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衛軍第十一“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黨衛軍第十一“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全稱: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歐美:11th SS Volunteer 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Nordland

中文:黨衛軍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通常簡稱北歐師(1943年7月-1945年5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的一支黨衛軍部隊。黨衛軍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於1943年組建,由斯堪的納維亞人和外籍日耳曼人組成。在完成基本訓練後,該師被派往克羅地亞與游擊隊作戰,並正式升格為裝甲擲彈兵師。1943年10月,該師被派往靠近列寧格勒前線的奧拉寧鮑姆(Oranienbaum),並在1944年1月蘇聯軍隊的攻勢中遭到重創,被迫撤退至愛沙尼亞的納爾瓦(Narwa),後在盧加河(Luga)附近建立防禦陣地並被再次擊潰。1944年7月,北歐師撤退並在坦寧堡防線(Tannenberg)堅持至9月,後再次撤退至拉脫維亞參與了庫爾蘭(Kurland)戰役(軍事上稱作庫爾蘭口袋)。1945年2月,該師被運送到波美拉尼亞(Pomerania)戰鬥至3月,並被轉移到奧德河(Oder)戰線。最後,絕大部分北歐師士兵最終在柏林戰死或被俘,極少數倖存者在易北河(Elbe)向盟軍投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黨衛軍第十一“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 外文名: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 被稱:北歐師
  • 組建歷程:1943年2月"瓦拉格"戰鬥隊 
名稱來歷,部隊標誌,組建歷程,戰爭罪行,部隊組成,指揮官,戰鬥序列,兵力,成員組成,部隊榮譽,榮譽稱號,所獲勳章,參戰歷程,

名稱來歷

Nordland本意是“北部的地方,北部的國家”,而該師主要的外籍成員來自北歐的挪威和丹麥,所以被稱為北歐師。

部隊標誌

該師的標誌和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師大致相同,北歐師是盾形標誌左上角缺角,維京師是盾形標誌右上角缺角,另外北歐師萬字標誌外套一個圓環。2個師標誌類似,是因為北歐師成立之初,黨衛軍計畫將其和維京師作為第一批成立的外籍人員姐妹部隊組成一個裝甲軍——黨衛軍第3裝甲軍。
北歐師袖標北歐師袖標

組建歷程

1943年2月
"瓦拉格"戰鬥隊 Kampfverband Warager
1943年2月-1943年4月
日爾曼志願師 Germanische-Freiwilligen-Division
1943年4月-1943年7月
黨衛軍第11( 日爾曼)裝甲擲彈兵師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11 (Germanische)
1943年7月-1943年10月
黨衛軍第11"北歐"裝甲擲彈兵志願師 11.SS-Panzer-Grenadier-Freiwilligen-Division "Nordland"
1943年10月-1945年5月
黨衛軍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1943年初,德軍最高統帥部下令建立一個新的黨衛軍裝甲軍—黨衛軍第3(德意志)裝甲軍[III(Germanische) SS-Panzerkorps],該軍下轄由德國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混編的黨衛軍第5"維京"裝甲擲彈兵師(5.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Wiking),同時還計畫組建另一個由外籍志願者組成和指揮的黨衛軍師。雖然在維京師裡面也有大量外籍志願者,但是其高級指揮官都是由德國人擔當,所以德國人希望這個師里的指揮層能由外國人組成。然而此時維京師由於正在東線激戰,根本無法從前線撤回,所以組建黨衛軍第3裝甲軍的計畫暫時沒有實現。
1943年2月,黨衛軍全國總指揮希姆萊(Reichsfuerer-SS Himmler)命名這支外國人部隊為"瓦拉格"(Warager)---這是一位效忠於拜占庭帝國(Byzantium)的挪威瓦蘭吉衛士(Varangian)的名字。但是希特勒認為這個名字太晦澀,他認為經驗豐富的北歐團(Regiment Nordland)應當永遠保留下去,所以最終將該師正式命名為北歐。同年春天,北歐師開始在德國南部上法蘭克尼亞(Upper Franconia)的格拉芬維(Grafenwer)訓練營組建,其基幹戰鬥部隊由挪威軍團(Leqion Norwegian)和丹麥自由兵團(Freikorps Danmark)的老兵組成,所有的成員都是非德國籍的日爾曼人。5月1日,黨衛隊旅隊長兼黨衛軍少將弗雷茲·馮·舒爾茲(Brigadefuerer und Generalmajor der Waffen-SSFritz von Scholz)被任命為師長,他是前維京師北歐團的團長。

戰爭罪行

據克羅地亞第1山地旅(Croatian I Mountain Brigade)指揮官Pukovnik Stjepan反映,1943年9月16日,曾有一支黨衛軍部隊在波波瓦卡(Popovaca)與當地游擊隊作戰時,殺死了包括平民在內的100餘人。當時波波瓦卡(Popovaca)正是北歐師的控制區域。

部隊組成

指揮官

1943年3月22日-1943年5月1日
黨衛隊旅隊長弗朗茲·奧格斯伯格(SS-Brigadeführer Franz Augsberger )
1943年5月1日-1944年7月27日
黨衛隊旅隊長弗里茲·馮·舒爾茲(SS-Brigadefuehrer Fritz von Scholz)
1944年7月27日-1945年4月25日
黨衛隊旅隊長約臣·齊格勒(SS-Brigadefuehrer Joachim Ziegler)
1945年4月25日 - 1945年5月8日
黨衛隊旅隊長古斯塔夫·克魯肯貝格博士(SS-Brigadefuehrer Dr. jur. Gustav Krukenberg)

戰鬥序列

1943年秋
師本部--Stab
SS第1"丹麥"擲彈兵團--SS-Grenadier-Regiment 1 Danmark
SS第2"挪威"擲彈兵團--SS-Grenadier-Regiment 2 Norge
SS摩托化步兵團--SS-Kradschützen-Regiment
SS裝甲團--SS-Panzer-Regiment
SS炮兵團--SS-Artillerie-Regiment
SS反坦克營--SS-Panzerjaeger-Abteilung
SS突擊炮營--SS-Sturmgeschutz-Abteilung
SS工兵營--SS-Pionier-Bataillon
SS通信營--SS-Nachrichten-Abteilung
1944年5月
師本部-- Stab
SS第23"挪威"裝甲擲彈兵團--SS-Panzer-Grenadier-Regiment 23 "Norge"
SS第24"丹麥"裝甲擲彈兵團--SS-Panzer-Grenadier-Regiment 24 "Danmark"
SS第11狙擊兵團--SS-Jaeger-Regiment 11
SS第11"赫爾曼·馮·薩爾扎"裝甲營--SS-Panzer-Abteilung 11 "Hermann von Salza"
SS第11反坦克營--SS-Panzer-Jaeger-Abteilung 11
SS第11裝甲炮兵團--SS-Panzer-Artillerie-Regiment 11
SS第11防空營--SS-Flak-Abteilung 11
SS第11火箭炮營--SS-Werfer-Battalion 521
SS第11裝甲偵察營--SS-Panzer-Aufklaerungs-Abteilung 11
SS第11裝甲通信營--SS-Panzer-Nachrichten-Abteilung 11
SS第11裝甲工兵營--SS-Panzer-Pioneer-Battalion 11
SS第11師後勤隊--SS-Nachschub-truppen 11
SS第11醫務營--SS-Sanitaets-Abteilung 11
SS第11戰況報導排--SS-Kriegsberichter-Zug 11
SS第11戰地警察隊--SS-Feldgendarmerie-Trupp 11
SS第11戰地後備營--SS-Feldersatz-Battalion 11
SS第11懲戒連--SS-Bewahrungs-Kompanie 11

兵力

1943年11月--11,393人
1944年6月--11,749人
1944年11月--9,000人

成員組成

丹麥人:主要集中在第24"丹麥"擲彈兵團,同時也分布在全師各部隊。至1943年12月,共有軍官41人,士官193人和士兵1123人。至1944年5月25日,共有軍官37人,士官220人和士兵832人,至1944年9月15日,共有軍官33人,士官162人和士兵1191人。
挪威人:主要集中在第23"挪威"裝甲擲彈兵團,同時也分布在全師各部隊。至1943年12月,共有軍官29人,士官62人和士兵705人。至1944年5月25日,共有軍官21人,士官48人和士兵269人。至1944年9月15日,共有軍官20人,士官50人和士兵464人。
愛沙尼亞人:只有很少一部份人在該師服役。
芬蘭人:少量芬蘭志願營的成員在該師服役。
比利時人:至1943年12月,共有軍官1人,士官9人和士兵士兵15人,大部份在第11裝甲通信營服役。
法國人:由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亨里·約瑟夫·菲內特(SS Hauptsturmfuehrer Henri.Joseph.Fenet)指揮的法國志願突擊營(Franzoesisches Freiwilligen (Sturm) Battalion)於1945年4月在柏林歸屬該師下轄。另外還有來自黨衛軍第33"查里曼大帝"師的殘餘士兵也被該師吸收。
德國人:分布在全師,最初該師步兵團的25%是德國人。在1943年12月,共有軍官232人,士官1496人和士兵2403人。
英國人:1945年3月底至4月初,共有8人在第11裝甲通信營第3連服役。
荷蘭人:1943年12月,共有軍官1人,士官19人和士兵24人在第11裝甲通信營服役。
瑞典人:至1943年12月,共有軍官1人,士官5人和士兵33人,至1944年5月25日,共有軍官2人,士官8人和士兵19人。至1944年9月15日,共有士官3人和士兵42人。他們大部份在第11裝甲通信營服役。
瑞士人:少數在第11裝甲通信營服役。
德意志族人:來自匈牙利的德意志族人在挪威團服役。
而丹麥團最初35%由羅馬尼亞的德意志族人組成。
在戰爭階段,還有很多來自比利時,丹麥,克羅地亞,愛沙尼亞,荷蘭,拉脫維亞,利陶宛和烏克蘭的德意志族志願者在該師服役。

部隊榮譽

榮譽稱號

"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原因是該師成員主要是北歐的丹麥和挪威人以及非德國籍日耳曼人,因此被命名為"Norland"。
"挪威"裝甲擲彈兵團:主要由挪威志願者組成,因此獲得特殊命名"Norge"。
"丹麥"裝甲擲彈兵團:主要由丹麥志願者組成,因此獲得特殊命名"Danmark"。
"赫爾曼·馮·薩爾扎"裝甲營:赫爾曼·馮·薩爾扎Hermann von Salza (1170 – 1239),條頓騎士團大團長,是德意志國王弗萊德里希·巴巴羅薩的重要盟友,肩負東擴的重要使命,包括普魯士、愛沙尼亞、庫爾蘭。該營以薩爾扎命名,正與其肩負的使命相同。

所獲勳章

騎士鐵十字勳章32枚(其中5枚為非官方或未確認的)

參戰歷程

納爾瓦攻防戰
在完成了基本訓練之後,北歐師於1943年8月28日被派往克羅地亞和狄托(Tito)的游擊隊交戰。在克羅地亞的3個月中,北歐師和游擊隊進行了殘酷而又血腥的激戰,正式升格為裝甲擲彈兵師。1943年11月25日,維京師會同北歐師組建的黨衛軍第3裝甲軍開始調離克羅地亞開赴東部戰場並於12月22日全部抵達前線。
該軍分派在蘇聯北部的列寧格勒(Leningrad)以西的奧拉寧鮑姆(Oranienbaum)地區,隸屬於林德曼上將(Generaloberst Lindemann)的第18集團軍。1943年12月10日,挪威團和丹麥團的各營已經進入他們的指定陣地,13日,全軍完成作戰準備。1943年12月30日,北歐師共有兵員11393人(軍官304人,士官1734人,士兵9355人)德軍此時早以覺察到蘇軍即將發動一場進攻。暴風雨終於在1944年1月14日清晨來臨!面對德軍的是蘇軍第二波羅的海方面軍,其共有6個滿員的集團軍,是德軍兵力的4倍!在奧拉寧鮑姆前線,蘇軍第2突擊集團軍(下轄2個軍,9個近衛師,3個坦克旅和1個海岸旅)集中攻擊了由殘缺不全的德國第9空軍野戰師守衛的防線。這個師遭受了強烈的打擊,防線很快就被突破。此時,該師的南翼部隊奉命後撤。這形成了對北歐師和黨衛軍第3裝甲軍防線的嚴重威脅。挪威團第1營於1月15日晚發動了反擊,並取得了一定進展。在經過了接下來幾天的殘酷戰鬥之後,北歐師守住了防線。但在17日,該師在敵軍的強大壓力之下開始從被突破地域開始後撤,其原先防禦的前線東西面防線也被迫轉移至南北一線。
在師長舒爾茲投入了2個預備的裝甲擲彈兵營後,該師和由荷蘭志願者組成的“尼德蘭”師以及被重創的第9和第10空軍野戰師嘗試守住東南方向的防線。經過幾次蘇軍的猛攻之後,防線在1944年1月25日被撕開了一個缺口,這個小裂縫很快便蔓延開來。在新一輪攻勢之後,戰線終於崩潰了!整條防線被水銀般傾瀉而入的蘇軍蘇軍分割成三部分,而處在敵軍突破區域的丹麥團第1營幾乎全軍覆沒。
1944年1月27日,黨衛軍第3裝甲軍開始全面向愛沙尼亞的納爾瓦(Narwa)撤退,在經過幾天的激戰之後,部隊到達了盧加河(Luga )並在雅姆堡(Yamburg)周圍建立了防禦陣地,這是一條臨時的防線同時在此重編撤退的部隊。1944年1月30日,在蘇軍猛攻下,黨衛軍第3裝甲軍撤過了盧加河並炸毀了所有橋樑。此後,最高統帥部命令該軍堅守包括雅姆堡橋頭陣地在內的盧加河防線。然而蘇軍此時已經越過了盧加河的南面。這道命令導致德軍損失慘重,1944年1月31日,蘇軍又突破了北面,目標直指靠近芬蘭灣(Gulf of Finland)的納爾瓦-約蘇地區(Narva-Josuu)與此同時,蘇軍對防守在雅姆堡到帕多加(Padoga)一線的北歐師發動猛烈攻勢。殘酷的戰鬥持續了整整2日,直到1944年2月1日該師才被迫放棄了盧加河陣地。黨衛軍第3裝甲軍也在同日撤入納爾瓦。在2月剩下的日子裡,該軍決定不論敵人的攻勢如何猛烈也要守住納瓦橋頭陣地。
1944年3月初,蘇軍在納爾瓦的地面進攻受阻之後,改為對該市的炮擊和空襲。在經過幾天無情的轟擊之後,蘇軍開始在城市地面的防線發動攻擊,守衛在這裡的是黨衛軍第4 "尼德蘭"志願裝甲擲彈兵旅(4th 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 Brigade Nederland)下屬的黨衛軍第48 "謝法特將軍"裝甲擲彈兵團(SS-Panzergrenadier Regiment 48 "General Seyffardt"),儘管殘酷的戰鬥超出了極限,但是該團的荷蘭擲彈兵們還是擊退了敵人的進攻,守住了陣地。在進攻失敗之後,蘇軍轉而向該市的西北面的防線突襲,面對他們的是黨衛軍第49"德·魯伊特"裝甲擲彈兵團(SS-Panzergrenadier Regiment 49 "De Ruyter")和第54工兵營(SS-Pioneer Battalion 54),在經過幾天的苦戰之後,守軍奉命從最初的戰線上後撤,而北歐師的部隊則協助穩定該地區的情勢。
這次戰鬥標誌了自從蘇軍突破 "奧拉寧巴姆口袋"以來持續激戰的終結,它暫時中止了蘇軍的攻勢。納爾瓦戰役也演變成了一場狙擊手之戰。在這段時期內,挪威團和丹麥團的第1營由船運回德國重建。後來這兩個營再也沒有回到北歐師的序列,而於1944年12月編入黨衛軍第5 "維京"裝甲師,參加了布達佩斯解圍戰。
蘇軍自6月初逐漸開始對德軍防線增壓並很快就演變為一場總攻勢。6月22日,"巴格拉提昂計畫"(Bagration)開始,矛頭直指德軍在東部戰場實力最強的---"中央集團軍群"(Heersgruppen Mitte),這是蘇軍期待以久的夏季攻勢,他們很快就在德軍戰線上撕開了一個寬達400公里的裂口。這明顯的表明德軍部隊在波羅地海國家和其它東部戰場之間的聯繫將要有切斷的危險!!
1944年7月初,所有的德軍部隊開始考慮並計畫從納瓦橋頭陣地向納瓦河以西20公里的坦倫堡(Tannenberg)防線撤退,這裡也是一戰的著名戰場。1944年7月11日,在戰線南翼的第18集團軍首先遭到蘇軍第2波羅地海方面軍的進攻,這導致了德軍向馬里恩堡防線(Marienburg)的全面後撤,同時也標誌著納爾瓦攻防戰的結束。
坦倫堡——庫爾蘭口袋
1944年7月19日,德軍正式決定後撤至坦倫堡防線,撤退由23日開始。但在第二天蘇軍以南北兩個方向發動了一個強大的鉗型攻勢,目標是切斷第18集團軍下轄的" 納爾瓦"軍團(Armee-Abteilung "Narwa")。1944年7月25日,德軍從納爾瓦戰線撤退完畢,蘇軍也同時穿越了愛沙尼亞邊境,向北直撲坦倫堡防線。
北歐師在庫蘭作戰北歐師在庫蘭作戰
1944年7月26日夜,蘇軍對坦倫堡發動了第一次進攻,最初他們突破了通向西面的主要公路,但是這個突破口很快就被堵住。27日晨,蘇軍再一次突襲,還是被黨衛軍擲彈兵們擊退。戰鬥持續到28日,黨衛軍第3裝甲軍在強大敵人的坦克和步兵的猛攻之下拚命的死守著搖搖欲墜防線——也就在這悲慘的一天裡,北歐師失去了他們的指揮官。當天,師長黨衛隊旅隊長兼黨衛軍少將弗里茲·馮·舒爾茲在與其它參謀人員進行完戰地會議之後,前往視察第24"丹麥"裝甲擲彈兵團第13連的重武器陣地。當他正在與連長一級突擊隊中隊長勞姆(SS-Hauptsturmfuehrer Laeum)交談時,不幸被一枚蘇軍重炮炮彈的彈片擊中頭部,雖然在拉庫熱(Rakuere)的特別外科手術站進行了搶救,但是還是由於傷勢過重而宣布不治。他於8月5日追授銀質雙寶劍橡葉騎士勳章。繼任者為黨衛軍第3裝甲軍總參謀長黨衛隊旅隊長兼黨衛軍少將約臣·齊格勒(SS-Brigadefuehrer und Generalmajor der Waffen-SS Joachim Ziegler) 。在7月剩下的日子和整個8月里,黨衛軍第3裝甲軍始終進行著最殘酷的激戰,但是這些歐洲志願兵們憑著他們超人般的犧牲精神和鋼鐵般意志仍堅守住了陣地。9月14日,在愛沙尼亞的德軍開始奉命向拉托維亞撤退。種種跡象表明蘇軍正準備發動一輪攻勢。黨衛軍第3裝甲軍於18日至19日夜開始後撤,22日晨,北歐師占據了拉托維亞首都里加(Liga)西北30公里的陣地,當晚全師在該市西南重新部署。在蘇軍攻入該地區後,為了凝聚一條新的戰線,該師撤到了圖庫姆斯市(Tukumms)附近的集結地域並於9月28日發起反擊,奪回了原先西南方向的陣地。在接下來的2個星期里,黨衛軍擲彈兵們與數倍與己的敵人進行了英勇抵抗,但是很明顯他們堅守的防線過長,而敵人又過於強大。於是在10月6日,整個"北方"集團軍群(Heersgruppen "Nord")開始向拉托維亞的西部省份——庫爾蘭(Kuland)撤退。結果大部分的部隊就在戰爭剩下的日子裡被圍困在"庫爾蘭口袋"中,最後只有少數倖存下來。
1944年10月12日,"北歐"和"尼德蘭"的部隊撤退至庫爾蘭前線以南地區,13日在多加河(Daugaua)上最後的一座橋被德軍炸毀,同日蘇軍完全攻占了里加市15日北歐師建立了幾個星期以來第一條穩定的防線。第二天蘇軍開始發動猛攻,防線一度被突破但馬上又被守軍堵上---這樣激烈的拉鋸戰一直持續了整個10月。
1944年10月27日,蘇軍在一輪強大的炮火準備以後打響了第二次庫爾蘭會戰。步兵在坦克的伴隨之下向黨衛軍第3裝甲軍的陣地壓過來。很快防線就被撕裂,但是黨衛軍志願兵們一次又一次的將敵人擊退。在蘇軍進攻失敗之後,一種不祥的安寧籠罩在戰場上,而在這2個月的時間裡,德軍有了休整的鞏固防線的機會。1945年1月初, 北歐師陣地前的敵人活動又開始頻繁起來。1944年1月20日,蘇軍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勢,當時一名該師的挪威士兵在後來回憶到:"我們都在緊張的等待敵人到來……坦克從地平線的那邊出現了……成千上萬的俄國人仿佛野獸一般從地底涌了出來,他們狂呼著 "烏拉",我們感到腳下的土地在顫抖…他們不是要消滅我們而是要吃了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生還的希望了……" 在敵人的狂攻之下,第24 "丹麥"裝甲擲彈兵團幾乎全滅,以至於德軍不得不將第14裝甲師調到該團的陣地上進行反擊。1月底,損失慘重的黨衛軍第3裝甲軍計畫從庫蘭撤回德國本土進行整編,撤退於31日開始。2月初,北歐師從拉托維亞的里堡港(Libau)船運回德國。這是一次危險的行動,然而大部分人員最終都安全抵達德國,只有一艘運兵船"莫伊拉"號(Moira)被蘇軍潛艇的魚雷擊沉,這艘船搭載著屬於黨衛軍第23"尼德蘭"志願擲彈兵師的部隊(23 Nederland),全船無一人生還。
東普魯士之戰
在德國,黨衛軍第3裝甲軍和早先已經撤離回來的部隊重新匯合。該軍由此增加了新的人馬:黨衛軍第27"蘭格馬克"志願擲彈兵師(27 Langemarck)的一個戰鬥集群、黨衛軍第28"華洛尼"志願擲彈兵師(28 Wallonien)、黨衛軍第10"弗倫斯堡"裝甲師(10 SS PanzerDivision Frundsburg)的部分部隊和黨衛軍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11 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Nordland),隸屬新組建的第11裝甲集團軍,指揮官為黨衛隊副總指揮斯特內(SS-Obergruppenfuehrer Steiner)而黨衛軍第3裝甲軍軍長任命為一名國防軍軍官馬丁·安林上將(General Martin Unrein)。
1945年2月16日,該軍奉命發動攻勢以剷除安斯瓦爾(Arnswalde)一帶的敵軍突出部這次行動代號為"至日計畫"(Sonnenwende),德軍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大將(Guderian)開始計畫發動一次全線的總攻,但是希特勒將其修改為一次局部的反擊。在進攻一開始,北歐師取得一定戰術上的成果,攻占了依那河(Ihna)河岸。然而隨著蘇軍抵抗的增強,前進的勢頭開始放慢。在18日的激戰之後,德軍成功的掩護了難民們從安斯瓦爾德安全疏散。接下來的兩天裡,雙方一直在該市進行著苦戰。
1945年2月21日,德軍認為與日益增強的蘇軍繼續糾纏下去除了徒增傷亡之外以無任何意義,於是軍長斯特內下令全師撤至依那河北岸。從23日至28日,黨衛軍第3裝甲軍開始緩慢後撤到斯塔加德(Stargard)一帶和奧德河以北的斯特丁(Stettin) 。
1945年3月1日,蘇軍在猛烈的預備炮火之後再次發動了進攻。戰至中午,德軍開始前面退卻,希爾勃格(Scheberg)失守。此時的希爾勃格第3裝甲軍幾乎損失怠盡,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不顧一切的阻擋住敵人的前進。在接下來的的幾天裡,北歐師和其它部隊被步步逼退。3月4日,全軍撤至阿爾特丹(Altdamm)。3月8日,大部分部隊已成功的在阿爾特丹周圍建立了防禦陣地,如果這裡失守,那么奧德河將是東德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所有的防禦部隊進行了亡命死守,雙方的傷亡都十分慘重。最後在14/15日夜,橋頭陣地被放棄,仍然在奧德河東岸的北歐師部隊撤退至阿爾特丹城內。
該城的激戰在17日達到了白熱化階段,"挪威"和 "丹麥"團遭到了毀滅性的損失但仍舊死守陣地直到19日。當日夜,最後一名守軍從該城撤離。
從阿爾特丹撤出後,北歐師奉命前往施維特-巴特-弗瑞恩瓦爾德(Schwedt-Bad-Freinwalde)地區並且得到了一些復原傷兵和來自空軍以及海軍人員的補充,此外他們還得到了小部分車輛,戰鬥力得到了一點回復。
最後一戰
1945年4月16日,北歐師接到了他們在戰爭中的最後一道命令:進入柏林的東部防線。從17日至20日白熱化的戰鬥一直在該師的陣地上持續。22日,該師被迫撤入柏林市區的蒂爾加騰(Tiergarten),這裡成為了北歐師的最後戰場。在這段日子裡,師長齊格勒開始變得沮喪因為他不想看到他的部隊在這座廢墟般的城市裡被毀滅。有些部隊在北歐師撤入市區時由於混亂而被分割成一些獨立的戰鬥集群各自為戰,"挪威"和 "丹麥"團以及部分第11工兵營的部隊不久就發現他們正在守衛著斯普雷河(Spree) 上的橋樑。
然而這些擲彈兵和工兵們很快就被乘著橡皮艇穿越斯普雷河的蘇軍突擊隊擊退並被迫撤至已夷為廢墟的政府區。與此同時,蘇軍主力在政府區南面的特雷普托公園(Treptow)開始對北歐師發起進攻---這裡由第11工兵營和第11"赫爾曼·馮·薩爾扎"裝甲團(SS-Panzer Regiment 11 Hermann von Salza)的殘餘守衛,裝甲團團長考施(SS-Obersturmbannfuehrer Kausch)指揮了該團在戰爭中最後一次裝甲攻擊,成功的阻止了敵人在此處的進攻。
25日,在斯普河和泰爾託運河(Teltow)的最後一戰打響,此時由於師長齊格勒已經喪失了全部鬥志,不能夠再正常指揮部隊,所以黨衛隊旅隊長兼黨衛軍少將古斯塔夫·庫魯肯貝格博士(SS-Brigadefuehrer und Generalmajor der Waffen-SS Dr.Gustav Krukenberg)接替了他的位置。他還帶來了300名黨衛軍第33 "查里曼大帝"志願擲彈兵師(33 Charlemagne)的法國志願兵並且迅速了重整了北歐師的防禦陣地。第二天大部分的殘存兵力退入了政府區並於27日撤至國會大廈(Reichstag)一帶。從27日至30日守軍們就在這最後的幾公里範圍內做垂死掙扎,有的士兵竟然將自己用鐵鏈鎖死在據點的機槍座上!
柏林街道上被摧毀的北歐師裝甲車柏林街道上被摧毀的北歐師裝甲車
30日晚上8點,"挪威"和"丹麥"戰鬥集群的指揮官黨衛隊一級突擊隊中隊長特訥德(SS-Sturmbannfuherer Ternedde)被師長庫魯肯貝格召見並被告知希特勒已死的訊息,同時命令他率領倖存者突圍。結果只有少數人安全逃脫,而臨時屬於該師的黨衛軍第503重裝甲營(SS-503 Schwere PanzerAbteilung) 殘餘的最後兩輛虎王坦克也在國會大廈附近的電車軌道上被擊毀。其他大多數人都在國會大廈和其它政府建築物的防禦戰中戰死或被俘。 右圖中在柏林街道被摧毀的車輛,即隸屬於北歐師,車頭左側有北歐師標誌。
1945年5月1日,蘇軍消滅了國會大廈里的最後一個抵抗者。5月2日,德軍在柏林的衛戍部隊宣布投降,大約有130000人被關入蘇軍戰俘營,只有很少人後來活著回到了他們為之血戰過的祖國。其他向英美盟軍投降的北歐師倖存者最後被送回了自己的國家,他們經受了重建的本國政府嚴酷的審訊和漫長的監禁,許多人不堪折磨而死,而該師向盟軍投降的德國人則要面對艾森豪的"解除武裝敵軍死亡營"(Disarmed Enemy Forces death camps)的飢餓、疾病和死亡。
另外補充,1945年在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後,柏林德軍城防司令部與下令所有守軍盡最大努力突出柏林,主要為北歐師的國會大廈守軍(約600人),主力為隸屬黨衛軍503重裝甲營的5輛虎王(另一說法為2輛,其組員全為非德裔人)﹐第2裝甲團的2輛豹式,1輛突擊炮及8輛各類型裝甲車輛,該突圍由戴爾(SS UNTERSCHARF DIERS 虎王314號的指揮官)所率領﹐於1944年5月1日在弗雷德里克斯(FRIEDRICHSTRBE)捷運站口集結﹐並向西面突圍試圖突圍至霍斯坦(HOLSTEIN)同時向當地的加拿大軍投降。但突圍行動到1944年5月2日受到蘇軍的猛烈阻截﹐所有坦克全部被擊毀﹐只有小部份部隊能徒步越過蘇軍的防線到達夏洛滕伯格(CHARLOTTENBERG)﹐但最後他們也全數被俘﹐而並未能到達目的地哈威爾(HAVEL)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