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7年

1437年國內外大事記。

1437年是明朝正統二年。這一年有很多大事發生,最主要的是太皇太后張氏欲誅王振,建州左衛被朝鮮占領。而在國際上,還有法國光復巴黎首都等事件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437年
  • 朝代:明朝
  • 中國紀年:明朝正統二年
  • 歷史大事:太皇太后張氏欲誅王振
  • 紀年:丁巳年(蛇年)
中國紀年,本年年表,歷史大事,

中國紀年

1437年,明朝正統二年

本年年表

大事記 1)明朝正統二年 (1437年),寺僧相熔法師募資進行了修葺,易名為“崇福寺”。
2)在1437年法軍光復首都巴黎。
3)公元1437年3月18日,納瓦拉,公元9世紀在庇里牛斯山脈西南地區形成的王國。
4)1437年建州左衛被朝鮮占領。
5)1437年盧森堡王室結束了統治,皇冠重新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一直保持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瓦解時為止。
出生 昭惠王后(1437年-1504年)本貫清州韓氏,朝鮮王朝第9代王成宗的生母,歷史上多稱呼其為仁粹大妃,《內訓》一書的作者。
韓氏生於朝鮮世宗十九年九月八日,父親為韓確(1400年-1456年),母親為南陽府夫人洪氏。她有兩位姑母先後進入大明宮廷,一為明成祖的後宮“康惠莊淑麗妃”(韓確之姐,明成祖駕崩後,被迫從殉);另一位是明宣宗宮人恭慎夫人韓桂蘭(韓確之妹,1410年-1483年)。
除此之外,她和妯娌章順王后安順王后以及兒媳恭惠王后同宗,不過後三者在娘家的輩分皆為她的遠房侄女,這是因為她與安順王后之父韓伯倫、章順王后與恭惠王后之父韓明澮皆為高麗大臣韓渥的五世孫,事實上她的婆婆貞熹王后也是韓渥的外玄孫女。
阿布拉內爾阿布拉內爾(Isaac ben Judah Abrabanel,1437年—1508年),又名阿布拉瓦內(Abravanel)猶太作家,生於里斯本。作品包括對於《聖經》的詮釋和哲學論文。1508年卒於威尼斯。長子猶大·利昂是一位醫生和哲學家,作品有《愛的哲學》。
逝世 詹姆斯一世(James I of Scotland)(1394年12月10日-1437年2月21日),是15世紀蘇格蘭王國的君主,羅伯特
蘇格蘭國王 詹姆斯一世 三世之子。詹姆斯是斯圖亞特王朝第一任真正試圖掌握政權的君主,少年時被長期拘禁在英格蘭,自己還是詩人。
西吉斯蒙德(德語:Sigismund von Luxemburg,捷克語:Zikmund,克羅地亞語:Žigmund,匈牙利語:Zsigmond,1368年2月15日-1437年12月9日)是盧森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33年—1437年在位)。他是布蘭登堡選帝侯(1378年—1388年,1411年—1415年),1411年被選舉為羅馬人民的國王,1433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同時還是匈牙利和克羅地亞國王(1387年—1437年在位)和波希米亞國王(1420年—1437年在位)。
尼科利(Niccolò de' Niccoli,1364年-1437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
尼科利的出生和逝世都在佛羅倫斯。他是科西莫·德·梅第奇門下一個重要文人。科西莫·德·梅第奇之於他,正如同奧古斯都之於梅塞納斯。尼科利在古典文學領域的主要工作是古代寫本的抄寫、整理和校勘,並為之劃分章節,開列目錄。
他的出色品味彌補了其在考據方面的缺憾。儘管他對希臘文知之甚少,但他在這方面有嘉瑪道理會士盎博羅削的協助。現在羅倫佐圖書館的珍貴抄本大多處於他的手筆,其中包括盧克萊修和普勞圖斯的十二部喜劇。

歷史大事

太皇太后張氏欲誅王振
英宗即位之初,太皇太后張氏(仁宗之後)將朝廷大權悉歸內閣,而內閣中三楊等臣皆為累朝元老,王振心憚之,不敢妄為。太后曾派王振至內閣問事,楊士奇等擬議未下,而王振擅自作出決定,士奇惱怒,三日居家不出。太后聞之大怒,欲誅王振。正統二年(1437)正月末,太后來至便殿,召英國公張輔、閣臣楊士奇楊榮楊溥、尚書胡氵熒來見。太皇太后左右之女官,雜佩刀劍,侍衛凜然。英宗面西立於太后之旁,五位大臣面東稍下。太后一一召問諸臣,每人皆有獎勵之詞。太后對英宗說:“此五人是先朝所簡用的忠直之臣,國家大事每行必與之商量謀劃,不是五大臣贊成的事,決不可行。”接著,太后宣召太監王振至,王振俯伏於地,太后顏色頓異,怒斥道:你侍候皇上起居多有不當,今當賜死。立時有女官加刃王振之頸。英宗跪下為之請罪,其他五臣皆跪。太后見此情狀,說道:皇帝年幼,怎知這種人自古禍人家國!皇上和諸臣為你求請,姑且免你一死。而從今以後,不得再干預國家大事。此後,王振干政稍為收斂。
麓川思任發反叛
麓川與緬甸接境,在金沙江之南。元代為平緬宣慰司。洪武年間,麓川思倫發內附,朱元璋授為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使。洪武二十九年(1396),平緬入貢,更立宣慰司。不久,思倫發反叛,黔國公沐英奉命討平。改為孟養宣慰使,以刁氏代替思倫發。正統初,宣慰使刁寶玉力弱,不能制其所屬各部,思倫發次子思任發乘機侵緬甸,於正統二年(1437)冬十月,擁眾反叛。侵孟定、灣甸、乾崖、騰衝、潞江、南甸州(均在今雲南西部、西南部)等地。朝廷命黔國公沐晟遣官齎金牌信符,諭思任發還回所侵之地,思任發不奉詔,繼續攻掠邊鄰金齒等地。
李儀逝世
李儀(?-1437),河北涿縣人。永樂間以薦舉授戶部主事。出任九江知府,廉政愛民。英宗即位始設諸邊巡撫。正統二年(1437)四月,首擢李儀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宣府,多有建置,其居官清廉謹慎,得到邊人愛戴。督糧參政劉璉不稱職,為李儀所劾,劉璉乃誣李儀有淫亂事。李儀自負清白,言詞激烈,遂被逮下獄。正統二年(1437)二月死於獄中。時人頗為之惋惜。
陳鼎逝世
陳鼎(?-1437),字重器,廣東新興人。永樂十三年(1415)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政績卓著,聲望大振。又擢為建昌知府,治理有方,為百姓愛戴。升為右副御史,又改任刑部右侍郎。陳鼎居官廉慎,淡泊名利。正統二年(1437)十二月卒於官。英宗命給予其祭葬。
魯穆逝世
魯穆(1381-1437),字希文,浙江天台人。永樂四年(1406)進士。家居時,粗衣蔬食,足跡不入州府。謁選後,地方官贈之財物,婉言謝絕。授御史。仁宗監國,屢上封事。漢王官校多不法,人莫敢言。魯穆上章彈劾,直聲振朝廷。遷為福建僉事,理冤訟,摧豪強,不畏權貴。百姓呼之為“魯鐵面”。當時楊榮總理朝政,其家人犯罪,魯穆以法治之,未嘗寬宥。楊榮魯穆賢能,薦於朝廷。英宗即位,魯穆被擢為右僉都御史。正統二年(1437),奉命到大名府捕蝗。六月初十日,因病而卒,年五十七。天啟初謚端敬。家貧不能葬,尚書吳中為之治棺衾,朝廷給舟歸其喪。是當時以廉正剛直稱著的風憲官之一。著有《葩經或問》、《禮記日抄》等。
章敞逝世
章敞(1376-1437),字尚文,號質庵,浙江會稽人。永樂二年(1404)進士,改庶吉士,授刑部主事,辦山西冤盜,雪數百人,遷員外郎、郎中,改吏部。宣德六年(1431)擢為禮部左右侍郎。與徐琦出使安南,命黎利權理國事,拒厚贈。黎利卒,其子麟嗣位,章敞復奉詔前往,卻贐如初。正統初,敞編纂洪武以來條格,使各衙門參酌,吏無能為奸。當時的吏部尚書胡氵熒比較寬簡,而敞佐以嚴肅。正統二年(1437)十二月卒於官,年六十二。曾參與編輯《永樂大典》及《五經四書大全》。有《質庵文集》。
王驥經理甘肅邊務
正統初年,蒙古阿台、朵兒只伯等屢次進犯甘、涼邊境。大將蔣貴趙安等出塞無功,而侍郎柴車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繼整飭邊防,均不能阻止敵人的攻勢,於是英宗在正統二年(1437)五月初一日命兵部尚書王驥前往甘肅經理邊務,並特許其便宜行事。王驥急速至任。召集諸位大將,詢問上次追敵魚兒淮,誰先敗退?眾皆答以都指揮使安敬。王驥縛安敬,斬之轅門,一時諸將畏服。王驥又檢閱將士,分兵畫地,各自防禦,邊境肅然。且閱軍甘、涼,淘汰不堪用者三分之一,定更番法,使兵士得以休息而省轉輸之費。
楊洪守獨石
兵部尚書王驥曾蔬言:邊軍怯弱,是因訓練無人。於是推薦千戶楊洪,英宗下詔,加楊洪為游擊將軍,再進都指揮僉事。楊洪以敢戰著名,而部下多有詆毀。正統二年(1437)五日,刑部尚書魏源經理大同邊務,有人訐奏楊洪之罪,魏源素知楊洪之才,便遣楊洪協助李謙守獨石。李謙年高膽怯,與楊洪不諧,楊洪每次調兵,李謙暗中刁難。御史張鵬上疏彈劾,李謙罷歸。九月二十三日,英宗命楊洪守獨石,楊洪因此得以施展才能,益加自奮。數次擊敗兀良哈兵,擒其首領,威名震嶺北,與邊防名將王驥合稱為“楊王”。
英宗詔舉賢能
正統元年(1436)九月,英宗下詔稱:目前地方郡守缺官甚多,令三品以上官員或舉賢能備朝廷擇用。左通政陳恭疏言:古者擇任庶官,例由吏部擇選,職任專而且事權歸一。今令朝廷官員各舉所知,恐怕要開私謁之門,助長奔競之風氣。英宗將該疏移下吏部,令諸臣會議。吏部尚書郭璉不置可否,大學士楊士奇言:宣德七年(1432)以前,布政司、按察司二司及府、州縣官用人多不得力,以致害民受苦,於是宣宗皇帝敕令大臣保舉。從此,多得賢能之人。間或有一、二非才者,亦只因舉主不明察,甚至是故意徇私造成的。唐太宗力行仁義,命在京三品以上官保舉郡守縣令,後來竟導致天下斗米買三錢的成效。但所舉之人,若有贓犯,必須正保舉者之罪,如此,則保舉者知謹慎,畏牽連,不敢濫舉,而所舉之官必盡忠職守。英宗以為然,又下詔,令三品以上官保舉賢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