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閨思

點絳唇·閨思》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閨怨詞。此詞上片寫傷春之情,下片寫傷別之情,刻畫出一個愛情專注執著、情感真摯細膩的深閨思婦的形象。全詞情詞並勝,神韻悠然,層層深入地寫出了讓人肝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寂寞愁、傷春愁,傷別愁以及盼歸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點絳唇·閨思
  • 作品別名:點絳唇·寂寞深閨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漱玉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李清照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點絳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乾,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點絳唇:詞牌名。此調因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雙調四十一字。上闋四句,下闋五句。
⑵“寂寞”二句:此系對韋莊調寄《應天長》二詞中有關語句的隱括和新變。柔:《續選草堂詩餘》作“愁”。
⑶催花雨:即春雨。
⑷闌乾:同“欄桿”。
⑸人何處:所思念的人在哪裡?此處的“人”,當與《鳳凰台上憶吹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滿庭芳·小閣藏春》的“無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趙明誠
⑹“連天”二句: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達亟待良人歸來之望。芳草:《花草粹編》、《古今名媛匯詩》作“衰草”;《草堂詩餘續集》注“一作‘衰’,誤”;《詞綜》、《歷代詩餘》、《歷朝名媛詩詞》、四印齋本《漱玉詞》作“芳樹”。

白話譯文

暮春時節,深閨里無邊的寂寞如潮水般湧來,這一寸的柔腸卻要容下千絲萬縷的愁緒。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卻越容易流逝,淅淅瀝瀝的雨聲催著落紅,也催著春天歸去的腳步。
在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闌乾,縱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無情緒。輕問一聲:“良人呵,你在何處?”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邊的連綿衰草,蔓延著良人必經的道路。

創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創作地點在青州。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大約作於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1118至1120年)期間。當時趙明誠或有外任,李清照獨居青州。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借傷春寫離恨的閨怨詞。上片寫傷春之情,下片寫傷別之情。傷春、傷別,融為柔腸寸斷的千縷濃愁。
開篇處詞人將一腔愁情盡行傾出,將“一寸”柔腸與“千縷”愁思相提並淪,這種不成比例的並列使人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仿佛看到了驅不散、扯不斷的沉重愁情壓在那深閨中孤獨寂寞的弱女子心頭,使她愁腸欲斷,再也承受不住的淒絕景象。“惜春”以下兩句,雖不復直言其愁,卻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現女子的心理活動。淅瀝的雨聲催逼著落紅,也催逼著春天歸去的腳步。惟一能給深閨女子一點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幾響空洞的回音。人的青春就是這樣悄悄地逝去的。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華的寫照,因此,在“惜春春去”的尖銳矛盾中,正在醞釀著更為沉鬱悽愴的哀愁。
下片寫憑欄遠望。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倚欄”表示人物心情悒鬱無聊。這裡詞人在“倚”這個動詞後面綴以“遍”字,就把深閨女子百無聊賴的煩悶苦惱鮮明地點染了出來;下句中又以“只是”與“倚遍”相呼應,托出了因愁苦而造成的“無情緒”,這就有力地表現了愁情之深,之重,之無法排解。結尾處,遙問“人何處”,這一方麵點明了女子憑闌遠望的目的,同時也暗示了“柔腸一寸愁千縷”、“只是無情緒”的根本原因是思念遠出的良人。然而望到盡頭,惟見“連天芳草”,不見良人蹤影,這淒涼的畫面就是對望眼欲穿的女子的無情回答。寂寞、傷春,已使她寸腸生出千縷愁思;望夫不歸,女子的愁情那將會是更深,更重,更濃。這自然就意在言外了。
全詞由寫寂寞之愁,到寫傷春之愁,到寫傷別之愁,到寫盼歸之愁,全面地,層層深人地表現了女子心中愁情沉澱積累的過程。到煞尾處,感情已積聚達到最高峰,全詞也隨之達到了高潮。

名家點評

明代茅暎詞的》卷一:易安作矣,不可復得。每作詞時為酬一杯酒。
明代錢允治《續選草堂詩餘》卷上:草滿長途,情人不歸,空攪寸腸耳。
明代沈際飛《草堂詩餘續集》:簡當。
明代黃河清《草堂詩餘續集·序》:夫詞體纖弱,壯夫不為。獨惜篇什寂寥,彼歌《金縷》、唱《柳枝》者,其聲宛轉易窮耳。所刻《續集》中如李後主之“秋閨”,李易安之“閨思”,晏叔原之“春景”,蕭竹屋之“紀夢”、“懷舊”,周美成之“春情”……以此數闋,授一小青蛾,撥銀箏,倚綠窗,作曼聲,則繞樑遏雲,亦足令多情人魂銷也。
明代陸雲龍《詞菁》卷一:淚盡箇中。
清代陳廷焯《雲韶集》卷十:情詞並勝、神韻悠然。

作者簡介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並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