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感湖(湖泊)

龍感湖(湖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感湖是位於中國湖北省和安徽省交界處的一個淡水湖泊,為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和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共有。湖泊總面積22322公頃。

龍感湖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中游的重要蓄洪區域。

春秋戰國時期,龍感湖與今江西省境內的鄱陽湖連為一體,稱彭蠡澤。東漢時期,龍感湖與鄱陽湖分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感湖
  • 地理位置:長江北岸,宿松縣和黃梅縣之間
  • 所屬水系:長江
  • 面積:22322公頃
  • 容積:9.7-22.3 億立方米
  • 類型:淡水湖泊
名稱由來,位置境域,水文特徵,水系構成,自然環境,水生環境,地域氣候,地質地貌,形成演變,形成演變,治理開發,防洪,航道,社會經濟,圍湖造田,湖區物產,建制歷史,湖泊由來,生態保護,市保護區,省保護區,國家保護區,

名稱由來

龍感湖是由安徽、江西之間古長江滯洪湖泊彭蠡澤收縮、分化而來。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長江兩岸為一體,稱彭蠡澤,西晉以後長江南北分隔,江北諸湖泊為一體(龍感湖、大官湖、黃湖和泊湖)統稱“雷池”,華陽河幹流與雷池統稱大雷水,唐宋元以後,湖面的縮小和分割,“大雷池”之名逐漸被各區域性湖名代替。在黃梅境內的大湖叫感湖、源湖(大源湖);在安徽宿松境內的叫龍湖、官湖等。
1955年,中央長江水利規劃辦公室正式下文,將龍湖、感湖合併稱為“龍感湖”。龍感湖位於長江北岸,大別山南側,地處鄂、皖、贛三省交界處,為大別山南麓匯水區,總面積78萬畝。

位置境域

龍感湖
龍感湖,長江北岸,安徽省西南部。橫跨湖北省和安徽省,地處安徽省宿松縣的西南部與湖北省黃梅縣的東南部。由龍湖和感湖組成,合稱龍感湖。入湖總來水面積3591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983平方公里。1954年大水後,龍感湖等附近的湖泊均被劃為長江下游的蓄洪區,面積達976平方公里。1978年後,安徽省在華陽至望江縣城一線建隔堤,從而形成明確的蓄洪區域。
龍感湖東西長28公里,南北最大寬度20公里,湖底高程10.5米,蓄水位14.0米時容積9.7億立方米(其中安徽境內6.22億立方米),湖面積420平方公里(其中安徽境內266平方公里);蓄水位17.0米時,容積22.3億立方米,湖面積475平方公里。

水文特徵

龍感湖水位的變化既受長江的影響,也受到出口處建閘的人為控制,據下新水位站1950~1974年的25年實測資料,龍感湖歷年最高水位為21.24米(1954年),多年平均最高水位為17.13米;最低水位為11.68米(1958年),多年平均最低水位為12.18米;歷年平均水位為13.15米,平均水深2.65米(1980年10月實測平均水深3.72米),相應水面為53.5萬畝,其中湖北省黃梅縣境內水面18.7萬畝;安徽省宿松縣境內水面34.8萬畝,湖面主屬安徽省。
根據1980年10月對湖區所布置兩條互相控制斷面所取水樣測定結果,龍感湖湖水PH值在6.8~7.4之間,重碳酸鹽平均含量為59.42毫克/升,總鹼度0.97毫克當量/升,氯化物5.92毫克/升,硫酸鹽8.06毫克/升,鈣、鎂離子含量分別為11.63毫克/升和4.46毫克/升,總硬度0.93毫克/升,氨氮0.029毫克/升,亞硝酸鹽0.00053毫克/升,硝酸鹽0.017毫克/升,矽酸鹽4.5毫克/升,磷0.717毫克/升,鐵0.113毫克/升。

水系構成

入湖河流,安徽省境內主要有二郎河、釣魚台河等;湖北省境內有古角山河。湖水向東流並與黃大湖、泊湖相互串聯,組成互有聯繫的水域。湖水出口有湖北省境內的八一港經小池口入長江,安徽省境內經華陽河的華陽閘和黃大湖的楊林閘、泊湖的楊灣閘亦流入長江。
二郎河,發源於三面尖,流經廣福鄉、隘口鄉、二郎鄉、韓文鄉,城關鎮、五里鄉、新興鄉,注入龍湖。主幹長66.3公里。是縣域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597千方公里(其中黃梅縣境內32平方公里),年平均逕流總量38.522萬立方米。隘口以上河段古稱“雷水”,其支流有長溪河、車馬河。長溪河發源羅漢尖,流經柳坪、蒲河、古廟山,全長22公里;車馬河發源於芙蓉寨,流經西源、梅墩、二郎、韓文等鄉,長29公里。
大源湖,位於黃梅縣北面,獨山南面。在大源湖出口處建有一條攔湖大壩和大源湖閘,與龍感湖分隔。小源湖,位於獨山區東南部,南接龍感湖。
縣河,位於黃梅縣城東南面,是古角河、壠坪河、小溪河、悠悠河的總匯。1976年對舊縣河進行改造取直,從馬林橋至苗竹林開挖一條3.92公里長的人工河,流經袁家壠、朱家埂至苗竹林,再經三角湖入龍感湖,全長12.5公里。支流古角河,發源於古角寨南麓,流經柳林入古角水庫,至周家井出溢洪道入原河道,至朱壩上村兩河口與壠坪河匯合入縣河。全長19.4公里,寬30米,沙底,屬長流河。最大流量為112.7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積113.7平方公里。其支流龍鬚河,發源於天衢山西之懸石嶺南,至東山折轉東,接金家河入古角河,全長7.5公里。支流還有:壠坪河、小溪河。
華陽河,長江北岸,在安徽省境西部。古稱楊汶河、古雷江。上游主要支流有源自宿松三面尖的二郎河和涼亭河,自大別山西南坡順流而下,串連龍感湖、大官湖、黃湖和泊湖。下游主要支流有沿江圩區的望江河,洲頭河和楊灣新河,由華陽河河口匯入長江。地跨宿松、太湖、望江和湖北省的黃梅、廣濟等5縣,全長85.6公里(不包括穿越湖區長度),流域面積5511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境面積2790平方公里)。習慣上從湖區開挖至華陽河,長39公里的河段稱為華陽河。河道規則順直,枯水最小水深1.2米。據《長江水利史略》記載:這一帶長江河道變遷大,早在宋、明以前,長江在這地區分為北江、中江和南江3支。南江傍江南與江心洲(現稱新洲)夾流(今為長江主航道);中江是江心洲與鴻腦洲(現龍坪)的夾流(今為長江副航道);北江相傳為“禹白武山之前,漫而深廣之,導江水入之,因號曰北江。”至明代初年,華陽河與皖河下游沿江的龍感湖、大官湖、青草湖及漳湖都是長江故道。由於北江歷年淤積嚴重,加之從宋代開始,大興築壩,圍田等原因,北江口遂漸淤塞變窄,華陽河以上出現眾多沙洲。清康熙年間宿松的曹湖、老洲等地形成大片窪地,終年積水。至鹹豐年間,經過長江一次大水,窪地逐漸淤高,從此浩淼的長江主流隨之南徙。清道光元年(1821年)開始築沿江長堤,隨江水迭溢,又陸續修築了長達數百里的沿江長堤,至民國初年,已基本形成今同馬大堤系統,把長江與華陽河分隔開來。

自然環境

水生環境

湖內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平均18.9萬/升,生物量3.034毫克/升,其優勢種類為蘭藻、絲藻、硅藻等。湖內浮遊動物平均密度31912個/升,生物量為1.96毫克/升,其中以原生動物、枝角類、橈足類為優勢種群。
水生維管束植物主要種類有馬來眼子菜、菰、輪葉黑藻、蓮、苦草、芡實、菱、聚草等。其中優勢種群是馬來眼子菜、菰和蓮。馬來眼子菜更是占絕對優勢。水生植物湖中心及河道水面疏稀,沿岸湖濱密集,尤其是湖區的南部最密集。目測全湖覆蓋度50%,計30萬畝,其中馬來眼子菜群叢占總覆蓋面的70%以上。
底棲動物生物量每畝達154.49斤,以水生昆蟲、寡毛類、多毛類占底棲動物總量75%為優勢種群。淤泥質湖底中的底棲動物的種群和數量要比沙質河底或硬泥底要多。
龍感湖魚類主要有青、草、鰱、鱅、鯉、鯽、鯿、團頭魴、鮊、毛魚、銀魚、烏魚等60餘種,歷年總產量400萬斤。儘管歷年捕撈產量沒有明顯下降趨勢,但漁獲物質量卻發生了變化。1973年以前,漁獲物中中大型經濟魚類如鰱、鱅、青、草、鯉、鯽、鮊等魚要占70%以上,而且個體以5公斤較多見;小型魚類如毛魚、小雜魚只占30%;1973年以後顛倒過來,大型經濟魚類只占30%,而且個體變小,以2~3公斤較多見,毛魚產量達70%以上。這說明龍感湖的魚類資源遭受破壞,向小型化方向發展。這除了與江湖建閘阻礙魚類洄游通道及圍墾減少魚類索餌和繁殖的場所外,主要原因是捕撈強度過大,使生命周期長的大型經濟魚類種群難以恢復,而使生命周期短的小型魚類種群卻逐漸發展起來。湖區常年可通航,船隻經華陽閘入長江。
龍感湖是湖北省第五大湖泊,也是亞洲最重要的候鳥越冬地,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重要中轉站和冬棲地。保護區面積達2.2萬公頃,具有水質優良、人為干擾程度小的特點,是濕地水禽越冬的良好棲息地。專家們認為,龍感湖自然保護區是長江中游眾多淡水湖泊中保持完好、具代表性的湖泊濕地之一。龍感湖白頭鶴自然濕地保護區是我國眾多淡水湖泊中保持最為完好的湖泊濕地,代表性強,生態類型獨特,研究和保護該區域的白頭鶴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有關專家近20年的監測結果表明,白頭鶴種群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瀕危水鳥中數量最大的種群。1987年1月,在龍感湖觀測到的數量多達425隻,占全球總數的3.3%。專家們在這裡還觀測到黑鸛、東方白鸛、白鸛、大鴇等珍稀鳥類,同時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和白琵鷺。另外,還發現數百隻鸕鶿、鶴鷸、大白鷺及2000多隻雁鴨。龍感湖也是全國最大的黑鸛越冬地。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開展的“中國鳥類之鄉”評選活動中,共評出12個“鳥類之鄉”,龍感湖是湖北省唯一獲此稱號者。

地域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其特點為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溫度為16.6度。冬季一月份日平均溫度為3.8度,為最冷月;夏季七月份日平均溫度為28.7度,為最熱月,最適宜農作物生長。
龍感湖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的主要特點,一年內日均溫等於或大於10攝氏度,植物生產期長,雨量較多。春季開始期在3月下旬,夏季開始在5月下旬,秋季開始期在10月上旬,冬季開始期在11月下旬。境內年均日照時數為1812.1小時,一年之中7月日照最多,平均216.2小時,日均7小時。1-3月最少,日均3.4小時。全區年平均氣溫17.2攝氏度,最高年為18.3攝氏度(2007年),最低年為16.3攝氏度(1997年),以7月氣溫最高(平均28.9攝氏度),1月氣溫最低(平均4.6攝氏度),年相差24.3攝氏度;全年多東北風,但隨季節有所轉換。全區年平均降水量為1383.7毫米;降雪一般初日出現在12月,1988年降雪18天為最多。最大積雪深度為31厘米,出現在1998年1月23日。霜日期多出現在11月下旬,終霜日期多出現在3月上旬,無霜期年平均271天,最長是2001年為301天,最短是1986年為235天。

地質地貌

東部,沿湖窪地平原分布在泊湖、黃湖、大官湖、龍感湖等湖濱地帶,海拔15—20米。在地質構造上屆長江大地塹垂下凹陷控制形成的內陸水泊區域,第四紀紅土或下蜀系黃土物質組成的窪地平原。九成畈、二姑畈、黃雀畈、下倉畈和龍湖圩均是湖相沉積物發育而成的潮土,屬二元母質型。
西部,龍感湖域內土地為長江沖積和湖泊形成的平原,地勢總體為向龍感湖輕度傾斜,呈坦鍋狀。地面海拔高度一般為12.5-14.0米,最高點是塞湖辦事處沙坡,為17.2米,低洼地海拔高度為11.0-12.4米。20世紀90年代中期,農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將湖泊和低洼地陸續闢為水田或精養魚池。2007年底,原有的11個湖(洋湖、塞湖、蘆柴湖、金湖、沙湖、柴湖、斑鳩湖、楊柳湖、百茂湖、天鵝湖、青泥湖)均以名是實非。

形成演變

鄱陽湖與江北龍感湖的地理關係鄱陽湖與江北龍感湖的地理關係
龍感湖遠古時曾為陸地,於第四世紀下沉形成水域,古稱彭蠡澤,與長江故道交匯。由於長江沖積物長時間沉積,湖底逐漸抬高,致古彭蠡澤逐漸萎縮。後來江湖分離,長江泓道南移,古彭蠡澤的名稱隨之湮沒,被“雷水”、“雷池”取代。再後來,隨著湖泊沉積物和長江泛濫沖積物的淤積,“雷水”進一步萎縮,形成太白湖、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等湖泊(其中龍湖和感湖合稱為龍感湖)。域內地層為長江沖積物、湖泊沉積物和江湖相混合沉積物構成,屬第四紀全新統(Q4)地質。
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氣候又轉溫暖,海面開始回升,河流強烈淤積,將晚更新世低海平時期形成的長江古河床和古階地,被沉積物埋藏覆蓋。海面上升沿江低地過去形成的湖泊進一步擴展外,又形成了許多新的構造沉溺湖、淤積壅塞湖、河道廢棄湖等各種成因的大小湖泊,是更重要的成湖時期。目前沿江的白盪湖、菜子湖、白兔湖、破崗湖、泊湖、武昌湖、龍感湖、升金湖、八里湖等都是這時進一步擴展或形成的。從沿江湖泊沉積物分布的空間演變規律可知,距今2~4千年前,是湖泊面積的最大時期。
在江南的鄱陽湖和江北的大雷水,原是連成一片的汪洋大澤,統名“彭蠡澤”。三國時代,“彭蠡澤”向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西晉以後,由於泥沙沉積,長江改道,“彭蠡澤”為兩部分,長江以南的仍稱“彭蠡澤”(今鄱陽湖),長江以北的叫大雷池,這大雷池恰恰就在尋陽(今黃梅)的東面(但古代大雷水系指現代華陽河流域。而且龍感湖下游的大官湖、黃湖和泊湖等也被當地考證為古雷池。依此來看,古雷池應當包括長江以北華陽河貫穿諸湖泊的範圍,而非龍感湖一個水體)。

形成演變

龍感湖域內土地為長江沖積和湖泊形成的平原,地勢總體為向龍感湖輕度傾斜,呈坦鍋狀。地面海拔高度一般為12.5-14.0米,最高點是塞湖辦事處沙坡,為17.2米,低洼地海拔高度為11.0-12.4米。20世紀90年代中期,農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將湖泊和低洼地陸續闢為水田或精養魚池。2007年底,原有的11個湖(洋湖、塞湖、蘆柴湖、金湖、沙湖、柴湖、斑鳩湖、楊柳湖、百茂湖、天鵝湖、青泥湖)均以名是實非。

治理開發

防洪

華陽湖群主要圩堤高程加高培厚達17.5米,結合湖泊綜合治理,適當並圩,縮短防洪防線,疏緩內湖航道,興建龍洲頭排水閘和龍感湖節制閘,進一步提高向長江的排澇能力,控制湖水位。此外,根據長江流域綜合規劃,當鄱陽湖湖口水位22.5時,華陽湖需蓄納25億立方米洪水,為此於程營附近修進洪閘,在望江縣城以西另建東隅堤,將圩區預留安全區,修人口轉移和安全莊台,確保華陽湖群成為長江下游蓄洪墾殖區。

航道

明代初年,沿江的龍湖、大官湖和望江的大漳湖均為長江故道。華陽河以上的大部分土地為長江南岸沙洲。清康熙年間,宿松的曹湖、老洲頭等地為“曹湖窪地”,終年積水。至鹹豐年間,幾經大水淹沒,灘窪地逐漸淤高,長江主航道南移。道光元年(1821年)沿江築堤(即今同馬大堤之前身),致使航道南移加速。
內湖古航道以龍湖為起點,分南北兩線。南向經洪嶺、逾鱤湖直抵湖北黃梅之段窯鎮,線長70餘華里;北向經烏池,過築墩,越大官湖,再南行抵中溝入港,行30華里過壩頭、下夾、直達老洲頭入長江(古稱涇江口)。
現代航道
1949年後,內湖航道以許嶺為起點,除許嶺至華陽口一條主要出江航道外,其餘各支線分別溝通境內沿湖有關區、鄉之間的水運交通。這些航道是:佐壩至王嶺、洪嶺、新興、坪嶺嘴;九姑至築墩、北風嘴、洪雨廟、許嶺、東洪、下倉、九城畈、程嶺至赤土坎、草皮坦達黃梅。
另以龍湖為起點,向南經洪嶺逾泊湖抵達湖北黃梅之段窯;向北經烏池過築墩直越大官湖,再南行經中溝入港。
1956年以後,因華陽建閘通江,內湖水位下降,內湖航道漸淤,自九姑至葉家嘴航道廢棄;1957年壩頭港因養殖場在該港北口連湖處築壩養魚,致使17.5公里的航道被堵;1966年圍墾黃湖,在大官湖、黃湖之間築埂未果,亂石阻礙航道。
航道治理
1956年5月疏竣了九姑葉家嘴航道,投工3627個,完成土石方1696立方米,耗資3424.52元;1971年3月治理許嶺淺灘,投資2.5萬元,完成土石方3萬立方米,延伸航線一公里。復興百子洲疏浚航道一公里,耗資5000元。

社會經濟

圍湖造田

龍感湖的南部湖灘一直是圍墾的重點區域。建國後,僅安徽省內已先後圍湖造田33萬畝,占原龍感湖水面的38%,辟有華陽湖農場。1977年經黃梅縣建“八一”大堤圍墾成耕地,屬黃梅縣小池、孔壟兩鎮;

湖區物產

水產養殖業正方興未艾。宿松有豐富的水產資源,向以盛產魚蝦而蜚聲今古。黃湖的白蝦和大官湖的銀魚、龍感湖的鱤魚堪稱宿松“三珍”。
魚類有:短頷鱭草魚、刀鱭、鱤魚、鱔魚、太湖短吻銀魚、赤眼鱒、似鱭、銀色銀須鮈、餐條、棒花魚、油餐條、光唇蛇鮈、長春鯿、蛇鮈、紅鰭鮊、鯉魚、銀飄魚、鯽魚、三角魴、鱅魚、團頭魴、白鰱、青梢紅鮊、中華細鯽、擬尖頭紅鮊、泥鰍、蒙古紅鮊、鯰、翹嘴紅鮊、河鯰、黃尾鯝、黃頷魚、銀鯝、鰻鱺、逆魚、鱵、大銀魚、烏鱧、鯖魚、黃鱔、鯮魚、鱖、刺䰾、斑鱖、中華鮍、大眼鱖、高體鰟、圓尾鬥魚、寡鱗鮍鮍、沙鱷、興凱鰟鮍、黃蚴魚、似鰟鮍、刺鰍、花暗紋東方魨、麥穗魚、湖北圓尾鮕、華鰁、窄體舌鰨、黑鰭鰁。
軟體動物類有:湖沼股蛤、洞穴麗蚌、背角無齒蚌、扭蚌、蚶形無齒蚌、河蜆、褶紋冠蚌、長蘿蔔螺、圓頂珠蚌、白旋螺、三角帆蚌、中國圓田螺、劍狀矛蚌、銅銹環梭螺、紋沼螺、方格短鉤蜷、湖北丁螺。
甲殼類有:蝦、鱉、蟹、龜、
水禽類有:天鵝、水喜鵲、野鴨、黑鶴、烏雞、白鶴、江鵝、鷺鷥、鴻雁。
植物類有:蘋、荊三棱、紅江紅、水蔥、槐葉蘋、荸薺、香蒲、菖莆、黑三棱、浮萍、菹草、紫萍、馬來眼子菜、水竹葉、眼子菜、鴨舌草、小次藻、少花鴨舌草、大次藻、葒草、多孔次藻、旱苗蓼、草次藻、水蓼、短慈菇、蓮、慈菇、芡實、小鱉、金魚藻、黑藻、野菱、苦草、菱、水車前、聚蘆葦、水馬齒莧、假稻、節節草、菰、丁香蓼、稗、水斯、石龍尾、挖耳草、異葉龍尾、白谷精草、荇藻、谷精草、狸藻、燈心草、黃花狸藻、草、小狸藻。

建制歷史

揚子江,煙波浩渺;大別山,巍峨矗立。山之南,江之北,是安徽的西南門戶——宿松。宿松,位於皖、鄂、贛三省交界處。地理座標為東徑115°52′~116°34′40″、北緯29°47′20″~30°25′30″。東距杭州灣430公里,由宿松復興港至上海的航線長804公里。宿松,東接望江,西界黃梅,北臨太湖,南望匡廬。南北長72公里,東西寬67公里,總面積為2393.53平方公里,約占安徽總面積的1.71%其中耕地面積為65.95萬畝,林地面積為73.3萬畝,水域面積為125萬畝(含境內長江水域面積)。漢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設松茲侯國,隸屬揚州衡山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建縣,屬廬江郡。漢平帝始元五年(公元5年),降侯國為縣,名之曰松茲縣。初設縣治於仙田鋪(今涼亭區涼亭鄉)。王莽新朝時期(9—23年)曾改縣名為誦善。三國時改松茲為松滋,屬廬江郡。漢梁武帝天監初年(公元502年)改松滋縣為高塘郡。隋文帝開皇初年(約公元583年)廢高塘郡,設高塘縣。至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高塘縣為宿松縣。屬同安郡,宿松縣名始於此。民國年間的1914~1928年屬安慶道;1928~1932年隸屬安徽省;1932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安徽省第一專區。建國後,曾隸屬皖北行署安慶專區。1952年改屬安徽省安慶專區。1977年3月改安慶專區為安慶行署,宿松一直歸其所轄。關於縣名的由來,正史口碑相去甚遠。文獻記載的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從“抱山還繞郭,鬱郁此長松”、“家家結構松崖里,半帶香雲半帶煙”等邑人詩句來看,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宿松與松樹素有不解之淵源,難怪歷來宿松植松成習,至今縣內松樹頗多,且品種各異,由此可以斷論,縣名與松樹不無關係。1985年,全縣設8區2鎮40個鄉,398個村。省轄國營華陽河農場和九成畈農場亦在本縣境內。據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資料表明,宿松總人口為64.7853萬人,總戶數為12.976萬戶。其中絕大多數為漢族,散居全縣各地的還有回族、滿族、高山族、苗族、黎族、蒙古族、等8個兄弟民族的居民。
宿松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物華地阜,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山芋、棉花及各類油料等。野生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菜蔬、果、木、竹、花、藥材一應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宿松的“八斗山漆”更以其獨特的性能、悠久的歷史、享譽省內外。
宿松人民素有飼養豬、牛、羊、雞、鴨、鵝、兔、鴿、犬的習慣。北部山區的茂密森林中生活著山雞、黃雀、白頭翁、百舌、黃鶯、布穀鳥、錦雞、鴛鴦、貓頭鷹等珍禽。流經縣內的一段長江里,有屬國家明令保護的珍稀動物白鰭豚。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改變,境內還出現了人工飼養的水貂和白鼠。宿松地下礦藏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磷、鐵、鉛、鋅、煤、瓷土、滑石、蘭晶石、重稀土、蛇紋石、石灰石、大理石、高嶺土及石墨等,其中以磷礦的儲量為最大,約占全省的50%。為縣內發展化工和建材工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宿松,山川靈秀,景物宜人,旅遊事業,前景廣闊,境內有長江絕勝小孤山、孚玉青峰、鑿山仙洞、西源九井、太白書台、白崖寨、聰明泉等十大風景點。
龍感湖西部屬黃梅縣,龍感湖原系省屬國有農場,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圍湖墾建,1996年經批准設立黃岡市龍感湖管理區,2005年全省農墾改革後,黃岡市將龍感湖管理區視同縣(市)級單位管理,並授予縣一級人民政府行政許可和行政執法權。總面積100平方公里,轄7個辦事處、56個生產隊(社區),全區總人口5萬人。

湖泊由來

龍感湖所處位置
古“雷池”就是黃岡市黃梅縣與安慶市宿松縣共有的龍感湖
不越雷池一步”是今天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句成語,典出東晉丞相廋亮《報溫嶠書》:晉鹹和二年,歷陽太守蘇峻反,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被圍,駐守尋陽的平南將軍溫嶠準備率大軍馳援,廋亮回書勸阻道:“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見《晉書·廋亮傳》)。
那么廋亮所說的雷池在哪裡呢?
湖泊位置
雷池的位置,有兩種說法:一說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一說雷池即今湖北黃梅縣和安徽宿松縣共有的龍感湖。前一種說法,源自北宋樂史編纂的《太平寰宇記》:“大雷水至望江積而為池,謂之雷池”。後一種說法,見於中國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它在晉以後的各朝代地圖上,明確標明雷池即今日黃梅和宿松共有的龍感湖。
兩種說法,究竟哪一種是正確的?
經考證,中國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在晉以後的各朝代地圖上,明確標明庾亮所說的“雷池”即今日黃梅的龍感湖。湖北省方誌編委會所編纂《湖北方誌通訊》,中國地名委員會所編《地名工作通訊》和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室所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也有同樣的結論。三國時代,“彭蠡澤”向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西晉以後,由於泥沙沉積,長江改道,“彭蠡澤”為兩部分,長江以南的仍稱“彭蠡澤”(今鄱陽湖),長江以北的叫大雷池,這大雷池恰恰就在尋陽(今黃梅)的東面。
原因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分全國為十三刺史,以郡、國、縣建制,在今黃梅縣境置尋陽縣,為黃梅縣建縣之始。《辭海》註:“尋陽,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黃梅縣西南。”《湖北通志》也說:“漢置尋陽縣,即今黃梅,屬廬江郡。”
龍感湖龍感湖
以上記載,同歷史事實是相吻合的。東晉自洛陽遷都南京後,為防西陲侵犯,遣征西將軍陶侃鎮守武昌(今鄂城),廋亮對陶侃也不放心。因此,當歷陽太守蘇峻造反,溫嶠要回救建康之時,廋亮害怕陶侃趁機而動,於是命令溫嶠“無過雷池一步”。由此可以分析,雷池應在尋陽附近。如果雷池是在望江,而望江距尋陽200多華里。以廋亮的精明,怎么會把這個與尋陽“風馬牛不相及”的雷池寫進十分緊要的軍事命令呢?!
還有一個史實:公元410年,東晉大將劉裕北伐,廣州刺史盧循乘後方空虛舉旗反叛,率軍向建康進攻。劉裕率兵回救,“盧循自蔡州南走,復據尋陽,劉裕先遣群軍追討,自統大軍繼進,又敗盧循於雷池。”(《晉書·盧循傳》)如果雷池遠在望江,這裡怎么又將它與尋陽聯繫在一起了呢?
龍感湖的變遷也證明,它就是古代的大雷池。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江南的鄱陽湖和江北的大雷水,原是連成一片的汪洋大澤,統名“彭蠡澤”。這大雷池恰恰就在尋陽(即今黃梅縣)的東面。唐宋元以後,隨著湖面的縮小和分割,“大雷池”之名逐漸被各區域性湖名代替。在黃梅境內的大湖叫感湖、源湖;在安徽宿松境內的叫龍湖、大官湖、黃湖等。中國地圖學社正是依據上述史實,斷定今日之龍感湖即古代的大雷池,這是完全正確的。
龍感湖龍感湖
也許有人會問:既如此,為什麼樂史說雷池在望江呢?分析起來,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廋亮《報溫嶠書》寫於公元328年,而由房玄齡等人修《晉書》將其載入則是300多年以後唐代的事。由此推斷唐代以前,“不越雷池一步”這句話並未廣泛流行,因此雷池的大名也就無人問津。《晉書》修成至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其間又相隔300多年。這期間由於“不越雷池一步”的廣泛流傳和引用,雷池的位置自然引起人們的關注。為此樂史在撰《太平寰宇記》時就對其位置給予了說明。但由於事情已相隔600多年,山河地貌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古潯陽早在晉鹹和年間遷往江南(即白居易詩中的潯陽,現九江市),再加上樂史並非嚴謹的歷史學者,“畢生著作甚勤”,既修史書也寫傳奇小說,因此在未加詳細考證下發生了失誤,這是完全可能更改圖片的。某一說法一旦上書即被後人捧為金科玉律,這在我們中國也是常事。如果大家知道僅在湖北境內就有三處“赤壁遺址”,那么我們就不會對古人“錯將雷池落望江”一事感到驚訝了。
明帝司馬昭(公元323~326年在位)褒進大臣,陶侃祖約不在其列,陶、祖便懷疑是庾亮刪除遺詔,遂放出怨言。庾亮怕因此事亂,派溫嶠出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明帝死後,成帝司馬衍(公元325~335年在位)尚幼,名義上由庾太后監朝,實權卻由其兄庾亮獨攬,引起一些皇族和大臣的不滿。
當時,南頓王司馬宗企圖奪權,被庾亮識破。庾亮便一不做二不休,殺了司馬宗及其同黨卞鹹。卞鹹之兄卞闡深知罪責難逃,便逃至蘇峻家中。庾亮便向蘇峻索要卞闡。
東晉鹹和二年,亦即公元327年,歷陽鎮壓將蘇峻不僅不向庾亮交出卞闡,反而密約豫州刺史祖約以討伐庾亮為名,率兵進攻東都建康(今南京市)。溫嶠聞訊,甚為焦急,欲率兵東下保衛建康。庾亮得知這一情況後,即致書溫嶠。他在《報溫嶠書》中云:“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即,庾亮告誡溫嶠,要坐鎮江州,對江州西面局勢嚴加警戒。陶侃一直不敢行動。蘇峻、祖約叛軍後被擊敗。
《晉書·庾亮傳》對《報溫嶠書》有記載。“不越雷池一步”這個成語即源出於此。後演變成“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越雷池一步”,比喻一步也不敢(不能)越過一定的界限。

生態保護

市保護區

龍感湖位於鄂、皖、贛三省交界處,屬華陽水系,經華陽大閘直通長江。在春秋戰國時期,龍感湖與江南的鄱陽湖連成一片,稱彭蠡澤。漢代三國時期,彭蠡澤南移與江北湖泊分離,時稱雷池。1954年長江水利區劃辦公室將其改名為龍感湖。龍感湖地區濕地類型多樣:有湖泊、沼澤、灘涂、池塘、河流、港渠和稻田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流域總面積536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500平方公里。龍感湖地處長江中、下游結合部,是眾多鳥類棲息、繁殖、越冬的黃金地帶。
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地處龍感湖核心地域,位於黃岡市黃梅縣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5°56'—116°07',北緯29°48'—30°04',東接安徽省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北與黃梅縣下新鎮相連,西與濯港鎮毗鄰,南臨長江,與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江之隔。龍感湖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長江中下游重要的濕地保護區之一,長22公里,最大寬度為8公里,湖岸發育係數K值為2.14,總面積為22322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為8124.6公頃、緩衝區面積為7299.2公頃、實驗區面積為6808.2公頃,海拔高度在8到17.5米之間,該區也是龍感湖地理環境、生物資源最為複雜和豐富的地區,是歷年眾多候鳥集中棲息地。
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濕,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區內年平均氣溫16.7度,年平均降雨量1240毫米,是湖北省多雨區之一,年平均降水日數138.2天,暴雨日數為6.5天,無霜期267天。夏秋季為豐水期,汛期來水量多達2.3億立方米,冬春季為枯水期,水深1—2米,形成灘涂、沼澤,與人工濕地相連的生態系統,為濕地水禽提供優良的避風場所,使這裡成為鳥類的天堂。
龍感湖地區人為活動少,無污染,水質優良。根據1999年國家對地表水環境質量檢測標準,檢測龍感湖水質無論是PH值、硫酸鹽、硝酸鹽、亞硝酸鹽、氧化物、溶解性鐵、溶解氧,還是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都達到了國家地表水二級以上水質標準。水環境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真實地反映了龍感湖具有水草茂盛,湖水清澈,人為活動干擾極小的特點,是一個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優良淡水湖泊生態系統。保護區及周邊生態環境保持著自然或半自然狀態,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極佳的棲育場所。
正是由於龍感湖多樣的濕地類型、獨特的氣候特徵和優良的水環境,使龍感湖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豐富的植物資源。據調查統計,龍感湖自然保護區有浮游藻類170種,有維管束植物183種,隸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門,63科,135屬。其中,水生維管束植物和濕生植物118種,占總種數64.3%,分別形成挺水植物帶、浮水植物帶、浮葉植物帶和沉水植物帶。水生植被茂盛,幾乎覆蓋了整個湖面。不同水生植物共生,形成了不同的群叢,主要有蕨群叢、菰群叢、蓮群叢、菱群叢、芡群叢和藻群叢等13個群叢,其中藻群叢分布面積極大,形成了水下“森林”,尉為壯觀。蓮、芡、菱、水蕨、黑藻、苦藻和鳳眼蓮等占水生植被的90%以上。保護區內有珍稀瀕危保護植物4種:粗梗水蕨、蓮、野菱和秤錘樹。粗梗水蕨分布面積超過250平方米,蓮分布面積達333.3公頃,這在江漢湖群實屬罕見。秤錘樹分布在保護區北部,面積2公頃,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秤錘樹群落之一。
龍感湖自然保護區豐富的植物資源和發育完好的植被為各類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繁演生息的場所。據調查統計,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分布野生動物472種,其中浮遊動物94種,底棲動物80種,魚類65種,鳥類164種,兩棲類12種,爬行類28種,獸類2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東方白鸛、白頭鶴、白鶴和大鴇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鴛鴦、大天鵝、小天鵝和灰鶴等25種;列入《瀕危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有白眉鴨、東方白鸛等28種;列入《中日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協定》的有金腰燕、灰鶴、白頭鷂等73種;列入《中澳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協定》的有白眉鴨、水雉等22種;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164種。令人關注的是:越冬於核心區萬牟湖的白頭鶴種群數量多達425隻,占全球種群數量的3.37%;黑鸛種群數量多達54隻,是鄱陽湖自然保護區公開報導最大種群21隻的2.6倍。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大的越冬種群之一。該區的動植物資源和獨特的生態系統結構,充分說明了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重要地位,被《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列入“優先保護的重要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和保護價值。
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多樣的濕地類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已引起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開展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武漢大學胡鴻興教授自1987年開始跟蹤研究白頭鶴種群動態,首次在龍感湖發現了黑鸛、白頭鶴、白鶴、大鴇越冬種群以及黃嘴白鷺新記錄,積累了大量的資料,探討了全球氣候變暖對它們的影響。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哈里斯博士1991年考察龍感湖白頭鶴時,建議開展國際間科學合作,儘快建立高級別的自然保護區。
龍感湖自1988年先後成立了縣級、市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近幾年來,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建設,成立了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建設領導小組,設立了龍感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局具有保護區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經營管理權,無邊界爭議。保護區克服重重困難,經過不懈努力,已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行政管理、科學研究、生產經營、自然保護四個方面系統而嚴密的管理模式,確保自然保護區建設有序健康的發展。龍感湖集原始、博大、秀美於一身,是一個豐富、奇妙的大自然水生博物館。在人類環保意識日益增強,保護自然的呼聲日益高漲的21世紀,龍感湖這箇中國重要濕地保護區,必將為中國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省保護區

湖北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原是一片荒湖沼澤,是我省有名的“水袋子”之一,人煙稀少。1955年,國家組織開發利用湖北龍感湖,在湖區周圍建設六個大圩和三個小圩蓄洪、墾殖,有大小圍堤131公里,護坡34公里,圍墾面積107300公頃,建立湖北龍感湖農場。70年代黃梅縣孔壠、小池、濯港等鄉鎮在湖區又圍墾2000公頃農田,建立鄉鎮農場,主要發展一季水稻、小麥和芝麻等作物。湖區水面以發展漁業生產為主,漁民自養、自撈。由於核心區人煙稀少,濕地面積大,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黑鸛和大鴇等在此越冬。
1986年冬季,武漢大學胡鴻興教授第一次在湖北龍感湖發現白頭鶴種群數量達425隻、黑鸛47隻,引起了各級政府部門和生物學界的重度重視,黃梅縣政府於1988年劃建近700公頃農田建設保護區。
1992年1月,國際鶴類基金會(ICF)主席哈里斯博士考察湖北龍感湖白頭鶴,為儘快建立自然保護區,資助胡鴻興教授開展了白頭鶴越冬種群生態學研究。
2001年8月,《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總體規劃》和《湖北省濕地保護與恢復建設工程總體規劃》把湖北龍感湖自然保護區列入“十五”期間全省重點建設的自然保護區,並立項在湖北龍感湖自然保護區進行白頭鶴資源專項調查。
2001年9月,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組織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武漢大學和黃梅縣林業局有關領導、專家聯合對湖北龍感湖再次進行綜合科學考察,編寫了《湖北龍感湖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並首次在該地區發現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蕨和秤錘樹。
2001年10月,黃岡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提出申請,申請建立湖北龍感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保護區

國辦發〔2009〕5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國務院審定,現將名單予以發布。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等由環境保護部另行公布。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有效途徑,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的典型性、稀有性、瀕危性、代表性較強,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協調和監督,儘快組織編制和實施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健全管理機構,增加資金投入,開展檢查評估,不斷提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水平。
有關地區要按照批准的自然保護區面積和範圍組織勘界,落實土地權屬,並在規定的時限內標明區界,予以公告。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等一經確定,不得擅自調整。
要妥善處理好自然保護區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係,研究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規定,不得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內開展旅遊活動及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按規定建設設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依法履行審批手續。對涉及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影響評價要嚴格把關,採取各種預防和保護措施,儘可能減少項目對自然保護區的不良影響,並責成項目開發單位落實生態恢復治理和補償措施;措施未落實的,暫停相關地區涉及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
二○○九年九月十八日
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
(總計16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