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三師十八團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三師十八團

本世紀60年代,為防蘇對我地面突然襲擊、武裝入侵,加固我東北安全,中共中央於1968年6月18日簽發了《關於建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批示》的中發(68)98號檔案,以黑龍江的國營農場為基礎,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三師十八團
  • 時間:1968年6月18日
  • 檔案號:中發(68)98號
  • 發布單位:中共中央
簡介,兵團組成,三師,十八團,沿革,

簡介

其戰略構想是:屯墾戍邊,在瀋陽軍區的指揮下,執行戰役火力偵察,於黑河佳木斯牡丹江各戰役要點、殺傷遲滯敵有生力量、配合野戰軍戰役行動。實施全民備戰,殲滅入侵者。1968年6月30日,瀋陽軍區黨委據中共中央“六、一八”批示成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大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抽調精幹人員,組建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從瀋陽軍區各野戰軍、旅大警備軍、炮兵、工程兵等單位抽調部分有實戰經驗的指揮員,分別擔任兵團各師、團的主官和師團機關領導。

兵團組成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時,共接收國營農、牧、漁場93個,合編為5個師(轄58個團)、3個獨立團,即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直屬獨立一團、獨立二團、獨立三團,後又在富錦、建三江地區建立了第六師。
為增加通信的保密性,六個師分別用“建”、“設”、“鋼”、“鐵”、“邊”、“防”作為信箱代號,各團依本師分配的順序號為代號,不使用一般的通信地址,如三師十八團的通信地址寫為:鋼字301信箱,後面再寫營、連編號。

三師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三師師部所在地為當時的黑龍江省集賢縣興隆鎮(原友誼農場一分場場部)西側,隨著居民點的建立取名紅興隆(現名 紅興隆農墾分局),下轄十八團(友誼農場,集賢縣)、十九團(五九七農場,寶清縣)、二十團(八五二農場,寶清縣)、二十一團(八五三農場,寶清縣)、二十二團(饒河農場,饒河縣)、二十三團(八五九農場,饒河縣)、二十四團(勝利農場,饒河縣)、二十五團(七星農場,富錦縣)、二十六團(撫遠漁場,撫遠縣)、二十七團(勤得利農場,同江縣)、二十八團(二九一農場,集賢縣)、二十九團(集賢農場,雙鴨山市)、三十團(萬寶農場,樺川縣)、三十一團(曙光農場,樺南縣)、三十二團(北興農場,勃力縣),共十五團。

十八團

十八團由原國營友誼農場組成,當時下轄10個農業營、一個工業營、一個水利營、100個農業連隊。
一營:一分場,現興隆鎮。
二營:二分場,現建設鄉。
三營:三分場,現興盛鄉。
四營:四分場,現東建鄉
五營:五分場,現慶豐鄉
六營:六分場,現成富鄉。
七營:七分場,現鳳崗鎮。
八營:八分場,現雙鴨山市寶山區七星鎮。
九營:九分場,現友鄰鄉。
十營:林場
新建營:十分場,現新鎮鄉。

沿革

1976年2月25日兵團撤銷,改編為黑龍江國營農場總局,三師改為黑龍江農墾總局紅興隆分局,十八團改回原友誼農場。但是考慮到與蘇聯關係並沒有太多緩和,所以還是保留了一定的準軍事力量,經常號召團場畢業生參加武裝訓練。直到1979年末1980年初才全部停止武裝。中央直屬企業,即黑龍江農墾總局系統,歸農業部與黑龍江雙重領導,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政策扶持,現已組建了北大荒集團上市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