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

2005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

《2005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是一本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編制,由科學出版社在2005年3月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2005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
  • 頁數:537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2005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
編著: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
科學出版社 2005年3月出版
語種:中文
標準書號:7-03-015035-X
裝幀:平裝
版本:第一版
開本:16開
責任編輯:李敏
字數:720千字
頁數:537
書類:資料與綜述
冊/包:4
編輯部:科學人文出版分社

內容簡介

本報告以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為主題,集中討論在現階段中國城市發展的戰略背景、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和戰略設計;對於如何貫徹科學發展觀和落實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力推進城市反哺農村,工業支援農業,緩解城鄉差別,實現社會公平,完成城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系統的研究成果。同時,在歷年戰略報告的基礎上,套用中國科學院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對於中國各地區的統計分析和可持續能力分析,進行了全面的更新。
本報告對各級決策部門、行政部門、立法部門,以及有關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社會公眾,具有連續性的參考價值和研究價值。

目錄

第一篇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主題報告
第一章 城鄉區域系統與城市化研究
一、城市之間與城鄉之間是一個區域系統
二、世界城市發展的形態演進
三、從集聚到反哺——組團式城市群的全新功能
四、21世紀城市化的六大內涵
第二章 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
一、中國城市發展的50年
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演化軌跡
三、中國城市化進展的世界背景
四、中國城市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的比較
第三章 中國城市發展的壓力指數
一、中國城市壓力指數
二、中國城市發展壓力指標體系
三、中國城市壓力指數的計算與評價
四、中國城市發展的自然基礎脆弱性
五、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強烈的人類活動強度
第四章 中國城市發展的戰略選擇
一、可持續城市:中國城市發展的戰略選擇
二、城市循環經濟:中國城市發展的戰略模式
三、綠色GDP:中國城市發展的戰略要求
四、數字城市:中國城市發展的戰略入口
第五章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任務
一、中國城市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
二、中國城市化是新一輪財富積累的基本動力
三、中國城市化是資訊時代“五流”交匯的網路節點
四、中國城市化是培育科技競爭力的創新源頭
五、中國城市化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先導中心
六、中國城市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操作平台
第六章 中國城市化的規模效應
一、中國城市人口的規模與分布
二、中國城市發展規模分析
三、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規模問題
四、未來50年中國城市化規模的預期表
五、中國城市規模效應對GDP的貢獻
第七章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設計
一、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設計原則
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六項基本措施
三、中國城市發展的空間設計
四、城市發展戰略的突破:創建中心城市帶動戰略
五、城市帶動效應的提升:大城市區(群)——城市帶——城市圈
第八章 中國城市發展的三大組團
一、中國三大組團式城市群基礎數據
二、中國三大組團式城市群的國際比較
三、中國三大組團式城市群的目標設計
第九章 中國城市化的成本分析
一、城市化成本分析的背景、目標與內容
二、中國城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三、中國城市化的總量成本
四、基於成本分析的中國城市化戰略思考
五、綠色GDP框架下的中國城市發展
第十章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與統籌城鄉發展
一、城市可持續發展要以城鄉統籌發展為主線
二、城鄉統籌下的中國城市化戰略的科學評估
三、農村弱勢群體與城鄉統籌下的中國城市化戰略
第十一章 中國城市發展的指標體系
一、建立城市發展指標體系的統計規則
二、中國城市發展的定量識別
三、中國城市發展的指標體系設計
第二篇 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統計報告
第十二章 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標體系
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
二、2005年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修正版)
三、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數據處理系統設計
第十三章 中國可持續發展數據統計圖表
一、中國可持續發展系統綜合表及對應圖
二、中國可持續發展系統分解表及對應圖
第三篇 中國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報告
第十四章 資產負債表的基本原理、資產負債矩陣構建及計量方法
一、可持續發展“資產負債表”的制定原理
二、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矩陣的構建方法
三、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方法
第十五章 中國可持續發展總體資產負債分析圖表
第十六章 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資產負債分析
一、北京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天津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三、河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四、山西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五、內蒙古自治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六、遼寧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七、吉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八、黑龍江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九、上海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江蘇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一、浙江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二、安徽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三、福建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四、江西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五、山東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六、河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七、湖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八、湖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十九、廣東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廣西壯族自治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一、海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二、重慶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三、四川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四、貴州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五、雲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六、西藏自治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七、陝西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八、甘肅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二十九、青海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三十、寧夏回族自治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三十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表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