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作品07:美麗的青春

黑塞作品07:美麗的青春

本書收集了抒情詩人黑塞的中短篇小說中最膾炙人口的五篇名作。《秋之旅》描寫一個在流浪和懷念之間徘徊的心靈。《憶童年》刻畫緬懷往昔盤旋在腦海的天使、奇蹟和童話。《婚事》表現出黑塞寫作風格的另一面,描述一個常年在結婚生活港口的遙遠處,圍繞梭巡的男人為婚姻而奮鬥的故事。《大旋風》中,少年多夢的日子尚未逝去,愛的幼苗已開始,思春期的煩惱,難堪難耐。《美麗的青春》是一篇謳歌青春期心靈的作品,勾畫了少年嚮往流浪卻又懷念家鄉;憧憬浪漫自由生活卻又希求安定歸宿的美夢。篇篇意境雋永,充滿幽默和警世意味,令人回味無窮。

基本介紹

  • 書名:黑塞作品07:美麗的青春
  • 作者:赫爾曼•黑塞 (Hermann Hesse)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180頁
  • 開本:32
  • 定價:22.80
  • 外文名:Schon Ist Die Jugend
  • 譯者:陳曉南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3891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歌德獎等諸多獎項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短篇精選

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德國文學家、詩人、評論家。出生於南德的小鎮卡爾夫,曾就讀墨爾布隆神學校,因神經衰弱而輟學,復學後又在高中讀書一年便退學,結束他在學校的正規教育。日後以《彷徨少年時》《鄉愁》《荒原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遊戲》等作品飲譽文壇。1946年獲歌德獎,同年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使他的世界聲譽達於高峰。1962年病逝,享年85歲。黑塞的作品以真誠剖析探索內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諦而廣受讀者喜愛。
一生追求和平與真理的黑塞,在納粹獨裁暴政時代,也是德國知識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徵。

專業推薦

對我來說,黑塞植根於鄉土、德國與浪漫的畢生巨著屬於我們時代最高、最純的精神上做的嘗試與努力,雖然作品有時表現出奇怪的孤僻,遠離世俗時時而幽默、惱怒,時而神秘、急切。
——托馬斯·曼
赫爾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們這一代人那種內心的騷動、那種青春時代自尋其路的固有需求;這種需求讓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索取天經地義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自己的生命。黑塞的這種先知先覺也必然啟發未來時代的人們。
——保羅·科埃略
諷刺有更加辛辣的種類,如憤怒與怒火的宣洩,但另外一種更有魅力,這就是黑塞擁有的諷刺。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能力的見證,能拋開自己,能覺察其本質而不內視,能認識自我而不沾沾自喜。這種諷刺是一種謙和形式,謙和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越是有更高的天賦與內涵伴隨,越是覺得可愛。
——安德烈·紀德
他那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會
黑塞說的都是青年人的語言。在他那裡青年人不再感到自己帶著枷鎖。同時又向過去邁進一步並把父輩的權威送進墳墓,黑塞的主人公——在理智與感情之間被拋來拋去——炸掉了它們的界限並長大成人。
——《生活

圖書目錄

1譯者序
10黑塞主要作品表
14黑塞年譜
美麗的青春
23秋之旅
63憶童年
88婚事
113大旋風
134美麗的青春

序言

漂泊——懷念——孤獨,是黑塞作品一連貫的題材。在漂泊中,懷念起故鄉和童年、少年時的歲月,這裡雖充滿青春的甜蜜夢想以及形形色色的憧憬,但人生的悲哀和痛苦也已幻化為各種形式窺伺於身心內外;在懷念中,興起人生的虛幻無常和深深的孤獨感。由是他不斷地探究人生的意義和生存的方法,他一再在作品中強調“人生就是生存”,尤其須注重“精神的安定”。
他的主題應是屬於嚴肅一面的,並且還帶點兒教訓的意味,但黑塞以他獨特的筆觸寫來,只是讓讀者深深沉浸於他那感傷而超俗的氣氛中,絲毫不覺出他的嚴肅和說教。因為他能把人類真正的感情率直地描寫出來。黑塞的魅力在此,他的作品仍能為許多“現代人”所喜愛的原因也在於此。更可珍視的是這些都是他的生活體驗,是他歷盡心靈彷徨、歷盡人世滄桑的血淚結晶。黑塞也許無意板著臉孔唱高調,只是以他切身的經驗,使他不能不告訴世人些什麼。
其實,若以世俗的眼光或標準來衡量,黑塞一生中有許多外在行為,大悖社會常軌,是屬於病態,絲毫不足取法的。童年時期的他,也許就正如他在《憶童年》所描述的:“孩提時,我實在頑皮驕縱得厲害,從我幼時起,父親不知為我耗了多少勞苦,母親不知為我付出多少憂愁和嘆息!”14歲時,黑塞考進了很難獲錄取的墨爾布隆神學校,因忍受不住“內心的風暴”,因不耐呆板枯燥的學校教育,半年後,便擅自放棄學業,逃離學校。15歲小小的年紀,競鬧自殺(黑塞父子、兄弟似乎都有“憂鬱性精神分裂症”的傾向,他的弟弟漢斯,在50多歲時死於自殺),16歲進入高等學校就讀,雖然學業成績優異,但已學會抽菸,並且經常夜晚出遊,致被師長所厭惡,一年後便遭退學處分。嗣後,他就不曾再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他當了3天書店店員,又逃回家裡;做過工廠學徒,也乾過磨塔鐘齒輪的工人……多乖異的行徑,多讓人操心的孩子呵!以他的所行所為,稱之為“問題少年”或“不良少年”並不為過。《在輪下》(心靈的歸宿)就是黑塞這段時期心身狀態的現身說法,他在這裡提供了一項很值得重視的教育問題:教育,最重要的是對受教育者身心狀況的理解,尤其對聰慧而早熟的孩子,更是急切而不容稍有疏忽的課題。
此外,黑塞的婚姻情形,也很不尋常、耐人尋味,他的第一任妻子鋼琴家瑪利亞‘貝魯娜,比他大9歲,這種罕有的“老妻少夫”的現象,是由於受他父母婚姻生活的影響,(他的母親是以再醮寡婦之身嫁給他的父親約翰涅斯,並且比新郎大5歲,當時約翰涅斯27歲。)亦為黑塞注重精神生活的心理所形成?外人恐無由得知。
對於一個性格內向的人而言,他內在的活動應比外表的行為,來得確切。我們若要對黑塞作更深一層的了解,只有從他的作品著手。在這裡,我們只簡略介紹他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聊供參酌對照之用。 黑塞,出生於有“詩人之鄉”之稱的南德修瓦本地方的小鎮卡爾夫,他的祖父原居於北德的葉司德蘭多,曾任醫師及官員,在當地頗富名望。黑塞的父親自18歲喪父後,開始從事傳教工作,曾遠赴印度傳教達3年之久,因長年在酷暑地區來往奔波,影響健康,不得已才返回故鄉。1873年由教會的指示前往卡爾夫,協助赫爾曼·根德爾特從事出版工作,因而認識他孀居的女兒瑪利,兩人志同道合,遂在1874年舉行婚禮。瑪利家的先世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她的父親根德爾特出身墨爾布隆神學校(即後來黑塞所曾就讀的神學校),並在大學專攻神學,畢業後投身英國人所經營的傳道事業,赴印度傳教多年。瑪利即是在印度出生,她幼年時曾一度被遣回卡爾夫附近的哥倫達爾接受新教的宗教教育,15歲時再赴雙親的任所,不久,因父親罹病,舉家遷回德國,在卡爾夫幫忙父親的出版工作。後來,她與英籍德裔傳教師伽路若‘愛森巴格結婚,婚後,偕同夫婿再度起程赴印傳教,不數年,因伽路若染上瘟疫,只好攜著病夫弱子回到卡爾夫,未幾,丈夫病逝,留下兩個兒子(各為三歲和一歲)。當時瑪利年28。從此,她一邊充任父親的助手,一邊撫養遺孤。後來,約翰涅斯來到此地,由於一起工作,耳鬢廝磨,並且兩人都有在印度傳教的經驗,彼此談得很投機,終由相愛而結合。梅開二度的瑪利,當時是32歲,新郎約翰涅斯27歲。
婚後第二年(1875年)長女亞德蕾誕生,1877年生下黑塞,其下還有兩個兒子,均不幸早天,再次是妹妹瑪拉和弟弟漢斯。
黑塞的父親,個性沉默,抑鬱寡歡,似乎是個嚴肅得不太容易親近的人;反之,他母親既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同時也具有強烈的藝術家素質,喜愛音樂,善於說故事,在黑塞幼時,常說一些神奇有趣的故事給他聽。但黑塞對他們,一樣的敬愛,在後來他的回憶文章中,不管對父親或母親,他只有感謝和懷念。
婚後的約翰涅斯夫婦,大都是在瑞士巴瑞爾的傳道館任職,直到黑塞10歲時才遷回家鄉。所以,故鄉美麗的風土,成為黑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泉源;所以,黑塞早年的心靈中即孕育著世界和平的思想。他畢生崇尚和平,反對戰爭,憎惡侵略者,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正旅居瑞士,曾寫了好幾篇反戰論的文章,如《朋友們!不要騷動》《向國防部部長進言》《戰爭與和平》《如果戰爭再延長兩年的話》等文,分寄各有關單位,同時毫不客氣地抨擊那些盲目的愛國主義者,與法國高舉反戰旗幟的羅曼·羅蘭遙遙呼應,兩人並因此而結下深摯的友誼。這兩位傑出的文豪,都曾一時很不獲國內同胞的諒解,認為他們不愛國。其實,他們的愛心是超越國界的,是真正的人道主義者,這點,總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讓德國國民體悟到他所持態度的正確。總之,隨即榮膺諾貝爾文學獎(1946年),為德國帶來的榮譽,更贏得了全體國民的尊崇。 黑塞在14歲時,考進墨爾布隆神學校。據後來他在《自述))(1925年)中表示,那時,每當聽到“你們應該如何如何”的字眼時,就覺得渾身不自在。這點,正和尼采本來出身宗教家庭,後來卻成反基督教者相似,為此,他很崇拜尼采。
接著,他所表現的就是逃學、自殺未遂、逃工、被退學等等一連串被人認為“完全不可救藥”的行為。到底他的興趣或志向在哪裡呢?他在《自述》中曾寫道:“從13歲以後,我就立志要成個詩人,否則,其他什麼事情也不想做。但我曾想過很多的難題——教師、牧師、醫師、工匠、音樂家、畫家、建築家等,從事任何職業,都有路可走,有它的準備條件,有教授初學者的學校,唯獨要做詩人卻沒有可資遵循的道路。但世上確有詩人的存在,並且那是很光榮的事情,然而他們卻以抱憾而死的居多。所以,我知道自己很不可能成個詩人,憑我,競想當詩人,實屬可笑可恥的事。”
黑塞生性即不願受人幫助,也不願受人限制,事事依賴自己,寫作,正是最適合他的工作。18歲時,他在杜賓根的哈肯賀書店任店員,因工作關係,經常出入杜賓根大學,結交若干愛好文學的朋友,從此確立獻身文學工作的方針,開始大量閱讀文學書籍並執筆創作。
22歲時,他自費出版處女詩集《浪漫之歌》,但毫無反應;同年出版散文集(《午夜後的一小時》,雖獲里爾克等的讚賞,銷路卻奇差。他仍不氣餒灰心,不斷地磨鍊自己的文筆,並兩度赴義大利旅行,同時因為健康關係,也使他的性格更趨內向。直到出版《鄉愁》(1904年)才脫穎而出,一躍而成名作家。
這一年,他和比他大9歲的瑪利亞·貝魯娜結婚,定居萊茵河畔的小村,閉門寫作,寫下了“在輪下》、(《生命之歌》及若干中、短篇。黑塞似乎生具流浪漢的性格,貝魯娜則成天愛彈鋼琴,他們間的婚姻生活並不太和諧,遂有191l年的東南亞之行。在黑塞來說,固然一則是為了來瞻仰他所嚮往已久的東方古文明,同時也是在逃避那種不諧調的生活氣氛。然而,完全殖民地化的東南亞諸地,與他心目中的文化古國已大異其趣,他失望得連印度本土都沒踏進(那是他母親的故鄉),只到錫蘭、新加坡等地繞了一匝,便趕回國。回國後,移居瑞士首都伯恩,1914年出版的《藝術家的命運》以畫家為主角,描寫他們婚姻生活的破裂,這正是他自己的寫照。後來,他與瑪利亞‘貝魯娜分開而居,直至1923年才正式離婚。翌年,與女作家羅特。威蘭結合,這次的婚姻只維持3年又告破裂。54歲時(1930年),他與專攻美術史的-妮儂·多賓結秦晉之好,才算“自首偕老”。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因發表反戰論的文章,而被指責為叛國者。但他心中坦蕩,仍自動攜帶大批書籍,慰問德軍俘虜,所可告慰的是,因此而得與羅曼·羅蘭締結深交。由於戰爭所帶來的切身體驗,加上父親病歿,三兒子馬爾丁病重,妻瑪利亞·貝魯娜精神病惡化等一連串的嚴重打擊(1928年),致使黑塞的心身均感不勝負荷,他的作品也一改前期的那種富於柔和的旋律,轉而描述心靈分裂的苦惱(如《彷徨少年時勢《荒原狼》),以及尋求佛教解脫的秘密(如《流淚者之歌》)。
1931年以後,他與妮儂夫人在瑞士南部的村莊過著安定開拓命運而又懷念家鄉、憧憬浪漫自由而又希求安定歸宿的故事(附記:《大旋風》與《美麗的青春》兩篇,系由郭明過先生執筆翻譯,我不敢掠人之美,特此註明)。
陳曉南元旦於台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