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魔岩

秘魔岩

秘魔岩又名秘魔寺,因唐朝秘魔和尚在此講經說法而得名,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城南37公里的岩頭鄉岩頭村東,距西豆公路2。5公里。創建於北齊,唐宋時聲譽大振,聞名全國,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特別是秘魔岩的“龍洞”,是佛教徒到五台山必須朝拜之地,有“朝五台山,不朝龍洞,只朝了半座山”的說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秘魔岩
  • 別稱:秘密寺 
  • 地理位置:山西省繁峙縣岩頭鄉
  • 創建人:木叉和尚
  • 初建朝代:北齊
  • 著名法師:正傳法師
簡介,景致,布局,文物,著名法師,

簡介

秘魔岩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岩頭鄉境內,緊鄰省道繁五(繁峙——五台)公路,是五台山秘魔景區的代表性景點,由秘密寺、中庵、天井大峽谷、五台山龍洞、七佛灣五處知名景觀組成。
秘密寺位於繁峙縣岩頭鄉境內(縣城西南38公里)維屏山秘密岩,秘密岩又稱秘魔岩,寺以崖名,故稱秘密寺,又稱秘魔寺。秘密寺自唐建立,歷代重修,原建規模甚大,有茅蓬32處,現僅存前院、中院、後院、西庵、中庵等處,前院有天王殿。東西兩廂及正殿5間,南北藏經樓各5楹;中院有配殿及正殿皆5間;後院部分殿堂殘壞,僅北閣五楹尚存;中庵包括三聖庵觀音洞、金佛樓3處。
秘密寺始建於北齊,唐代高僧木叉和尚闢為聞名全國的禪宗道坊。在參天絕壁之上的五合山龍洞,是傳說中文殊菩薩指令500神龍藏修之所,遊客向洞內探視,時常可見各種奇異幻景,自古就有“朝五台山不朝龍洞只朝了半座五台山”的說法。天井峽谷為山西省十大峽谷之一。整個秘魔岩景區壁立千仞,蒼松滴翠,山花爛漫,流水潺潺,自然景觀之美,不但堪稱五台山之最,也為世所罕見。
近年來,縣鄉政府和寺院在景區內修繕了部分殿堂佛像,鋪設了上山朝龍洞的石階,還在路徑險要處設定了護欄、抓環。
這裡松柏蒼翠,山岩險峻,風景奇麗。明代高僧憨山大師有詩:“羊腸百折任青藜,草莽蕭蕭仄徑迷。絕壁倚天應隘口,斷崖無路只飛梯。依人野鶴尋常下,逐客山猿日夜啼……。”其中山林野趣橫溢,與台山他處,自是不同。相傳秘密岩為文殊菩薩指令五百神龍潛修之所。民間還有另一說法;東海龍王的五個兒子上五台山討要清涼石,即被文殊菩薩用法擒拿於秘魔岩山洞內。唐代的木叉和尚在此始建寺,該高僧常手持木叉,故名。

景致

在五台山台懷鎮西南三十八公里維屏山秘密岩,寺以岩名。秘密岩又稱秘魔岩,所以秘密寺又稱秘魔寺。這裡松柏蒼翠,山岩險峻、風景奇麗。
秘魔岩全景秘魔岩全景
這裡峰巒疊嶂,氣候清涼,懸崖峭壁似神工所劈,名曰“岩山疊翠”,為繁峙十景之一。崖高百丈,崖下有寺,名秘密寺,始建於北齊,唐代禪宗高僧木叉和尚住持此寺,從而聞名遐邇。秘密寺金朝以前為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明屬外九寺之一,是山西省重點寺廟之一。 1976年5月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4月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秘魔岩地處群山環抱之中,這裡風景秀麗,文物較多,使人留連忘返。有“百丈高崖,艷似朝霞”、“斷崖無路只飛梯”、“千年古松成奇觀’等景色。現存有唐代磚塔一座,五代時的磚塔及墓碑各一。宋金時代的經幢十座,明代磚塔一座,石雕佛像二十餘尊。寺內有大雄殿五間,文殊殿五間,配殿、僧舍等二十餘間,均為清代所建。
秘魔岩寺廟主殿、鐘鼓樓等建築無不體現著五台山寺廟建築的風格;雕刻在石壁上的佛像與雲岡石窟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當你手抓插在石縫中的鐵環,腳登懸空而架的鐵索,提心弔膽,緣壁而行在通向龍洞的小道上時,你不禁會想起恆山古棧道的奇險。
秘魔岩全景秘魔岩全景
龍洞,在秘密寺北2.5公里處,是五台山聞名的景點,是佛教徒朝五台山必到之處。明朝《清涼山志》載:“龍洞,在秘密岩,懇禱則龍現,見者非一。”上龍洞的道路崎嶇險峻,有的地方要腳踏石梯,手握鐵環。登臨龍洞遠眺,群山環繞,古剎巍巍,千仞絕壁,高聳入雲,如人仙境。名曰龍洞,其實只是一條高10餘米,寬10厘米左右的岩縫。據調查,有的人在岩縫內可以看到奇異的景象:洞內變得深遠、寬大、明亮,隨之出現佛、人、龍及山川、河流、樹木、燈光、房屋、亭榭等圖象。在同一時間內有的人能看到,有的人則看不到;有的人看到這種圖象,有的人則看到另一種圖象。此一千古之謎需待科學解開。

布局

秘密寺原地在木叉塔附近,清初常平和尚遷建今址。寺廟坐東向西,由前院、中院、後院和左右挎院組成。該寺在1966年遭到嚴重破壞,塑像全毀,拆毀樓房、殿堂70餘間。現存天殿3間,山門、鐘樓、鼓樓各1間,大雄殿、東樓、文殊殿、南北配殿各5間,禪房6間,均為清代建築。
秘魔岩全景秘魔岩全景
寺後懸崖下有一庵堂,名叫中庵,有3間三檐二層挑角樓, 明建。1967年拆毀,近年重建。樓內二層裝1尊摩崖雕刻的彌陀接引像,高6米,莊重肅穆,明正德年間賢澍和尚建造。樓西側為觀音堂,原有3間三層樓房, 1967年拆毀,石壁上雕刻著17尊佛像, 高約1米,造型生動,神態逼真, 為明弘治年間賢澍和尚所造。觀音堂西側是三聖庵,原供釋迦老子孔子三聖。孔子像頭部1966年以前已毀,釋迦和老子頭像毀於1966年, 1982年藏深和尚搭茅庵居此,改塑為三尊佛像供之。
從中庵沿崖根西行300米為西庵,西庵原有樓數間,清末已廢。後建禪堂5 臥內塑觀音文殊普賢三菩薩,高約I米,塑工尚佳,1966年將房屋、塑像拆毀,今為廢墟。
《清涼山志》載:“秘密寺在西台外秘密岩,岩谷幽深,陷者星布,唐木叉和尚於此藏修,始建寺。”相傳秘密岩為文殊菩薩指令五百神龍潛修之所。民間還有另一說法:東海龍王的五個兒子上五台山討要清涼石,即被文殊菩薩用法擒拿於秘魔岩山洞內。唐代的木叉和尚在此始建寺,該高僧常手持木叉,故名。秘密寺自唐建立,歷代重修,原建規模甚大,有茅蓬三十二處,現僅存前院、中院、後院、西庵、中庵等處。前院有天王殿,東西兩廂及正殿五間,南北藏經樓各五楹;中院有配殿及正殿皆五間;後院部分殿堂殘壞,僅北閣五楹尚存;中庵包括三聖庵、觀音洞、金佛樓三處。其三聖庵原供釋迦、老子、孔子三像;觀音洞三層分奉彌勒、三大士關羽等石雕像,摩崖造像十八尊,高約一點五米;金佛樓三層八間,內奉石雕巾金接引佛一尊,高及七米,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造。寺外有龍洞,洞外面龕雕文殊像,龕旁雕侍理像兩軀,皆為明物。旁有甘露泉源,清流不息。泉前有七佛崖,雕造佛像兩層,上層七佛高約五十厘米,下層七佛高約一點五米,似為元制。寺前還有金代石幢、磚塔兩座,一為木叉祖師塔,唐建明修,六角四層,高約十米;一為玄覺大師塔,五代北漢天會七年(公元963年)建,六角二層,雕蓮瓣與門窗,形體不大,建造尚佳。

文物

秘魔岩還有如下文物:
唐代所建木叉和尚磚塔1座.造形古樸,8角4層,高約7米。
五代天會七年(963)所建玄覺大師墓塔,磚砌,6角2層,高約3米,雕蓮花瓣與門窗,形態不大,建造尚佳。塔上鑲碑I方,記載了玄覺大師的生平。
秘魔岩全景秘魔岩全景
北宋天聖八年(1030)刻“佛頂尊勝陀羅尼記”1尊,高64厘米,直徑34厘米,日面刻,海面寬12厘米,記載了玄覺大師的徒弟紹溫的生平。文字俊秀遒勁,楷、行、草各種書體皆有,瀟灑自如,雖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卻表現了宋代書法的特點。
北宋嘉柿二年(1057)所制“眢璉大師功德幢”1尊,原8面,今存5面。幢高 96厘米,海面寬17厘米。
北宋嘉柘四年(1059)所制的“佛頂尊陀羅尼經幢”1尊現存4面,每面寬18厘米。
北宋崇寧三年(1104)所制“歿故大師福全功德幢”1尊,現存5面,每面寬20厘米。高1.04米,8面刻高81厘米,8面刻。
還有經幢1尊,年代不詳,從它所置的地方和書體看屬北京經幢,高76厘米,直徑40厘米,8面刻,今存4面,文字流暢。
金皇統七年(1147)所制“預修廣雲塔銘”8棱幢1尊,高96厘米,8面刻,每面寬27厘米,保存較好。
金大定十七年(1177),刻“宣密之塔”8棱經幢一尊,高74厘米。

著名法師

正傳法師
正傳初號一心,字幻有,俗姓李,應天(江蘇南京市)溧陽人。關於正傳的學佛歷程,在《龍池幻有禪師語錄》卷九的《機緣自序》中,正傳曾有敘述。對此,《續指月錄》也載之頗詳。正傳兒時身體肥胖,性靈異,但比較頑皮,“捕魚羅雀,靡所不為”。《機緣自序》載正傳八歲時進書館就學,讀《四書》中的《大學》等篇,到十二三歲因犯病“肌艘骨出”,因“廢書業”,且此病在過了兩年之後重新發作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正傳因“為母看誦香山卷偈語,遂發善念持齋戒”。正傳到了十六歲時,家父強行給他娶妻,但沒過多久,便夫妻不和,導致正傳萌生了出家的念頭。過了兩年之後,又因發病不止,正傳因此決志出家,他沐手焚香在觀音像前誓曰:“某若再近女身,此身當若何若何……”是夜即逃離家庭,外出“訪道修行”。此時他的妻子已經懷孕,在將要臨產時,其父親差人四處尋找,但始終沒能找到正傳。其父最後只得自己親自出外尋找,恰好與正傳在路途相遇,便強求正傳回家,但正傳始終沒有答應。後來,因為母親病篤,正傳這才回家侍候一年,但在母親喪事完畢之後,正傳便辭別父親,從此“長往不返”了。
秘魔岩全景秘魔岩全景
正傳沿途參學,來到北京城西的觀音庵,拜謁了笑岩德寶和尚。對於正傳在德寶門下的參學,《續指月錄》所載與正傳《機緣自序》的內容大致相同:
後庵遷化,師直造神京,謁笑岩寶和尚於觀音庵。寶問:“上座何來?”師曰:“南方。”寶曰:“來此擬需何事?”師曰:“但乞和尚印證心地工夫。”寶曰:“若果識得心地,那更有工夫印證耶?”師曰:“雖然,不得不單似過。”寶曰:“參堂去!”師珍重便出。至晚入室,方具述所以。寶驀踢出只履,曰:“向者里道一句看!”遂把話頭一時打斷,懡罹而出,通夕不寐。翌旦,寶出方丈,見師猶佇立檐下,驀喚:“上座!”師回顧,寶翹一足,作修羅障日月勢,師不覺脫然悟旨。關於這一悟道因緣,在正傳的《機緣自序》中,還詳錄有不少參學細節,在此便不贅述。正傳在德寶門下得道之後,曾依止了一段時間,正傳也詳錄了他開悟後在德寶處參學的事跡。其中對於德寶拄杖交付之因緣,《五燈會元續略》所載與正傳的自述略同。在正傳辭別德寶時,德寶“乃書曹溪正派源流付之,復贈一笠,曰:‘當以此覆之,毋露圭角去。’”
關於正傳離開德寶之後的弘法歷程,《續指月錄》謂他自後“出住台山秘魔岩寺,居十有三載;人京師,寓普照;後住龍池”。然在《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則謂正傳自離開德寶處後,便“逕往五台,棲息秘魔岩一十三載”,“會太常唐公鶴征問道台山,見師如夙契,且約師還南”,由是出住於荊溪龍池山禹門禪院。六年之後,辭卸龍池住持,“復游燕都,居普照寺”。大約在紫柏真可的獄事平息之後(約在萬曆三十一年,即1603年),正傳受唐鶴征之請,再度住持龍池。《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的這一記載,應當基本符合正傳弘法的行蹤,因為在雲棲株宏所作的《幻有禪師閒談·晚話二篇序》中,已經交代了正傳“遍歷諸方,歸老龍池”的事實。祩宏早年曾在德寶門下參學,當時正傳亦在德寶門下,兩人相處甚厚,因而正傳圓寂於龍池,應當是不爭的事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