及監管、市場與產品、機構和業務,探索地方創新金融模式,實現環境與社會資源的最佳化,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創造盈利模式。
9.天使投資:一種風險投資形式,個人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或獨特概念的原創項目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一次性前期投資。
  10.助保貸:由地方政府和銀行共同篩選企業組成“中小微企業池”,由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資金和企業繳納的助保金共同組成“助保金池”,作為風險緩釋方式的信貸業務。
  11.政銀保:以政府財政投入的基金做擔保,農村信用社為符合貸款條件的擔保對象提供貸款,保險公司對上述貸款本金提供保證保險的農業貸款模式。
  12.畢業企業:經孵化器扶持,發展到一定規模(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畢業指標)後,脫離孵化器實現獨立發展的企業。
  13.三集中、三到位:部門行政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承擔審批職能的科室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行政審批事項向電子政務平台集中;行政審批事項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到位、行政審批授權承擔審批的科室到位、電子監察到位。
  14.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縮寫,是一種新型的項目融資模式,又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15.2.5產業:介於第二和第三產業之間的中間產業,既有服務、貿易、結算等第三產業管理中心的職能,又兼備獨特的研發中心、核心技術產品的生產中心和現代物流運行服務等第二產業運營的職能。
  16.黃金三角:由花都主城區CBD、花都湖和廣州北站周邊地區三大板塊組成,功能各有側重,錯位發展,整體提升花都現代服務業水平。
  17.海關A類監管場所:海關對監管設備投入大,信息化程度高,企業內部管理規範的監管場所,評定為A類監管場所,實施信任式管理,實施便利快捷的通關管理措施,使企業進出口的貨物報關、查驗、放行等更為便利化,口岸通關更為快捷。
  附屬檔案
  2016年十件民生實事
  1.治理交通擁堵,升級改造最佳化中心城區主要路口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在主幹道設定交通誘導電子屏,城區新規劃3000個停車位,全區建設3251個校車停靠點。
  2.實施新一輪農村亮燈工程,完成全區13295盞農村路燈建設。
  3.全面規範整治全區39個農貿市場。
  4.為3300多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購買聾人盲人無障礙終端2500多台,為700多戶肢體殘疾人進行家居無障礙改造。
  5.為約11萬名花都戶籍60周歲以上老人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6.為原“六類”對象和計畫生育特扶老人購買400-600元/月/人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月養老金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失能、半失能純老家庭和高齡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補助200元/月/人。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城鎮“三無人員”供養和福利機構供養人員、孤兒養育標準,分別不低於720元/月/人、1305元/月/人和1715元/月/人。
  7.區博物館啟動建設,區美術館及文化廣場竣工開放,升級改造4個街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0個試點村級文化室打造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8.完成獅嶺鎮前進村、新華街五華村、花城街三東村等12條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9.全面實施學校基礎教育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學校運動場改造,完成學校生活飲用水安裝。
  10.對本地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重點經營主體(大中型超市、食品批發市場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實施100%監督抽檢,對主要消費食品門類(禽畜肉、水產品、蔬菜等6大類食用農產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等31類加工產品)實施100%監督抽檢,累計抽檢不少於3500批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