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洋(清末銀幣名)

龍洋(清末銀幣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近代中國機制幣是西方錢幣文化與中國傳統錢幣文化相融合的產物,既有西方錢幣的形式,也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內涵。自張之洞首次自鑄銀元並在銀元上採用龍紋圖案開始,龍紋就成為中國金銀幣的主要吉祥紋飾,而且龍紋圖案變化多端,名稱各異,有蟠龍、坐龍、立龍、水龍、旱龍、飛龍、游龍、長須龍曲須龍等等,富有吉祥含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洋
  • 性質:銀幣名
  • 時期:清末
  • 性質:中西結合的性質
簡介,自製銀元,外洋衝擊,鑄造嘗試,仿製銀洋,錢幣紋樣,龍洋幣制,外幣龍洋,

簡介

清代,政府的財政收支是以銀為標準,往往大筆交易用銀,小筆交易用錢。由於清政府對於金銀的鑄造採用放任政策,沒有統一標準,各地所鑄造銀錠的成色和器形都不一樣,種類繁雜,換算不便,各自的適用範圍都不大,給相互流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礙,也使清代的貨幣制度陷入混亂局面。
龍洋

自製銀元

外洋衝擊

具有統一價格標準的外國銀元進入中國市場,給清代貨幣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外國銀元外形一致,價格標準,使用方便,一進入中國市場就廣受歡迎,雖然清政府一再禁止外國銀元的流通,卻遏制不了外國銀元流通越來越廣的趨勢。清政府見無法阻止外國銀元的流通,不得不做出讓步,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法律上正式承認了外國銀元的流通。即使這樣,也不能改變晚清貨幣金融制度的混亂局面。許多有識之士呼籲中國實行幣制改革,將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銀兩制改為銀元制。

鑄造嘗試

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做出自鑄造銀元的嘗試,他在廣州設定廣東錢局,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制庫平七錢三分的銀元樣幣。正面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紋,故俗稱“龍洋”。面值分為五等。光緒十六年(1890年),張之洞又將銀元重量改為庫平七錢二分,此後,庫平七錢二分成為一元銀元的重量標準,面值也分五等,輔幣重量分別為: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張之洞改任湖廣總督後,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又在武漢開制湖北“龍洋”。

仿製銀洋

各省紛紛仿效張之洞的創舉自鑄造銀元,先後有江南、北洋、浙江、安徽、奉天、吉林、湖南、福建、四川、雲南等省開設錢局製造“龍洋”。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機器局首先將銀元面值改為元、角、主幣為壹元,輔幣為五角、二角、一角、半角。主幣稱“銀元”、“龍洋”,輔幣稱“銀角”、“銀毫”、“小洋”。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在天津籌建製造銀錢總廠,並試製樣幣戶部光緒元寶一套,面值分為一兩、五錢、二錢、一錢、五分五等。光緒三十年(1904年),湖北也打造了湖北省造大清銀幣樣幣(重庫平一兩),並有少量進入市場。1905年,銀錢總廠建成,改名為天津造幣總廠。翌年,天津造幣總廠又試製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一套,面值為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四等。1907年,又制丁未大清銀幣一套,面值改為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但上述樣幣均未正式發行。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天津造幣總廠才正式發行光緒元寶一套,幣面計重為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等。由此可見清政府雖然想發行銀元,但對如何制定銀元面值標準仍猶豫不決。

錢幣紋樣

清末幣制仍未統一。宣統二年(1910年),風雨飄搖的清政頒布《幣制則例》,規定國幣單位為圓,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輔幣有銀、鎳、銅幣。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等,天津造幣總廠依此試製了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三年,又重新試製了大清銀幣,輔幣有五角、二角、一角三等。但統一的幣制尚未實施,清政府已滅亡。反龍龍身走向呈反“S”狀
清末,清政府曾考慮過採用金本位制,光緒丙午、丁未年間曾打制過?>大清金幣樣幣和大清銀幣金樣,因清政府藏金不足,金本位制並未實施,所以大清金幣也沒有發行,故存世丙午、丁未金幣並不多。
無論大清銀幣還是大清金幣,雖然外形上跟外國錢幣差不多,但裝飾紋樣卻與外國錢幣截然不同。張之洞在廣州所制銀元不僅在重量上成為銀幣的標準,在紋飾上採用龍紋也成為中國金銀幣的獨特標誌,仔細觀察清代機制幣上的龍紋圖案,除蟠龍(龍形盤曲環繞)外,還有坐龍(龍紋呈蹲坐狀)、立龍(龍紋呈站立狀)、水龍(立龍下方有水波紋者)、旱龍(立龍下方無水波紋者)、飛龍(龍紋呈飛騰之勢)、長須龍(龍鬚較長)、曲須龍(龍鬚呈彎曲狀)、大尾龍(曲須龍的一種,龍尾特長)、反龍(龍身走向呈反“S”狀)、游龍(龍紋作遊動狀)等,變化多端,姿態各異,反映了中國龍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國人對龍的崇拜,這正是中國機制幣有別於外國機制幣的獨特吉祥文化內涵。
早年在中國被稱作“銀洋”,實際上是外國商貿銀幣在中國民間的一種簡稱。

龍洋幣制

清朝末年,我國許多省份先後鑄造機制銀幣,其中有的銀幣背面鑄有蟠龍紋,俗稱“龍洋”。中國最早的龍洋是張之洞倡議鑄造的廣東龍洋。
光緒十三年(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看到大量外國銀幣流入中國,充斥市場,擾亂經濟,遂奏請朝廷自鑄銀幣,以謀抵制。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批准由廣東銀元局試鑄銀幣,這種銀幣正面是“光緒元寶四字,中心有四個滿文字,也是“光緒元寶”,外圍珠圈內為英文“廣東省”及“七錢三分”字樣,背面是蟠龍紋,上方為“廣東省造”字樣,下方為“庫平七錢三分”。另外還有三錢六分五厘、一錢四分六厘、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等四種面額,錢幣界叫作“七三番板”,後改為七錢二分,叫“七二番板”。這是我國最早鑄造的帶有蟠龍紋的銀幣。樣幣送到北京後戶部下令將正面的英文移到背面,而把背面的中文移到正面,就成為後來廣泛流通的廣東龍洋。

外幣龍洋

日本“龍洋”共有五種規格,即五錢(1.25克)、十錢(2.7克)、二十錢(5.39克)、五十錢(有10.13克與13.48克兩種樣式)和一圓(26.96克)。日本“龍洋”設計別致,鑄工較為精緻,含銀量為90%。日本“龍洋”發行的年代不同,又可分為很多版式,僅以一圓“龍洋”為例,從明治3年(1871)起至明治45年(1913),就有幾十種之多。一般來說,日本明治的早年“龍洋”,因存世量稀少因而價格昂貴。價格最高的珍稀銀幣“明治8年一圓”龍洋”,參考價約為3萬元~6萬元,價格最低的“明治27年一圓龍洋”,市場價僅130元~250元左右。日本“龍洋”中的小面值幣價格一般都較低,大部分“五錢”和“十錢”小銀幣只賣20~50元左右一枚,具有存世數量少,市場價格低的特點,因此,集幣愛好者可趁低買進一些日本“五錢”、“十錢”小銀幣。
龍洋(清末銀幣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