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內鏡檢查

基本介紹

  • 名稱:鼻腔內鏡檢查
  • 所屬分類:內窺鏡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正常鼻黏膜為淡紅色,表面光滑濕潤而有光澤。鼻腔與鼻咽黏膜無充血、水腫,無乾燥、潰瘍,無出血、血管擴張及新生物等;無膿性分泌物。 正常上頜竇:黏膜薄而透明,可看到黏膜下黃色骨壁,細小血管清晰可見,在內側壁上方可看到自然開口,有時還可看到副口。在自然口的後方有一凹陷,略呈藍色,是上頜竇與後組篩竇之間的薄壁。

臨床意義

適應症: (1) 鼻腔內鏡檢查術適應證: ① 尋找鼻出血部位,在內鏡直視下止血。 ② 尋找膿性分泌物的來源。 ③ 早期鼻腔、鼻咽腫瘤的定位和直視下活檢。 ④ 腦脊液鼻漏的瘺口定位。 (2) 上頜竇內鏡檢查術的適應證 ① X線或CT影像學檢查提示上頜竇模糊或懷疑有占位性病變; ② 上頜竇異物; ③ 牙源性上頜竇炎; ④ 上頜竇壁骨折或眶底爆折; ⑤ 面頰部疼痛或面頰部腫脹原因不明; ⑥ 上頜竇手術後仍有症狀。 檢查結果分析: (1) 急性炎症時黏膜呈鮮紅色,有粘性分泌物。 (2) 慢性炎症時黏膜呈暗紅色,下鼻甲前端有時呈桑椹狀,分泌物為粘膿性。 (3) 變應性鼻炎的黏膜蒼白水腫或呈淡紫色,分泌物水樣清稀。 (4) 萎縮性鼻炎黏膜萎縮、乾燥,失去正常光澤,被覆膿痂,下鼻甲縮小,中鼻甲偶見肥厚或息肉樣變。 (5) 中鼻道有膿性分泌物系前組鼻竇病變所致,嗅溝有膿性分泌物則為後組鼻竇病變所致。

注意事項

(1) 前鼻鏡檢查法:檢查者左手持鼻鏡,以拇指及食指捏住前鼻鏡的關節,一柄置於掌心,另三指握於另一柄上,將兩葉合攏的前鼻鏡與鼻底平行伸入鼻前庭並輕輕打開。鼻鏡不宜進入過深,以免引起疼痛或損傷鼻中隔黏膜引起出血。 (2) 取出鼻鏡時不可完全閉緊雙葉,以免夾持鼻毛引起疼痛。 (3) 檢查時應注意:黏膜顏色、腫脹、肥厚、萎縮、表面濕潤、乾燥;總鼻道增寬、狹窄;鼻道分泌物位置、顏色、性質、量;鼻中隔偏曲、嵴、距狀突;有無新生物。 (4) 對疑有鼻竇炎而鼻道未見分泌物者,可作體位引流以助檢查,即先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棉片放於中鼻道和嗅溝處,以收縮鼻腔黏膜,使竇口通暢,然後將頭部和身體擺放一定位置,約10-15分鐘後再檢查。若疑為上頜竇積膿,取側臥低頭位,健側向下,如見中鼻道有膿流出即可證實。檢查前組篩竇頭稍後仰,後組篩竇則稍前傾,檢查額竇則取正坐位。 (5) 檢查前均應剪鼻毛。 (6) 嚴格掌握禁忌症。

相關疾病

小兒變應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乾燥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血腫,鼻中隔穿孔,鼻出血,副鼻竇炎,鼻腔異物

相關症狀

鼻黏膜乾燥發癢,鼻黏膜潰瘍,鼻端出火,鼻孔乾疼,鼻竇氣壓傷,幻味,鼻前庭囊腫,吸氣時鼻腔阻塞,胃石形成,歪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