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區人大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本屆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以來中央歷次全會精神和全市工作部署,深入實施“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和“二三六三”核心發展戰略,認真落實區人代會批准的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了“十五”計畫,實現了“十一五”發展良好開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7年
  • 單位: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
  • 性質:工作報告
過去三年工作回顧,今後五年目標和任務,

過去三年工作回顧

一、全區經濟在高位平台盤整期持續健康發展
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565億元,按新統計口徑是上屆末的1.36倍,年均遞增10.7%;區級財政收入預計完成41.75億元,是上屆末的1.33倍,年均遞增10%;兩業實現增加值預計達到341.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0.5%,是上屆末的1.49倍。
經濟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全面落實《關於促進重點行業優先發展的鼓勵措施》,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對全區經濟成長引領作用日趨明顯。深入實施總部戰略,引進了浦發行北京分行、首汽股份等一批大型企業總部及上下游企業,其中納稅千萬元以上企業10戶,經濟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累計新增稅源5億元。在深入調研論證基礎上編制完成“十一五”規劃,並順利實施。
經濟功能區建設進展良好。以實施《王府井商業發展規劃》為重點推進王府井商業區建設,實施品牌戰略、網路型街區發展戰略和增量調整戰略,完善商業街長效管理機制,促進經營管理、經營品質、街區硬體和管理水平提高。王府井商業區零售額三年來年均遞增12%以上,第二商業集群的吉祥大廈、北京飯店二期等11個建設項目已經啟動。東二環交通商務區新建項目規模達170多萬平方米,中青旅大廈、人保辦公樓和中海油辦公樓已投入使用,190餘家金融保險、現代流通等企業已簽約,東直門交通樞紐和機場快速軌道建設穩步推進,現代化形象初步顯現。雍和科技園建設全面啟動,園區管委會正式成立,完成了園區2.9平方公里範圍內產業和科技資源等基礎數據調研並開始制定發展規劃,北京歌華創意產業中心投入使用,日本世嘉、美國金馬票務等數十家文化創意和數字內容企業先後進駐,雍和園被授予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北京)基地。
改革開放繼續深化。組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文化、商業流通領域資產經營公司,建立一系列監管制度,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區屬企業第一步改革基本完成,文化旅遊、商業流通和房地產開發三大板塊初步形成。積極推進公共財政改革,全面深化部門預算改革,新一輪區街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依法推進政府採購工作,全面實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努力拓寬招商引資領域,截至今年10月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312家,預計三年實際利用外資4.85億美元,連續穩居四城區第一。對外友好交流不斷擴大,先後與韓國首爾市鐘路區、奧地利維也納第九區建立了友好區關係。
二、城市建設與管理取得突破性進展
把握實施“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的契機,突出奧運環境建設、歷史風貌保護、城市管理創新等重點,推進城市建設與管理進入新階段。
城市建設成果豐碩。奧運拳擊訓練館修繕改造和奧運市政道路拆遷進展順利。東二環西輔路、東北城角聯絡線等市政道路建成。行政服務中心、殘疾人活動中心、職業介紹中心、東四奧林匹克社區體育文化中心相繼落成,檢察院辦公樓改造、法院審判業務樓、交通指揮中心建設進展良好,南新倉、南鑼鼓巷文化休閒街等特色街建設初見成效。努力改善民眾居住條件,朝內、甘水橋、西營房等危改項目已完成,居民順利回遷。成立“2008環境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對全區環境建設統一指揮協調。大力推進“城中村”整治,和平里中街14號院、王家園、鼓樓東南角整治已完成,北京站東鐵路沿線以北平房區、工體西門、育樹胡同等“城中村”整治全面啟動。
城市管理實現創新。在區委牽頭領導下,依託“數字城市”技術,創建了格線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數字城市技術套用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並在全國推廣。城市管理新模式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專家學者高度評價,被列為建設部“十五”科技攻關計畫示範工程並授予“人居環境範例獎”,被全國地理信息協會授予“地理信息系統優秀工程”金獎。重點地區及奧運場館周邊環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集中力量整治非法運營車輛,規範“三攤”經營收效良好。三年來共拆除違法建設5.62萬平方米,整治胡同234條,實現屋頂綠化5.04萬平方米,完成了地壇公園、青年湖公園改造、東北城角聯絡線綠化等一批精品工程。南館、柳蔭公園污水循環利用和地壇、青年湖公園雨水利用工作效果良好,年節水約20萬噸。治理大氣污染各階段任務全面落實,環衛、防汛、人防、供暖、節水等工作順利推進。
風貌保護成效顯著。積極探索歷史風貌街區保護途徑,高標準實施鼓樓東大街環境整治和東單精品街(銀街)文化性修復,展現出古樸時尚的嶄新形象,得到專家、商家和民眾的充分肯定。四個月完成北二環南側整治工程,建成一條兩公里長、25米寬的城市公園,形成了古都一條新的亮麗風景線。順利實施玉河風貌保護試點工程。完成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基礎工作,落實地壇拜台、文天祥祠、楊昌濟故居、黃瓦財神廟等一批文物修繕和騰退保護。東城文物古蹟大型資料全書《東華圖志》編撰出版,成為古都風貌保護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今後五年目標和任務

今後五年,是東城區發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是實現“十一五”和“十二五”發展順利銜接,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新階段。中央十六屆六中全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重要戰略部署,“新北京、新奧運”戰略全面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對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確定,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雖然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困難,但總體看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機遇大於挑戰,希望大於困難,經濟社會進一步全面協調發展的良好時期,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把東城現代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入貫徹黨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北京市工作部署,全面落實區十次黨代會確定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深入實施“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十一五”規劃和“二三六三”核心發展戰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和服務,增強社會創造活力,凝聚全區力量,集中各方智慧,為把東城區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生活幸福殷實的現代化城區而努力奮鬥。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要突出三大主線:
第一,立足於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推動全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協調發展。
第二,立足於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切實讓全區人民共享和諧發展成果。
第三,立足於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服務創新,提高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水平。
今後五年政府要著力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全區經濟發展新跨越
深入實施“二三六三”核心發展戰略,使全區經濟逐步走出高位平台盤整期並實現新的發展。今後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區級財政收入年均遞增10%左右,累計實際利用外資達到5億美元,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20%,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步伐。對主導產業進行準確定位,採取有效政策措施促進發展。通過盤活現有資源,吸引增量,最佳化產業結構,促進相關產業鏈的形成,增強經濟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建立較完善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步伐,深化國有資產結構調整,基本完成區屬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嘗試採取多種方式,扶持和振興老字號企業發展。積極探索建立東城區中小企業創優聯盟。結合區域資源優勢繼續抓好特色街建設,加強旅遊資源整合與旅遊產品開發,使旅遊業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進一步最佳化經濟布局。統籌規劃三區發展,形成先後有序、梯次推進的格局。繼續實施《王府井商業發展規劃》,基本完成以品牌戰略為核心的升級戰略,實現街區規模控制、結構調整、質量最佳化和效益提升;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東二環交通商務區全面建成,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通過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落實交通和景觀規劃,促進整體管理水平提高。雍和科技園區建設要堅持以數字內容產業為核心,大力吸引高科技產業聚集,著力打造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北京)基地;制定並落實園區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發展提供完備的配套設施,使之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的基地。
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型城區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堅持垃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推進中水設施建設,做好雨水回收和使用,鼓勵利用再生水;新建公共建築、居民小區強制使用節能技術和設備,建設節能示範公建和居住小區;加強節能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節能意識,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落實控制大氣污染各階段工作任務,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鼓勵自主創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專利成果的推廣套用和產業化。通過建立全區信息中樞,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提高信息化套用和創新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