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來

鼎來

鼎來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dǐng lái,是指方來,正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鼎來
  • 拼音:dǐng lái
  • 釋義:方來;正來
  • 出處:《漢書》
  • 注音:ㄉㄧㄥˇ ㄌㄞˊ
解釋,出處,

解釋

方來;正來。
典故名 。

出處

《漢書》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列傳·匡衡〉
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父世農夫,至衡好學,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尤精力過絕人。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語《詩》,解人頤。”衡射策甲科,以不應令除為太常掌故,調補平原文學。學者多上書薦衡經明,當世少雙,令為文學就官京師;後進皆欲從衡平原,衡不宜在遠方。事下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府梁丘賀問,衡對《詩》諸大義,其對深美。望之奏衡經學精習,說有師道,可觀覽。宣帝不甚用儒,遣衡歸官。而皇太子見衡對,私善之。
譯文
匡衡,字稚圭,柬海承縣人。祖父世代務農,到匡衡時喜好讀書,因家貧,匡衡當僱工獲取報酬支付費用。匡衡的精力超過常人,許多儒者讚美說:“不要講《詩》,匡衡就要來;匡衡來講《詩》,使人開心大笑不已。”匡衡得中甲科,因為不中甲科條令,只被任命為太常掌故,後選任為平原郡文學。很多學者都上書推舉匡衡精通經典,當世無雙,應任命為文學,去京師為官;後學之輩都願跟從匡衡到平原郡學習,匡衡不應該在遠離京師的地方作官。皇上把這件事交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府梁丘賀前往詢問,匡衡用《詩經》大義回答,回答得十分深刻、精彩。蕭望之上奏匡衡精通經學,講說有師道傳承,可供觀覽。宣帝不大任用儒者,便遣匡衡回原地。但是,皇太子看到匡衡的問對後,私下裹賞識他。
典出《漢書》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列傳·匡衡〉。“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 匡 鼎來; 匡 說《詩》,解人頤。’” 顏師古註:“ 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 匡 且來也。’ 應劭 曰:‘鼎,方也。’”後遂以“鼎來”指方來;正來。
“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 匡 鼎來; 匡 說《詩》,解人頤。’” 顏師古註:“ 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 匡 且來也。’ 應劭 曰:‘鼎,方也。’”後遂以“鼎來”指方來;正來。
宋 王安石 《與張護戎啟》:“鼎來敝邑,甫次近郊,傳聞使旌,適在州部,將親盛德,尤激歡悰。”
《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 允文 ( 虞允文 )再具捷奏,且言:‘敵軍鼎來,臣不當便引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