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苗族民間舞蹈)

鼓舞(苗族民間舞蹈)

鼓舞是中國苗族的一種民間舞蹈。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於唐代。鼓舞的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根據跳舞的人數可以分為單人、雙人、群體鼓舞三類;還可以根據鼓舞的表演形式分為猴兒鼓、對跳鼓、四面鼓、團圓鼓鼓舞等四類,花樣繁多的表演形式,應對著不同的節慶氛圍,精彩紛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舞
  • 節日起源:苗族民間舞蹈
鼓舞簡介,各地鼓舞風格,起源,分布,表演形式,相關文化,

鼓舞簡介

鼓舞——是一邊擊鼓邊舞的苗族民間舞蹈。鼓為木製,以牛革蒙於兩端,置於架上敲擊。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於唐代《朝野僉載》卷十四:“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閭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的記述。說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於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苗族“鼓舞”主要分布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
鼓舞鼓舞

各地鼓舞風格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以及語言、服飾、風習方面的差異,各地“鼓舞”風格特點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鳳凰保靖花垣等縣有“花鼓舞”(包括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男子和女子“雙人鼓舞”),古丈等縣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兒鼓舞”。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鎮遠等縣有“踩鼓舞”,黔東南地區的台江縣和湘西地區個別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銅仁等縣有“調鼓”。上述各種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原來“木鼓舞”,僅為祭祀祖先、祈神禳災、娛神、娛祖靈所用,“調鼓”則主要用於喪葬儀式告慰亡靈,“團圓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節和隆重的傳統節日中娛樂。如今,都演變為節慶活動和人們勞動之餘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功能的轉化,也促使鼓舞的節奏及擊鼓動作發生更為複雜的變化,而具表演性質。

起源

苗族鼓舞的起源不一,相傳遠古的時候,多頭魔怪危害苗鄉,糟塌婦女,吞食孩子,無惡不作。勇敢的苗族後生亞雄率同寨的夥伴們跳下天坑,經過七天七夜的血戰,終於殺死了兇殘的多頭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全寨人扶老攜幼圍著熊熊的篝火狂歡,慶賀勝利。亞雄等勇士剝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勁敲打……據說,這便是苗鼓的起源。
傳說苗族大鼓是魔王的皮做成的,苗族人民每當豐收喜慶,祭祀集會,都要擂響震天大鼓,以震懾妖魔,祈求幸福安康。苗族鼓舞有慶年、慶神兩種。慶年俗謂年鼓,與夏曆正月初四起至月半止,每晚餐後暇時無事,相約抬鼓於寬坪中行之娛樂,以熱鬧新年;慶神俗謂之神鼓,於秋冬時,椎牛椎豬隆重舉行祭,賓客畢至,演樂行法時行之。但年鼓是出於公眾遊戲;神鼓是屬於典祭慶祝。不論是慶年還是慶神,其設備都是用大鼓一個,斜置於木架上,一人站立鼓旁,手持木棒兩根,力擊鼓邊,俗謂之敲邊鼓,左手打一棰,右手打兩棰,即二夾一之打法,其聲音“呱、打、打,呱、打、打”,如法敲之,為鼓舞者伴奏。鼓舞者手執短棒兩根,於鼓正面,隨著敲邊節奏快慢緩急,兩手更換,施以打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擊之。左手擊鼓,右手舞,右手擊鼓,左手舞之,忽快忽慢,若斷若接,前後旋轉,疾徐應節,聞之有趣,看之尤佳,故名鼓舞。
鼓舞鼓舞
以擊鼓的性別分,又分男鼓和女鼓。男鼓有雞公展翅、陣鼓催兵,犁地耕田、農夫插秧、收穫打穀、大鵬展翅、猴子戲物、九龍下海…… ;女鼓有美女梳妝、包頭洗面、巧婦織錦、繡花挑花、織麻紡紗、左右插花……苗家的鼓舞種類繁多。
按其表演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花鼓舞、猴兒鼓舞、團圓鼓舞、單人鼓舞、雙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鼓舞的動作,大多是來自日常的生產、生活,也有些武術和動物動作的模擬。

分布

苗族“鼓舞”主要分布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由於長期分散居住,以及語言、服飾、風習方面的差異,各地“鼓舞”風格特點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鳳凰、保靖、花垣等縣有“花鼓舞”(包括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男子和女子“雙人鼓舞 ”),古丈等縣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兒鼓舞”,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鎮遠等縣有“踩鼓舞”,黔東南地區的台江縣和湘西地區個別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銅仁等縣有“調鼓”。
不同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原來“木鼓舞”,僅為祭祀祖先、祈神禳災、娛神、娛祖靈所用,“調鼓”則主要用於喪葬儀式告慰亡靈,“團圓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節和隆重的傳統節日中娛樂。如今,都演變為節慶活動和人們勞動之餘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功能的轉化,也促使鼓舞的節奏及擊鼓動作發生更為複雜的變化,而具表演性質。湘西地區的苗族男、女單人“鼓舞”和“猴兒鼓舞”就是明顯的例子。“花鼓舞”通常活動於春節及“六月六”、“八月八”、“趕秋”、“趕夏”等民族傳統節日。它的活動形式是由兩人各持兩根尺許長的鼓槌、分別站在鼓的兩面同時擊鼓,另有一人持單棒居中擊鼓腰作伴奏。兩者節奏要求統一,動作講究對稱。圍繞著他們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唯舞蹈開始之前,須按慣例首先唱一首頌揚制鼓工匠功德的古歌,以示對祖先的紀念。以下就逐一介紹苗族社會的“鼓舞”。
鼓舞鼓舞

表演形式

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根據跳舞的人數可以分為單人、雙人、群體鼓舞三類;還可以根據鼓舞的表演形式分為猴兒鼓、對跳鼓、四面鼓、團圓鼓等四類,花樣繁多的表演形式,應對著不同的節慶氛圍,精彩紛呈。
單人鼓舞
在苗族區域的單人鼓舞包括男子單人鼓舞和女子單人鼓舞。男子單人鼓舞一般是男女敲邊伴奏,一男子擊鼓起舞,手揮步動、粗獷豪放、節奏乾脆、激烈有力,苗族人民常用來慶賀節日和豐收。此舞有兩種打法,一種是表演者手執鼓槌擊鼓;另一種是表演者雙手握拳擊鼓起舞,又叫徒手鼓舞。女子單人鼓舞是苗區最常見的一種表演形式,一般在春節及各種其它節日中表演。伴奏者執槌敲邊或敲鑼伴奏,舞蹈者手拿鼓棒獨舞,有時也有人在旁邊伴舞。其舞步疾徐有次、雙腳輪梭、絞踏清晰,上身亦隨肢步而動、腰擰胯動,舞蹈或大方活潑或平穩文雅或奔放開朗等。
鼓舞鼓舞
雙人鼓舞
雙人鼓舞可分為男子雙人鼓舞和女子雙人鼓舞。此兩種鼓舞的形式相同,但風格有很大的區別,男的粗獷有力,女的嫵媚柔美。雙人鼓舞的表演形式自由,舞者可各打一邊,也可同打一邊,也可一人擊鼓一人伴舞,動作左右移動、前後交替,配合協調統一,常在慶豐收和節日表演。
群體鼓舞
苗族將群體鼓舞稱為花鼓,因為參加表演的人多。花鼓舞除四人舞、八人舞和男女混合舞等。在民間還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調年鼓舞”之俗稱。舞者一面擊鼓、一面舞蹈。擊鼓有手擊、槌擊兩種方式。槌擊舞有“美女梳頭”、“穿衣整容”、“燒菜煮飯”、“挑花繡朵”、“霸王舉鼎”、“古樹盤根”、“美女插花”、“英雄背劍”、“挖耳”、“鳥飛”等20多種舞法;手擊舞有“獅子滾球”、“猛虎下山”、“雄鷹展翅”、“鷺鷥伸腿”、“收割打穀”、“鋤荷擔”、“花朝天開”、“雞食米”等8種。花鼓有兩面鼓、四面鼓之分;花鼓舞以花樣繁多取勝。鳳凰花鼓,是流行在鳳凰縣境內的鼓舞,此舞多在各種節日中表演,形式與雙人鼓舞類似,即由兩人手拿鼓槌,各站一頭同時起舞,伴奏者則站在鼓腰擊邊伴奏。表演者性別不限,可以任意組合。在鳳凰縣還有一種鼓舞習俗叫“卡羅”,新春時,新郎必須帶新娘到岳父家拜年。寨門口就設有卡子,即“卡羅”。進門前,新郎和新娘除對歌以外,還須一起跳一段鼓舞,方能進門,就形成了這種獨有的雙人鼓舞。此舞要求兩人的動作對稱,方向一致,風格開朗、愉悅,節奏穩重飽滿。
鼓舞鼓舞
猴兒鼓舞
猴兒鼓舞即是一種以摹似猴子動作為主,圍繞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別於單、雙人鼓舞的範疇,舞蹈除摹似生產勞動以外,還要隨著鼓點摹擬表演猴子摘桃、抓癢撓腮、戲鼓等動作,樣子滑稽、詼諧風趣。其中夾雜著很多高難技藝,舞姿輕盈敏捷,情緒激揚。此舞既可身穿服猴帽,化妝成猴相表演,也可身著便裝,摹擬猴兒狀表演。
對跳鼓
對跳鼓又稱對鼓,是由兩鼓手各站鼓的一頭進行相同的對稱套路動作的跳鼓表演,此種打法多用於賽鼓或“攔鼓”。表演時本家族的打一頭,親友們打另一頭;或本寨的打一頭,其他寨的打另一頭;或甲方打乙方陪,或乙方打甲方陪。要求甲乙雙方動作一致,統一對稱和諧。如甲打乙陪,甲方打出什麼套路動作,乙方必須跟著打出什麼樣套路動作;第一局結束後立即進行第二局,即乙打甲陪,乙方打出什麼套路動作,甲主又必須跟出什麼套路動作。對打雙方,倘若其中一方陪打不當便為輸,另一方則為勝。因此,對鼓即成為賽鼓式。要求鼓手既精通套路、熟練技術,又必須靈活機智,在傳統的隆重聚會的賽鼓中,當棋逢對手之時,一打就是整天或整夜,“通宵達旦”而不肯罷休。
四面鼓舞
此舞流行於吉首市,是一種較特殊的鼓舞形式,它所用的鼓是四面鼓。表演者一般為兩男兩女,交錯分開而立,各人面對各自鼓面起舞。內容一般是反映勞作動作和愉悅心情的,男子打鼓時女的陪襯,反之女的打鼓則男的陪襯,然後,四人穿插繞花舞蹈,動作一致、對稱,直接反映出苗族人民的喜悅心情。
鼓舞鼓舞
團圓鼓舞
團圓鼓舞是一種特殊的集體歌舞形式,其特點是將一面大鼓平置於鼓架上,選一人擊鼓,眾人和著鼓點,圍著大鼓起舞,人數越多越好,其動作分大擺、小擺和細擺三種,男的一般跳大擺,站一內圈,女的一般跳小擺和細擺,站在外圈,邊跳邊唱並夾雜“啊嗬--”的號子聲,還可邊跳邊交換內外圈,直接反映了人們的愉悅心情。此舞節奏明顯,鼓點可任意反覆,動作隨鼓點而反覆。以腰和手擺為主要動律,有別於其他鼓舞的特徵,鼓點明顯不同於其他形式的鼓舞。

相關文化

鼓舞與苗族巫文化
苗族舞蹈盛行不衰,在很大程度上促於祖先崇拜的情感意志。這不僅是神話傳說中,舞蹈用蘆笙木鼓之類皆為祖先所創造,而且舞蹈的普遍動因亦導源於祖先的神意。
對於苗族來說,舞蹈是一種魔法,利用他可以達到各種各樣真實目的和重要目的。顯然,通過給予人的力量,增加有組織的和諧,它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好處有理由構想它可以達到其他一些有益的結果,如求神保佑,消災免難,即使在目前,舞蹈仍是表現苗族自身的主要手段,因為其相當信鬼好巫。因此,在苗族中宗教、巫術在生活中占的比重相當大。舞蹈不可避免的成為具有最高宗教、巫術意義的東西。
去跳舞的同時既是拜神,又是祈禱。現在我們還可以從“鼓社稷”、“跳喪”、“跳花”、“祭橋”、“蘆笙會”等活動中看到許多為所有的生活中的重大行動提供宗教、巫術服務的東西——求子嗣、求婚姻順利、求死後升天——也有求天下太平的,還有為自然災害而祈禱的。這一切,苗族現實生活中都有。為了生活中莊嚴的大事,春種秋收、夏耕冬藏、說愛談情、婚嫁葬禮,以及戰爭和平,都有適合的舞蹈。經常在節日集會中看到的求雨、求子、求神、求祖靈等,都不是直接祈禱,而是跳相應的舞蹈儀式來體現。在此活動中神本身也跳舞。苗族獨特的“鼓社祭”是一種始祖崇拜活動,各地各支系的叫法不一,“青苗”“黑苗”謂“吃牯髒”,多以牛作犧牲;“花苗”叫“打鼓祭祖”,宰牛作祀。有的只跳木鼓舞,有的鼓舞、笙舞都跳,舞蹈多限於同姓宗族參加,因為它以一個鼓為單位進行,是宗族的大事,在整個祭祀過程中都離不開舞蹈,以舞開始,用舞把祭典活動推向高潮,最後又以舞儀宣告活動結束。
鼓舞與苗族農耕文化
大量的歷史資料和考古發現證明,苗族是中國內地最早的農耕民族之一。它早期活動在長江中游和平原地區,開發祖國,發展農業生產、開創文化。苗族的“苗”字,是歷史上不同族群,對苗族實體存在的稱謂,即“在水田裡種草的人”來作為整個民族的統一族稱。由於苗族是一個農業民族,所以,他的宗教信仰不得不與其賴已生息繁衍的農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而其崇拜常常帶著濃厚的農業色彩。由此,我們不難推想,在遠古時期苗族先民的農耕文化創造活動中,與其農耕生產相適應,便是作為心靈的物態化和凝聚物的農事心裡的產生。作為一種文化心理形態,苗族人民的心理意志,情感指向以至於它的思維模式,必然與其內在心智融為一體。在那充滿著熱烈的情感體驗與神秘、互滲的原始意向等意識活動的舞蹈創作和表演中,心靈意向與本能衝動,意志行為與情緒抒泄互為補充、整合,共同構成以舞蹈為主的藝術活動的審美動態形式,特別是當這些活動與傾向集中在某種對象時,起表現即更為鮮明突出。湘西苗族“猴兒鼓”表演的傳統動作,有一類就是專門表現農業生產方面的,如《整地耕田》、《挖園種菜》、《肩鋤荷擔》、《收割打穀》。其中祭獻五穀神的《跳香舞》則反映出苗族先民對農業生產生活的良好願望,寄託著他們對現實農耕活動的祝願與祈求。整個苗族舞蹈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以農耕民族的心理形態作為依據的,農耕文化就是苗族舞蹈的“根。”
鼓舞鼓舞
鼓舞與苗族圖騰文化
圖騰文化在人類文明的進化過程中是重要的一環,原始圖騰崇拜文化心理在氏族社會常常以巫術禮儀、圖騰崇拜活動的表現形式中體現出來。圖騰崇拜作為原始社會的一種宗教形式,其產生的原因在於,當人類處於原始經濟落後條件下,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尚處在蒙昧階段,對自然現象以至某種生命形式的不可知或神秘心理,使得原始初民懷著強烈的情感願望,以某種虛幻的形式,企求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屁護,進而產生崇拜心理。
苗族的圖騰或準圖騰舞蹈較多,有龍舞、獅舞、斗雀舞、鬥雞舞等不一而足,其中尤其以木鼓舞最有特色。苗族先民古居的“東方”江淮一帶,江湖密布,河流縱橫,楓林遍地,彩蝶翩飛。苗族先民自然對楓木和蝴蝶產生求同、認親與崇拜心理。至今,三都縣內的“花衣苗”過鼓社祭時,要把殺牛的木架及由山上砍來的楓樹供置於庭中,吹笙擊鼓,合男女圍之跳舞。在《苗族古歌》中,苗族先民對楓木進行了極具功利價值的美化,並肯定它與自己有血緣關係。楓木變蝴蝶媽媽,蝴蝶媽媽出生苗族和人類祖先姜央,然後才有了人類。楓木樁還變成了苗家聖器銅鼓,所以“有了喜慶事/大家拿來跳/大家圍著跳”。所以,苗族世代崇拜楓木。湘西苗族稱楓木為“媽媽樹”,楓木化生萬物神化作為原始想像的實在性,正是苗族木鼓舞乃至銅鼓舞圖騰表象心理產生的根基。
鼓舞與苗族仿生文化
古代苗族遷徙而來時,西南還是一片莽蒼的原始森林。在這人跡罕至,林箐茂密,百鳥歡歌,虎嘯狼嚎的地方,他們為了躲避反動統治者追擊和壓迫,只得分散隱居於僻靜幽深的深山老林,在農業生產不發達的當時,只能獵取身邊野禽走獸為食,以求生存,就是在這樣的狩獵生活中,苗家人模仿動物形態的許多舞蹈由此發生了,為了更有效地獵取野物,狩獵者必須要學習各種鳥鳴、獸聲,以誘導之,並從中得到喜悅,久而久之,也就“再度從事模仿工作,創得自己獨特的狩獵舞蹈”。如:木鼓舞的主體動作按照傳統是模仿蚱蜢相鬥,鼓點傳說也是模仿的啄木鳥的啄樹聲。其舞蹈動律是上身前傾,甩同邊手,順拐,以胯為動力,臂部擺動幅度很大;用頭、肩、手、腰的扭、甩、轉、端、蹬等構成大開大合、對比強烈的動作組合,自由奔放,也是苗族人民遷徙山區生活的最本質的反映。再如“單人鼓舞”是湘西地區苗族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表演舞蹈,有男子、女子表演兩種。男子鼓舞有“雞公啄米”、“猴子戲物”、“九龍下海”、“大鵬展翅”等等都是模仿動物形態的動作,動作粗獷有力;女子的動作多是表現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有“美女梳頭”、“巧婦織錦”、“繡花挑花”、“包頭洗面”等等,大多較文雅、端莊。
“猴兒鼓舞”是一種技巧性較強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舞蹈的主要內容是表現猴子進廟偷吃供果時無意中敲響了更鼓後驚慌和對鼓嬉戲的情景,動作有“倒上樹”、“偷桃”、“抓癢”、“滾球”等。“銅鼓舞”動作也是來源於狩獵生活、農業生活和對動物形態的模仿,如:“騎馬”、“趕鴨”、“捕魚”、“撈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