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溶洞)

龍洞(溶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溶洞,天然的山洞,是石灰岩被含有碳酸氣的水溶解而部分消失後形成的natural cave (cavern)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洞
  • 外文名:natural cave
  • 讀音:lóng dòng
  • 性質:天然的山洞
  • 原料:石灰岩
  • 形成:被含有碳酸氣的水溶解
  • 開放時間:08:00~18:00
  • 門票價格:10.00元
  • 建議遊玩時長:3-5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3月--11月遊玩最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海南,廣州,雲陽,貴州,四川,湖北,陝西,濟南,山西五台山,

海南

西沙群島上有一個神秘的地方-龍洞。據曾在西沙工作的海軍測繪老兵趙寶勛回憶,1974年我軍收復西沙永樂群島後,上級要求對當地進行軍事測繪。在測繪過程中,幫助測繪的漁民給他們講了一個神秘“龍洞”的事:在晉卿島東北側的礁盤上有一個無底深淵,漁民稱之為“龍洞”,洞深不可測,傳聞洞中有巨大的動物……漁民對這個地方不敢靠近,遠而避之。 測繪部隊聽說後,非常的好奇,也覺得有責任搞清楚。於是第二天說服漁民乘小船來到這個地方,只見在礁盤綠色淺海中有一片半徑二百米大的墨藍色海水,陰森森的非常可怖。大家抑制著緊張劃到洞上準備測深度,士兵用繩子掛上測深錘放下水去,結果二百米繩子放完了也未到底……這時起了風,舢板劇烈搖動,只好趕緊回來。以後忙於其他任務,再也沒去測那個洞。龍洞的秘密沒有解開,連深度也不知道,老兵非常的遺憾。
“龍洞”距晉卿島7公里的礁盤上,直徑約100米。
龍洞
龍洞
7月24日,經過專家的現場探查確認,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海洋藍洞為“三沙永樂龍洞”(Sansha Yongle Blue Hole),其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據介紹,“三沙永樂龍洞”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晉卿島與石嶼的礁盤中,深達300.89米,地址坐標為北緯16°31′30″、東經111°46′05″。經過探查,西沙永樂藍洞基本為垂直洞穴,藍洞口徑為130米,洞底直徑約36米,尚未觀測到藍洞內與外海聯通,洞內水體無明顯流動。
神秘的西沙“龍洞”神秘的西沙“龍洞”

廣州

龍洞街道,又稱龍眼洞。在廣州城區東北、廣汕公 路北側。宋代建村,原洞田中有9個小村莊,取“九龍歸洞”之意,簡稱龍洞。
鄭桂金 黨工委書記
●負責街黨工委全面工作。
周德鑌 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負責街行政全面工作。
李林青 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
●分管組織人事、體制改革、黨建、紀檢監察、宣傳、精神文明建設、教育、體育、文化、科協、掃黃打非、老乾、工會、共青團(青教)、婦聯、信訪、統戰、審計、在地統計、物價、公有(國有)資產管理、保密、檔案、關工委等工作,領導街黨政辦公室、監察室、文化站等部門工作。
李國康黨工委副書記、派出所所長
●負責龍洞派出所全面工作,協管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謝長林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規劃、城建、國土房管、市政園林、市容環衛、愛衛、環保、“三創”、衛生防疫、初級保健、獻血、打假、打私、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市場升級改造等工作,領導城管科、城管中隊、環衛站、消毒站等部門工作。
岑秀姬 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計生、民政、殘聯、僑聯僑務、社區居委會、雙擁、老齡委、殯改等工作,領導人口和計畫生育辦公室、民政科等部門工作。
肖文勇 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政法、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610”、禁毒、出租屋和非本市戶籍人員管理等工作,領導綜治辦、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等部門工作。
盧仲堅 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分管武裝、軍民共建、人防、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防等工作,領導武裝部等部門工作。
冼瑞洪調研員
●分管社區服務、森林防火、林權林地、農田水利、蔬菜檢測、農村工作,領導社區服務中心等部門工作。
肖命良副調研員
● 分管司法、依法行政、人民調解、“兩勞”人員幫教、勞動就業、勞動監察、社會保障、社區服務、退管等工作,領導司法所、退管所、勞動監察中隊等部門工作。
龍洞傳說
龍洞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龍洞建村於唐朝貞觀年間,距今有1300多年歷史,有4000多年歷史的飛鵝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於龍洞,是迄今發現的廣州地區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之一,民間有“廣州第一村”之稱。龍洞村人傑地靈,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有粵曲、醒獅、書法等傳統的民間藝術,有新石器時代遺址、胡漢字、許大夫墓等文物古蹟,有龍眼洞森林公園、樹木公園等風景區,是著名的文化之鄉。龍洞地區有大中專院校13所,科研單位5個,在校大中專學生超過6萬人,是文化教育的密集區域,人文資源豐富。
先有龍眼洞後有廣州城
“先有龍眼洞,後有廣州城”,是龍洞街區民間流傳的一句話。有“廣州第一村”之稱的龍洞村,早在距今2200至4000年前已經有人類繁衍生息。從族譜記載來看,最晚唐代就已經建成村落。龍洞街早年被喚作“龍眼洞村”。“為什麼我們村被叫做‘龍眼洞’或者‘龍洞’,有許多個傳說來源,大家都不確定,因為各種版本都有人說。有記載說這裡以前種了大片大片的龍眼樹,所以有人稱這裡‘龍眼洞’。”土生土長的龍洞人樊春霞說。樊春霞聽村里一些老人家說,早在1956年,已經有地理和考古專家在龍洞飛鵝嶺挖掘到屬於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片等。樊春霞告訴記者,龍洞有一位很出名的祖先叫樊澤達,他是清康熙年間的翰林院檢討,被欽點為廣東正主考,後來升任廣東提督學政。
公交路線
龍洞站
廣增1快線、廣增1線、廣增2線、廣增6線、廣增9線、B12路、廣增14線、廣增15線、廣增17線、夜60路、夜71路、83路、84A路、84路、345路、492路、494路、534路、535路、564路

雲陽

與龍缸相距不到半公里,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有前後兩廳,前廳呈圓形,面積4800多平方米,高40多米,其雄偉軒敞,遍布純白的鐘乳石,極像龍王的起居用具,床、帳、鏡、傘、壺、椅、凳樣樣齊備,造型生動,此外還有“天雞報曉”、“游龍”、“飛瀑”等景觀,似幻似真;後廳呈五邊形,面積比前廳還大,能容上千人,洞壁呈波浪狀,萬頃波浪中,幻化出獅、象、龍、鳳等形象,有的張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飛,有的交頸嬉戲,千姿百態,令人驚嘆。

貴州

一、思南縣東萬勝山龍洞
在貴州思南縣萬勝山麓,可灌田千畝,其頂又有真源洞,清澈一泓,雖旱不涸。明郡人李渭鑴真泉二字,講易其上,撰龍洞易間。
二、天柱縣米溪村龍洞
米溪龍洞有豐富的泉水資源,位於貴州省天柱縣邦洞鎮米溪村,天柱縣西部,也是進入天柱縣的西大門,與三穗縣交界,距三穗款場街上3公里。距天柱縣城20公里,距邦洞鎮城區12公里。
龍洞堪稱“山秀、石怪、水幽、泉奇”,山環水抱,交相輝映。登山遠眺,綿延64平方公里的黑色熔岩如巨龍匍匐前行,如瀚海波瀾起伏,蔚為壯觀。鱗次櫛比的噴氣錐群,千姿百態的熔岩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盛夏酷暑時節, 當您步入洞邊,一個冰封霜染的銀色世界展示在眼前,立感寒氣襲人,暑氣頓消,仿佛置身於水府冰宮。
米溪村龍洞正在開發成旅遊景區,以供遊人觀光遊覽。

四川

一、涼山雷波縣龍洞
是風景名勝之一。那裡有長年不段的水,成了雷波縣城市主要的供水來源。據說,一些學生小幅探險過,裡面有撲鼻的腥味、兩個發亮的東西,這些說法符合龍的特徵。
二、自貢市榮縣龍洞
歷史簡介
龍洞俗稱羅漢洞,在縣城東南里許,東和大寺毗鄰,西望巍巍鎮南塔。
龍洞山灣內,前唐時建白雀寺,宋造真如院,民國又修彌陀院。昔時梵音繚繞,是榮縣著名的教場所,現為榮縣電瓷廠占用。
龍洞崖壁上有28龕,唐宋教造像,1塊唐代摩崖碑,5則宋以來的題刻以及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的“還我河山”題刻。
洞口峭崖摩天如立壁,崖壁有唐宋造像和題字。洞口終年有岩泉下滴,因水滴成坑,人們便因坑鑿建“蓮池”。水滴池中,叮咚作響,有若鳴琴,故稱“滴水成琴”。如明月當空,月映池中,飛珠濺落擊碎水中銀盤,滿池碎銀跳動,銀光閃爍耀眼,奇麗非凡,煞是好看,堪稱佳境 ,被譽為榮州十二景之一,龍洞曾是榮縣八大名勝之一的“龍湫月夜”所在地。因其風景秀麗,唐宋以來就是縣人的遊覽之地,州郡節物宴遊之處,在宋代已有“四川之冠”的稱譽。南宋大詩人陸游等文人墨客來此瀏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詞,其無名氏題贊“龍湫月夜”一詩,尤為精絕。詩云“山有靈兮月有光,龍湫獨占廣塞鄉。仙瓢曾酒人間雨,洞府常留海上方。白免臨池和藥劑,嫦娥出浴舞霓裳。年年分我一杯水,洗卻蒼生渴熱腸。”
1986年7月,龍洞被公布為首批榮縣文物保護單位。
龍洞地圖
地址:四川省自貢市榮縣旭陽鎮宋家沖村

湖北

恩施騰龍洞
恩施騰龍洞距利川市城公里,容積總量居世界第一,是中國旅遊洞穴的極品,2005年10月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
該洞洞口高74米,寬64米,洞內最高處235米,初步探明洞穴總長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個大廳,地下瀑布10餘處,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主洞支洞互通,無毒氣,無蛇蠍,無污染,洞內終年恆溫14一18℃,空氣流暢。洞中景觀千姿百態,神秘莫測。洞外風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臥龍吞江瀑布落差20餘米,吼聲如雷,氣勢磅礴。

陝西

在陝西寧羌縣西北。《方輿勝覽》龍洞記曰,自三泉西二里,見有若觀闕者,即龍洞也。兩石壁嵌空,若目鼻口麟甲皆具,其下皆平石為底,水行其上。

濟南

1、自然景觀
位於濟南市東南部,為喀斯特地貌發育區,由於受大自然風化,形成千恣百態的奇峰峭壁,深谷幽洞等自然奇觀。
2、歷史文化名村
龍洞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姚家鎮東南山區,距市區十餘公里。明崇禎六年(公元633年)劉敕《歷乘 輿地考》載:“龍洞”;清乾隆三十六年《歷城縣誌地域考》載:“龍洞莊”,面積12平方公里。龍洞村現有居民364戶,1600餘人,耕地面積1216餘畝,山地4000餘畝。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收入以運輸業、養殖業、經營業及外出務工為主,2004年經濟總收入7200萬元,工業產值3000多萬元,農業產值200多萬元,第三產業產值4000多萬元。
龍洞莊龍洞莊
村南部有著名的省級風景區—龍洞風景區。這裡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這裡環境清幽、靜謐,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賦有天然氧吧之稱,其中有杜仲、黃櫨、銀杏等名貴樹種;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為江北所罕見,南部九條大峪溝盤踞在景區,濟南八景之首的“錦屏春曉”就坐落於此;至宋代就成為遊覽勝地,有“歷城第一勝景”之稱。清代著名學者孫星衍詠詩讚曰“我游龍洞驚奇絕,畫不成圖口難說”的詩句;此地泉水文明,是大辛河的發源地,龍洞有八處泉水被列入濟南市七十二名泉;這裡的碑文石刻更是令人讚嘆。
龍洞人傑地靈,鄉風淳樸,鄰里和睦。 2006年8月份,在龍洞村主任、書記李雲軍同志的倡導下,建立了龍洞自己的政務平台從另一個層面宣傳建設黨建等工作,用另一種形式為民眾服務。隨著奧體中心的建設,龍洞必將乘著濟南市東部大開發的東風,奮鬥出更美好的明天。

山西五台山

秘魔岩的龍洞
《龍洞》是繁峙縣的一個民間傳說。
秘魔寺系西台外九寺之一,位於五台山南麓的岩頭村東五里處。這兒懸崖峭壁,景色秀麗,在壁立的兩山中有一條矩形山縫,寬約半米,長約一米多,深約兩料,這就是聞名的秘魔岩“龍洞”,龍洞的兩壁生著綠苔,流水滴答,夕陽反射時能顯出多種奇異景象。有人說能瞧見佛爺,有人說能瞧見魔,……。關於龍洞的來歷,還有著神奇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這裡並無人煙,每天狂風大作,飛砂走石。當時的五台山叫五峰山,因為不是平曠的台頂,而是五座高聳入雲的險峰。在山區五百里以內,虎豹成群,人跡罕見。經過若干年後,才逐漸有人前來居住,並成了文殊菩薩的演教之區,虎豹雖然少了,可是氣候仍很惡劣。 冬天,白雪皚皚,滴水成冰;夏季驕陽似水,燥熱難受。僧眾和百姓為此不斷叫苦,文殊菩薩也感到十分煩惱。後來有個徒弟向文殊獻計說: “弟子聽說東海龍王那裡有塊‘歇龍石’放在哪裡,那裡就會清風徐來。師尊何不向老龍王借用一下,把這五峰山的氣候改變過來,造福人間?”文殊聽了大喜,當即變成一個化緣的老和尚,直奔東海而去。
文殊菩薩到了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真有一塊又大又黑的石頭。人未迂石’,先有涼颼颼的清風迎面襲來。他端詳了一會兒後進入龍宮,向老龍王說明來意。老龍王沉吟了一會說:“長老要什麼都行,只有這塊石頭不能給你。這塊歇龍石是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青龍出外布雨歸來時,總是汗水淋漓,燥熱難當,只有躺在這塊歇龍石上休息養神,才能迅速止汗退熱,恢復體力。你若拿去,青龍沒了歇息的地方,是不會幹休的。”文殊一再懇求說:“貧僧借用此石,也是為改變五峰山氣候,造福於百姓和僧眾。你這裡海域遼闊,寶物極多,既能從海底打撈一塊來,就不愁再撈一塊,還是借給貧僧一用吧!”老龍王見文殊糾纏不休,心想偌大一塊歇龍石,再八十人也搬它不動。即便答應,量他也拿不走的。於是說:“好吧,只要長老自己拿得動,就送給你好了。”文殊見老龍王應允,十分高興,連忙合掌說:“老龍王功德無量,貧僧多謝了!”
文殊走出龍宮,來到歇龍石前,口誦真言,用手指輕輕一點,龍石當即變成一塊小石頭,攥在手裡,向老龍王告別,返回五峰山。
老龍王驚得目蹬口呆,十分懊悔。
再說,青龍布雨完畢,回到東海。一聽說歇龍石被五峰山的一個老和尚帶走,頓時氣得七竅生煙。馬上帶了五百惡龍,怒沖沖飛奔五峰山。這五百惡龍在空中翻騰,尋找寶石,將五座劍一般的山峰,撞得巨石橫飛,地動山搖,馬上夷為平台。文殊見狀十分著急,為了避免更大的災難,立刻又變作老和尚,告訴青龍說,那塊歇龍石放在一條深谷內。他將這五百惡龍引進山溝間,口誦真言,將兩手一合,兩山遂相對合攏,只留下一道不太寬的縫隙,僅能透入陽光。這個洞就是現在秘魔岩的龍洞。從此這五百惡龍被封在洞中再也出不來了。據說人們朝龍洞時,在陽光下還能看到這些龍的化身。所以歷來有“游台不朝秘魔岩,只遊了半個五台山”的說法。
(評論:如此奪寶害龍,還是菩薩嗎?故事不合佛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