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硯

龜山硯

龜山硯,指的是位於泰安市的寧陽龜山硯,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泰安市有歷史記載最早的硯台。南宋大書法、畫家梁楷曾賦詩道:“水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憐斯璞,朝夕研來自成池。”2006年被泰安市政府,列入市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5月,泰安市政府為曹文代頒發了龜山硯雕刻技藝第四代唯一傳承人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山硯
  • 出土:山東泰安
  • 地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類型:硯台
產品簡介,起源傳說,選石方法,製作方法,標準,流程,歷史傳承,

產品簡介

據《九九硯譜》記載,龜山硯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泰安市有歷史記載最早的硯台,原料就是龜血石。
龜山硯精品(月下人家)龜山硯精品(月下人家)
龜血石,又名鶴山石,是適宜製作硯台的原料,產於《詩經》描述中的“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寧陽縣鶴山鄉境內,在龜山與擋龜嶺之間的深壑中,呈磚紅色,含鐵質、泥質的微晶結構體,主要是方解石,含礦地層為早世紀饅頭組。其石埋於土中,而非生在山上,零星分布,以紅色為主,還有的黃、紅相兼,上布黃金斑點,縱橫銀線,儲量極少,十分珍貴。
龜血石以軟硬適中、溫潤、細膩而聞名,做成的硯台易於發墨,研出的墨汁晶瑩光亮,書寫流暢,不易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龜血石經十餘道工序精心挑選後,採用手工雕刻的方式,製作成硯台,造型精美,具有堅而不頑、柔中有剛、滑不拒筆、澀不滯墨等優點。且上布黃金斑點,縱橫銀線,極為珍貴。又由於產地緊鄰曲阜,民間有“聖人府前不賣硯”之說,來誇耀本地龜山硯之好,其他品種硯台在當地大量滯銷,說明了龜山硯在當時曾盛極一時。

起源傳說

很久以前,汶河水孕育了一隻神龜,經常在河中興風作浪,多次造成汶河岸決口,洪水泛濫成災,泱及兩岸百姓和牲畜,死傷無數,汶河神幾次與神龜博斗,都被神龜打敗,玉皇大帝聞聽後,勃然大怒,立刻派碧霞元君前去降伏神龜。在神龜又一次興風作浪之時,碧霞元君施仙法挪崑崙山土石,擋住神龜去路,將其制服,神龜吐血而亡,其血化為龜血石,神龜化作海拔300多米的龜山,崑崙山土石化為現長約500多米的擋龜嶺。因與鶴山相對,龜血石被視為龜鶴之靈氣凝聚而成,有龜鶴延年之寓意。直到現在,當地還延續著一個“走百病”的風俗,每年正月十六,男女老少要走出家門,先登高望遠,再攜“龜血石”回家,可驅邪扶正,清穢辟毒,保佑家人全年百病皆無,富貴平安一生。
龜血石原料龜血石原料

選石方法

好的龜血石要“百里挑一”,剔除軟硬不一致,泥質過多,有斷紋的雜石。主要有三種方法:敲擊法、觸摸法、水濕法。
龜血石(原石)龜血石(原石)
敲擊法:用錘輕輕敲磕,發出“咚咚”木聲的,易於雕刻。
觸摸法:要選擇手感溫潤、細膩光滑的原料。
水試法:噴灑少量水霧到石料表面,要很快被吸附掉,以其明顯的吸附作用,用其研出的墨汁濃厚,不易褪色。

製作方法

標準

精品龜山硯要具備四個特質:一、石質潤澤、細膩,容易發墨,使用價值高。二、造型自然、美觀,外形可隨原石而定,也可根據自然紋理而定。三、圖案精美、生動,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四、雕刻精巧、細緻,有收藏價值。

流程

1、選石:由於龜山、鶴山特殊的地理構造,兩山之間西部石質較硬,只適於加工茶具,只有東部石質軟硬適中,才適於製作硯台。選石方法主要有三種:敲擊、觸摸、呵氣。
2、切割:龜山硯料石大小、厚薄不一,多帶有人工開鑿痕跡。為了方便今後選坯加工,需對這些石材進行初步的切割整形。切割時,不能破壞石材原有的自然紋理和天然形態。切割厚度一般以3-5厘米為適宜,去掉石材的多餘部分,形狀、寬度隨形就形。
3、選坯:選坯是加工龜山硯非常重要的環節,先根據構思,從切割好的石片庫存中挑選毛坯。選中的坯石,其形狀、顏色深淺及表面的自然紋理要儘量與初步構思吻合。
4、設計:龜山硯的設計時要巧妙利用自然紋理, 比如縱橫銀線 、黃金斑點等,或因勢造型,或隨形就形。
5、雕刻:雕刻主要有錘法和刀法兩種。錘法配合刀法使用。根據力度大小劃分,主要有:砸、敲、磕。刀法主要有:立刀、側刀、平刀。
立刀,刀鋒直立,使線條兩面齊整,剛勁有力。
側刀,刀鋒要向線條一側傾斜,確保線條流暢。
平刀,刀鋒平直,主要用於剷平石面的凸凹,使其相對平滑無痕。
力求做到刀具輕重、快慢、轉折流暢。用力要適當,用刀要準確,防止跑刀,破壞別的部位。
6、打蠟:為了保護硯台的光澤和溫潤光滑,使成品硯台美觀大方,初加工成的龜山硯要做養護處理,即先把硯台烤熱,然後均勻塗抹特殊熬制的核桃油,或者特製石蠟,反覆多日,直至完全滲入硯台表層為止。
7、拋光:加熱後的硯台冷卻後,用毛絨布多次擦拭,直到呈現出自然、溫潤的光澤。
8、硯銘:設計硯銘,要對其全面布局,反覆推敲,精心設計,主要雕刻在硯底或硯的四側,內容可長可短、可詩可文,字型不一。
9、配匣:根據其雕刻的精美程度,由專業木工量身定做硯匣,以便饋贈時攜帶,以及使用和收藏中防塵。

歷史傳承

據《九九硯譜》記載,龜山硯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有近千年悠久的歷史。
梁楷,今山東東平人,南宋時期大書法家、畫家,對龜山硯十分喜愛,曾賦詩讚道:“石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憐斯璞,朝夕研來自成池”。
清朝時期,龜山硯制硯技藝達到鼎盛,大批工匠紛至沓來,每年要出產近萬方硯台運往全國各地,二龍戲珠圖案在當時最為流行。清朝著名學者高鳳翰曾這樣誇讚龜山硯:“研筆如銼,化墨如油,隔宿不漏”。
民國末年,原料逐漸匱乏,工匠紛紛改行,掌握龜山硯雕刻技藝的人越來越少。近代有名氣的民間藝人有四位,其中張仁璞、楊明德、李茂春三位老人相繼去世。2013年5月,泰安市政府為曹文代頒發了龜山硯雕刻技藝第四代唯一傳承人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