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漢楨(龐漢禎)

龐漢楨

龐漢禎一般指本詞條

龐漢楨(1901—1937), 1901年出生於廣西靖縣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0師510旅旅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寧分校畢業,參加過反袁戰爭和北伐戰爭。1937年在淞滬會戰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龐漢楨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龐漢楨
  • 國籍:中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地:廣西靖縣
  • 出生日期:1901年
  • 逝世日期:1937年10月23日
  • 職業: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0師510旅旅長
  • 畢業院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寧分校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反袁戰爭
    北伐戰爭
    淞滬會戰
    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個人生平,主要事跡,人物榮譽,

個人生平

龐漢楨,出生於1901年。廣西靖西人,字胤宗。行伍出身,廣西陸軍講武堂第二期步兵科、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高級班第五期畢業。
1914年,入廣西陸軍第1師(師長陳炳焜)當兵,後升任武衛軍(總司令馬濟)、廣東陸軍第1軍(軍長馬濟)排長、連長。
1920年12月,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第二期步兵科學習。
1921年9月,軍校畢業後因廣西邊防督辦督辦陸榮廷失勢,返鄉賦閒。
1923年11月,出任廣西全省善後總辦署(總辦陸榮廷)警衛旅上尉營附。
1924年8月,所部縮編為武衛軍(總司令馬濟)第3團(團長馬逵),升任第1營少校營長。
1927年3月,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軍長李宗仁)獨立第5團,升任上校團長。9月所部改稱第7軍(軍長夏威)第2師(師長李朝芳)獨立第5團,仍任上校團長。
龐漢楨龐漢楨
1928年2月,所部改稱第34師(師長李朝芳)第6團,仍任上校團長。9月所部改稱第4集團軍暫編第2師(師長夏威)第5旅(旅長李朝芳)第6團,仍任上校團長。10月所部改稱第15師(師長夏威)第44旅(旅長李朝芳)第6團,仍任上校團長。11月所部改稱第44旅第5團,仍任上校團長。
1929年4月,升任新編第9師(師長尹承綱)第3旅(轄兩團)少將旅長。5月所部被繳械後返鄉賦閒。
1930年10月,出任廣西第10民團區(靖西區)少將指揮官。
1931年9月,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高級班第五期學習。
1933年6月,軍校畢業後派任桂林民團區(指揮官張淦)少將副指揮官。
1936年9月,調任第19師(師長徐啟明)第2旅(轄兩團)少將旅長。
1937年7月,所部改稱第170師(兼師長徐啟明)第510旅(轄兩團),仍任少將旅長。10月23日在上海與日軍作戰時陣亡。
1938年2月18日,追贈陸軍中將
1985年12月1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主要事跡

抗日戰爭爆發時,龐漢楨調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七〇師五一〇旅少將旅長,率部參加淞滬會戰。1937年10月19日夜,奉命接替五一七旅從談家頭至陳家行北端一線防務。22日,陳家行陣地被日軍攻占。當夜,龐即率部由戰頭橋向陳家行陣地反攻。經過數次衝殺,終於將該陣地全部奪回。惟因所部傷亡過大,且十分疲勞,龐乃請派有力部隊接防。當時除了五二六旅的一個營前來增援外,龐仍奉命率領餘部固守原陣地。23日下午,日軍再次發動進攻,向守軍陣地猛烈炮擊。龐漢楨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6歲。

人物榮譽

國民政府追贈龐漢禎陸軍中將
1985年12月16日,廣西人民政府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