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刺尾鬣蜥

黑刺尾鬣蜥

黑刺尾鬣蜥(學名Ctenosaura similis),又名黑鬣蜥,是墨西哥及中美洲的一種蜥蜴,現已引入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它們是刺尾鬣蜥屬中最大的物種,也是陸上走動最快的蜥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刺尾鬣蜥
  • 拉丁學名:Ctenosaura similis
  • 別稱:黑鬣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美洲鬣蜥科
  • :刺尾鬣蜥屬
  • :黑刺尾鬣蜥
  • 分布區域: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區
分類,特徵,食性及行為,詳細信息,繁殖,現有情況,科學分類,

分類

黑刺尾鬣蜥最初是由英國動物學家約翰·愛德華·格雷(
黑刺尾鬣蜥
John Edward Gray)於1831年描述。屬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梳子”及“蜥蜴”。種小名是拉丁文的“相似”,卡爾·林奈也很喜歡用這種方法來取名。

特徵

黑刺尾鬣蜥的尾巴上有起角的鱗片。它們是刺尾鬣蜥屬中體型最大的,雄蜥可以長達1.5米,雌蜥也有1米長。它們的冠上有長棘,一直延伸至背部中央。雖然個別顏色可以有很大分別,一般都是呈白灰色或黃褐色,背上有4-12條斑紋。雄蜥頭部喉嚨附近在繁殖季節會呈現橙色。
黑刺尾鬣蜥頸上的斑紋。黑刺尾鬣蜥頸上的斑紋。

食性及行為

黑刺尾鬣蜥是攀爬的能手,喜歡棲息在岩石環境,可以躲在石縫,在石上哂太陽及攀爬附近的樹。它們是日間活動的。當遇到掠食者時會快速逃走,但危急時也會擺動尾巴及咬對方。《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紀錄黑刺尾鬣蜥的奔跑速度達每小時34.9公里,是全球跑得最快的蜥蜴
幼生黑刺尾鬣蜥。幼生黑刺尾鬣蜥。
黑刺尾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花朵葉子、莖及果實,但也有時會吃細小的動物節肢動物。幼蜥傾向吃昆蟲,逐漸轉變為草食性。

詳細信息

黑刺尾鬣蜥原產於中美洲,分布在特旺特佩克地峽至尼加拉瓜東北部及巴拿馬西部,是刺尾鬣蜥屬中分布最廣的。它們廣為分布在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也有分布在哥倫比亞的。它們會與其他刺尾鬣蜥屬混種
黑刺尾鬣蜥有被引入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且在野外有進行繁殖。另有被引入到加勒比海多個島嶼。由於它們有時會吃其他動物,所以對當地的特有種造成威脅。

繁殖

黑刺尾鬣蜥一般會於春天進行交配。雄蜥會點頭來顯示優勢及興趣,接著會追著雌蜥,最終捉到及壓制雌蜥。交配後8-10個星期,雌蜥會挖穴生蛋,每次約生30隻蛋。蛋在90日後孵化,幼蜥會自行走出沙堆。幼蜥一般是綠色的,有褐色斑紋;另外也有全身褐色的。

現有情況

有畜牧黑刺尾鬣蜥及美洲鬣蜥,作為食物及寵物出售。雖然黑刺尾鬣蜥被大量獵殺,但卻沒有出現瀕危的情況。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綱:
爬行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科: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
屬:
刺尾鬣蜥屬 Ctenosaura
種:
黑刺尾鬣蜥 C. simili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