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小說

變身小說

變身小說,又稱性轉小說,是指在其情節中,主要角色具有性別轉換的行為或經歷的小說作品。

“變身小說”這個說法常用於本世紀開始於中國流行的網路小說領域,在其他的文學領域流行的“變身小說”概念與本概念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身小說
  • 類屬:小說
  • 定義:主角具有性別轉換的行為或經歷
  • 側重:心理描寫
歷史起源,流派意義,常見問題,經典作品,哲學論,本質自我,自我即意識,自我情感,心靈身體,一種選擇,

歷史起源

中文變身小說的出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系動畫、漫畫及遊戲作品大規模引進。這些作品中,不乏《亂馬1/2》、《福星小子》、《少女愛上姐姐》、《黑礁》、《女生愛女生》等包含變裝/變身題材的名作。它們的傳播,為變身小說的出現作好了思想準備。另一方面,本習慣於東方式“男尊女卑”傳統的中國男性,經過建國以來“兩性平等”轉折中的鎮痛,不得不開始嘗試構想“若從女性角度去解讀世界,將會怎樣。傳統的中國女性也因為受到西方的女權運動的影響而逐漸覺醒兩性平等的意識。
對生活的思考
在生活中,人們經歷了許多的不如意。他們期待著,變換身份之後,就能夠改變這一切,但他們卻沒有想到,世界並沒有改變,人們只是換了一種態度對待自己,而真正改變的永遠只會是自己。——綜上所述,變身嫁人向小說誕生了。值得注意的是,中性向文學的興起,也為長期低迷的女性向網路文學市場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創作參考對象,女性同樣對男性的社會立場、生存環境有濃厚的興趣。不但有女性作者撰寫的變身小說作品,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讀者加入到變身小說愛好者的行列中來。
對人性的思考
長久以往,有關於靈魂與人性的討論不絕於耳,一些人認為:嬰兒到成人的自我意識與異性意識是由遺傳信息與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特別是性取向與環境因素關係較少。變身小說觸及到這樣的一個人性的探討:假若在一個已經具有完整而清晰自我意識的成年人之中,改變周圍人對他的性別觀念,他會做出怎樣的舉動。——變身百合向小說就這樣誕生了。他們認為,一個人的性別觀念與性取向,不一定,或者不會在劇烈的環境變化迅速認同和順應。它會保持一種慣性甚至持續終身,這和同性戀與異性戀都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性取向有類似的地方。
發展
以上兩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能完全的使人信服,導致形成了微妙的對立。在此環境下,誕生了另外一些流派,如單身與雙向插頭。單身派認為性別轉換並不會導致性取向的改變,但是由於社會壓力,自我意識等等的一些限制,他們往往不會追求異性。而雙向插頭則是另外一種觀念,他們認為變身會使人既具有男性意識又具有女性意識,往往對性別不在意,同時對同性和異性有過於親密的關係,有些主人公會在選擇伴侶性別時猶豫不決。

流派意義

變身文學的意義不在於消遣。當我們運用理性思考“變身”這二字時。我們不難發現,變身文學的意義正是立足於兩性關係,認識自我以及建立倫理觀的上面。可以說,變身文學把我們拉進了認識論形上學,倫理學等哲學學科之中,它是以文學的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能夠深刻的反思,批判的審視著自己的生活。變身文學是大眾的哲學,它生動,簡明,並且明確的表達出了那原本枯燥哲學思想,把之融於小說之中,使之更有實用價值。
變身小說
上述觀點並不能算作完全正確,因為無論任何文學作品其本意都是為了消遣,如果一本書連讓人讀下去的興趣都沒有的話,那裡面表達的思想再值得深思也沒有任何意義。
分類誤區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標榜為“變身小說”的文學作品都有正當的創作動機。因為缺乏分類規範,以及由網際網路普及所帶來的創作事業準入門檻的大幅降低,真正的、具有文學價值的變身小說作品在文學市場上也遭遇了災難性的強烈衝擊。巨量的非變身小說,通過各種手段偽裝之後進入了這個細分市場。這些偽作大多質量低劣、缺乏邏輯、內容空洞,情節上則習慣於抄襲、模仿,不但浪費了讀者寶貴的時間、精力,也造成了極壞的市場影響。在這裡,澀羽列出了一些偽變身小說的常見形式,請讀者注意分辨:
變身小說
a.純粹的,女性主角的女性向小說(例如:女性向言情類、宮廷生活類),添加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包含變身/變裝情節的開篇。
b.純粹的,男性主角的男性向小說(例如:武/仙俠類,種馬/後宮類),變身/變裝前後,除了換個稱謂外,其他描述沒有任何區別。
c.局部存在變身/變裝情節,但這些設定對於故事整體而言是可有可無的。
d.情節中為達成某種目的,角色將變身/變裝視為一種技巧或手段利用的。
e.情色、耽美文學中,將“變身/變裝”作為與“附身”、“人皮”、“催眠”等妄想題材並列,刺激讀者生理欲望的。

常見問題

變身系小說側重於心理描寫.但是,並非局限於只寫主角的心理變化描寫。一本小說的中心,並不僅僅是放在主角身上,還要顧慮其中的配角們。在主角變身的前後,他們對主角的態度是如何轉變,他們又有過什麼的心理變化,同時他們又會引起讀者們的深思:“他們真的變了?還是原本就是這樣?”主角的心理變化同樣也很重要,但重點在於他對世俗倫理的糾結,嘗試去適應這一個殘酷的社會,他試圖在改變自己和保持原本的自己之間做出選擇...
很多讀者把變身嫁人當作搞基,也就是現實中的BL,而同時也把變身百合當作GL,這是不正確的。變身百合不等於百合,它只是一個男性以女性身體和視角攻略女性,給讀者帶來既獵奇,又新奇的感覺。同時變身嫁人也不等於BL,它只是一個具有性轉換經歷的女性接受男性攻略的過程,二者本質有極大的不同,我們並不能把之混淆。況且,這些都是小說中的設定,並不是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東西,我們不能用真實去解釋他們。
變身的題材只是一個幻想,虛構的世界。如果用真實和心理去解釋他,永遠都不會有結論,甚至會淪落到受現實所掌控的地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擁有一顆包容的心態,別隨便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身上或是對派系相異者隨意攻擊謾罵,這才是真正合格的變身小說的喜愛者。
另外很多人都認為"腐女"喜歡嫁人向變身作品,其實這是種普通男性完全構建在自己的想像中,自以為是推測出來的錯誤觀念,實際上大部分喜愛耽美文學的女性們對於變身作品並沒有多少熱情,真要把她們拉過來的話在立場上女性同胞們的確會偏向嫁人向沒有錯,可實際上她們並不會過多的涉足變身小說的範圍,畢竟是兩種不同的領域。

經典作品

變身小說
夜明珠
踏歌行
寒號鳥
妖星變
三千紀
變身小說
女兒經
《麗人爸爸》
1/2王子
變身記

哲學論

實際上,我們在任何一本變身小說當中,都離不開“自我”(本質自我,又稱為靈魂)這個觀念。而變身文學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對於“自我”這個觀念的追問:“自我”是什麼?它是怎么誕生的?它由什麼來決定?它又會不會隨著某樣東西的改變而改變呢?而那某樣東西又是什麼?因此,我們可以從哲學入手。

本質自我

我們都有這樣一種無法抗拒的感覺,那就是在我們因場合的不同而對自己做出不同描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個不因背景而改變的“真正的自我”。在某些宗教和希臘人的思想中,我們的“真正的自我”被稱為靈魂,而哲學家曾把它稱為本質自我。

自我即意識

洛克主張自我並不是整個意識,而是心靈的一個特定部分,即我們的記憶。(請參考人類理解論)自我也就成了記住過去的那部分心靈,但這種觀念會導致一些悖論,如換腦手術。這表明自我認同的本質自我包含了一個人的許多不同方面,而並非某一個單獨的特徵。這同時也是變身小說要探究的問題:我變身了,我還是我嗎?

自我情感

“自我是意識”的理論常認為,自我主要是通過思想和記憶來定義的,但有人用情感來定義自我。由於情感非常複雜,所以非常適合形成一個自我,我們是誰取決於我們如何感受事物。
論靈魂論靈魂
根據傳統,人們一直認為情感或者和自我無關,又或者是低於自我的部分。例如:弗洛伊德就把情感歸於“本我”而不是自我,暗示情感對自我構成了威脅,而不是自我的一部分。柏拉圖認為:情感是靈魂中一個桀驁不馴的部分,需要理性來支配。而亞里士多德則提出:情感對好的生活是本質性的,因為好的生活意味著,在特定情況下有適應的情感。這就是說,情感並非與自我或靈魂相分離,而是其本質要素。
一個人的特徵不僅由他的所知所憶或思考方式決定,而且也由他所關心的事物決定。哪種情感占優勢,情感如何得到表達,這些都決定著一個人的特徵。

心靈身體

我們再次回到心身問題,即人的心靈與身體是什麼關係?它們怎樣相互作用?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形上學問題,由笛卡爾提出,萊普尼茨與斯賓諾莎分別提出了解決方案。萊普尼茨認為心靈與身材皆為實體,而作為實體,它們就不能相互作用,表面上看到到心靈與身體的一致與協調,是由於上帝它們處於上帝的“先定和諧”當中,猶如電影中的圖像與聲音。斯賓諾莎則認為心靈與身體實際上是同一實體的不同方面,因而可以相互作用。隨著當代神經科學的發展,答案逐漸偏向於斯氏一方,即“心靈與身體並不是分離的實體”。
斯賓諾莎《倫理學》斯賓諾莎《倫理學》
關於心身問題,主要有三種看法,即行為主義同一性理論功能主義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認為精神事件是存在的,但並不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存在,哲學行為主義者吉爾伯特·賴爾認為心靈並非“機器中的幽靈”,也不是任何超自然或神秘的事件。事實上,精神事件是依某種方式去行動的模式與傾向,命名一個精神事件就是對人的未來行動進行預測。行為主義可以解釋一些人類的心理活動,但不能解釋諸如“疼痛”此類的活動,因為它們並不對應於具體的行為模式。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
同一性理論
同一性理論認為精神事件與大腦活動是緊密相聯的,但並沒有具體指出是怎么聯繫的。
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者精神活動就是某種特定的過程,但重要的是功能,而不是功能得以產生的物質。電腦或者其它的物質系統皆可能產生精神活動,大腦並不具有某種特殊性。
結論
實際上,以上三種解答都不能完全解答問題,從而引起人對與心身問題的思考:如果把自我看作一個孤立的個體意識,那么它主要只意識到自己,這是對自我的嚴重誤解。自我必須用完整的人來構想。(這種立場有時稱為“整體論”)完整的人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家庭中的人,社會中的人,世界中的人,我們不能離開社會。

一種選擇

讓-保羅·薩特
存在主義者如薩特認為自我總是存在於未來之中,它是我們試圖把自己變成某種東西時的目標所向。這就意味著,並沒有固定了的,完成的自我,自我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存在與虛無》《存在與虛無》
他將我們存在的這一維度稱為超越(因為我們總可以超越那些對我們為真的事實,他稱之為事實性),超越意味著我們不是由那些既往的事實決定的,而是由我們對這些事實的解釋確定的,而我們在整個人生不斷改變對這些事實的解釋。
自我是自己創造的自我,我們每一個人為自己選擇的東西,是我們對於未來的投射,是變成一種特殊類型的人的意願。因而,薩特認為“自我存在著”的傳統理論是自欺的,因為其否認了個人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