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

黟縣

黟縣,隸屬於安徽黃山市,是古徽州六縣之一,位於安徽省南端、黃山風景區西南麓,距離黃山風景區30餘千米、黃山機場61千米,皖贛鐵路、黃祁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黟縣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截至2017年,黟縣總人口9.37萬,轄5個鎮、3個鄉,總面積857平方千米。

黟縣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境記憶體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古村落,黟縣又被稱為“中國畫裡鄉村”、“桃花源里人家”。西遞、宏村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成功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

2017年,黟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53億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現27301元、14082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黟縣
  • 外文名稱:Yi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安徽省黃山市
  • 下轄地區:5個鎮、3個鄉
  • 政府駐地碧陽鎮
  • 電話區號:0559
  • 郵政區碼:245500
  • 地理位置:黃山市北部
  • 面積:857平方千米
  • 人口:9.37萬(2017年)
  • 方言:吳語-徽嚴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宏村西遞南屏塔川、屏山、打鼓嶺等
  • 火車站黟縣站
  • 車牌代碼:皖J
  • 行政區劃代碼:341023
  • 地區生產總值:31.53億元(2017年)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體育,衛生事業,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名優特產,歷史名人,城市榮譽,

建置沿革

黟縣建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原稱黝縣。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載:“秦並天下置黝、歙二縣,屬鄣郡”。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黟縣屬荊國,後改屬吳國江都國廣陵國。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陽郡,隸屬揚州,黝縣屬丹陽郡。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黝縣建廣德王國,立中山憲王弟孫雲客為廣德王,鴻嘉三年逝世,無子繼承,國遂廢。平帝元始二年(2年)四月,復以廣德故國(黝縣)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王,傳子赤。王莽篡位,貶赤為公,始建國二年(10年)廢,改黟為愬鹵。
黟縣黟縣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將原歙縣劃分為歙、休陽、新定、黎陽四縣,加上黟縣、始新共六縣從丹陽郡分出,置新都郡,從此改黝字為黟。
晉滅吳,新都郡更名新安郡。黟縣屬新安郡。
隋朝改郡為州,開皇九年(589年)黟縣併入海寧,屬婺州。開皇十一年(591年),復置黟縣,屬宣州。開皇十二年(592年),置歙州,州治設在黟縣,領黟、歙、海寧三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大業十二年(616年),歙人汪華據黟,稱吳王,增置黟州於黟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為歙州,黟縣屬歙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新安郡為歙州,黟仍屬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劃黟縣的赤山鎮及其六鄉和饒州的浮梁地置祁門縣,次年,又劃黟縣、秋浦、浮梁一部分置石埭縣。
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黟縣屬徽州。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為路,黟屬徽州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為興安府,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改為徽州府,黟縣屬徽州府。直至清朝,沿襲不變。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廢府留縣,黟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劃歸安徽省蕪湖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廢道,直隸安徽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劃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屬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直隸國民政府皖南行署,8月,劃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黟縣參議會成立,吳德壽任參議長。
1949年4月29日,黟縣解放。同年5月13日,黟縣劃屬皖南行署徽州專區。1950年,將石台縣的柯村鄉美溪鄉,太平縣的宏潭鄉劃入黟縣,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徽州專區。1956年1月12日,撤銷徽州專區,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9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黟縣併入祁門縣
1961年4月5日,國務院批准,復置黟縣,屬安徽省徽州專區。1971年3月29日,屬安徽省徽州地區。現為黃山市(原徽州地區)所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黟縣改設5個區:碧陽為第一區,漁亭為第二區,際村為第三區,豐口為第四區,美溪為第五區;下設79個行政村。1952年,劃鄉建政,全縣建41鄉l鎮:一區轄龍江、湯蜀、紫溪、屏山、三集、橫岡,柏山7個鄉及碧陽鎮;二區轄漁亭、西遞、靄峰、桃源、楠瑪、潭虞、葉源、李聯8個鄉;三區轄宏際、雉山、橫川、瀚山、泗溪、梓坑、牛泉、岩溪8個鄉;四區轄古黃、西陶、翼屏、碧山、石梘、豐梧、洪星、主丈、奕河、東長10個鄉;五區轄三合、江柯,聯合、美蘭、竹佘、宏潭、黃姑、翠寶8個鄉。1956年2月,撤區並鄉,全縣分為西武、和平、際聯、漁亭、民主、東源、美黃、洪星、團結、高潮、泗溪11個鄉和碧陽鎮。
黟縣黟縣
1959年4月,黟縣與祁門縣合併,原黟縣轄黟城、東風、美溪3個公社,漁亭鄉併入祁門縣金字牌公社。1961年4月,恢復黟縣建制,全縣劃分為城關、陽光、碧山、西武、漁亭、東源、際聯、紅星、美溪、柯村、宏潭11個公社。
1964年3月,黟縣設向陽鎮,城關公社改稱高歧公社。1972年3月,甲溪、一心、雙聯三個大隊從際聯公社劃出,設立泗溪公社,全縣共有12個公社1個鎮。
1983年至1984年,農村體制改革,恢復鄉(鎮)人民政府。漁亭改鄉為鎮,全縣行政區劃至此穩定為11個鄉兩個鎮,向陽鎮復稱碧陽鎮,紅星鄉復稱洪星鄉,陽光鄉復稱龍江鄉。原生產大隊改稱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稱村民小組。碧陽鎮為黟縣縣城所在地。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黟縣下轄5個鎮、3個鄉:宏村鎮西遞鎮漁亭鎮碧陽鎮美溪鄉宏潭鄉柯村鎮洪星鄉。縣政府駐碧陽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黟縣地處安徽省南端,位於東經117°38′30″至118°6′,北緯29°47′至30°11′30″之間。東自興嶺、羅嶺、三府尖到阜嶺與黃山區休寧縣為鄰,南以排嶺、楠瑪嶺、霸王尖、南屏山至陶嶺與休寧縣、祁門縣相接,西起西武嶺、沿釣魚嶺、黃金尖到琅山與祁門縣毗鄰,北自石門坑、犁壁拱、佘嶺、殷溪嶺至棠棣嶺與石台縣、黃山區相依。縣城距黃山市府屯溪54千米,距省會合肥463千米。縣城南北最長距離47.8千米,東西最寬44千米,總面積857.8182平方千米。
黟縣

地形地貌

黟縣地域處在黃山山脈及其南北兩坡上,境內峰巒綿延,山高谷深,具有明顯的皖南山區特點。
黟縣地貌的發育形態,是在地殼變動和外力作用下發展演化的結果。約在距今八億五千萬年左右,經晉寧運動使前震旦系地層全面褶皺,構成了黃山山脈的基本地貌輪廓,以後大部處於上升時期。約在距今三億五千萬年至四億一千萬年間,加里東期表現為大幅度的上升運動。大約到了距今一億九千五百萬年至二億八千萬年的時期,印支運動形成北東向的線性褶皺,構成北東向延伸的山體,從此,黟縣地貌形態趨於基本定型。由於黃山山脈的影響,黟縣分割為南北二塊丘陵地。當到了八千萬年前的燕山期,主要表現為斷裂運動和頻繁的岩漿活動,此時孕育了拜年山、大佛堂、三府尖、芳茅嶺、興嶺等五大高峰的胚胎,以及漁亭的古陸內的凹陷帶,繼承性地發展了該縣地貌。八千萬年以來的燕山運動,尤其是近二百萬年來的第四系期間,表現為強裂的間歇性上升,侵蝕構造地形發育,河流向源侵蝕和下切作用強烈,發育侵蝕階地和基座階地。

氣候

黟縣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年平均氣溫15.5℃,年平均最低氣溫15.4℃(1976、1980年),年平均最高氣溫16.4℃(1978年)。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7℃;極端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均出現在1967年的7月和1月,分別為40.0℃和—12.2℃。春季氣溫上升快,秋季氣溫下降快,冬秋和盛夏氣溫變化小。縣內中部中山的南坡比北坡平均氣溫高0.6℃。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遞減,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3月下旬和4月上旬,常出現“倒春寒”,日最低氣溫小於0℃;日平均氣溫連續三天小於10℃,連陰雨3至4天或4天以上,日照時數連續4天小於2小時,出現機率達58%。秋季常出現“秋分寒”,連續3天的平均氣溫低於20℃,9月中旬以前出現機率達50%。

水文

黟縣河流均發源於境內中部中山,分屬於青弋江新安江兩大水系。北水入石台縣境,經黃山市過太平湖匯入青弋江;南水經橫江過屯溪匯入新安江。
黟縣境內河流,發育方向一般多為310°—340°,局部為南北向,水系型式有三種:放射狀,以強烈侵蝕的中山區較常見,尤其是三府尖、拜年山、大佛堂地區最為明顯;樹枝狀,是黟縣最常見一種水系型式,主要分布在低山與高丘陵地區;網狀,主要分布在低丘陵地區和縣境盆地中。山區和高丘陵區的河流河床狹窄,比降大,流速快,河水淺,礁石多,水位隨降水而頻繁升降,暴漲暴落,除清溪河、旋溪河、漳溪河可放運木排外,一般均不通航。除清溪河、柯村河、漳水各有一支流發源於祁門縣境外。皆發源於黟縣境內,河水全部外流出境。全縣主要河流有漳水、虞山溪、漳溪、清溪4條,10千米以上河流12條,10千米以下的河流共117條。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黟縣有維管束植物175科,751屬,1522種,11亞種,170變種,16變型(共1719種)。其中蕨類植物25科,45屬,58種,3變種;裸子植物3科,19屬,21種,7變種;被子植物142科,687屬,1433種,11亞種,170變種,16變型。縣內有喬、灌木樹種700多種,屬國家保護的二、三類珍稀樹木10多種。
黟縣黟縣
優良用材林樹種有銀杏、杉木、柳杉、金錢松、馬尾松,柏木,鵝掌楸、厚朴、青錢柳、黃檀、樟、檫、青岡櫟、紫楠、紅楠、苦櫧、綿櫧,甜櫧、楓香及毛竹、短穗竹等。
經濟林樹種有油桐油茶烏桕,山蒼籽、三椏烏藥、薄荷、留蘭香、獼猴桃、栓皮櫟、板栗、青檀、桑、天竺桂等。
藥用植物已知中草藥680種,其中珍貴藥材20種,有黃連、皖貝母、鮮石斛、明黨參、西芎、梭羅子、梔子、枳殼(實)、木瓜、金銀花、望春花、梅花、紅花、半夏、貢菊花、黃山前胡、天門冬、鉤藤、杜仲、厚朴等。

動物資源

獸類有豹、豺、狼、野豬、野山羊、鹿、、短尾猴、狸、豪豬、獺、野兔、穿山甲、松鼠、黃鼬、香靈貓等。
鳥類有、鵓鴣、啄木鳥、鸕鶿、白鷳、白頭翁、山雉、虎皮鸚鵡、黃鸝、畫眉、綬帶鳥、相思鳥、八哥、烏鴉、麻雀、喜鵲、灰喜鵲、杜鵑、草鴞、貓頭鷹等。
魚類有荷包鯉、鯿、鯰、烏鱧、鰻、黃鱔泥鰍、鯽、青、草、鰱、鱅等。
非魚類水生動物有娃娃魚、龜、鱉、蝦、螺、棘胸蛙等。
動物藥材共68種,其中珍貴藥材21種,有鹿茸鹿角、鹿筋、豹骨、猴骨、牛黃、乾蟾皮、蟾酥、蟬蛻、水獺肝、鱉甲、僵蠶、雞內金、穿山甲、蘄蛇、烏蛇、白花蛇、蛇蛻、香靈貓等。

礦產資源

黟縣境內礦產資源較豐富。金屬礦產有褐鐵礦赤鐵礦、釩礦、鈾礦、鉛鋅礦;非金屬礦產有石煤、石灰石,瓷土、大理石、花岡岩、螢石、粘土等16個礦(床)點。主要分布在縣城南部和北部洪星鄉等地。另外在泗溪鄉、東源鄉一帶,有砂金、辰砂異常區分布。礦化產於寒武系華嚴寺組中,礦體長3至4米,寬0.5至1米。礦物成份有褐鐵礦、黃鐵礦等,目估含鐵15%。成因屬於風化淋慮型。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黟縣戶籍戶數34902戶,比上年減少373戶,下降1.1%,年末總人口93670人,比上年減少595人,下降0.6%。其中,0—17歲人口占總人口13.2%;18—34歲人口占21.7%;35—59歲人口占42.3%;60歲以上人口占22.8%。其中,城鎮人口25549人,增長2.9%,鄉村人口68121人,下降1.9%。其中,男性48016人,女性45654人。當年全縣出生893人,其中:男孩452人,女孩441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2.5,人口出生率為9.50‰。當年死亡1018人(含以往年度死亡人口未銷戶而於2017年銷戶的人數),死亡率為10.8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3‰。全縣平均人口為93968人。
黟縣交通導遊圖黟縣交通導遊圖

經濟

綜述

2017年,黟縣實現生產總值(GDP)315292萬元,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482萬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36186萬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141624萬元,增長7.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1.9%,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3.2%,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4.9%。按照戶籍年均人口計算,人均GDP達33553元,比上年增長7.6%。
2017年,黟縣財政總收入完成78324萬元,比上年增長28.2%。一般預算收入45907萬元,增長7.1%。地方財政收入36994萬元,增長3.8%。分部門看,財政20993萬元,增長18.5%,國稅13205萬元,增長53.6%,地稅11709萬元,下降29.3%。全縣稅收收入24138萬元,下降1.2%,其中,增值稅增長57.2%,營業稅下降97.4%,企業所得稅下降16.3%,個人所得稅增長15.3%。全縣非稅收入44711萬元,增長58.1%,其中,專項收入1633萬元,增長67.1%,行政性收費1587萬元,增長98.1%,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11263萬元,增長2.4%,政府性基金收入22942萬元,增長133.3%,社會保險基金收入9385萬元,增長13.1%。
2017年,黟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9元,比上年增長9.2%。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1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工資性收入15840元,增長11.8%,經營性收入5439元,下降4.0%;財產性收入812元,增長7.7%,轉移性收入5210元,增長3.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642元,增長14.5%。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2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工資性收入5896元,增長18.5%,經營性收入5213元,增長0.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112元,增長4.5%。

第一產業

2017年,黟縣糧食種植面積5295公頃,比上年增長1.6%,其中,稻穀3968公頃,增長3.1%;玉米252公頃,增長0.8%;豆類583公頃,增長0.3%;薯類488公頃,增長0.4%。油料種植面積2726公頃,下降0.6%。蔬菜1570公頃,增長0.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3253噸,下降4.0%,農藥使用量169噸,下降10.1%,農村用電量2706萬千瓦小時,增長19.7%。
2017年,黟縣糧食總產量28176噸,增長1.9%;油料4232噸,增長0.2%;豆類933噸,增長0.4%;茶葉2262噸,增長3.8%;蔬菜21836噸,增長0.8%;水果產量2443噸,增長1.2%;肉類總產量5962噸,增長1.9%;水產品產量731噸,增長3.2%;蠶繭1082噸,下降7.2%。
2017年,黟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67340萬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農業產值28815萬元,增長3.4%;林業產值15869萬元,增長3.4%;牧業產值18521萬元,增長2.1%;漁業產值735萬元,增長6.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400萬元,增長2.9%。

第二產業

2017年,黟縣工業完成增加值104355萬元,比上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41戶,與上年持平,其中,虧損企業2戶,同比減少1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其中:輕工業生產增長2.6%,重工業生產增長28.3%;國有經濟成長10.7%,股份制企業增長10.4%,外商企業增長21.7%,其它經濟成長5.0%。規模以上工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2%,利稅增長18%,利潤總額增長17.7%。全縣戰略新興性產業產值比上年下降2.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0.3%。
2017年,黟縣資質以上建築企業3家,建築業總產值183469萬元,比上年增長4.9%。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1831萬元,增長4.8%,實現利潤總額288萬元,增長9.9%。

第三產業

2017年,黟縣房地產投資9059萬元,增長146.1%。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840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224平方米,增長26.5%;商品房銷售額23886萬元,比上年增加9777萬元,增長69.3%。
2017年,黟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32114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城鎮100796萬元,增長12.1%;鄉村31318萬元,增長12.5%。其中,批發業完成8439萬元,增長7.8%,零售業完成86507萬元,增長12.4%,住宿業完成8831萬元,增長10.2%,餐飲業完成28337萬元,增長13.9%。全年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7999萬元,比上年增長12.1%。
2017年,黟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664339萬元,比年初增加58257萬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住戶存款餘額439770萬元,比年初增加31075萬元,增長7.6%。人均存款46800元,比上年增加3440元,增長7.9%。年末金融機構貸款餘額461302萬元,比年初增加64235萬元,比上年增長16.2%。年末金融機構貸存比為0.6944,比上年提高0.0394。
2017年,黟縣旅遊接待遊客1039.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1%,其中,西遞景點103.6萬人次,增長3.7%,宏村景點227萬人次,增長11.0%。全年入境遊客44.5萬人次,增長10.9%。旅遊總收入完成88.68億元,增長13.2%,其中,旅遊創匯10754萬美元,增長12.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黟縣有普高1所,職業學校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獨立國中3所,完小以上國小9所,教學點19個,公辦幼稚園6所、民辦幼稚園1所。全縣現有教職工659人,專任教師632人。全縣在校普通高中學生781人,中職生771人,國中生1410人,小學生3497人,在園班適齡幼兒童1953人。2017年,全縣國小、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在校生年輟學率0%;國中在校生年輟學率0%;幼兒學前一年入園(班)率100%,學前三年入園(班)率92%;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留守兒童1072人;國中畢業生綜合升學人數佔畢業生總數比重達93%以上。

科技事業

2017年,黟縣財政用於科學技術的經費支出921萬元,比上年增長171.7%。尚義橡塑公司等4家企業承擔的科學技術研發項目申報獲得省、市立項,獲得項目扶持資金155萬元。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占GDP比重)達到0.56,增長80%。白雲機械等三家公司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支持旺榮電子公司、弋江源茶葉公司申報黃山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縣共申請各項專利40件,比上年增長81.8%,其中,發明專利17件;實用新型21件;外觀設計2件。授權專利共16件,比上年下降48.4%,其中: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10件,外觀設計4件。全年開展公民科學素質和技能培訓2000人次,發放科普資料3000份,投入6萬元在校園、社區、鄉村建立3個“科普e站”。組團參加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取得5個獎項。

文化體育

2017年,黟縣舉辦文藝輔導培訓班30餘場,培訓480人。2個圖書館接待讀者8.4萬人次,外借流動書刊3.8萬餘冊,免費辦理讀者借閱證200張。66個村和4個社區農家書屋、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鄉鎮公共電子閱覽室全面對外免費開放服務。全年開展66個村送戲66場演出活動,農村放映公益電影804場。組織黟縣首屆文學藝術獎評選活動,通報表彰10件優秀作品。年末全縣公共圖書館2家,其中少兒圖書館1家,擁有圖書藏量92637冊,比上年增長2.4%。
2017年,黟縣舉辦第十二屆中國黃山(黟縣)國際山地車公開賽、第八屆黟縣徒步露營大會,承辦安徽省第一屆健身休閒大會體驗項目動力滑翔傘活動;有體育組織協會10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黟縣共有衛生機構13個,其中,醫院2所,衛生院8所,與上年持平。衛生機構床位數233床,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223床,與上年持平。衛生機構人員數418人,比上年增加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22人,增加5人;醫生194人,減少5人;執業(助理)醫師133人,增加3人;註冊護士183人,減少2人;衛生防疫人員22人,與上年持平。全年嬰兒死亡率為0.47%,比上年提高0.2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0.59%,比上年提高0.2%。推進家庭醫療簽約服務,全縣有償簽約11721人,其中:貧困人口簽約3935人,簽約率100%。鞏固和完善新農合制度,全縣新農合參保人數72978人,參合率達100.1%。平穩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計生統計年度出生882人,同比增加102人,其中二孩出生382人,同比增加134人。全縣出生人口總政策符合率為97.5%。

交通運輸

2017年,歙黟一級公路黟縣段建設完成投資3650萬元,占年度投資計畫的73%。實施農村公路通暢工程50.57千米,其中,縣級暢通24.1千米,鄉級暢通工程17千米,貧困村3.6千米,撤併建制村5.4千米,完成投資67924萬元。將G530焦村至東亭改建工程黟縣西遞至屏山段、西遞至儒村等公路和西遞、宏村客運站建設等項目列入了省、市“十三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漁陽高速已進入線位規劃階段。基本落實“安池黃”、“黃景昌”高鐵項目將黟縣納入走線及設立站點方案。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投入214.7萬元,其中:日常養護資金66.7萬元,養護工程資金148萬元。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周轉量16265萬噸/千米,比上年增長4.1%,完成客運周轉量47458萬人/千米,增長2.8%。年底全縣通公路里程達631千米,其中:高等級公路220.53千米。

歷史文化

  • 建築文化
黟縣追求人文和諧環境,還具體表現在村莊中每一幢單體建築上。民居建築不僅只是為居住者生活提供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它充分折射出傳統的複雜文化內涵,無聲地傾訴了主人們的理性思考、內心祈願和崇拜信仰。有專家認為:“徽州民居的某些特徵是徽人思想觀念的建築外化。‘高牆深院小窗,對外封閉隔絕’反映了徽人在理學之風盛行、宗法制度森嚴下的慎獨心理;民居山牆頂上砌有上方下圓狀如朝天官印的裝飾物(俗稱“朝天印”),反映了徽人對仕的追求和向望;徽州民居‘民房其外,官邸其中’,反映了徽人強烈的入儒崇仕的意識”。
黟縣黟縣
黟縣自古得“新安大好山水”鐘靈毓秀之氣,受程朱儒道理學之風,既重宗法,也講世好;既崇文重教、尚義誠信,又敦鄰睦族、謙遜禮讓。古黟楹聯“我愛鄰居鄰愛我,魚傍水活水傍魚。”“德鄰仁里,義路禮門。”都形象地表現了祖先對村居人文和諧環境的理想追求。
  • 文化遺址
新石器文化遺址:1980年,黟縣興建縣茶葉精製廠時,在縣城東南2千米處的紅旗鄉橫岡村古嶺坡地上,挖出新石器箭鏃數枚,並發現原始灰陶、紅陶殘片,有待勘察。
古城遺址:即龍江鄉的古城村處。漢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置黟縣為廣德王國。清嘉慶《黟縣誌》載:“廣德國城在今城東五里”。即現在龍江鄉的古城村處,為丘陵地帶,依山傍水,寧池古驛道經此北上,龍川河沿驛道直下。遺址面積約有3—4平方千米。清末有桐城等縣人遷此落戶,現已成一村落,村名稱“古城”,地面常發現古陶片,古城遺址未發掘。

風景名勝

景點
簡介
圖片
西遞村,位於黟縣東南部,處於皖南“兩山一湖”旅遊經濟圈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館”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譽。鴛鴦谷自然風景區,位於西遞古民居東北方向4千米處,鴛鴦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態。河灘多潭池,絕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餘個。西遞於2000年11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遞村西遞村
宏村,位於黃山南麓宏村鎮,以其田園風光、古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作為皖南古村落的傑出代表,宏村於2000年11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宏村宏村
塔川村,又名塔上。塔川村依山而建,飛檐翹角的古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遠遠望去,像一座寶塔矗立在山谷之中,此為“塔”之來歷;一條清澈的小溪穿村潺潺流過,給小村帶來無窮靈氣,此為“川”之來歷。合起來,即為“塔川”。
塔川塔川

名優特產

特產
簡介
圖片
臘八豆腐是黟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黟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鬆軟,味鹹帶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配料,味則更好。“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它既可以單獨吃,也可與肉類同炒、同燉。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
黟縣民間,每年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遵照習俗蒸“食桃”,食桃是用優質秈米摻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機成米粉,用水和粉,揉成粉團,壓入模中成型,蒸熟即可食用。食桃模多用棗木、桃木精製雕刻而成,外形為桃的形狀,上面圖案各異,有麒麟送子、壽星福星和元寶等。食桃冷卻後浸入水中,久存而不變質。可整個烘烤吃,也可切片用肉絲炒,雞蛋炒,蝦米炒以及青菜炒。

食桃食桃
苦丁茶,採用深山天然野苦丁茶葉精製而成,採摘精細,加工技術精湛、產品外形烏綠,茶湯杏綠,爽口耐泡,先苦後醇、經科研單位測定,苦丁茶富含多酚類、三萜類、黃酮類化合物、皂甙、熊果酸、蛇麻脂醇、蒲公英賽醇及多種無機鹽、胺基酸、維生素,營養與藥理成分豐富。苦丁茶茶藥兼用。對防治心腦血管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苦丁茶有著“天然保健美操茶”、“益壽茶”、“減肥美容茶”的美稱。
苦丁茶苦丁茶
香榧是中國的珍稀乾果,黃山市黟縣泗溪鄉是全國聞名正宗香榧產地。它早就以殼薄、肉滿、味美、香脆可口,品質特佳、深受消費者歡迎。早在明朝時期被精選為皇宮“貢榧”。泗溪鄉栽培香榧樹已有千年歷史,素有“千年榧樹三代果”之稱。香榧仁肉有豐實的脂肪、蛋白質、糖份及碳水化合物,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香榧香榧
泗溪鄉深處高山密林,雲霧繚繞。生長於高山上的野生葛草經科學加工後的葛粉是一種天然保健食品,所加工的野生葛粉呈白條狀,無污色,營養價值高,食法簡單,是清熱毒的理想食品。

葛粉葛粉

歷史名人

俞正燮,字理初,黟縣城中人。著述還有《續行水金鑒》156卷、《說文部緯》、《校補海外紀聞》、《顧氏方輿紀要》等10餘種。還參加了《兩湖通志》的撰修,並編撰了嘉慶版《黟縣誌》。
黃士陵,中國晚清時期成就很高的書畫篆刻家。黃士陵的篆刻從浙派入手,師承皖派鄧石如,融皖、浙兩家之長為一體,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黟山派”。
賽金花,晚清名妓,原名鄭彩雲,黟縣二都上軸鄭村人。
張小泉,明末黟縣會昌鄉人。其父張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聞名的蕪湖學藝。後在黟縣城邊,開了個張大隆“剪刀鋪,前店後家。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獲得銀牌獎;1915年在美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又獲獎。解放後張小泉剪刀,在全國三次民用剪評比中均獲冠軍。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