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內窺鏡技術

鼻內窺鏡技術

鼻內窺鏡是一種耳鼻喉科設備,是一種能對鼻腔進行詳細檢查的光學設備。鼻內窺鏡可以很方便的通過狹窄的鼻腔和鼻道內的結構,來對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竇內部結構進行檢查,是診斷鼻竇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鼻內窺鏡技術
  • 治療範圍:慢性及慢性復發性鼻竇炎
  • 不適合治療:高血壓、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 術後護理:初始每周複診一次
鼻內窺鏡的引進,鼻內窺鏡簡介,鼻內窺鏡的工作原理,鼻內窺鏡的治療範圍,哪些疾病不適合鼻內窺鏡治療,鼻內窺鏡的配套設備,鼻內窺鏡的術後護理,

鼻內窺鏡的引進

鼻竇炎和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的常見疾病,由於生態環境破壞,空氣污染重,近年來此種疾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鼻竇炎的主要症狀為鼻塞、流涕、頭痛、發熱以及嗅覺障礙等,慢性鼻竇炎刺激鼻腔的黏膜,可以引起鼻腔黏膜的水腫,形成鼻息肉。而鼻息肉又可阻塞鼻腔、鼻竇的引流,引起鼻竇炎進一步加重。但因為鼻病的許多症狀有相似之處,難以診斷具體病症,往往會出現誤診錯誤治療的情況。有效的檢查診斷出具體病症,避免了錯誤診斷錯誤治療的情況。

鼻內窺鏡簡介

鼻內窺鏡具有視野寬、導光能力強等優點,其亮度相當於無影燈的20倍,3.5毫米小孔可將病變組織放大500倍,病變部位清晰可見,醫生對病變部位一目了然,被譽為醫生的“火眼金睛”。 鼻內窺鏡通過配套的手術器械還能對鼻竇炎鼻息肉進行精細的治療,使手術能夠達到傳統手術無法到達的區域。

鼻內窺鏡的工作原理

鼻內窺鏡技術是通過藉助內窺鏡的良好照明和配套的手術器械,在徹底清除病變的基礎上,儘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竇的正常黏膜和結構,形成良好的通氣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竇黏膜的形態和生理功能恢復良好的功能性手術。同時可根據病變的嚴重程度,達到依靠鼻腔及鼻竇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復來治癒鼻炎、鼻竇炎和鼻息肉的目的。由於其導光性強、多角度、視野大,可直接窺視到鼻腔內的許多重要部位(如各個鼻竇開口,各個溝、鼻竇內部的隱蔽狹窄處)及鼻咽部的細微病變,從而降低術後復發率。鼻內窺鏡在鼻科檢查中的優越性及地位已得到學者們的一致認可,是目前檢查治療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偏的理想設備,也是鼻科疾病手術治療的最佳輔助設備,在鼻科學中充分證明了它的重要地位。

鼻內窺鏡的治療範圍

1、慢性及慢性復發性鼻竇炎,保守治療無效者;
2、鼻息肉;
3、過敏性鼻炎
4、菌性鼻竇炎;
5、慢性淚囊炎;
6、鼻腔、鼻竇良性腫瘤切除;
7、鼻腔、鼻竇惡性腫瘤探查;
8、垂體腺瘤切除;
9、腦脊液鼻漏經鼻修補;
10、鼻腔止血;
11、眶減壓;
12、視神經管減壓術;
13、鼻、鼻竇、眶內、顱底異物取出等。

哪些疾病不適合鼻內窺鏡治療

1、高血壓、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2、有出血傾向者。

鼻內窺鏡的配套設備

鼻內窺鏡是一套檢查設備,稱之為鼻內窺鏡技術必然是以治療為根本,美國多昵爾數字式等離子治療系統為鼻內窺鏡的配套治療設備。鼻內窺鏡結合等離子治療系統為鼻炎的治療開闢了一種新的治療途徑。美國多昵爾數字式等離子治療系統是利用數字智慧型識別功能先採集治療組織的基本數據,然後根據計算機的指令使組織局部形成一個擁有離子、電子和核心粒子的不同帶電的離子物質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內擁有幾乎相同數量的自由電子和陽極電子的離子,我們稱之為等離子)。
鼻內窺鏡配套設備鼻內窺鏡配套設備
高度吸收能量的非平衡等離子在計算機的程式控制下,會使組織產生低溫分解效應及RL(感抗)熱效應,它使組織蛋白質迅速凝固、消融及血管收縮和封閉,達到治療病變組織的目的。
多昵爾數位化醫用等離子不是普通的設備,該技術與微波相比,無輻射,血液中能工作,溫度更低,治療效果更好與射頻相比,頻率、溫度更低,工作更穩定,有離子液化效果;與電刀相比,血液中能切割,冷刀切割效果,無熱源損傷;與雷射相比,能弧形切割,無光反射,周邊損傷小,切割強,是目前國際最具領先的治療耳鼻喉疾病的高科技設備。

鼻內窺鏡的術後護理

1.如果手術使用的是全麻,術後應該禁水、禁食六個小時,防治嘔吐窒息。
2.如果手術中採用的局部麻醉,或是全麻清醒六個小時後,建議患者食用半流質食物,以及半坐臥位。
3.阻塞鼻腔的紗條拔除後就可以食用普通飲食,但是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
4.術後1~2天將紗條拔除,在此之前很容易感到口感,患者應該少量多次的喝些溫開水。
5.鼻內窺鏡手術後不能用力吐痰,咳嗽、打噴嚏也要儘量避免。填塞鼻腔的紗條不能自行拔除。
6.想要減輕頭痛和出血,可以用冰敷額頭,約六個小時。
7.術後首次進食前後,應該用朵貝氏液漱口,注意自己的口腔衛生。
8.鼻內窺鏡手術後可能會有一些併發症出現,這點在鼻內窺鏡手術術前準備及可能併發症了解中有詳細的介紹,患者應該注意。
9.抽出紗條後第二天清理術腔,此時如果使用的是鼻內窺鏡手術+中藥治療還應該同時使用中藥沖洗,此後每天清理術腔一次,到出院為止。
10.出院後還有注意複診,初始每周複診一次,持續三四周,然後根據術腔恢復情況,改為兩周以此,一般來說複診需要持續三個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