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鶴壁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鶴壁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率先崛起的奮鬥目標,加快構建新型產業基礎和新型城市骨架,堅持統籌產業、城鄉、經濟與生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著力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產業集聚區建設、新區建設和提升、老區改造和管理、新型農民社區建設、生態建設、職業教育六大攻堅戰,勝利完成了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好趨勢、好態勢、好氣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鶴壁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1年
  • 機構:鶴壁市政府
  • 分類:政府工作報告
發表機構,詳細內容,

發表機構

鶴壁市政府

詳細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顧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率先崛起的奮鬥目標,加快構建新型產業基礎和新型城市骨架,堅持統籌產業、城鄉、經濟與生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著力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產業集聚區建設、新區建設和提升、老區改造和管理、新型農民社區建設、生態建設、職業教育六大攻堅戰,勝利完成了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好趨勢、好態勢、好氣勢。
經濟在複雜形勢下實現較快發展。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27.7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工業經濟運行良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0.5億元、增長17.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13.4億元、利潤56.1億元,分別增長34.2%和38%。固定資產投資快中趨優,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6.3億元、增長24.2%,其中城鎮投資305.3億元、增長25%。財政收支較快增長,財政總收入34.2億元、增長20.2%;一般預算收入22.2億元、增長23%,一般預算支出59.1億元、增長27.6%,財政支持發展的能力大幅提高。
新型產業基礎構建取得重大成效。三位一體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區建設,促進產業擴規模、調結構。項目建設規模大、進度快、效果實。投資超5000萬元的重點項目280個,當年完成投資260億元、增長73%,其中超5億元項目數量是上年的2倍;工業項目投資總規模占總量的80%左右;重點項目投資新增稅收占稅收增加額的近70%。招商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實際利用境外直接投資突破兩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超過90億元,到位市外資金150.6億元、增長51.4%,被評為全省對外開放工作優秀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市、對外貿易工作先進市。中國石化、河南煤化投資170億元的煤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開,河南煤化鶴煤集團投資17.2億元的1,4-丁二醇項目開工建設,與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煤制乙二醇中試項目正在投料試車,煤化工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華晨集團一期投資12億元的年產10萬輛載貨車項目全面開工,年產2萬輛生產線已投產,一批汽車配套項目簽約落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與深圳仕佳通信公司合作投資6.5億元、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光分路器晶片項目開工,中國航空集團深圳航盛電子公司投資8億元的汽車儀表及車載娛樂系統等40多個電子信息項目簽約或開工建設,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我市第一個國家級產品質檢中心——國家鎂及鎂合金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批籌建;省鎂合金特色產業園區加快推進,青島地恩地投資10.2億元、年產5萬噸金屬鎂精深加工等項目加快建設,金屬鎂精深加工產業取得新進展。在新中源集團帶動下,石林陶瓷園區總投資超50億元的56條生產線建成9條、在建5條,一批配套企業落地建設,陶瓷產業初具規模,帶動總投資45億元的石林新城開工建設。產業集聚區綜合帶動作用更加凸顯。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138.4億元,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45.3%;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18.7億元,從業人員3.75萬人,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23.9%和2.8%。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鶴淇產業集聚區被確定為全省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新型產業集聚區。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88.6%,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8.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68家,繳納地方稅收超100萬元企業增加45家。金融機構新增貸款43.2億元。市商業銀行更名為鶴壁銀行,具備了跨區域發展能力;村鎮銀行建設實現零的突破。天倫燃氣公司在香港上市。
新型城市骨架構建邁出堅實步伐。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城鎮化率達到51.8%,提高2.2個百分點。新區建設明顯加快。在提升原有建成區品位的同時,加快框架拓展和功能完善,建成區達到29平方公里。“9+1”標誌性建築全部開工建設,其中5個主體封頂,產業綜合服務功能區輪廓初步顯現;淇水大道等主要道路建成通車,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投用,南部片區框架已經形成。老城區改造全面推進。強力推進惠及3.3萬戶的地方城市棚戶區改造,累計完成投資40多億元、拆遷棚戶區150萬平方米,建設棚改小區35個、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已有1萬多戶喜遷新居,老城區集中供暖實現突破,棚戶區改造工作得到國家、省充分肯定,得到全市尤其是老城區人民的大力支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吸引了江蘇王房等戰略合作者,計畫投資100億元參與老城區改造建設,老城區面貌正在明顯改善。兩縣縣城、重點鎮和新型農民社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兩縣縣城老城區改造提升和新城區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小城鎮基本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啟動建設,新型農民社區建成11個、在建22個。投資9.3億元,改建新建高速、幹線、農村公路301公里,鶴淇大道二期主體完工,快速通道北延一期(寶山大道)等工程竣工通車,民眾出行更加便捷,城鄉聯繫更加緊密。
現代農業優勢進一步顯現。糧食總產111.6萬噸,連續6年創歷史新高。3萬畝糧食高產示範區小麥玉米畝產首創全國同面積高產紀錄,5萬畝示範區創建同步啟動,為全國糧食生產探索了經驗、提供了模式,全國高產創建現場會在我市召開。“玉米單交種浚單20玉米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積極穩妥推進以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的土地規模經營,對尚未就業且願意流轉土地的農民免費進行培訓,確保每戶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探索建立利益聯結和風險防範機制,切實保障農民利益。溫家寶總理在我市視察時,高度評價我市的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高產創建、玉米育種、氣象防災減災等工作,並將浚單系列玉米種子命名為“永優”,現代農業成為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張名片。
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紮實推進。覆蓋全市的生態體系加快建設,淇河生態帶建設順利推進,森林公園、植物園、生態園等一批生態項目開工,全市完成造林20.1萬畝,森林覆蓋率24.8%。節能降耗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循環經濟標準化體系和標準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6項循環經濟標準成為國家標準。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化學需氧量排放提前完成“十一五”控制目標,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5%,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0%,河流出境斷面、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全市財政投入39億元改善民生,其中投入16.5億元按期完成省、市民生工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5059元和6813元,增長10.5%和14.7%。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城鎮新增就業4.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萬人,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更多民眾就地就近就業。對所有初高中畢業後未升學人員實施了免費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社會保障更加有力。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提高16.6%;新農合參合率99.4%,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84%。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13060套、竣工8643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2386萬元。解決了5.3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2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任務全部完成,7900人脫貧。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技創新計畫順利實施,專利授權量增長47%。全省首家光電子技術院士工作站在我市掛牌成立。福田中學、鹿鳴中學、牟山國小建成投用,校舍安全改造5.7萬平方米;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兩基”水平穩步提高。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大專申報順利通過省高等院校評審委員會評審,職教園區被評為省級示範性職教園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全市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價格下降20%~30%;在全省率先完成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設工作、率先實現新農合門診統籌,基層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市體育館建成投用,市藝術中心主體完工。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煤礦兼併重組在全省率先完成,被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優秀市。強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積極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信訪形勢保持穩定,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市。平安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不斷完善,現行命案發一破一,是全省2004年以來現行命案偵破率保持100%的省轄市,人民民眾安全感、執法滿意度綜合排名均居全省第1位,榮獲全省平安建設最高榮譽“中原平安杯”。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結率100%。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五五”普法順利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強化行政監察、財政、審計等監督,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公眾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堅持“三具兩基一抓手”,深入推進“兩轉兩提”,認真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幹部民眾幹事創業、團結拼搏的氛圍更加濃厚。
大力開展國防教育,紮實做好雙擁共建工作,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鞏固。駐鶴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旅遊、人防、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統計、史志、檔案、氣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四川江油市河口鎮、東安鄉災後援建任務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2010年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確保了我市“十一五”主要任務勝利完成。“十一五”這五年是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持續、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國民經濟保持兩位數增長,地區生產總值由不足200億元躍上400億元新台階,人均生產總值由1600多美元到突破4000美元;財政總收入由不足15億元到接近35億元,一般預算支出由18億元到接近60億元。這五年是經濟結構日趨最佳化、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五年,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比“十五”末提高6.1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提高近10個百分點,成為全省第二個城鎮化率超過50%的省轄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2%,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累計下降11.2%和22%。這五年是糧食產量連創新高、高產創建不斷突破的五年,糧食產量由“十五”期間年均85.1萬噸增加到“十一五”連續五年超百萬噸;高產創建萬畝核心示範區在全國率先實現萬畝連片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畝產超噸半糧目標,創建面積逐年擴大,科技含量不斷提高。這五年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支撐能力明顯增強的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03.6億元增加到1120.5億元,盤石頭水庫下閘蓄水,發電裝機總規模由115萬千瓦增加到220萬千瓦,公路總里程由1611公里增加到4341公里。這五年是城鄉面貌顯著改變、生態環境持續最佳化的五年,市區建成區面積由40.4平方公里增加到50.9平方公里,新區規劃面積由38平方公里增加到65平方公里,150平方公里左右的“大新區”正在規劃,兩縣縣城城區面積增加26.1%;以淇河生態帶為重點的生態體系建設進展較快,林木覆蓋率由21.2%提高到27.2%。這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民眾受益更多的五年,每年實施一批民生工程,累計投入111.2億元用於改善民生,占當期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60%,比“十五”時期增加87.2億元;老城區改造全面啟動,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鶴煤棚戶區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近8萬民眾受益,在全省率先啟動地方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惠及15萬人;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4萬人;義務教育投入22.1億元,年均增長31%;公共醫療衛生支出12.3億元,年均增長38.6%;3.6萬貧困人口脫貧;解決農村29.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並加快向農村延伸;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899元增加到150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469元增加到6813元,均接近翻一番。
各位代表!五年來,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工作,積極應對各種複雜局面,有效化解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影響,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市人民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鶴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通過實踐,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把發展和為民作為治市理政的最高價值標準,把發展作為解決前進中一切問題的關鍵,努力在發展中調整、轉變、提升、增效;突出為民,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把擴大投資與加強民生工程建設統籌推進,讓改革發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廣大人民民眾。必須把鶴壁發展放在全省、全國大局中去謀劃運作,著眼全局找準定位、積極融入,堅持在服務大局中謀求發展,在為全省和中原經濟區建設作貢獻中實現鶴壁更好更快發展。必須把重在持續作為關係長遠的戰略方針,堅持不懈地把兩個構建推向前進,並著眼長遠打基礎、增後勁,通過發揮傳統優勢、培育新興優勢,創造我市在區域競爭中的比較優勢,增強綜合競爭力。必須把開放帶動作為主戰略、項目建設作為主抓手,今後一個較長時期,鶴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力依然是投資,而投資必須堅持招商這個主渠道,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主抓手,把智慧、資源和力量集中到項目謀劃、引進和建設上。必須把社會治安、信訪、安全生產形勢基本平穩作為重要保障,我市“十一五”取得的成績,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密不可分,必須高度自覺、積極主動地抓好平安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在今後工作中堅持和發揚。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產業單、鏈條短、規模小的深層次結構問題尚未根本解決;老城區改造發展任務艱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仍然突出;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部分幹部思想有待進一步解放、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作風有待進一步改進。對這些問題,我們將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決。
二、“十二五”發展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市委七屆八次全會通過的創建科學發展示範區綱要和“十二五”規劃建議,是指導鶴壁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行動綱領。創建科學發展示範區的總體目標是:在探索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和諧的科學發展路子中走在前面、作出示範。具體目標是:產業結構最佳化,產城布局合理,綜合效益較高,城市綠色低碳,社會穩定和諧,體制機制健全。具體分兩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也就是“十二五”時期,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構建起新型產業基礎和新型城市骨架;第二階段是再經過5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構建起新型產業體系和新型城鎮體系,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本建成科學發展示範區。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加快兩個構建、創建科學發展示範區、加快率先崛起步伐的關鍵期,是負重爬坡、不進則退、務求突破的攻堅期。這一時期,我們面臨國家擴大內需、我省建設中原經濟區、沿海產業向內地加快轉移、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勢頭等難得歷史機遇,尤其是今年溫家寶總理蒞臨我市視察,充分肯定了我市工作,指明了我市發展方向,給我們信心、給我們力量,全市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同時我們也面臨著結構性矛盾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區域競爭壓力加大、改善民生任務繁重等諸多困難。總體上看,有利因素多於不利因素。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集中力量、克難攻堅,確保“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
“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戰略部署,以創建科學發展示範區、加快率先崛起步伐為總戰略,以加快構建新型產業基礎和新型城市骨架為總任務,以富民強市為根本,以統籌產業、城鄉、經濟與生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為總原則,堅持既定思路目標舉措不變調、不爭論、不折騰、不懈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意義的基礎。
今後五年我市發展的藍圖和願景是: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在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礎上,確保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保持全省先進水平,主要人均指標在全省位次前移;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左右。經濟結構顯著最佳化,城鄉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三化”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財政總收入力爭實現翻一番;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實現翻一番;二、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90%以上;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居民收入顯著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相協調,農民人均純收入繼續保持全省先進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爭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較大提升。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努力實現生態改善與產業發展同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邁出較大步伐,以淇河生態帶為重點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循環經濟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達目標內,森林覆蓋率達到28%,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社會建設顯著加強,努力實現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同步,就業崗位持續增加,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改革開放顯著突破,政府職能轉變、財稅金融、要素價格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開放廣度深度不斷拓展。
《鶴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的團結拼搏,我市“十二五”發展藍圖一定能夠如期實現!
三、2011年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創建科學發展示範區的起步之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視察我市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創建科學發展示範區、加快率先崛起步伐的總戰略,加快兩個構建,堅持四個統籌,突出項目建設和開放帶動,全面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以全新的精神狀態,努力創造新優勢,奮力實現新突破,促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引進市外資金160億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以上;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達控制目標。
實現這些目標,是政府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和使命,更是人民民眾的熱切期待,我們一定圓滿完成這些目標,並努力向更高目標邁進!
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實現兩個構建新突破,推進“三化”協調發展
今年是實現兩個構建的關鍵之年,各項工作都必須科學謀劃、克難攻堅,保持好勢頭、實現新突破。
一是務求新型產業基礎構建實現新突破。加快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300億元,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煤化一體化方面,堅持搭好平台、密切配合、全力服務,爭取煤化一體化項目儘早開工、順利推進;年產60萬噸甲醇項目建成投產,1,4-丁二醇項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氯鹼循環經濟項目試生產,力爭煤制乙二醇一期工程、聚甲醛項目開工建設,大力開發下游產品,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汽車及零部件方面,華晨載貨車項目年內形成10萬輛產能,同時加快推進汽車零部件配套園區建設。食品工業方面,下大力氣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引進2~3家龍頭企業,在擴大規模、提升層次、打造品牌上實現新突破。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金屬鎂精深加工方面,積極推進國家鎂及鎂合金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高品質鎂合金擠壓型材、汽車和手機鎂合金部件等高附加值產品,加快建設省鎂合金特色產業園區,全年金屬鎂綜合加工規模達到15萬噸。電子信息方面,積極推進光電子產業園建設,爭取光分路器晶片項目試生產,航盛公司汽車儀表及車載娛樂系統項目部分投產。繼續引進一批陶瓷和配套企業,年內再投產12條、開工建設10條生產線,加快建設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影響力強的新型建築陶瓷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紡織服裝、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儘快形成生產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努力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市。堅持穩定總產、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效益,以2個5萬畝、1個3萬畝、5個1萬畝高產創建示範方為帶動,積極推進整鄉整縣建制高產創建,豐富高產創建內涵,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謀劃推進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火龍崗23萬畝節水灌溉等工程,實現節水灌溉與高產創建同步推進。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進一步加大畜產品質量監管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力度,確保畜產品質量和畜牧養殖業安全;積極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推進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多策並舉抓好“菜籃子”工程;以“永優”浚單系列為重點,加大玉米新品種研發推廣力度,打造鶴壁玉米種業品牌。完善星陸雙基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和人工影響天氣指揮系統,提高農業信息化、數位化水平,增強農業穩定增產和防災減災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